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快的和滴滴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就像一直在玩“二人转”,从最初司机端疯狂补贴、C端发红包,到现在开始塑造品牌、强化生态,动作节奏总是有些雷同,像是唱双簧。
不过,最近一个信号传递出,两家公司开始走向不同道路:滴滴开始变得越来越“重口味”,胆子特大;快的继续坚持清淡路线,谨小慎微。
这信号就是专车“份子钱”。最近媒体曝光说,滴滴专车开始向司机按月收取大约4000~5000元“份子钱”;而快的“一号专车”司机同样也要上交部分收入。
一号专车官方昨天公开声明称,从未向司机收取过所谓“份子钱”,未来也不会收;而滴滴官方说法是,专车向司机收的是“租车费”,每天160~180元。
夸克点评从司机手里获得的信息显示,滴滴专车和快的专车与司机有分成文件,底薪、服务奖金、活动补贴等大同小异,但最大不同在于平台向司机收取费用的形式。
其中,滴滴专车向司机收取的“租车费”,每日基本固定为160~180元。无论司机接没接到单子,这部分都要交上。等于说,滴滴专车司机一早醒来,已经欠了滴滴家180元;而一号专车按单收取10~15%的技术服务费。如果司机没达成交易,就不需要缴纳。
一号专车按单收取服务费的模式还算合理,它类似佣金。而滴滴专车名头,无论怎么变,固定成每日收费,都像是份子钱。
这是一种自食其言、妥协倒退的危险信号。这可让之前一直批判出租车行业份子钱的滴滴颜面扫地了,哪里谈得上什么颠覆与改革?滴滴不过是穿着互联网行业的马甲,以技术手段,在专车市场重启了传统出租车行业顽固的模式罢了。
难怪许多滴滴专车司机近来一直抱怨。表面上,滴滴专车是某汽车租赁公司员工,工资实际上,滴滴专车简直成了租赁公司的代理服务商,司机的收入来自滴滴,强制性的“租车费”也都是滴滴收。
而且,滴滴的这种动作,还有另一重风险。无论车辆来自汽车租赁公司还是社会层面尤其私家车,滴滴定义为“租车费”,都这意味着,它与专车司机之间有租车关系,等于说滴滴自身已经成为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变得“重口味”了。而且,由于收取的“租车费”固定,形式上,滴滴专车它已经是一家大型的出租车公司了。
而截至目前,我没看到号称打车软件公司的滴滴有汽车租赁运营资质。后者虽然门槛并不高,但在落地运营上,有许多限制。比如它要求有对应汽车数量的一定比例的停车位等。
与司机之间形式上租赁关系、强制收取的租车费,还让滴滴隐含另一重危险,那就是,它不但已经变身一家出租车公司,由于具有互联网平台的特殊性,滴滴专车形式上同样可以实现跨区经营了。
而截至目前,中国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并未开放出租车公司跨省、市运营,少数跨区试点,停留在特定车辆在同一城市的市区与郊、县之间的范围。比如北京,前段时间说是要启动500辆电动出租车,可跨市区、郊县运营。
自食其言也就算了,这个趟红线的举动还是要不得。它很可能引来主管部门的严厉监管。这段时间,滴滴专车已经被接连打击,在太原市甚至被列入非法经营行为。
传统出租车行业困顿、互联网土壤里诞生的专车业务,算得上一步创新。交通部的表态显示出一种变革信号,但需要一个周期。眼下的市场,期待专车在创新的基础上合规运营,而不是反复挑战监管,引来禁令。
一号专车负责人李祖闽提到过,一号专车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搭建高效的平台,建立高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而滴滴专车的“租车费”,不过是通过技术手段在市场开了一家新的出租车公司而已,算不上创新,也不够聪明。
不过这样也好,快的、滴滴的这种清淡与重口味价值取向,可以尽快让市场出现分野,走出同质化的“二人转”。
这种分野似乎也有内因决定。2014年7月,一号专车上线时,在快的体系中,它是以独立品牌出现的。一个月后,滴滴专车在北京推出,但诞生在滴滴打车品牌内。
这背后的差异在于,滴滴可以直接依托打车流量,通过高额补贴把出租车用户引导到专车体系中。虽然专车价比出租车贵,但加上补贴价格就差不多,原本选择出租车的用户就使用专车了。但是,这种举动反而持续引来出租车司机的怒火,他们为滴滴创造了流量,却被过河拆桥,成了滴滴专车创造固定“租车费”的工具。
相比下来,一号专车最近显得谨小慎微。独立的品牌运作,让它能够与渗透传统出租车业的快的软件之间和谐相处,符合双方不同的消费场景。事实上,一号专车自诞生期,就一直坚守高端差异化路线。
不过,笔者了解的情况是,一号专车同样面临困境。因为,许多城市,完全合规的租赁车辆数量极少,它的下沉覆盖动作虽然很快,但根本无法满足现有需求。而化解这种难题,需要主管部门与整个产业链协同,一号专车无法独立推进。
尽管如此,我认为,如果快的、滴滴刻意押宝、倚赖主管部门的政策开放,肯定是毫无意义的博傻行为。它们应该在合规范围内,尽快构建出更为丰富、健康的生态模式,建立一个符合多方利益的创新平台,而不仅仅停留在“打车”概念的层次上。
而在上述专车动向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带有垂直整合味道的努力。只是,滴滴的动作,也就是强制收取的“租车费”,谈不上什么创新或一种改革推进的趋势。也许,就像它多地因引入私家车引发监管仍不停挑战一样,滴滴对现有政策可能显得有些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