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 (ID:barronschina),作者:郭力群,编辑:彭韧,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由于第一季度毛利率低于预期,周四(4月20日)收盘特斯拉(TSLA)股价暴跌9.8%,至162.99美元,创下2022年1月27日以来最大跌幅,当时特斯拉股价下跌了11.6%。特斯拉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近13%。
第一季度特斯拉业绩整体表现还不错,每股收益为85美分,大致符合华尔街预期,但汽车业务毛利率(包括租赁但不包括监管信用带来的收入)约为19% ,低于分析师预计的21%。
降价是导致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他支持降价,他说:“我们认为,相比较低的销量和较高的利润率,争取更高的销量和更大的车队才是正确选择。不过我们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全自动驾驶将为特斯拉汽车带来可观的利润。”
马斯克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高利率、汽车的可负担性和经济等字眼约10次,投资者知道经济正在放缓,但他们不愿意听到全球最具价值的汽车公司的CEO这么说,马斯克还预测“经济风暴”将持续一年左右。这些言论引发了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担忧,导致整个汽车板块下跌。
福特(F)和通用(GM)周四分别下跌2.9%和3%,Stellantis (STLA)下跌4.3%,大众(VOW.德国)下跌2.4%,丰田(TM)下跌1.1%。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1211.HK)周三收跌0.87%,周四收跌2.55%。
马斯克还在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激进想法,他说:“如果全自动驾驶成功的话,我们认为会成功,我们正在打造的汽车未来的价值将比现在高得多。我们有可能在零利润的情况下卖车,但与自动驾驶汽车这项资产相关的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仍然非常可观。”未来利润将来自全自动驾驶软件。
对于马斯克把赌注押在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利润上这一点,华尔街的看法不一。
目前特斯拉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
第一季度特斯拉不包括来自监管信用收入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低于16%,低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21%,这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这一数字首次低于20%。
包括租赁在内的毛利率约为19%,低于华尔街21%的预期,此外投资者希望最低能达到20%。
多次降价后,特斯拉毛利率下降
来源:公司财报,彭博社,《巴伦周刊》的计算。
注:包括租赁但不包括监管信用带来的收入
一些分析师为预测特斯拉毛利率建立的模型不包括监管信用和租赁,因此很难确定毛利率到底比预期低了多少,和19%的毛利率最具可比性的是投资者和分析师之前期望达到的21%。
车辆定价是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特斯拉每辆车的平均售价约为47200美元,低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54400美元左右。
包括租赁在内,每辆车的毛利约为8600美元,而一年前这个数字约为1.57万美元。
Investing.com分析师杰西·科恩(Jesse Cohen)评论说,这样的业绩令人感到失望,他说:“我们对特斯拉加快收入增长速度和扩大营业利润率的能力的信心有所下降。”
Canaccord分析师乔治·吉安纳里卡斯(George Gianarikas)在特斯拉财报公布后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特斯拉也无法免受整体经济压力的影响。他写道,降价“加上最近电动汽车相关商品需求恶化说明全球汽车/电动汽车所处的环境很疲弱,这不是特斯拉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体汽车/电动汽车需求的问题。”
第一季度其他数据表现还不错,每股收益为85美分,符合预期,销售额为233.3亿美元,仅略低于236.7亿美元的预期。
特斯拉其他业务的毛利也达到创纪录的3.03亿美元,该公司还在第一季度安装了3.9千兆瓦时的电池存储,同比增长约300%。
总营业利润为27亿美元,低于华尔街预计的30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1.4%,低于上年同期的19.2%。剔除股票薪酬,特斯拉的营业利润率约为13.2%,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分析师汤姆·纳拉扬(Tom Narayan)此前预计这一数字在15.3%左右。
但股票薪酬仍属于一项支出,11%的营业利润率让特斯拉看起来像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去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率接近10%。
特斯拉的财报显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们认为今年对特斯拉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机会,由于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应对电动汽车盈利方面的挑战,我们的目标是利用我们的成本优势。”
但特斯拉面临的问题是,通用和福特的传统汽车业务仍在赚大钱,它们的电动汽车业务还没有真正出现亏损,这意味着特斯拉可能过早地利用了自己的成本优势。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谈到定价问题时表示,他不想扼杀电动汽车竞争,并称他正在向其他电动汽车开放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网络。
