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8-02 15:44

滴滴靠什么来盈利?程维或许可以考虑一下金融

这两天最热闹的消息莫过于滴滴收购Uber中国,市场传言再次变成现实。滴滴出行8月1日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网络用车市场份额第一名和第二名走到了一起,估值达到350亿美元,不出意外的话市场地位会更加稳固。下一步滴滴要做的,是将规模化的市场份额转换成规模化的利润,向市场、向资本方证明自身有造血的能力。


一直有观点认为滴滴其实是烧钱烧出的市场份额,用户忠诚度低,盈利前景不被看好。滴滴需要向市场证明这是一种偏见。而且下一步滴滴还要维持估值,还要上市,创造出利润来是必要的。

 

互联网金融是滴滴下一步的可选项


除了在出行业务上巩固市场份额、扩大营收,滴滴还需要发展出其他配套服务,逐步形成生态。目前国内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比较稳固的生态,滴滴估值虽高,但相对其他巨头来说,其用户、司机忠诚度一般,粘性不足,与租车公司等相关主体的关系也比较复杂,难说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生态。


下一步滴滴要巩固市场地位,要盈利,需要将生态体系稳固下来,并努力把生态做大。提供金融服务是对主业的补充,也能够稳固生态系统中的各类主体,为其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增强用户粘性。而且互金业务一些模式逐步成熟,作为巨头切入,拥有流量与场景优势,还是很有机会获利。


目前国内估值在前列的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百度、网易、京东、小米、奇虎360、唯品会、58同城等,基本都有互联网金融业务,也都投入了比较大的资源和精力。估值较高的互联网企业中还没有在互金领域发力的,只有滴滴和新美大。而二者存在一点共性,就是估值虽高,但仍处在一个激烈搏杀的市场当中,主业还没有彻底稳固,也就无暇顾及新业务。


如今滴滴收购了优步中国,市场上少了一个劲敌,继续向前发展,需要扩大营收的来源,也要向资本市场讲个好故事,争取早日盈利,顺利上市,做互联网金融是滴滴的一个不错的可选项。


在这方面,58同城与之有一定相似性,在与赶集网合并后,分类信息市场格局基本确立,58同城也开始发力互金领域,成立了58金融,利用流量和场景优势,在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推出了系列产品和服务,对原有业务形成了一定支撑。参考这一路径,滴滴在稳固了用车市场的地位后,或许也会关注起互金业务。

 

滴滴当前的互金业务


滴滴其实已经在金融领域有所尝试,主要是汽车金融和用户资金的余额理财。据悉,滴滴出行今年3月份通过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以下几方面: 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及担保。


该公司法人代表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监事为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此举标志着滴滴正式涉足汽车金融领域,挺近用车服务的上游,丰富业务板块,也健全公司的生态体系。


除此之外,滴滴与招行合作,将进入汽车消费金融领域。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招商银行和滴滴出行联合推出了联名借记卡,招行希望一网通支付产品接入滴滴出行,未来向综合金融服务延伸,发展场景金融。招行和滴滴将合作试水“汽车金融”。招商银行将成为滴滴司机购车分期的合作银行,分期购车将对所有司机开放,分期金额依据司机个人信用报告和滴滴数据来综合评估。


在更早的2015年5月,滴滴快的旗下一号专车与P2P平台点融网共同宣布“余额生息功能”上线,推出“会赚钱的账户”。一号专车方面表示,这是为一号专车用户定制的专享互联网理财产品,让用户的沉淀资金活起来。从2015年5月8日至22日,用户通过一号专车的活动页注册成为点融网用户,即可参与。

 

总体来说,相比于其他国内互联网大企业,滴滴对于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比较低,目前还没有成型的业务,这与滴滴的主营业务竞争激烈以至于无暇顾及应该有一定关系。

 

滴滴做互金有哪些切入点?


做互联网金融,滴滴有哪些优势?首先是对用车服务链的把控,掌握了大量用户用车需求,并对接了很多司机和租车服务企业,可以顺势切入汽车金融业务。这也是滴滴开始在汽车融资租赁领域布局的原因;其次是用户出行大数据,可以在征信、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发挥价值;另外,滴滴相对来说是一个高频的流量入口,做互金会有一定的流量优势。


具体而言,除了目前正在尝试的汽车金融,滴滴切入互金,理论上还有如下选择:


第一,征信业务。滴滴有用户端和司机端的大量行为数据,用户方面的数据包括用车消费情况、路线与运行轨迹、订单取消情况等,总体而言数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可以用来判断用户的消费能力,另一类可以依据用户经常去的场所和位置判断消费喜好与倾向,第三类则可以判断诚信度。


这些数据价值其实不小,对于判断一个用户的信用状况非常有帮助。另外在司机端,滴滴有司机的运营数据。基于这类数据资产,再加上用户授权的数据,以及全网数据,滴滴可以申请征信牌照开展征信业务,对于消费金融、信贷等业务的获客和风险控制会有一定帮助。当然,做征信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数据与隐私安全问题,在数据的开放、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要有合理的规制,防止侵犯用户利益。


第二,定制化保险业务。滴滴在线上线下有不少用户和司机的使用场景,而用户和司机在行车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风险,如车辆损坏、事故、人身安全事件、被拒打不到车、等待时间过长等,而这些风险在大数法则的背景下又有一定的概率,滴滴基于这样的场景,又有数据的支持,可以组建专业团队形成保险产品设计与风控能力,基于场景可以更顺利地把握好用户需求,基于数据实现精准定价,则可以提升产品的风控水平。


在此基础上,与有牌照的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定制化保险,来保障用户与司机的利益,这对于滴滴的生态也将会是一个有益的加固和补充。这也是扩大场景与流量变现的有效手段。

 

以上两点是滴滴基于自己的优势比较容易切入的领域。在这些业务基础上,搭配滴滴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与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可以再拓展消费金融、理财、保险商城等业务,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一过程中的节奏要把握好,最好在某项领域形成一定优势后,或某项业务形成一定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后,再循序渐进推出新业务,否则会出现互金业务大而全但不强不精的局面。做互金,滴滴已经没有任何先发优势,只能靠产品做强做精来取胜。


在支付方面,考虑到腾讯、阿里都是滴滴股东,滴滴推出自己的支付产品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可能性不大。况且第三方支付竞争激烈,即使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推出滴滴支付,脱离出滴滴的场景后,其能够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发展互金要补足功课

 

当然,以上是基于滴滴现有条件的推理。虽然滴滴自身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金融是相当复杂的业务,真正要拓展金融业务,滴滴在人才、牌照、经验等方面需要补足很多功课才行。否则不仅不会增加营收与利润,还会形成风险源。发展互金,滴滴既需要决心,也需要细致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


目前来说滴滴对于互金重视度不够,缺乏基本的布局与业务构架,落后于同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在互金业务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大企业标配的时代,滴滴还是有必要未雨绸缪,否则等到想明白了,想腾出手来大干一番的时候,也许市场早已经变了。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