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12-31 17:45

《纽约时报》以苹果系列报道冲击普利策奖,背后是有精心策划的

2012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对苹果代工工厂富士康的用工环境暂停关注了一段时间的《纽约时报》,出了它本年度的系列报道iEconomy的第九篇报道。

这篇的内容是九篇里面相对最正面、积极的一篇。里面提到富士康与苹果如何积极展开对用工环境的改善措施,包括:

1、富士康宣布到2013年7月,所有员工一周的工时都不得超过49小时,符合中国的劳动法规定。在过去的一年里,富士康为员工加了薪,而且还改善了工作条件。
2、大型媒体对代工厂工作环境的负面报道使得苹果、富士康和业界其它公司都将该问题放在了优先考虑的位置。
3、苹果要求富士康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并认为相关花销应该由后者承担;而富士康却认为苹果应该因此支付更多代工费用,这也成为双方关系紧张的源头。
4、尽管此前以阻拦相关努力闻名,富士康CEO和创始人郭台铭如今正在积极展开劳动力改革计划。
5、苹果已在兑现公司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引人瞩目的改进:相关工作人员增加到此前的三倍,并由公司前高管负责;更加积极地参与监察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加入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r Association),首次公布了很多供应链的名称。

诸如此类。

美国媒体界普遍认为,《纽约时报》将凭这组年度系列报道,冲击2013年4月揭晓的普利策新闻奖。

《财富》杂志的编辑Philip Elmer-DeWitt认为,这个系列从一开始就是精心策划、瞄着普利策奖去的。因为这个苹果的题材、整个报道的结构、还有报道的提交时间都是为普利策打造的:

1、报道对象——苹果公司的显著性。美国有数千家将工作岗位输送到海外,而苹果公司是最高调最显眼的一个。

虽然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们几乎都在将工作岗位外包、合理避税、将专利视为搞垮对手的武器,甚至对亚洲供应链内的血汗工厂视而不见,但总能吸引公众眼球的苹果公司才是那个最大、最有钱、也最容易发现的靶子。

2、题材的重大性。看看以下这个系列文章,每个题目都足够抓眼球,对美国经济与企业极具启示意义:   

 第一部分:美国丢掉iPhone生产岗位之谜
 第二部分: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成就iPad
 第三部分:苹果合法偷逃数十亿美元税收的玄机
 第四部分:苹果零售终端:忠诚有余但付款不及时
 第七部分:所向披靡的专利之剑
 第八部分:应用程序开发者趋之若鹜,成功者屈指可数
第九部分:中国代工工厂显现苹果改革曙光

 “数十位电子公司高管、劳工权利倡导者甚至是对这家工厂的批评者都认为,正如iPhone为消费电子科技带来的变革一样,中国目前发生的变化对全球制造业的变革也具有深远意义。”

3、报道对现实发生作用。在该系列报道的结尾,可以看到报道推动了现实的改革与改变。

对曾破纪录地荣获过108次“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时报》来说,他们对于评选委员们心思的拿捏要比其他一众美国报纸都要到位,他们知道评委们想要看到的就是报道能够推动现实中的实质性的改革。这就是本系列第九部分《改革的曙光》所要展现的内容。

事实上,第九部分、也是最后一篇报道(发表于12月27日),正赶上2012普利策新闻奖电子版作品提交截止日期(12月25日)提交完毕。

从发现问题、暴露矛盾,到推动问题的解决,迎来一个Happy-ending结局,像不像一个好莱坞故事?这也是普利策钟爱的情节。

《纽约时报》,会赢。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