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让知识更有肥力

  • 谁会打败盒马?
    请仔细看文章,说只要6%就可以实现万亿营收规模,可理解为最低标准。十年后是百分之几,十几还是三十几,都有可能。盒马算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总帐,现在淘宝占线上消费市场份额百分之多少,又能如何推断未来就能占多少?这个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呀。这个Bug找的有些随意哈。
    嗅友BiwDe:还想起一个bug,社会消费6%这个设定太过霸道,建议去搜搜整个淘宝占多少,我记得是百分之十几。
  • 谁会打败盒马?
    目标客群的养异化决定了精细化的选品策略。贵是相对而言,要有可比性。贵可以是一种普遍感觉,也能特指某些单品价格属性,这个要区分开来。同样一款单品(如某些水果)比友商贵,有些特殊单品价格也都可以千方百计地降下来,这就是企业经营的主要任务,生鲜零售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供应链的管控,需要不断优化,这都是行业常识。不能模糊地混为一谈,特别是定价策略,不是简单倒推的,不是说房租贵,营销花费大所以我就应该贵,这个逻辑成立那就不用经营了。文章里没有先入为主预设观点,而是利用大量事实和数据,以及行业发展的经验依据,做出各种可能的预判。
    嗅友BiwDe:分析那么多很辛苦,我就想说一句,作为一个普通码农,家庭年入50+,我觉得盒马挺贵的。
  • 谁会打败盒马?
    只要阿里活着盒马就应该不会死。盒马最大的风险是或如顺丰一样,把一手好棋玩砸,沦为二流企业。
    一点水水哥:说不定10年后没有盒马啦
  • 谁会打败盒马?
    有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也有可能自己造自己的反。
    木图文:盒马还远远没有成功,何来被替代一说。说的好像盒马成功了一样。
  • 谁会打败盒马?
    这两家不是一个体量。
    昊阳是变态:叮咚买菜。 ,
  • 谁会打败盒马?
    精细化运营喊在囗头上没用,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不能说盒马在初创时期,服务差就应该被原谅。党的军队越是困难时期越讲纪律,所以得民心赢天下。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层出不穷,不是个别客服素质问题,而是管理方法太原始、太粗放。
    Techvv:在盒马买了食材等着中午大显身手,结果过了一个多小时没收到货也没有任何电话提醒的情况下已确认收货。打客服退单,客服帮我备注退单原因"不想要了",从此果断卸载,再也不用盒马!
  • 谁会打败盒马?
    只要线下线上有价格差(不是和自己比,是和友商比),盒马的模式就不算跑通。生鲜食品不是奢侈品,也不是联想电脑,消费者没必要为没必要的溢价埋单。
    windforce:家庭年入100+,都觉得贵。虽然消费得起,但我觉得很多东西不值溢价太高,经常只是尝试性买,觉得不错在电商买。
  • 谁会打败盒马?
    永辉排第四呀。你不细看下图表
    买文锦:连锁百强居然没有永辉超市?
  • 万达O2O如果这样做,马云可能要疯
    对于霸道且愚蠢的语言暴力喷子,我当然要“认真”。不是容不得批评,是容不得这些没一点水平和心态的批评。我也不喜欢骂架,但不反咬两口,仅以沉默表示大度,纵容这种愚蠢,也太好过他们了。永远欢迎有理有据的批评。
    yangzhj:作者这么“认真”回复,也是醉了,哈哈
  • 万达O2O如果这样做,马云可能要疯
    唉,就这层次的阅读能力,干嘛还要读虎嗅?
    看个大:这种文章都能上虎嗅了?
  • 顺丰商业之战略复盘:嘿客是如何坠落的?
    嗯。这个案例标本就是想起到警示作用。正如我强调的:中国绝大部分企业都干得不好,嘿客的问题也是大部分企业的问题,千万不要因“比烂”心态而沾沾自喜。企业做不好,谁都不是局外人。
    飞骆驼姑娘:看完特别惊心,特别是关于顺丰嘿客失败的总结,简直字字戳在我的心头,因为现在地产界一家也是天生缺乏互联网基因的公司,也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它也是我服务的公司,但我眼见它的不堪与混乱,却无力阻止与逆转,何其悲哀!
  • 17张PPT读懂京东的社区O2O战略(节选版)
    对外研究下沃尔玛如何管理全球两百多万员工,对内研究下顺丰如何组织30多万员工,就明白了。有时间点击全文,请耐心读完。
    wuzhhu2008:两字:成本怎么控制?管理怎么控制?这么多业务、这么多员工、这么多场地。。。。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年轻人态度不错,赞一个。回复如下:
    一、关于顺丰的战略规划,请耐心读完我在虎嗅上发表的系列有关顺丰的文章,即会自明。交流是必须的,但要对年轻人告诫的是,商业情报不是靠简单的交流来的。内部某某某告诉你的是就一定真吗?人家告诉你你再写出来,是愚蠢还是无耻?商业的东西就是真真假假,摭摭掩掩,我公开写出来,已经充分考虑到商业道德的自我约束问题。你们要学习的是,商业逻辑的分析方法和推断依据。

