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前两天,笔者参加了小米Note顶配版的品鉴会。品鉴会的很多细节已经有很多文章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不过从品鉴会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国产手机市场的下一步走向。
功能性应用不足以构成护城河
想当年,雷军是把米聊、MIUI、小米手机作为三驾马车的。米聊早已不提了,有微信这样的超级APP存在,只抽出部分精力抢跑做出来的米聊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而MIUI仍然是小米的优势项目,但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开始重视UI,重视用户体验,在手机日常使用上的差别已经不像智能手机刚流行时候差别那么大了。现在的创新都集中在了新的交互模式上,早已超越了早期中看不中用的阶段。
小米自然也看到了这些变化,所以往更多的硬件扩展,一些智能家居的交互也是为了保卫MIUI。但这些单一功能性的产品都不构成小米独特的竞争力。小米手环一样可以和其他手机绑定并提供计步信息,来电提醒等功能,并不是小米手机独有的。而如果小米手环只能和小米手机绑定,那也必然严重影响小米手环的销量。也就是说,在手机都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前提下,任何与外围硬件绑定挖出来的护城河都是不足以御敌。
当我看到雷军介绍拍照里的美颜功能的时候,我一下子想起了美颜相机。凭借对一类需求的发掘可以做好一个APP,但手机厂商很容易把这个功能集成到他的手机基本应用里,因为你都是用的手机硬件,要集成进去太容易了。美颜类应用,笔记本类应用,天气预报类应用,都面临类似的困境,这些应用手机厂商都可以集成,只是看他们愿意不愿意做而已。
由这一点延伸开去,功能性应用是不构成护城河的。人们不会因为某个功能而去锁定某台手机。BAT各自都有自己超强的APP和生态,但他们做手机是注定要失败的。即使百度手机把各项百度应用都绑定进去,人们购物还是会习惯用淘宝,聊天还是用微信。腾讯和阿里也一样,不可能凭借一个应用撑起一部手机。
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没变:硬件为王,供应链护驾
在都用同样的操作系统,同样的芯片的手机江湖,一家做出来的UI或应用,很容易就被友商给“借鉴”了,很难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而评价一部手机的好坏,还是看运行是否流畅、功耗散热如何、拍照功能如何、音效如何,这些都和硬件息息相关。
事实上,一部手机运行是否流畅和UI关系不大。手机的性能在Spec确定的时候就已经框定了,用的什么处理器,什么内存,主频多少,内存多大,Benchmark数据多少都是已经定好了的,这些都和应用开发者无关。在国产手机大都使用高通或者联发科的芯片方案的情况下,处理器也就没太多可以说的,也就能拿内存配置说事儿了。CPU也受限于高通和联发科的供货。倒是华为,有海思自主研发的麒麟处理器,可以有自己的节奏和套路。三星最新的手机用的也是自家研发的处理器,可以在与国内手机厂商的PK中占有优势。以后,会不会有更多手机厂商开始自己研发处理器呢?
同样硬件同样Android的情况下,能决定一部手机是否运行良好的其实是BSP(Board Support Package),也就是底层内核和驱动程序是否优化的足够好。这些是深潜在水底不为普通人所关注的,却是一部手机性能如何的决定性因素。小米的BSP团队班底来自摩托,“南中兴北摩托”,为中国的手机产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技术水平自然不用多说。
功耗散热,处理器决定了大致范围,其他的就看软件优化能否把功耗降下来,工业设计看能不能让散热更均匀。这些属于手机厂商的硬工夫,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处理器和内存之外,屏幕就是大头了。这次品鉴会,阳光屏是一大亮点。雷军为了让媒体记者能更深入的了解这项技术,给每个人专门配备了LED灯,可见其用心良苦,可能是因为上次发布会后这一项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关注,所以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再做一次宣传。阳光屏技术是小米和夏普JDI共同研发定制的,属于小米独到的创新,小米也在这一块申请了30多项专利,可见对这一功能的重视。
拍照功能雷军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介绍。这一块涉及的技术很多很复杂,总的来说,也是需要很好的硬件以及底层驱动的优化,这也是体现手机厂商功力的地方。其他的像HIFI系统,充电系统等,无一不是和硬件高度相关的,也是各家必争之地。
从上面这些模块我们可以看出,当小米凭借MIUI先声夺人,异军突起的时候,各大手机厂商如今已经从“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中缓过神来,也都开始重视软件,重视用户体验了。招式比过之后,接下来就是拼内功的时候。
比拼内功,用最好的硬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能否有独到的硬件,这取决于自身的研发实力,也取决于与供应链上下游厂商的关系。像前一阵就风传Sony的摄像芯片缺货严重,使得国内众多手机厂商空有其他物料白白占库存,却不能形成有效生产。而三星也是凭借自己强大的供应链厂商的地位,让强势如苹果者也无法摆脱。国内的手机厂商要突破三星这道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供应链管理,这些都仍然是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
其实从这次品鉴会的座位安排也可以看出来,电子工程专辑的孙昌旭和IHS的Kevin王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也体现了供应链方面的媒体受重视的程度。
互联网思维没有颠覆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供应链管理仍然是核心。
国产手机的未来之路:用户成长或将托起世界级的品牌
在品鉴会上,雷军花了大量时间的另一件事是拆解各部件的成本,并强调小米Note的性价比。这自然是为了与其他手机厂商PK,并维持自己高性价比的地位和形象。这是一场苦战,就如同家电市场早就经历过的价格战一样,手机市场也要经过一番肉搏。经过这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山寨机已经被打趴下了。接下来是杂牌手机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再然后是一些大的品牌厂商开始难受。等到打的差不多了,才是享受成果的时候。现在还不断有人冲进这个市场要做手机,而且不断有大笔的钱投入进来,可见还是在群雄纷争的阶段,离尘埃落定还早。等到真正大局已定,说不定那会儿手机又不流行了。有摩尔定律存在,科技行业变化太快,就是这么残酷。
或许很多人会抱怨小米,这样的割喉式竞争只强调性价比,不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附加值。我倒是觉得,在现阶段,不掌握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各手机厂商能拼的就是效率了。谁运营效率高,能把成本做低,谁就有优势。现阶段,这一过程难以避免。至于品牌,这不是多做几个广告找几个代言人就能提升上去的。服务好现有客户,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和收入提高自然而然的口碑和品牌就有了。想当年,QQ也让很多人觉得low啊,如今微信不也是国民产品?品牌的提升是依靠用你的产品的那一代人长大了,消费能力增加了,影响力自然而然扩大的。这样这些产品到亚非拉也会是高大上的品牌。像GAP、GUESS这些牌子,在美国也就是大众品牌,到了中国,也就升级了。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一定能出现一大群世界级的品牌。手机厂商们,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