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文/周侃奇,微链联合创始人。本文头图由海洛创意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近,一个有趣的现象:微链本身做为一款创业者社交的App,名字出现在不少合作方的媒体合作栏。不少商务合作都邀请微链以媒体身份出席,譬如:滴滴快车的年会,也是被作为媒体代表受邀出席。纳闷,一款职场社交产品,怎么就成了媒体?
最近和几位“叛逆型”媒体人闲聊,越发觉得:媒体的边界化正在消失,媒体开始像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的渗透。
介体化媒体更具创造创造性
媒体从字面拆解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正如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媒体其实是一种讯息。那么,新媒体中蕴含着的,其实是新的媒体观念。如今,一场新旧媒体之争,正如火如荼。
2015这一年,不少纸媒休刊。传统媒体开始焦虑,而新媒体的变革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疯狂。
在移动互联网渗透的时下,传统媒体早已浸泡成新媒体,而这场变革的实质是:传播的介体开始发生了变化,介体的形式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种和迁移。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很早讲过:“一切产业皆媒体。”万物皆媒体,万物皆可做为传播介体的时代已来临。随着互联网不断下沉,新的应用场景出现,揭开了新的流量入口。
今年,社交网络Facebook联合9家新闻出版社合作推出“Instant Articles”(快速文章),类似今日头条的信息整合;
Apple今年也推出新闻客户端,与彭博社、CNN和纽约时报等媒体都都达成了合作。
从中可以看到的是,社交应用已经开始融合媒体,进行场景化革命。社交应用的入口比较容易想象,而接下来一大波科技公司的产品将涌入成为新的传播介体。
滴滴的迅速崛起,制造了出行的场景化,“滴滴+XX”的跨界传播模式已经突显传播价值,成了品牌宣传推广的新场景、新流量入口,从而为滴滴植入了无形的媒体属性。滴滴出行旗下的众多微信公众号都是坐拥百万用户。而一般微信公众号有30万以上的用户就是大号。
如今,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新媒体,并形成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媒体人跳入科技公司,负责新媒体运营。当产品和媒体融合起来,将迸发出更多的创造性的传播玩法。科技公司开始创新媒体传播介体,塑造新流量入口。
IP式的精英化创业时代
资本泡沫、创业泛滥的时代,创业成本居高不下。一个好的idea已不再稀奇,而创业又从来不遵循正态分布,最终10%公司活下来占领整个市场。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更需要精英才能得以存活。
在互联网热潮之下,对飙烧钱式的推广,将用户获取成本一升再升,但免费、廉价的流量还是存在的。这类流量的获取对创业团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创业开始呈现精英化的趋势。
“媒体+创业”无疑更易获得流量,所以,涌现出了一批媒体人创业:
前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徐达内做了创立「新榜」;
曾创办过《上海壹周》,做过《外滩画报》执行总编辑的徐沪生做「一条」;
离开第一财经的秦朔,玩起了「秦朔的朋友圈」;
吴晓波组了个「大头帮」,刚刚把“IP”国民老公王思聪圈入;
媒体人罗振宇做了「罗辑思维」又获得新的一轮融资;
黎瑞刚离开SMG,做了微鲸电视……
IP的价值开始突显。芈月传、万万没想到、三体、东吴相对论……这类IP具有免费、廉价的流量获取能力,以及IP化的速成捷径——专业的媒体化操作。2013年,自媒体爆发,到如今媒体内容井喷式增长,很多已经不再是“自”,背后都有专业化团队。要想在内容泛滥的时代脱颖而出,方式之一即是打造强“IP”。「罗辑思维」在2015年最后一天玩了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一下次塑造了「时间的朋友」的IP,并誓言连续做20年跨年演讲。
2013年年底的时候,自媒体的流量红利在削弱。当时,吴晓波的自媒体团队咨询过我:吴晓波准备开公众号,如何运营?没啥好运营的,大IP式入场,碾压式推进。吴晓波本身在《大败局》之后就是个IP,公众号靠原创内容,没几个月就破30万。
一直以为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过去,但是「咪蒙」2个月时间,粉丝量就突破40万,一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阅读量几百万;「差评」也是短短3个月用户就破了30万;知名媒体人徐建军在年初给他新项目开始众筹做了微信公众号,短时间内一个大号速成……职业化的媒体人不断向业余的“玩家”施压。
媒体就要产品化
大量的阅读信息来自于移动端。根据《企鹅智库》的数据报告:50%的用户每天在移动端的停留时间不低于3小时。阅读习惯开始从PC端到移动端迁移,通过社交App、新闻客户端的形式来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常态,势必导致流量开始碎片化、无序化、分场景化。
于是,叛逆型媒体人率先脱离体制,转为自我内容生产,开始构建内容产生背后的渠道,将碎片化的流量开始正规化和渠道化。早期表现为微博时代,微博网红(段子手)派系;随着微信侵袭,Wemedia联盟最早尝到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再到如今徐达内做的「新榜」,都在将碎片化流量渠道化、规则化。
越来越多新媒体,开始尝试产品化,因为媒体有显而易见的“天花板”,难以迅速扩大规模。新媒体将呈现产品化趋势,不断尝试和其他产品结合。36kr往股权众筹平台尝试,得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OTC(场外交易市场),从而拿到蚂蚁金服1.5亿美元的D轮融资。
2015年11月,视频自媒体「二更」的品牌发布会上,发布了微记录、地道风物、时尚、公益、商业、微电影、美食、MV、城市等全新产品线,自收了「深夜食堂」的公众号之后,将公众号导向为多领域产品化运营,复制、细分,从而得以规模化。
新媒体将成为创投界标配
所谓品牌颗粒化,正如将一份报纸撕成碎片之后,读者能从撕碎的纸片中,一眼识别出报纸的“身份”。优秀的媒体必须做到品牌颗粒化、基因化,渗透到文风、排版等每一个角落中。内容泛滥的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必须有一定的辨识度。
经纬年初的时候,做了一场Chuang大会,显然有意在增强自我的媒体属性。从最近对经纬的新媒体三位姑娘的采访来看,其新媒体运营都来自专业媒体,打磨经纬品牌调性融合进公众号,植入“低调”&“价值”的经纬基因,从题目、内容不断去深化品牌基因。经纬的公众号已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为其投资做服务。同时,众多一线投资机构也都在不遗余力的深化打造新媒体部门。
「LinkedIn中国」的公众号,1年时间粉丝量突破100万,传递「LinkedIn中国」企业品牌价值观,而当其有如此的订阅量时,价值超过一本专业的杂志。
新媒体已成为创投领域公司的标配,一方面新媒体人才比互联网技术人才“实惠”,另一方面,新媒体可能成为投资公司、创业公司的工具,辅助创业公司获得“新”流量,成为投资的投后服务的服务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