    二、我的其他相关顺丰的几篇文章,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文章更多是一种建议和展望,不是在陈述已存客观事实,请仔细阅读,信息量非常大,已经陈述的非常清楚。年轻人如果喜欢商业分析,在数据分析和情报搜集方面要多下功夫,别总是据你所知。一个人才知道多少呢?如果商业文章都是据我所知,据你所知,信息都呈碎片化,片面化,还不把读者累死?

    三、你是中了某某宣传的“毒”,人家以现身说法,说我们真不是做营销,我们真是无意做营销,于是就认为他们真不是做“营销”。营销是一种商业术语和市场手段,为什么做营销,各有判断,各有理解,不求统一。我的文章重点讨论的是如何营销的方法论问题。只求给实战一线的读者一些操作层面上的启发,而不是扯什么如何理解营销。你怎么理解都对,这个不必辩论。

    四、没有把顺丰优选的问题展开来讲,是因为其他文章已经讲透了,不必再讲。这篇文章不是软文,但有倾向性,笨人以为是倾向夸顺丰的呢,聪明人一看,就知道是温柔告诫本来生活的。说得再明白点,就是顺丰优选是玩得起,赔得起,输得起,但本来生活不是。我对顺丰优选的观点,请详细阅读我在本文以下的各种回复,不要让我一再重复地解释。既然要学习,就要有个学习的态度。

    五、本来对农产品的定位、包装和营销,文中已经夸赞和分析得很到位了,但别放大,真正的农产品营销不是这么玩的,虚火太旺,一般做生鲜的电商也学不来。
    oio9999:谢谢段老师长文回复,我是抱着学习的心而来,第一则回复口气也不太友善,自我检讨一下。您在新的回复中说:“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的战略规划根本不是一个体量”,这个有具体所指吗?有和双方的管理层交流过其战略规划吗,还是自我的猜想。 二,采地直采业务,据我所知,顺丰优选目前也只做到了本土商品的直采,其全球直采并没有开展起来,反而1号店在这部分做得好些。 三,“营销先行”是现在媒体狙击互联网企业的重大利器:“小米就是营销做得好;雕爷就是营销做得好;本来生活营销做得好……”事实上,本来生活从来没有为营销而营销,而只是在为商品做营销,只不过这个商品是从前默默无闻的农产品。 四,其实您的文章中,对于二位企业领舵者的分析比较透彻,也能满足看客八卦之心,但是对于两个企业,以及生鲜行业的分析仍然是比较浅的。顺丰的SKU扩张后,网页的转化、库存的周转都是极大的隐患;上线两年都没有推出一个有力的明星商品也说明其市场部的薄弱;13年下半年以来,首页首焦上的内容全是各种折扣也从某方面反应其运营的焦虑…… 五,本来生活的问题当然也不少,它的可贵之处是竖立于生鲜行业的一种标竿,您可以说它是对商品的营销,但从好的方向解读,它给了传统农产品新的生命感。君不见:连街边的小水果摊也开始命名草莓为“红颜”;连我买网的苹果也开始用“北纬37度”做推广……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作为一个有故事、有光环的传媒人物,当喻华峰决定下海创业时,不缺智者点拨,也有义士护航,更关键的是有钱的理想者还会陪他一起疯狂。SO,本来的商业故事,更多是一个理想主义群体的“激情实验”,残忍点讲,这个群体有点集体落伍了。

    半体制内的人,做起商业来太过业余,而且还不自知,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思想上。披着互联网外衣的本来,其实骨子里极其传统和保守,而且是中国式管理思维的传统和保守。

