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5-25 08:08

秀情怀,玩“幼齿”,看投资人如何玩烂创业圈?

最近有个“神奇少女”的17岁创业者王凯歆,因为商业模式和数据有严重问题,被媒体扒皮,于是这又引发了创业投资圈讨论:“这样的也能拿到投资?”“现在的投资人是不是钱多人傻啊”...... 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了创业投资圈每个月都会被翻炒一次的“月经话题”。如果你现在还这样想,就太天真了,投资人把大家耍的团团转。


为什么这些明显看起来不靠谱的创业者,却总能受到风险投资者的追捧?风险投资不是应该尽量规避风险,获得投资回报吗?为什么投资人还像怪蜀黍一样喜欢“幼齿”,不停的追逐不成熟的单靠PPT出来忽悠的年轻创业者?


投资人害怕的不是没项目,而是没名气


一位创业者曾经吐槽说,“投资人给那些不靠谱的创业者们砸钱这么多,好像钱不是自己的一样。”他说对了,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件事,风投机构给创业者投的钱,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是需要通过募集得来。


一般来说,这些钱都是基金合伙人去说服各种土豪募集,给投资机构出钱的土豪被称为LP(Limited Partners)——有限合伙人。因为出钱就是大爷,后期的投资回报,LP会分走基金总体收益的80%,而机构只能分走20%;另外机构会收取基金整体规模2%的管理费用,例如,一个早期风投人民币基金2个亿,那么机构每年收取的运营费用是400万人民币(2亿*2%=400万)。


只要能募集资金了,投资人就已经有钱赚了。悲剧的是,当下的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并不成熟,太多机构投资能力有限(就算美国95%投资机构也不赚钱,在中国只是更糟)如今大多数投资机构最关注的,已不是投出好项目获得高额回报,而是如何让机构获得关注,以去获得更多资金的募集。


“中国创投环境特别诡异,一个风险投资机构最害怕的并不是投不出好项目,而是怕机构没有名气,这直接影响到募资规模。”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曾和我袒露过心声。“LP(有限合伙人)大多数都是传统实业赚了钱的土豪,不太懂互联网创投,但看着阿里、美团、滴滴这样高额创业投资回报故事眼热不已,都想参与一把,但他们又无法做判断,最后就看谁的名头响亮就给谁钱去帮忙投资。”这机构合伙人补充说。


而投资90后、95后,无疑是投资机构获得关注的好方式,就像二级市场(股市)基金,先炒作一下各种“高科技”、“新丝绸之路”的投资组合概念,不少风险投资机构也玩起了“90后”、“年轻人潮流”的概念,反正对外募资成功就已经赚钱了。


PR成了投资人募资的重要手段


在北上广,数千个风险投资机构扎堆,一位做创投报道的媒体朋友曾在朋友圈吐槽说:“走进中关村和三元桥的任何一家咖啡厅,你总会遇到正在谈判的投资人与创业者。”


创投机构多如牛毛,且都在疯狂对外募资的环境下,缺乏判断力的土豪会给那些特别能做PR(公关)的投资机构钱。去年,有创业者带着自己的新媒体项目去融资时,一位投资经理说:“你这个项目没有亮点,也不知道能不能做起来,投了你们对我们没有好处,你看XXX投资了足记、超级课程表余佳文,一下子就火了“。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能投一些哪怕不太可能成功,但是短期内特别能闹腾,受媒体疯狂追捧报道的“忽悠型”创始人,远远比投资成功几率多一点,但需要2、3年成长周期才能看到未来的项目有吸引力,因为那些“忽悠型”创业者能让机构本身更出名,能募到更多钱。去做投资回报这个事难度太大了,一个基金管理团队不到10个人,光收取2%管理费就是不菲的收益了。


XXX投资了余佳文以及17岁的王凯歆,他曾说过“赚钱不重要,投资人要有情怀”。投资人总说“你这个项目赚不赚钱不重要”。但是,投资不就是一门生意吗,不就是一笔买卖吗,不就是为了赚钱吗,现在反而以不赚钱为光荣,别人东莞的妹子还知道尊重市场规律呢,你们这些投资人呢?你这么有情怀怎么不挂在教堂的十字架上面呢?


但是,套路玩久了,也慢慢理解了这句话。项目赚不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个项目能不能让投资机构快速出名,有“情怀”才有好的PR故事,这样机构品牌才能找拉到LP募集更多资金。


“例如,某个从券商转型到风险投资,自称投资大佬的S,没有投出任何真正牛X的项目,就靠疯狂PR在创投圈占据了一席之地。据说他的基金第二期要募集数十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早期投资机构,这种情况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发生,你的资金募集量只和你的投资能力挂钩,中国的环境真是奇葩........“那位投资机构合伙人说。


与中国股市类似,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现在“赌博”性质非常大。诸多投资机构只想快速的募集资金海量的去投资项目,而不太去在意5年之后这些钱到底能回收多少。


快速获得收益的方法就是投资大忽悠


“光速创投”是一家业绩不错的老牌创投机构,但也许是投了太多好生意但不出名的公司,合伙人苦于其机构品牌一直不太响亮。去年光速天使投资的“足迹APP”终于火了一把,光速也趁机用“足迹APP天使投资机构”的标签做了品牌曝光。


对于“足迹”这种项目,成功率与投资回报率非常低,但对于光速在创投圈的影响力却是非常巨大的,几百万投资就让你的投资机构营销到整个创投科技圈还宣传了品牌,比投广告划算太多了。


“好在光速现在主要在美国募集资金,如果将来做人民币基金,那肯定得疯狂的宣传一把才能拿到更多钱。”业内人士评价说。


现在投资圈有个特点,喜欢玩幼齿,当然说的不是东莞的幼齿,而是年轻的创业者,越年轻越受欢迎,以前玩90后,接着是95后,现在都有00后了,从最开始的余佳文、火箭少年胡振宇,到17岁的王凯歆,为啥?创业者既能自带标签,又能挑逗媒体,极容易让投资投资机构“刷屏”。


远在广州的XXX就因为投资了这两个项目,获得了“主流基金”的待遇,向北上广土豪募资变成了一件相对简单的事,这是千千万万投资机构梦寐以求的东西。因为越年轻,越有话题性,越容易炒作。现在投资机构最害怕的不是没有好项目,而是怕没有名气。投资人的钱也是找人募集的,声音越大越好找钱。这种情况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发生,资金募集量只和投资能力挂钩。


年初,一位在唐山做化工的60后土豪,打电话问怎么看黄明明的“明势资本”,因为黄明明新一期资金想找他当LP,募资1000万,他也正好想尝试一下互联网投资。


我同黄明明和他的机构根本没有接触过,但在创投媒体上也知道了他不少故事、方法论和投资案例,于是说:“他们好像还不错,投资了XXX,喜欢投资互联网金融、O2O、新科技方向......”  其实我这么回答挺不负责,我不知道他机构的真实的回报率,也不知道他失败了多少案例,但是我已被PR洗脑,莫名其妙为他的机构做了背书。


对于机构来说,这些外人看起来像“骗子一样”的忽悠型创业者,正是可以把自己机构名望推上主流的关键。对于VC机构来说,去募资、去获取海量项目源,去以较低溢价投资更多项目,都需要你的在创投圈的“名望”。


“天使投资本来就是90%的死亡概率,那不如花点钱去投资这些奇葩创业者,砸点声响出来,声响也是回报。”——这是不少投资人砸钱给“情怀”时的心态。如果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被玩坏了,首先是从投资人坏起来的。


南七道:【胡说七道】出品人,微信公众号:南七道。联系人:岑小姐,微信 / 电话:15817288958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