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 (ID:i-caijing),作者:邹碧颖,编辑:王延春,原文标题:《一季度财政收入由负转正,消费税为何成拖累?》,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4月18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这一累计增幅比1月~2月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其中,中央同比下降4.7%;地方同比增长5%。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在会上介绍,部分2021年末收入在去年初入库,抬高基数,拉低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幅。同时,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在今年入库和部分税收错期入库,拉高今年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一季度收入增长3%,1月、2月、3月全国收入分别增长1%、4%、6%,财政收入呈回稳向上态势。
同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财经》记者,财政是经济运行的反映,也能作用于经济形势。一季度财政收入低于一季度经济增速,与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有关,剔除基数效应后逐步向好,与经济形势逐月向好总体是一致的;同时一季度的财政政策在积极落实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的减税降费的支持,专项债在加大力度发行和使用,力图拉动投资稳定总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展望今年财政走势,薛虓乾分析,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基本支撑。二季度,因去年同期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数偏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将保持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去年同期留抵退税产生的低基数因素逐步消退,财政收入增幅会相应回落。
一、印花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减少
据财政部数据,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其中,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
税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有所增长。薛虓乾介绍,一季度,国内增值税增长12.2%,主要受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于今年入库等因素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9.3%,主要是部分税收错期入库。
税收中,降幅最大的则为印花税。一季度,印花税1060亿元,同比下降32.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504亿元,同比下降52.8%。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一般而言,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A股市场总成交额5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国内消费税4645亿元,同比下降22.2%;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4579亿元,同比下降14.4%。薛虓乾分析,这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
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消费回暖与消费税收入下滑,似乎显现出一定矛盾。
对此,罗志恒告诉《财经》记者,这很正常,消费税是特定税目的,不是对居民全部消费,主要是针对烟、酒、石油和汽车这些税目。消费税的设计初衷是调节特定行为和奢侈品消费,不是针对普通商品。1月~3月汽车销售同比负增长,反映到消费税就是负增长;由于消费税是中央税以反映到中央税收收入增速负增长,明显低于地方收入增速。
一季度,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23.3%。另据国家统计局,同期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2.3%。
居民收入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同期,个人所得税4440亿元,同比下降4.4%。薛虓乾分析,后者主要是由于限售股转让等财产转让所得下降较多。
一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9%,增幅较2022年(24.4%)下滑超一半。
薛虓乾介绍,一季度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32.4%,拉高了非税收入增幅。同时,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3.8%,罚没收入下降10.8%。罗志恒评价,这意味着税收收入下降的同时,并未通过乱收费和乱罚款的方式弥补,不仅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二、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
一季度,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920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滑态势。
罗志恒表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在恢复,但房企拿地意愿和能力仍未恢复至较好状态,稳定房地产的举措仍需进一步发力。房地产市场稳定关乎经济稳定,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对部分地方政府的贡献较大,直接关系到部分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4月发布的土地财政报告显示,2022年土地相关税收规模1.92万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9万亿元,合计占地方财政“三本账”收入的46%。地方政府仅考虑土地出让收入的土地财政依赖度持续超过30%,2020年达到高点44%;若考虑土地相关税收后,土地财政依赖度上升至50%左右,2020年达到高点55%。
上述报告指出,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及经济下行影响,成交土地面积及溢价率下跌明显,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缺口超2万亿元,考虑用于补充地方可用财力的狭义土地财政缺口约4000亿元左右。分区域看,逾20省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土地财政缺口分化显著,各地财政对土地收入下滑的敏感度较高。
当下,薛虓乾表示,房地产市场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仍处于逐步恢复中。今年一季度,契税增长2.1%;耕地占用税下降5.5%;土地增值税下降18.7%;房产税增长23.1%,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8.6%,这两个税种增幅较高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收入错期入库。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报告指出,在“房住不炒”基调延续、城镇化速度放缓、潜在置业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土地财政的长期稳定性面临挑战。一方面,“房住不炒”基调仍然延续,土地市场难有大幅反弹。另一方面,城镇化速度放缓、潜在置业人口下降等因素作用下,房地产长期需求将继续收缩,长期来看难以支撑土地财政继续快速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吕冰洋指出,土地制度的改革涉及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改革,事权不确定,财政事权就难以落地。不能将土地财政转型寄托在把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上,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由政府职能的转变引起根本性改革,包括税收分享方式的改革、转移支付体系的改革,以及政府性基金分配体制的改革。
三、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
据财政部数据,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915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7240亿元,同比增长6.4%;地方支出60675亿元,同比增长6.9%。
罗志恒指出,从支出结构看,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的增速较高,基建相关的农林水支出较高,反映出财政支出在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民生;但是利息支出增速仍偏高,进一步压降利息成本、缓解债务压力的工作要进一步进行。
一季度,增长较为明显的支出包括:
科学技术支出2021亿元,同比增长9.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56亿元,同比增长9.6%。
卫生健康支出6420亿元,同比增长12.2%。
农林水支出4571亿元,同比增长10.9%。
债务付息支出2309亿元,同比增长15.9%。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介绍,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2023年1月~3月,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主要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中央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0.6%。
据悉,财政部继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2023年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25亿元,增长3.6%,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后增长7.9%。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7%。罗志恒评价,这有利于保障地方公共服务并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
李大伟表示,目前,中央部门预算已全部批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正按规定抓紧下达,确保符合下达条件的资金“应下尽下”,为地方分配使用资金留出更宽裕时间。
据悉,今年以来,财政部还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动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目前已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保就业保民生和防风险等政策措施,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 (ID:i-caijing),作者:邹碧颖,编辑:王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