    这篇文章以温柔的方式批判曝光,其实是想警醒许多犯同样毛病的企业。而顺丰貌似好一点,但只是基本及格,更没好到什么与国际水准可PK的程度。

    中国企业做得烂,就是因为企业管理文化太烂。老企业有老企业的烂法,新企业有新企业的烂法。
    missmi:我在本来购物过几次,也有朋友在本来,因为自身曾经在电商公司呆过,也是做互联网的,朋友也曾经和我讨论过本来内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作者的分析非常到位! 作为消费者的我: 1、我买过褚橙,是真的好吃!价格虽然贵点,但我绝对会回头再买! 2、后来买过一个叫做樱桃爷爷的台湾牛轧糖,也是很好吃,但淘宝上有价格更便宜而且品质是一样的! 3、也买过他们最近推广的不知火柑,这个就实在是太失望了,送来的一箱,有水分不足的,有烂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作为消费者的我是越来越失望的! 作为朋友的我: 1、第一次上本来的网站,没想到网站的交互效果和代码水平这么业余,不过想到本来是个创业公司,也就对这方面不太深究了! 2、高层做错决定,中层带着讨好领导的官僚腐气让底下的人做事! 3、内部管理混乱,什么都在变; 4、大家都不懂电商,都在(试)错! 5、数据、用户体验、仓储、市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大,都加起来就挺致命。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嗯。给一些正面鼓励。都还在路上,基因都还没沉淀好,“转基因”还是有可能,也都是有希望的。
    fayeyes:作者神评论,句句戳痛要害。只是最后一句让基因决定论见鬼去吧我无法苟同,或许是你想正面引导,但事实上互联网相关领域完全就是基因决定论。马云是教英语的没错,可惜教书不是他的基因。鄙人拙见。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对年轻人态度还是不够温柔和友好,有依老卖老之嫌。我道歉。但心性真是不稳,还拿不出足够好的态度。所以以后我还是保持沉默。
    段战江:回复@oio9999:你这个年轻人虽有些自以为是,但不骂娘,而且还很认真,就冲这态度,先赞一个,然后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 1、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的战略规划根本不是一个体量,不能说顺丰扩张10000多SKU,比本来生活多,就比顺丰冒进。商业战略及模式的比较,不能做这么简单粗暴的比较。 2、顺丰和本来的产品都分进口和本土一块。讲本来要从“二三级批发商”那里搞,主要是指进口业务这一块,不要和本土这一块混淆。 3、本来生活有的检测,顺丰也有,别的生鲜电商也有,只不过本来放大了这个宣传概念。娱乐营销谁都可以玩,不要带有色眼镜倾向性评判。难道你看文章,做判断,就只会分个“非黑即软”么? 4、“其它所谓物流、所谓管理、所谓媒体基因,更是前后矛盾至极。王卫可以坚持他的“物流基因”,喻华锋的“媒体人基因”就成了迷失?本来生活内部真的全是喻华锋的老部下,没有一个专业人士?”这个排比问题愚蠢至极,感性至极,不予回答。看不懂可以再好好走走心,仔细看一遍,或让聪明人帮着梳理一下。 5、“一篇道听途说的软文,作者想必是顺丰的老友,对本来却没有做过一个真正的采访与调查。‘媒体人自以为是的狂妄’这句话送给作者再合适不过。”给我这样武断性的评论,是不是感觉很爽?可自爽完呢?有意义么?年轻人,请克制情绪。专业交流的目的是促进你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显摆你的无知和自大。想发言,想表达自我意义很好,但乱下结论很不好,更何况推断得毫无逻辑,要批评我或骂我,能不能先在逻辑上过关? 6、你查阅我以前写顺丰的文章较多,是因为我研究生鲜是从顺丰切入。没发现我去年年底才开始写商业评论文章么?怎么能因为简单地看我多写了几篇顺丰文章,就可以做实我是谁的朋友?能不能再耐心观察观察,再证明你的判断或观点呢? 7、凡不是笨人,都可以明显看出这篇文章对本来生活的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怀致敬和深切关注。你这样乱站队,胡评判,不觉得脸红么? 8、这样的长文章,要不静心阅读,要不安静离开。但绝对欢迎各种观点碰撞,也欢迎不同思维交流。只是期望不要瞎嚷嚷,谢谢。 9、这篇回复不是和网友对骂,也不是显示我的智力优越。我不想教训谁,也不想无原则客气,只是期望年轻人,要懂得学会如何汲取智慧的学习方法,这样扬扬洒洒,一来一往地热闹回复,非常无效,而且还会助长一种无知的虚妄。以后对这种后生小子的“胡论乱评”,我都将无限保持沉默。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这是给有志于从事生鲜电商事业的企业家或创业家的“修心”读本。最关键的是要激起他们去思考:我在做的过程中,是否有想似的战略误区或管理短板,是不是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