总的来说,马斯克好像不太担心第一季度毛利率下降的问题,他更关注自动驾驶,并希望尽可能快地将最多的汽车投入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斯拉汽车上路,特斯拉可以向所有这些汽车销售全自动驾驶软件,从而获得更多利润。
不过这只是计划而已,全自动驾驶目前还没有实现。在短期内,马斯克表示利率上升会影响到消费者买车的能力,这是特斯拉考虑的一个因素。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扎卡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在今年1月召开的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说,特斯拉汽车业务全年毛利率可能达到20%,他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上没有明确下调这一水平,而是谈到了通过更好地利用特斯拉的新工厂来降低成本,不过他确实提到了最近的降价“降低了”汽车业务毛利率的“下限”(不包括监管信用)。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需求趋势,马斯克表示订单仍然超过供应。
马斯克说:“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年的目标是200万辆……我们认为180万辆是能实现的。”
华尔街预计2023年交付量约为180万辆,马斯克的上述言论给投资者带来一线希望。
另一个好消息是成本正在下降,生产一辆汽车的平均成本约为3.86万美元,低于2022年第二季度约4.27万美元的峰值。消费者订购的车型会影响价格和成本计算,所以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成本计算只是一个粗略的指引。
非汽车业务是另一个积极因素,不包括租赁在内的毛利率约为8%,同比增长约10个百分点。Truist分析师威廉·斯坦恩(William Stein)指出,服务收入为1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积极因素可能会给特斯拉多头带来一些安慰,但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基本上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已,超过90%的毛利润来自汽车销售和汽车租赁。
未来几个月股价可能继续大幅波动
对于马斯克把赌注押在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利润上这一点,华尔街的看法不一。
花旗(Citi)分析师伊塔利·米夏埃利(Itay Michaeli)认为这是一项有价值的战略,他在研报中写道:“特斯拉追求降价的理由是基于汽车的终身收入潜力,这一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行业理论完全一致,即自动驾驶汽车是这场行业竞赛中最大的价值解锁点。不过,考虑到特斯拉的独特做法和电动汽车行业的特点,我们需要看到更多关于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取得进展的证据,才能确定对于投资特斯拉的理念。”
米夏埃利对特斯拉股票的评级为“持有”,并在财报公布后把目标股价从192美元下调至175美元。Baird分析师本·卡洛(Ben Kallo)在财报公布后将目标股价维持在252美元,他给出的评级为“买入”。
卡洛在研报中写道:“马斯克指出,短期内最有吸引力的项目是升级现有车队,使其具备FSD功能,这将极大地提高车辆的价值。”这是他看涨特斯拉的一个理由,其他理由包括Dojo超级计算机、Optimus机器人和住宅热泵等长期项目。
Canaccord分析师乔治·吉安纳里卡斯(George Gianarikas)对储能销售的增长深感鼓舞,特斯拉在第一季度安装了3.9千兆瓦时的电池存储,高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0.8千兆瓦时,他也看到了马斯克战略的一些优点。
吉安纳里卡斯在研报中写道:“该公司正在推动其‘剃刀与刀片’战略,有意向市场投放可升级、高利润潜力的汽车。”他预计,特斯拉将下调FSD软件的价格(目前为1.5万美元),以提振该产品的销售额。
总体而言,吉安纳里卡斯并不担心降价和利润率,他指出,经济形势导致整个汽车行业处境艰难,而不仅仅是特斯拉。他给出的评级为“买入”,但将目标价从275美元下调至257美元。
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对利润率或自动驾驶战略则没有那么乐观。
他在周四的研报中写道:“特斯拉的业绩喜忧参半,需求指标稳健,但毛利率下降,这将拖累股价。FSD推动利润率的故事并不是很多人喜欢的故事,我们认为,在利润率压力和推动Model Y/3全球需求增长之间,特斯拉正面临棘手的局面。”
艾夫斯给出的评级仍为“买入”,目标股价从225美元降至215美元。TD Cowen分析师杰弗里·奥斯本(Jeffrey Osborne)给出的评级为“持有”,并在财报公布后把目标股价从170美元降至150美元,特斯拉的定价或自动驾驶战略并没有让他完全信服。
奥斯本周三写道:“马斯克说,FSD将在年底前推出,会供不应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将成为一项不断增值的资产,我们对所有这些假设都持怀疑态度。”
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皮埃尔·费拉古(Pierre Ferragu)认为,特斯拉业绩疲软和整体经济有关。他在周四的研报中写道:“经济衰退已经开始,虽然特斯拉汽车的需求仍然高于供应,但代价是一系列降价,这是对中国汽车需求下降和全球市场出现多项疲软迹象的反应。”
费拉古给出的评级为“买入”,并将目标价从320美元降至300美元。
分析师和投资者将继续讨论特斯拉股价下跌的原因和定价策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特斯拉的投资者将迎来动荡的几个月。
总体而言,研究特斯拉股票的分析师中有52%的人给出的评级为“买入”,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买入评级比率约为58%。分析师目前给出的平均目标价约为198美元,在财报公布后下降了约5美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 (ID:barronschina),作者:郭力群,编辑:彭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