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阿力米热,编辑:梁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继3月之后,中国4月CPI和PPI同比增速再次双双回落。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1-4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0%。
回顾今年以来的CPI同比增速,除了1月份外,2-4月的涨幅连续三个月回落,并且已连续两月处于“0”时代,4月份的数据还创下自2021年3月以来的新低。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数据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不仅CPI的涨幅在回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创近35个月新低,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
中国CPI和PPI持续低于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和业界对通缩的担忧。我们进入典型的通货紧缩区间了吗?对普通人的钱包有什么影响?下阶段的走势如何?
为此,时代周报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室主任、九方智投首席经济学家肖立晟,以及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两位专家均认为,以CPI、PPI同比衡量的物价偏弱,并非通货紧缩。1-4月份,CPI、PPI同比下跌,是与基数效应、前期非经济政策对企业家信心的冲击以及疫情缓解后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有关。预计今年二季度CPI涨幅仍将保持低位,而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合理水平。
时代周报:4月份CPI同比数据不仅低于市场最低预期,也是涨幅连续三个月下降,连续两月处于“0时代”。今年4月的物价数据折射出哪些信号?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物价的低位运行?
肖立晟:4月的物价数据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的总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复苏斜率相对偏低。
不过, 4月我国CPI同比继续受到食品、能源价格扰动,而剔除食品与能源分项后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并未继续下行。考虑核心CPI波动较小,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这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大方向尚未改变。
罗志恒:总体上看,4月物价数据进一步下行,主要是基数和总需求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要看到与服务业餐饮旅游等相关的分项价格在上涨,反映出经济恢复的不均衡性和分化。
从环比增速来看,4月CPI下降0.1%,属于正常的季节性回落,过去10年同期的环比均值为-0.13%。
从同比增速来看,4月CPI仅上涨0.1%,一是由于去年同期国内疫情反弹、物资紧张,海外俄乌冲突、油价大涨,共同推高了基数;二是居民服务消费逐步恢复的同时,商品尤其是耐用品消费仍较低迷,拖累了总体价格的回升,4月CPI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分项同比分别为-4.0%和-2.3%。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7%,与上月和去年末持平。另外,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5%,比去年四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4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4%,比去年末回升0.6个百分点。
这些均体现出中国经济还在持续恢复的进程之中,娱乐、餐饮、住宿类需求也都保持旺盛。
时代周报:从以往的数据来看,CPI已经连续三个月低于2%,且持续下滑, PPI也处在不断下行的趋势中,这引发了市场对通缩的担忧。从通货收缩的判定标准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是否陷入了通缩?通缩的趋势和压力是不是越来越大?
肖立晟:国家统计局曾表示,“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从这个定义来看,当前我国并未陷入通缩区间。
但结合其他数据来看,近期我国“通缩”的压力确实明显增加:一是,4月社融同比为10.0%,与上月持平,M2同比12.4%,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货币扩张速度开始放缓;二是,4月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之下,经济景气度出现下滑。未来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防范价格持续下行。
罗志恒:通缩是有严格定义的,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且普遍地下跌,且常处于货币收缩的环境之下。物价暂时性走低或少数品类价格下跌,都不能被称作通缩。只有当物价下跌同时具备持续性和普遍性,才能确认通缩来临。
当前的物价形势和经济形势与通缩明显不同。
第一,当前CPI和PPI的下行主要是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所致,预计5月后将会迎来回升。第二,当前物价涨跌分化,并非普遍下跌,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可以看到服务消费明显回暖,服务价格涨势也好于商品价格,4月CPI旅游分项同比上涨9.1%。
此外,当前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而非衰退,正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服务业尤其是餐饮等正在快速恢复,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的表现也都较好。
时代周报:CPI下跌,代表着物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下跌。对于普通人来说,物价下跌就意味着自己手上的货币有更强的购买力了,这看似是一件好事。那么,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看,CPI的下跌对居民生活有何影响?
肖立晟:从短期来看,物价下跌确实意味着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增强。
但普通人中既有债务人,也有债权人,对于债务人而言,物价下跌意味着实际的偿债压力增加。因此当总产出不变但物价下跌时,财富仅会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重新分配,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会受益。
从长期来看,长时间的通缩意味着未来进行消费、投资成本更低,此时居民、企业部门出于自身福利最大化的考量,将减少当下的消费及投资。但站在总量视角来看,这实际上引起了全社会需求的下滑,并导致经济增速下行甚至衰退,即所谓的“合成谬误”。
更进一步来看,经济体中的债务人可能会选择提前还贷,带动总需求更快下行。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野村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等,实际上对此均有过论述。
罗志恒:从表面上理解,通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也就是说,手上的货币确实有更强的购买力,我们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但从全面的角度分析,物价下跌也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简单来说,随着CPI、PPI的下跌,企业的利润也跟着下降,就会出现投资减少、居民收入减少甚至失业的情况。从而会进一步抑制消费,东西卖不出,钱也更难赚,大家的消费也就会逐渐推迟,经济运转也就更加缺乏活力。
时代周报:整体来看,CPI表现减弱会对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带来什么?对我国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肖立晟:CPI同比持续下滑,将对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居民消费意愿减弱、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低迷、整体信用扩张减慢等。
在短期,这一系列现象可能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参考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经验来看,若通缩现象长期持续,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总需求持续低迷,企业、居民缩表,最后导致经济增速下行,形成恶性循环。
罗志恒: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由需求端驱动。物价作为经济的滞后指标,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以往的经验显示,在经济复苏早期,CPI同比表现一度相对低迷,例如2015年初、2017年初的CPI同比数据都曾在1%以下的低位徘徊。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服务业尤其是餐饮等快速恢复,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都在向上。正常的价格波动是有涨有跌,目前市场机制处于正常运行之中。
而通缩与正常的价格波动存在显著区别,通缩会自我强化。它会导致总需求不足,物价螺旋式下跌,债务负担螺旋式上升,贷款和投资减少,大量资源被闲置,失业率上升,经济前景悲观。
时代周报:当前物价虽未进入通缩区间,但确实面临着经济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等压力。在你看来,这种压力会持续多久?下一阶段CPI的走势如何?
肖立晟: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3-4个月内,“类通缩”压力可能将持续困扰我国经济复苏。
具体来看,当前猪价已接近历史底部区间,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进入二季度后,能源价格的基数效应将逐步消散,对CPI同比的拖累也将逐渐减弱。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企稳,也将带动居住及核心CPI企稳。
总的来看,今年8-9月CPI同比数据可能会逐渐走出谷底。
罗志恒:春节错位因素导致今年1月CPI同比上升、2月同比下滑,去年3月国际油价与粮价因俄乌冲突而快速走高,进一步压低了今年的同比。当前,CPI和PPI同比下行不具备持续性,5月之后将迎来回升。受基数效应影响,今年物价总体大概率呈“✔️”型走势。
总体来看,当前物价虽未进入通缩区间,但确实面临着经济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情况。如果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就需适时适度加大政策宽松力度,并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继续做好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稳投资、稳信心等工作,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阿力米热,编辑:梁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