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前几年的网络文学的兴起,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而内容主要扎堆于古装穿越剧、霸道总裁剧和玄幻仙侠剧,以及盗墓探险剧。这四类作品几乎是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不二首选,很快就成为了荧屏当红炸子鸡,一时风光无两。
唯独盗墓探险作品,碍于题材敏感,审核周期长,内容开发受限,鲜少人涉足。直到2015年,随着审查力度放宽,众多探险迷和书粉们期待已久的《盗墓笔记》网剧版以及根据《鬼吹灯》改编的《九层妖塔》和《寻龙诀》终于面世。
华语盗墓探险类型题材还未开铺开,却已窥见歪楼之势态
盗墓探险题材备受关注,被视为是赶英超美的好莱坞大片接棒题材。原因在于这类型作品不同于喜剧,只要让你笑出腹肌就算通关,而在于它的魅力就和科幻作品一样,给你重新描绘了一个新的世界观,让你深信不疑难以自拔,是某种哲学思考的剧情化呈现。正因为如此,若能拍好这类题材,也将获得直通国际好莱坞大片地位的宇宙黑洞通道,快速推动华语电影工业化的进程。
被寄予众望的盗墓探险题材,却在半路歪楼了。就拿今年最后热捧和关注的两部作品《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来说,在经过荧屏改编之后,就犹如赴韩整容的姑娘一般,不复盗墓内里,空有一张炫目的视觉脸蛋。比如把盗墓拍成护宝的罗永昌,把昆仑山探险拍成大战外星人的陆川,把寻宝摸金拍成地宫一日游的乌尔善。
过犹不及的宣发推广,让《寻龙诀》和原著形成强烈落差;
急于标新的打怪思路,让《九层妖塔》深陷故事断层的深渊。
拍摄既不走心也不走脑,一味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连编剧都要上交国家的《盗墓笔记》更是啪啪打脸,折了南派三叔的脸面。
他们都急着把盗墓探险题材烹饪调配成国际大片口味,强调角色炫酷,画面宏大,却忽略了这类题材的不可复制,这是只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才能沉淀衍生的题材。就像我华语电影特有的历史剧、功夫片、武侠片一样,这些题材偏门却充满神秘色彩,好的故事基础打底,加之拍摄技术撑场,同样也能独树一帜,在国际大片中鹤立鸡群。
明明可以自成风格,又何必急于模仿?
其实我们也可以自成风格,又何必盲目的赶英超美,难道我们的电影工业也要再经历一次那些年的狂热吗?或许我们和商业电影工业的先驱好莱坞还有众多差距,模仿或许是追上他们最直线的距离,但或许有自己风格和世界观的好故事却能在某个程度上曲线救国,就好像韩国的忠武路,印度的宝莱坞,不一定都要是美国的好莱坞。
我们感谢陆川和乌尔善在电影里面做出了炫酷的特效和美术视觉,提升了华语电影的工业化水平,让我们赶英超美的口号再一次响起。但是没有讲到盗墓的点子上,那就不是盗墓题材作品,你为华语电影做一百倍奉献也不能掩盖你们把故事讲烂来糊弄我们的事实。
一开始,你们的托词是,盗墓题材过于敏感广电总局审核通不过,所以为了和谐要不停的改改改。改的面目全非就全部推倒全世界敏感体质第一名的总局身上去。到后来我们发现,其实盗墓摸金也是可以搬上荧屏的,只要你编剧足够动脑筋,可是你们还是不想讲盗墓。最后我们终于明白了:你们只是想借原著的话题和粉丝实现第一轮商业变现,然后打着盗墓的旗号做商业好莱坞大片的事。可结果是:盗墓没拍好,大片也差火候。
华语电影焦虑的缩影:如何推动票房和口碑的平衡?
我们把好莱坞大片的标准看简单了。以为只要大场面大制作,视觉够冲击,有明星站台,特技炫酷就可以撑起一部赶英超美的商业大片,一部可以流水化生产的大片。于是我们努力钻研摄影后期技术,在拍摄剪辑方面获得突破,造出了昆仑山山崩、火蝠袭人、寻龙诀地宫等惊险奇妙的特效画面,彻底告别了过去的五毛特效,让我们的国产怪兽终于有了高清版。
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要珍视国产电影的每一次进步,似乎只有盲目鼓励才是推动国产电影发展的道德标准。既然要上升到一个民族电影史的进步的话,方向似乎更重要,步伐迈得稳更重要。很明显的是,这类盗墓探险题材,它是我们赶英超美的宇宙黑洞,它的健康崛起快速树立国际电影口碑,那么更应该重视内容结构的搭建,而不是只顾着裹上一层特效的外衣。
当然,这种利益需要权衡。既要有口皆碑又要保证票房,在两者中间票房是最直接的收益,至于口碑还是交给后来人建设的心理,完全能理解。可是若一味盯着票房而忽视对这类型题材的改编孵化,又有谁能保证这不会成为扎堆淘金,弃后塌陷的悲剧呢?
公众号:朗读者,ID:shreader,由寂然和八吉祥共筑的文娱新天地,我们希望透过深入的分析和大家一起审美,当然也有可能是审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