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7-29 14:04

在IP热潮里寻找中国“百老汇”,来看看这些改变中的舞台剧创业者

泛娱乐领域IP的狂热正在溢出,引导着大批的舞台剧团体转型,话剧音乐剧等本来被看作“小众”的戏剧形式,正在走入大众的视线。面对潜藏的受众和巨大的商机,舞台剧公司还在探索如何形成艺术与市场兼顾的商业模式。


文/ 马程


解放歌剧院从6点半就开始被噪音包围。场外大人小孩子们在门外的打击乐器前玩得不亦乐乎。圆核经典引进的《破铜烂铁(stomp)》在北京加演了35场,从7月初一直延续到9月24日。

 

这部演了25年的百老汇神作全程没有任何对白,纯粹的英美街头文化,激烈而精彩的打击乐,让观众忍止不住随着节奏一起拍打。《奇葩说》的李林很早就听说这部神秀,在现场喝彩不断,还不忘微博安利:“美国经典大秀,我来学习的”。

 

同一天,在上海静安老城的艺海大剧院,锦辉传播的烧脑推理剧《暗黑者》首演,这部根据周浩晖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吸引了很多粉丝。近千人的位置座无虚席,全程气氛紧张,悬念丛生,一位阿姨忍不住和朋友剧透,“侬晓得是谁做的了吧?”

 

就在同一时间周期里,七幕人生改编的《音乐之声》中文版在保利剧院首演,并开启了全国30个城市的巡演计划。由《盗墓笔记》、《左耳》等热门IP剧改编而成的舞台剧也在全国各地巡演进行中。

 

泛娱乐领域IP的狂热正在溢出,引导着大批的舞台剧团体转型,从小剧场晋升大剧场,从文青专属到粉丝热追,话剧音乐剧等本来被看作“小众”的戏剧形式随之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不过,面对潜藏的手中和巨大的商机,舞台剧公司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能否形成艺术与市场兼顾的商业模式,仍是未知数。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粉丝经济


《暗黑者》的制作方锦辉传播是国内最早进行IP改编的舞台剧公司,其打造的《盗墓笔记》三部曲被称为“粉丝舞台剧”的开山之作。锦辉传播成立于2001年,总经理是上海著名沪剧演员孙徐春,最初主要从事文艺晚会和商业演出策划,办公室坐落在长宁区的艺术园区内,两层小楼,井然有序。

                           

2010年锦辉正式成为剧目策划的团队,核心就是打造”大众娱乐”的舞台剧。他们的第一部改编作品是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首演时韩寒亲自来剧院观看,“当时来的全都是韩寒的粉丝,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商机。”

 

孙徐春看到了把畅销书、电影等已经拥有大量粉丝群体改编成舞台剧的的潜力,可以吸引很多没有剧场经验的观众走剧院观看,“那时候还没IP这个词呢”。


2013年,有经验团队把目标锁定到《盗墓笔记》。“当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盗迷身上想到的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高度还原。”孙徐春坚持人物情节情感绝不变,为了配合书中的氛围,他们砸钱设计酷炫的舞美来扩大视觉效果,这次投资取得巨大成果。《盗墓笔记》三部曲在全国的巡演票务收入达到了2.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盗墓的IP价格并不贵,等到2016年,南派泛娱成立,要拿下改编权就要花费天文数字了。

 

接下来几年,锦辉开始大量改编国内外的热门IP,从韩国的《浪漫满屋》到日本的《东京爱情故事》,从百老汇的悬疑剧《枕头人》到根据漫画改编的《同道大叔》。锦辉传播在今年5月正式挂牌新三板,目前,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到两部新戏上演。

 

IP热潮的作用下,至乐会、世纪华鹏等舞台剧团体开始走上版权改编的路,七幕人生甚至从成立就立足于引进和改编经典。一时间,《栀子花开》、《大圣归来》、《滚蛋吧肿瘤君》、《左耳》等一系列国内外“盛名之下”的舞台剧排满档期。

 

孙徐春开始思索下一步改编和原创的布局。行内人都知道“北麻花,南锦辉”,但他认为“开心麻花”的模式最开始在锦辉走不通。“12年前麻花成立的时候,没有路可以走。他们是自古华山一条路,靠原创打出的天下。”

