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自从总理提完“互联网+”的战略概念,市面上相关的书陡然增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在推荐“互联网+”相关书的时候我们是慎重再慎重,其实读书这件事本就不该追着热点跑,埋头扎在故纸堆里不该,天天捧着各色热门书更是浪费时间。
关于“互联网+”,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大势,这并不是因为政策的指引,而是科技发展和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因此对于“互联网+”我们有必要精挑细选一两本书,把握一下趋势和脉络,知会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读点选择了马化腾和马云的书,你觉得是因为两位是大佬级别的人物也好,主要原因还是以他们在行业的经验和成绩,在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和把握上,更有发言权。
这本《互联网+:从IT到DT》共有序言6篇,推荐前读点君查阅了相关的评论,马云和涂子沛的序言被一些读者认为颇具启发性,于是推荐如下:
序1:从IT到DT
文/马云
阿里巴巴有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团队,专帮农民朋友“触网”。他们发来的“战报”是这样的:
浙江桐庐,张大伯打算开个“农家乐”,他上网买了6张床,6个空调,6个电视,还定制了厨房用的不锈钢架子。贵州铜仁谜路村,杨大叔打算做土石方运输生意,在阿里巴巴平台采购2辆重型卡车。浙江昌化镇白牛村,村民在淘宝购入6700个山核桃钳子——当地不少农民身为淘宝卖家,购买核桃钳子搭配自家的“山核桃套餐”在网上销售……
这些故事让我感觉特别踏实。
过去20年,互联网产业做的非常成功,但我发现很少有互联网公司能健康的,平静的活过3年。问题在哪里?缺了什么?
无论你是否喜欢,过去20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许多传统企业讨厌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毁掉了他们的生意。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如Google,Facebook,Amazon,eBay和阿里巴巴,我们所有的人天天担心。
如果一个行业中的公司常常不能活着超过3年,那这个行业永远无法成为主流,永远不可能深深根植于社会经济。我们要做什么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让公司能够活得长久而健康?
今年3月份我在德国曾有一个演讲。我认为,互联网必须找到那个缺失的部分。这个缺失的部分就是鼠标和土地、水泥携手合作,找到一个方法让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能够结合。只有“互联网+”,互联网公司才能活下来,才能开心的活30年。
世界正在快速改变,很多人还不知道IT是什么,今天IT已经在向DT(数字科技)时代快速跨越。IT科技和数字科技,这不仅仅是不同的技术,而是人们思考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待这个世界方式的不同。
IT时代是方便自己控制和管理,“信息”是一种权力。而DT时代是利他、激发大众活力为主,DT是一个数据更充分流动的时代,会更加透明、利他、更注重责任和体验。
我们设想,在未来,经济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由数据驱动;供应链商业模式将是C2B(customertobusiness)而不是B2C;机器不仅会生产产品,它们还会说话、思考,还会自我完善;企业将不再关注规模,不再关注标准化和权力,他们会关注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在未来,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会那么注重对抗,而会在竞争同时增加合作,并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和责任。
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体力”,那这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脑力”:梦想、激情、想像力、科技信仰、创新冲动……
我一直认为,不是每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是技术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不是单个的梦想推动世界改变,而是一群人、无数人的梦想,以及背后一整套的技术基础、制度安排推动世界改变。
我相信,中国在线的6.5亿和尚未在线的另一个6.5亿人口,不仅是全球最蔚为可观的消费市场,最灵活的智能化制造基地,也是“互联网+”创业创新最活跃的试验场。这些力量不仅会渗入中国的农村,渗入所有人的思想意识,也将同步促进知识、资源、制造、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这是“互联网+”,这是与数字化同步进行的全球化。
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属于未来的世界。
序: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一切业务数据化
文/涂子沛(《大数据》、《数据之巅》作者;阿里巴巴副总裁)
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兴起,中国的企业界如同一池春水,水面被吹皱、甚至搅乱了,传统企业纷纷提出要向互联网转型,即企业要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来开展业务活动。今年1月份,中国的企业界甚至成立了“中国企业互联网化推进联盟”,来推动传统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
但传统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实现互联网化?一个企业的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又怎样才能融汇贯通?尽管业界已经探讨了一两年的时间,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企业的领导人还是一筹莫展,感觉象天狗吃月亮、无处下手。
我认为,这个切入点,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它就是“数据”,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化的本质和核心,其实就是“数据化”。
不妨以互联网的典型企业——电商为例。
和传统的线下实体店相比,电商的经营模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先撇开互联网,我们会发现,电商跟实体商店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商每卖出一件产品,都会留存一条详尽的数据记录。也正是因为可以用电子化的形式保留每一笔销售的明细,电商可以清楚的掌握每一件商品到底卖给了谁,此外,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电商还可以记录每一个消费者的鼠标点击记录、网上搜索记录,所有这些记录形成了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实时数据闭环,通过这个闭环中源源不断产生的新鲜数据,电商可以更好的洞察消费者,更及时的预测其需求的变化,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因产生了很强的黏性。
线下实体商店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你要问任何一家实体店的老板:你的货都卖到哪去了?他可能只知道一个省、一个市或者一个地区卖了多少,却无法回答他所生产、经营的每一件商品究竟卖到了哪一个具体的地方、哪一个具体的人、这个人还买了其它什么东西、察看了哪些产品、可能喜欢什么?换句话说,线下店即使收集了一些数据,但其数据的粒度、宽度、广度、深度都非常有限,由于缺乏数据,实体店对自己的经营行为、对消费者的洞察以及和消费者之间的黏性都十分有限。
就此而言,一家电商和一家线下实体店最本质的区别,是是否保存了足够的数据。其实,这正是互联网化的核心和本质,即“数据化”。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化,而是所有业务的过程都要数据化,即把所有的业务过程记录下来、形成一个数据的闭环,这个闭环的实时性和效率是关键的指标。这个思想,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切业务数据化。
可以设想,如果今天有一家实体店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生产行为、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全部都数据化的话,理论上,它就可以和电商比翼齐肩了,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其目的是数据化,通过数据化,让一切业务都变得可以分析,从而更好的掌握市场和用户。
阿里巴巴公司是全世界电子商务的领头羊,拥有比美国两家电子商务翘楚“亚马逊”和“Ebay”加起来还大的数据,但这样一个大数据公司,今天仍然在强调“一切业务数据化”,即认为自己的“数据化”工作还没有做深、做透,还要用更多的数据记录更多的商业过程。
其实不止传统企业的转型,扑面而来的整个信息经济,无论是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MOOC)、还是智慧城市,其核心都是数据化,人类将通过越来越普及的电子记录手段建构一个和物理世界相对应的数据世界。这个数据世界在时间、空间二个维度上不断衍生、扩大,形成一个和真实世界对应的镜象和映射,因为这个数据世界可以随时被重构、被分析,人类因此可以更好的了解过去、把握未来。
换一个角度,我们甚至还可以断言,随着数据化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将以数据的形式而存在,数据就是静态的历史,历史就是动态的数据。因为人类记录历史的手段,无非就是数字、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是数据。数据越丰富,就可以更好地再现昨日的社会、分析当时的情境。就此而言,历史的碎片,就是游离的数据;历史的迷雾,就是模糊的数据;历史的盲点,就是缺失的数据。当历史和现实都可以用数据重建、分析和解构的时候,我们就象有了一个水晶球,可以更好的在迷雾中看清问题、发现盲点、把握未来。企业如此,社会治理亦如是。
若您爱读书爱读点,我们欢迎您关注虎嗅网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书入法”(Roobook),你的一部分是你读过的书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