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3-11 08:39

芝麻信用企业征信开始内测,或从淘宝系商家入手

虎嗅注: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虎嗅略有删改。


除了个人征信之外,芝麻信用还将眼光瞄向了企业征信业务。


3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芝麻信用相关人士处获悉,芝麻信用已在内部开展有关企业征信产品的研究,并对部分客户开始进行内测。“条件成熟的时候,将会以小微企业为主要目标对象开展企业征信服务。”


易观智库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郝竹婧分析指出,我国的企业征信仍处在发展初期,而蚂蚁金服集团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交易数据,这为芝麻信用开展企业征信提供了独有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个人征信牌照至今未发放。对此,多位征信机构人士向记者坦言,“我们也在等,最近(央行)没有动作,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发牌照。”


个人征信牌照发放仍无时间表,不影响企业征信


早在2015年1月,央行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批准了芝麻信用、考拉征信等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市场化进程,但相关牌照至今仍未能发放。


近日,多位机构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坦言,“不知道究竟何时发放,我们也在等消息。”


“个人征信涉及大量个人隐私信息,信息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还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目前,我国关于征信的管理办法主要依据《征信业务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相关数据采集范围、数据使用等问题都需要法律层面规范和完善。”郝竹婧指出。


不过,虽然尚没有个人征信牌照发放的确切时间表,但这并没有影响企业征信业务的开展。


前述芝麻信用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他们正在对企业征信业务进行内测。“目前,我们已具备机器阅读、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企业信用洞察的技术和方法。并已经接入工商、法院、组织机构代码、海关等相关企业征信数据,将来还会采集包括信贷记录在内的更加丰富的企业信用数据。”


该人士还表示,芝麻信用希望能够更全面、更深层的分析小微企业背景数据、交易记录、资产情况等,更为客观的呈现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帮助小微企业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得信贷等金融支持,让小微企业的信用等于财富。


对此,郝竹婧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征信公司,拥有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电商场景以及支付宝这一市场占有率很高的支付工具,因此其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交易数据,这为芝麻信用开展企业征信的提供了独有的数据。此外,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电商也可以成为芝麻信用企业征信的应用场景。


从这里可以看出,芝麻信用企业征信的首批用户,应该是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生态体系里做生意的商家,淘宝拥有他们大量准确的数据,从而能够准确得评估其征信登记,开展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等金融服务。


事实上,除了芝麻信用外,同为首批获准开展征信业务的公司,考拉征信在去年推出个人征信产品时就推出了商户信用分和企业的诚信分,对商户的信用和企业的诚信水平进行评估。


当时,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陶然表示,诚信分是基于考拉征信的数据库及互联网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建立的征信模型,可以有效地对个人及企业的诚信水平进行评估,促进诚信体系的发展。


企业征信仍处初期,希望打破信息孤岛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的78家企业征信机构在央行分支行完成备案。


全国人大代表蒋婉求日前表示,相较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企业征信信息的公开更为重要,不仅关乎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还有利于促进商业发展,由此提升综合国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企业征信发展已久,但应用普及度依旧不够。


郝竹婧指出,“企业征信在我国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从传统的产品和业务的角度来说相对成熟,市场上也有一些成熟的机构。此外,央行征信中心中企业数据库也发展较快,这些为中国企业征信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基础。”但我国企业征信应用的普及度不够,企业非信贷数据的统一规范性较差,在非信贷领域的企业信用市场发展仍然缓慢,我国的企业征信仍处在发展初期。


在郝竹婧看来,数据是征信机构开展征信业务的重要前提,但我国目前各部门的数据相对独立,标准化程度较差,数据信息使用上有一定困难。一些学者建议,应从数据录入时就开始建立标准、系统的方式,比如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五证合一”,希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开放数据,开放哪些数据。


至于个人征信,艾瑞咨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消费金融概念的升温,未来中国个人征信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潜在市场规模为1623.6亿元,而实际市场规模为151.4亿元。此外,随着个人征信牌照的落地,以及数据收集、运算、挖掘等基础层面软硬件能力的成熟,中国个人征信行业的市场渗透率也将显著提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