    如意乐1qq:段兄的此文对比确实详细,从CEO的性格做事方法到侧重点,直接横面与纵面都直接对比,看完后着实过瘾。 本人认为此文极大的启发意义不是在于顺丰或是本来生活,谁会做得更好,而是通过分析二者差异,发现其中的优缺点。 顺丰是依托物流为核心的生鲜电商,侧重点是在于物流优势所能带来的一切体验,比如速度,比如仓储,比如国内外进口食品,快速而简洁,这是建立顺丰自身对于品牌任何营销把握程度不如本来生活,所以采取的这种路径,真好弥补因营造的品牌缺失而造成的吸引力下降,以量与品种和高端来弥补,本来生活不能单纯对物流的认识不足,而是实力有限,橙子的故事也是通过自身所最擅长的营销优势来弥补,准确来说,顺丰的电商更类似于一个基础已打牢的电商企业,而本来生活更类似于具备品牌包装能力电商,而从个人角度出发,本来生活的本土化挖掘,实际更具备激活国内农产品的意义,也真好可以弥补国内农产品对于营销方面的不足一面,也可以给农业生产与销售来一堂生动的品牌营造课程。 其实,二者如能中和,并取长补短,对于现在的生鲜电商来说,无非会是一个既有绚丽的外表,又不缺扎实内涵的案例,个人认为,物流的短板可以通过不断更新以及不断的反省来争取,其实归根到底,决定生鲜电商未来的毕竟是用户,实际体验的把握以及操控,更是关键,三个口,产品基地的来源口,物流过程的快递口,达到用户手中产品与服务不打折的感触口,所以对于顺丰来说,如也能打造出一个类似橙子的优秀故事,那顺丰的品牌更会上一个台阶。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貌似理性,实则混乱的评点。连个好歹都看不出来就瞎评论,真是可怜。不干实体的,又不做这行的,没业界经验最好别发言。
    oio9999:看似中立,实则偏袒。很明显在抬高顺丰,摸黑本来。 因为有企业基因所以顺丰优选是谨慎的现实?那第二段落中顺丰扩张12000个SKU是多谨慎,4000万的积压库存何来科学! 进口为王?“凡是在别的网站上卖得好,顺丰优选都会照单全收”,这真是好战略?幸好,本来生活农产品坚持本地化,“每一个产品都要实地考察”,才保证了食物品质与安全。不过,“本来生活恐怕只能从二级或三级批发商那里搞了”——这句话简直让人感叹无知者无畏。 “褚橙”即使无法复制,“柳桃”、“潘苹果”也做到了家喻户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是不能靠形象代言人拍胸脯来保障的。”——当然名人名人背书的背后,是对来本来一开始就花重金自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信任。而顺丰自我感觉良好地CEO送货,除了几个“好朋友”自娱自乐地棒场,真的有打动到消费者? 其它所谓物流、所谓管理、所谓媒体基因,更是前后矛盾至极。王卫可以坚持他的“物流基因”,喻华锋的“媒体人基因”就成了迷失?本来生活内部真的全是喻华锋的老部下,没有一个专业人士? 一篇道听途说的软文,作者想必是顺丰的老友,对本来却没有做过一个真正的采访与调查。“媒体人自以为是的狂妄”这句话送给作者再合适不过。 这个舞台上,聚焦灯已经打开,每个企业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但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这两个企业真正短兵相接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作为一个消费者,真心希望有更多好的企业加入,推动中国的食品安全与农产品现代化进程。起码在此刻,生鲜电商市场属于所有人。
  •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
    朋友,没往后翻页吧?你只看了一页,共四页呢。唉,虎嗅这样的分页排版结构,不知要“误“了多少人。
    垂钓碧溪:生鲜电商,还没用过.这篇文章,讲的更多的是两家公司的人,结构,没有涉及实质的生鲜电商
  • 万科们应有的互联网之悟:未来十年房地产的新机会
    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最大的冲击,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了。消费者的声音被网络的力量放大,并被快速传播,你不尊重消费者,可能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抛弃。所以那些强调“用户体验”的商家,就会拚命地讨好消费者,得粉丝者得天下嘛。

