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4-13 17:03

去哪儿否认转型OTA?不可信!

昨天突然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写到:去哪儿否认将转型OTA。当时心里就觉得有点扯淡。不转型?不信。而在今天,又听到一条业内未证实的传闻:去哪儿又融到了数千万美刀,出钱的听说可能有百度、纪源、高瓴。唉,这个行业,终于变成烧钱薄利的苦逼行业了。

没必要再去回顾这次去哪儿与艺龙、同程们的这场掰手腕大赛了。十多天了,几方的斗争似乎越演越烈,毫无和解可能。有分析人士说,目前双方应该是在暗地里讨价还价呢,过不了几天一定会和解。

这一点我相信。的确可能再过几天,OTA们拿到了一些实惠之后,可能会继续开开心心的重新在去哪儿露面。但是我也确信,就算恢复上架了,过不了半年一年,类似的分手事件一定还会重演。因为,我相信去哪儿已经在暗地里坚定的走在了类OTA化发展的路上,虽然这次分手到来得有点早,甚至可能会上演分分合合的肥皂剧,但是终究无法回避它到底走哪条路的问题。

不转型,你自己搞那么多酒店干嘛

我最早开始相信去哪儿会转型OTA是在年初的时候,当时听说去哪儿合作的酒店已经达到了将近2万家,心里觉得相当惊讶,这么多,已经相当于一个不小的OTA的体量了,携程艺龙不过4万多家而已。随后的日子里,又陆续听到了圈内的朋友提到,去哪儿现在差不多快是全员跑业务了,挨个酒店去磕——这样的情境,处在OTA圈儿的人都相当熟悉。

搜索比价模式的瓶颈来得有点早

在目前的一些评论里,对于搜索比价模式的瓶颈的分析已经相当透彻了。无可否认,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相当有存在价值的模式,这几年的去哪儿的高速发展,全仗此精髓。但是,当去哪儿已经几乎把这个模式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业绩并没有取得它预想的那样给力。在消费者认可层面,去哪儿已经做到了相当好;但是,在赢利业绩方面,去哪儿与OTA们相比,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辛苦忙活了七八年,消费者们接受了,却得不到投资者的认可,上不了市。这是去哪儿最着急的问题。

取舍之路早就开始了

我相信,去哪儿的管理层早就应该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虽然他们表面上还在继续捍卫他们的搜索比价模式,但是暗地里,他们应该开始做了很多尝试与准备。

可以去回顾下去哪儿在最近两年里所做的各种尝试,无论是小众模式的新产品,还是想尽办法动直销的脑筋,它所做的大多数努力,都是在围绕产品着手。渐渐的,去哪儿变成了一个混合体,能搜索别家的东西,也能直接卖别家的东西,也开始卖自己的东西。

引用这两天某篇报道里的一句话:“去哪儿已经逐步变成了一个重公司。”

这次分手是意料之中的吗

按照我完全不负责任的猜测,去哪儿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或许可能超出了去哪儿管理层的预期。他们最稳妥的方式应该是继续在搜索引擎模式下生存、布局,成功IPO,使用TTS去增加自己在业内和消费者两端的掌控力,最终实现转型——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局。

但是,这个好局似乎是被目前旅游业的价格战搅乱了。价格战不仅仅是各家都降价返现,比较要命的是它把国内酒店市场本来就脆弱不堪的价格体系搞得更乱。从春天开始,关于去哪儿酒店的新闻就不断,一会儿是被酒店封杀,一会儿与携程打口水战,再一会儿又被淘宝指名道姓开骂。再加上价格战已经让艺龙同程们紧绷着的业绩红线快要崩溃,整个酒店在线预订领域都进入到了一个比穷比惨的时代。

大家都赚不到钱了,怎么办?所以,都开始闹一闹,没准儿还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一点利益。

当然,也还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测,庄辰超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境遇难逃一战,小打小闹终究是治标不治本,那么还不如索性就借此机会直接把自己逼到一条绝路上,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能敲诈绑架OTA们成功,还算是意外红利——如果是这样的话,去哪儿的管理层们,是我的真偶像。

未来如何取决于决心有多大

如同上面的不负责任猜测,去哪儿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境遇,将会取决于它的管理层的魄力与决心,它是否会有断臂再生的勇气。

如果它坚定的转型,我认为它最有可能的是成为一个以预付类产品为核心的类OTA,它自己可能仍然会嘴硬,坚持说自己是平台;但是其实,本质上它与OTA无异。

它的出现,将会成为携程艺龙们的直接竞争对手,极有竞争力的对手。那时,国内的在线旅游市场,可能会划分出新的市场格局。

怎么向百度交待

去哪儿的事儿,并不是它自己的事儿,终究是要看百度的脸色。要是真这么搞,百度同意吗?

坦白说,我始终也没有弄明白去哪儿与百度之间的股权架构细节,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百度对于去哪儿的业绩到底有怎样的要求与约束,都好像是一个谜。庄辰超们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与自由度?或许,他压根儿就没权力来动这个超大手术。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认为只有转型才是它的出路,就算是必须要坚持搜索比价的模式底限,他们可以分分钟再单独细分出一个类OTA的独立品牌,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

本次分手它们双方会损失什么

没什么更多可吐槽的了,什么酷讯会不会借此获得机遇,携程如何旁观这次事件?它们当然是偷着乐呗。据不可靠线人透露,艺龙酒店产量20%以上,甚至更多,都是来自于去哪儿的流量。从四月一日下线,很快就要半个月了,艺龙可能已经直接损失了整个第二季度的3%-4%的业绩。

而回到去哪儿,现在在去哪儿上搜索酒店,已经基本是扯淡了,通常只能搜出来官网和几个小代理商的数据,当然,还有直销的——没有了艺龙同程芒果,去哪儿只剩下了小半个货架。

更关键的是,现在通过去哪儿搜索出来的结果,已经看不到任何价格方面的优势。没有了价格优势与产品的丰富度,去哪儿还剩下什么?如果这种分手状况持续得太久的话,消费者会逐渐失去对于去哪儿的依赖性——还不如直接去携程艺龙订,至少有返现可以拿。

看看它们到底会撑多久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