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阿里大变革:解决为何而战

特别策划

2023-05-19 18:30

5月18日傍晚,阿里巴巴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不同于以往,这次最受关注的不是财务数据,而是阿里3月底官宣的“1+6+n”改革得到了整体落实。阿里云智能集团、淘天集团、阿里本地生活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阿里大文娱集团,6家业务集团分别成立董事会,独立决策面对市场。菜鸟集团12~18个月内上市。盒马6~12个月内上市。云智能集团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拆分,也将独立上市。海外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对外融资。

 

从“1”转变为“1+6+n”,这是阿里24年发展史上动作最大的一次变革,旨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组织肌体,给业务部门松绑,让它们更加敏捷、灵活地投入市场竞争,让干得好的业务脱颖而出。综合发展现状和变革内容,可以认为:这场变革将对阿里的价值重估、行业竞争和组织战略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先看价值重估。阿里“6+n”业务的独立融资上市,除了搅动一级市场的一池春水外,也有助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捋清对阿里的价值评估:暂不考虑阿里云智能分拆的因素,阿里巴巴的估值≈淘天集团的估值+阿里在其余“5+n”的股权总值。在此之前,由于阿里业务太多太杂,各自的战略地位和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对阿里准确估值存在很大困难。

 

淘宝天猫收入和利润双高,但要通过内部转移支付,补贴扶持一帮后起的兄弟业务。有的业务收入高、但利润率低;有的业务利润率不低、但体量不大,它们都算进收入的大数,但在阿里的整体估值中如何体现,却很难说清楚。甚至有人认为:阿里巴巴当前的估值≈淘宝天猫的价值。

 

有人拿阿里对标亚马逊,两家都是左手电商右手云,但目前亚马逊的市值约等于5个阿里,如果对标逻辑成立,就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否则根据两家面对的市场体量和市占率,市值差距不可能这么大。有人拿阿里对标国内电商行业友商,而阿里内部认为:多业务综合体不能与主业务单一的公司作简单类比。

 

阿里值多少钱?——这道难题存在已久,要找到接近真相的答案,就必须先算清楚阿里云值多少钱、菜鸟值多少钱、高德+饿了么值多少钱、盒马值多少钱……拆解开分别算清楚,再加总到一起,才能得出明晰的帐本。现在阿里把淘天之外的业务全都单独拎出来,放到市场上去称重,随着各家对外融资、独立上市的推进,总帐肯定能越算越清楚。

 

再看行业竞争。独立融资、上市之后,更多粮草和弹药将输入阿里各个业务,相应赛道的竞争态势也或将发生改变。阿里目前有多个老二、老三业务,饿了么、优酷等等,之所以没做成行业老大,甚至从老大的位子上跌落下来,非对称竞争亦是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饿了么、优酷拓业务的钱,都是阿里集团划拨的。相比之下,独立上市的对手们能够把从股市募到的钱直接投入竞争,不仅灵活充沛,而且相当于加了杠杆。一边是花爸爸、兄长给的生活费一直亏损,另一边融资加杠杆抢市场,做大了规模还熬到了盈利。现在,阿里决定让饿了么、优酷们也换种活法,行业竞争将变得更加对称。

 

价值估值和行业竞争解决的是阿里中短期面临的急切问题,更长远地看,这场改革对阿里的最大价值,是系统性地解决了未来十年发展的根本问题:战略和组织问题。

 

过去20多年,纵观国内互联网全行业,阿里的战略制定和组织调整能力都首屈一指。每一个行业发展阶段,阿里总能很快地感知变化、找到解法,通过变换阵形达成目标,在这方面,阿里可以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几年前提出中台战略,以及近期做薄中台,阿里都迅速成为同行们的学习参考对象。

 

以10年为周期剖析阿里的战略轨迹,我们可以找到清晰的脉络。第一个10年,阿里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从B2B、C2C、B2C到支付、云计算,搭建了完整的电商服务和技术生态。第二个10年,解决了“做大规模”的问题,把线上商业延展到线下,探索盒马等新零售业态,夯实物流履约基础设施,拓展文娱、文旅、健康、出行、本地生活等产品服务品类,加大投入大跨步出海,上个财年把总GMV做到了83170亿元的巨大体量;云计算做到了亚太第一、世界前三。

 

阿里制定战略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聚焦解决那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着力点有两个:“势”和“人”。第一个10年的“势”是PC普及浪潮,“人”是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初代创业者。强调使命驱动和文化感召,在较为艰苦的环境下白手起家奋斗,解决了市场和用户教育、产品从0到1的问题,打下了阿里业务的基本盘。

 

第二个10年的“势”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人”是“大厂打工人”。行业高速发展,新赛道不断涌现,阿里上市后广纳英才,在做大做强电商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开辟业务新版图,强化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业务体量和人员规模迅速膨胀,员工总数超过20万,成为“大厂”的代表。

 

进入第三个10年,阿里内部的共识是:需要解决“做高质量”的问题。继PC和手机之后,并未出现新一代国民级终端,国内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各条赛道都已经深度内卷。上面提到亚马逊市值是阿里的5倍,原因之一是亚马逊增速更快、发展质量更高。面对这样的“势”,阿里必须精准诊断、作出调整,重新提速,提升竞争力。

 

再看“人”的因素,经过第二个10年的急速发展,国内互联网企业已经纷纷“大厂”化,这也意味着组织不同程度陷入了机械、僵硬和迟钝。“大”未必是好的,“大厂”也并不是什么好词。什么是“大厂”?《漫长的季节》里桦钢那样的是大厂。这不该是互联网企业原本该有的样子。

 

在3月底宣布启动“1+6+n”改革后,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做了一次内部沟通,他提出了一个犀利的观点:“改革要解决为谁而战的问题。”直指“大厂”弊病。这些年,阿里的一些业务没做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解决团队“为谁而战”的问题。员工以“阿里人”的身份为荣,却并未真正把自己视为“XX业务的人”,即便业务做黄了,甚至部门完蛋了,大不了转岗去其他业务部门,工资奖金股票照拿。后起的创业公司押上身家性命跟你拼,你如果留有退路地守成,失败是迟早的事。

 

现在,阿里通过“1+6+n”改革堵上后门、切断后路,工资奖金、股票期权都各归各的,每个团队每个人都必须扎到业务里去拼搏,打赢了,业务独立上市,战功战利全是自己的,没人来摘桃子;打输了,无论吃土还是牺牲,后果自负,没有兜底和退路。

 

可以看出,阿里正在想方设法通过制度设计,让上下重新激发第一个10年的创业精神,张勇本人也躬身入局,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的董事长和CEO。创业不是皆大欢喜,创业是背水一战。在5月10日的阿里云智能员工日活动中,张勇着重讲到了一句阿里土话:“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这次改革后,阿里每件事的价值不再由决策者根据个人偏好拍板,而是交给市场称重,如果市场验证某件事价值被低估了,自然会校正;如果市场验证某件事没价值,那就断舍离。人的价值根据事的需要评估,各个赛道短兵相接,阿里现在需要一起打仗的人。

 

打造敏捷组织,实现人和事的最优匹配和深度绑定,用想赢的人做正确的事,这就是阿里目前呈现给外界的“高质量发展”的解法。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