    大部分传统企业不是不懂这一点,而是管理僵化,反应慢,执行力太差了。所以天天扯互联网思维新概念、新模式、新思路、新革命是毫无意义的。

    真正的商城如战场,而不是考场。商家懂不懂,知不知道这些时髦的概念并不重要。最终让消费者尖叫的还是好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商家洒的狗血或心灵鸡汤。
    丁卯_徐冲:虎嗅最近又一好文章,干货很足。最近虎嗅很给力。 被互联网所谓颠覆的行业,往往是那些不够重视用户体验的行业(其中,利用信息差而谋取暴利的行业也是这一类:只谋取暴利而不进行用户体验提升)。商品价值+品牌价值远小值用户付出的金钱价值,这时候,互联网就有机会了。其实按这个逻辑,那么互联网行业在国内还是有很多很多机会的,互联网的称霸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互联网是信息透明化,平台世界化,竞争全球化。以全球化的竞争资源在世界化的平台上进行透明化的公平竞争导致:重视用户体验,谋利手段多样化(小米以后最争钱的不是卖的硬件利润,而是其它服务、新产品推广、品牌、广告、用户等方面)。 金融、医疗、教育、房地产只不过是百姓头上最重的四座大山。他们首当其冲罢了。房地产行业这种敏感的意识是很正确的,没有“危”,则没有“机”。互联网下一步冲击的应该就是医疗、教育、房地产。 雾霾则是互联网冲击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崔化剂,可能在未来三年内会出现房地产业的挑战者。我觉得10年内,中国的房地产可能真就被互联网打晕了。调整房价靠的不是ZF,是互联网。试想一下:在北京这种雾霾的地方,我最想做的就是:在老家办公----拿着北京的收入,过着老家那种舒适的生活。人是贪婪的也是懒惰的,互联网办公一旦能解决这个用户痛点,试想一下,有多少人不舍得离开这充满毒气环境里?房地产离开用户,则只能下降。北京:五年内解决不了环境问题,互联网机会大增。房地产(至少是北京的,不发生连锁反应?)岌岌可危。 金融的痛点对小用户是非常的痛的,所以才有余额宝等第三方基金的发展空间。余额宝,解决这个痛点太痛快了,不排队,生活资金还有高利息。 教育:我觉得最大的痛点在于教育不平等与教育信息落后。互联网天生就是夸界夸区域与引导潮流的。所以最近教育也开始火起来了,但:但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三年内或许有个好的挑战者出来吧。 医疗:痛的另人麻木,四座大山的最后一座处女地。最近医院矛盾频发,国家也有改革需求。本人还是相信互联网会起很大的崔化作用。要看政策,拭目以待吧。 小米,我就是小米的一个用户,但我不觉得我是他的粉丝。对于粉丝文化, 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小米给我手机硬件和软件的服务提升。什么粉丝和社区,建议后进竞争者不要去关心这些,这更像是一个烟幕弹。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如何,去别家2000多块钱的东西我在小米800块钱就能解决了,而且操作系统还比你的棒,我为什么不用?最重要的:两个手机号用一个手机就可以解决了,我凭什么不用?所谓粉丝90%的人是随时可以用脚走人的...用好的体验留往他们才是王道。 当然,我现在也看好华为3c和3x,现在硬件和做工不错,操作系统也算是差不多吧, 就是感觉:乱。桌面再致简一下,绝对是一部好手机。 小米绝对的挑战者。任大哥对于对手的重视和打击,那会让人产生后怕的。港湾港湾。。无限留恋。 话说当年在做塞班开发的时候,很多人给诺基亚提出开源共建,但诺基亚老大哥正如日中天,采取了很多针对苹果的行动,效果一般。正在此时:android出现了,android暴发靠的不只是开源,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开发者的痛点:快速开发,快速实现。在塞班系统下开发一个产品往往比android要耗时费力好多倍。一个简单的界面android可能一个小时,但塞班可能就好几天。android搞跨塞班是开发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但为什么android搞不跨IOS? 是因为IOS的用户体验要比android强好多倍,IOS抓住了用户。android抓住了开发者,两者各个自己的地盘。 总结: 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跨行业竞争平台问题。在这个共有平台上,各个行业都可以对自己行业或其它行业进行用户体验改进进而进行跨行业竞争。颠覆别人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平台化时引进的这些竞争者,他们都有“鳄鱼”一样锐利的眼睛。能直击用户痛点。哪里有痛点,哪里就很可能被别人颠覆。 颠覆无他:用户体验!(简单可操作、人机界面符合大众审美、高性价比、重视服务、精简的艺术造型,如果你说:我去,这TMD太完美了吧!!我说:我去,这就是所谓的颠覆----远超用户对你的预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