 


相比之下,锦辉选择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原创人才,对原创市场的投资没有把握,另一方面,上海观众的口味更适合熟悉的作品。“引进版权来是一个抓手,先活下来。麻花原创的成功的是拼命拼出来的,我们是通过清晰的商业规划整合走到今天。”孙徐春对《三声》记者说道。

 

前期IP改编取得相对的商业成功后,锦辉现在成立了剧本中心,签约超过20位编剧,计划在未来5-6年里集中发展原创。不过,锦辉目前的原创剧目尚集中在上海小剧场演出,抛开剧目质量不谈,孙徐春并不会轻易把原创内容投入眼光挑剔的市场,这也是整个团队多年的经验积累。

 

中戏科班出身,制作过大量获奖剧目的圆核舞台剧总经理李淑俊深感自己行动晚了,没有及时意识到IP改编舞台剧的潜力,“有时我会检讨,正是因为关注点集中在剧的质量上,对市场不够敏感。”这几年经常去国外的戏剧节考察的李淑俊,在引进制作《stomp 破铜烂铁》之后,下一步将会考虑改编日本和韩国的歌舞剧。



“做精品的戏剧”和“吸引更多的人”


IP改编的热潮引发很多传统剧评人的不满,《新京报》等刊物都曾发文抨击“空有其表”的改编舞台剧:“这不是艺术,就是粉丝经济而已”。

 

对舞台剧公司来说,李淑俊觉得如此选择情有可原,可以提高关注度,可以进驻大剧场,同时可以提高收益。超剧场的创始人俞白眉也曾对《三声》记者表示,从根本上来讲,这些剧目会增加观众走入剧场的需求,这样反过来能够倒逼舞台剧的质量。

 

实际上,《暗黑者》制作人曹莉在2014年已经看上原作《死亡通知单》,当时她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原作,觉得非常适合改编成舞台剧。“推理、烧脑、悬疑,都是市场认可的元素,我更看重的是,这个作品更接地气。”曹莉在2015年初就从读客图书买下了3年的版权,但是剧本改编就磨练了一年多。“整个讲故事的方式都改变了,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才能在舞台上呈现,比原创剧本花的心思还要多。”

 

担纲《暗黑者》舞台剧导演和编剧的张新新是地道的北京爷们,这几年一直和锦辉合作戏剧。曹莉信任他对剧本的把握能力。张新新在2月份于北京排了一部原创喜剧《给我一颗西地那非》,有姜思达等人加盟,讽刺时下的IP改编热,“照抄照搬,洋腔洋调,大场面演不出来了就拿屏幕放ppt。圈儿里的事儿自己都清楚”。

 


张新新看来,改编应该是重新解构经典,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我想当一个讲故事的人,把大家喜欢的故事重新组织语言和动作、场景,展现给你看,而不是用录音笔。”他对《三声》记者说。

 

版权费用水涨船高,对于踏踏实实想要做精品剧的团队是很大的挑战。曹莉忍不住吐槽,“上次谈合作,那边开口跟我要300万。我一个做舞台剧的,又不是影视行业。”

 

孙徐春表达了对IP热的看法。“挑当红的网剧电影来改编,是不会好的。我们选择《盗墓笔记》和《东京爱情故事》,因为大家对它们是有情怀的,而让大家有情怀的IP是需要时间的检验和沉淀的。”他认为选择改编的时候,一个是有粉丝的追随,第二戏剧本身是好看的。

 

锦辉在选择剧目的时候有自己的“秘方”,几个工作室协作磨合多年,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一部剧的打造时间往往超过一年。曹莉认为不论IP多热门,高质量才能赢得口碑不会变,“我们上座率都是超过9成的”。



驻场与巡演:积累观众


《破铜烂铁》是圆核第一次长时间驻演,前后长达三个月,李淑俊深深感受到驻演可以聚集人气。“很多人通过朋友圈看到,就带孩子、甚至全家来一起看”。因此,租下剧场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孙徐春和李淑俊都认同,开心麻花早期在地质礼堂和海淀剧院长期演出,为他们迅速积累了口碑,也打开了市场——拥有一个剧场是积累人气的重要平台。

 

锦辉专门分出了剧场的板块。在长宁区的办公楼旁边,是锦辉的可当代剧场,但是孙徐春并不满足于仅仅拥有一个小剧场。锦辉目前大部分的演出还是在外面租中大型剧场,“上海剧场的市场化比较成熟,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个剧场的资源。”


                 

这一点是上海的优势,在北京的很多剧场审批程序更加复杂。拥有了自己的剧场也就是掌握了主动权,也牢牢抓住了一部分客观众,在孙徐春看来,买剧场是发展的重要一步,他正在准备投资一个中型剧场。


李淑俊认为剧场规模某种程度上会是一种鸡肋,因为“剧场是有天花板的”。小型剧场和中型剧场的单晚盈利差别可能是5万和50万,而亏损起来也同样的规模。因此在拥有剧场之后,选择剧目要更加慎重。“我们之后的原创会聚焦在青春和喜剧上,也会引进更多国外高口碑的剧。”

 

巡演是舞台剧盈利的重要手段。但是圆核目前很少在外地巡演,“一是我们这几部原创剧舞台不经造价都比较高,巡演会吃力;另外,我们的剧在二三线城市的接受程度还是不够,去上海都很难。”

 

在孙徐春看来,锦辉出品的舞台剧有50%是必须巡演的,同时多地区和长时间巡演也对表演团队的规模性有着一定要求——保持统一水准的多个表演团队方能支持巡演。《暗黑者》在首演前就已经签下了协议,参与全国近10个城市的巡演,而《盗墓笔记》有3套班底,“几乎不回上海的”。

 

现在,负责宣传工作的苗苗所在的市场部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有人去天津跟《狗魅Sylvia》,有人在跟《盗墓笔记》的巡演,有人去谈合作了,剩下我和另一个同事留在上海做《暗黑者》首演的宣传,他已经赶去剧院了。”



培养艺人和长线发展


6月初,圆核出品的民国黑色话剧《造王府》在北京进行了第三轮演出。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么有离去,准确地说,他们在等待杜光祎的出现。

                           

这个凭借《盗墓笔记》里吴邪一角迅速蹿红的青年话剧演员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了大量的粉丝,他老家上海的粉丝更是会组团飞到北京来看他的《造王府》。连李淑俊都在感叹《造王府》的粉丝效应,“很多观众也是买票来看杜光祎的,但是看完剧之后,也被其他演员圈粉了,最后合影环节是所有演员身边都围着一群人”。

 

《造王府》是一部男人戏,7位男主演不分上下。在选角上,李淑俊第一看演技,第二也很看重颜值。“我不会和市场作对,既然观众喜欢颜值高的人,我为什么不去迎合呢?”李淑俊对《三声》记者说。实际上,《造王府》的剧本有深刻的反讽意味,杜光祎等人的加盟能够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观众进入剧场后,还是会感受到一些现实意义。这是一个很好看的戏。”

 


“舞台剧的核心是演员”,李淑俊一直都这样认为,圆核下一步计划会招募演员,长期培训,像韩国的练习生制度一样。选拔的演员首先要有外形,要有台缘,再就是各方面的技能,会唱歌跳舞都可以加分。最后入选的演员会经历3-4个月的培训,为新剧做准备,也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来磨合。

 

锦辉则要更进一步。他们在年初成立了锦辉艺人,专门培养属于自己的“小鲜肉”。“我们现在签约的演员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平常的演员,满足日常演出和巡演需求;第二就是有明星潜质的演员,我们会重点打造,会通过影视剧和真人秀等形式去造星。”

 

在欧美和韩国,很多知名的影视剧演员会经常去演出话剧,话剧演员也会出现在大银幕,但是在国内划分的很清楚,彼此之间的流通尚未通畅。孙徐春透露,锦辉已经开始制作网络大电影,到时候签约演员也会参与进去,“话剧演员的功底是有目共睹的,演影视剧是没问题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三声(tosansheng),欢迎关注收看更多精彩内容。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