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6-15 09:24
年仅37岁歌手因黑色素瘤去世,这种癌症有多可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 (ID:deepscience),作者:周晨,原文标题:《知名歌手年仅37岁因黑色素瘤去世,这种癌症在白人中比亚洲人更普遍》,头图来自:unsplash


6月14日,中国好声音亚军、汪峰学员张恒远因黑色素瘤去世的消息上了热搜,去世时年仅37岁。


在惋惜张恒远去世之余,大众对于黑色素瘤的危害又重新重视了起来。很多人都在问,黑色素瘤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事实上,黑色素瘤在亚洲国家较为罕见,我国健康人群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在1/30万,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因黑色素瘤死亡的患者也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因为黑色素瘤转移率高、治疗难度大,另一方面也在于它极擅长“伪装”成普通的痣。


如何辨别黑色素瘤和普通的痣?如何预防黑色素瘤,防患未然?临床上有没有药物可以治疗?


一、知名歌手因黑色素瘤去世,这其实非常罕见


知名歌手张恒远因黑色素瘤去世,年仅37岁。


张恒远去世的消息很快引爆热搜,许多人也把目光盯向了导致张恒远离世的罪魁祸首——黑色素瘤。


对于黑色素瘤,我们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事实上,黑色素瘤在亚洲人中非常罕见,这样一位年轻的歌手因黑色素瘤而死着实令人惋惜。


黑色素瘤,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二、黑色素瘤是什么?它在白人中比亚洲人更普遍


“就像恶魔一般,先是出现在耳后,然后转移到鼻腔,最后深入大脑......”



有网友记录了家人患有黑色素瘤到离世的一些片段,仅仅几句话,就揭示了这一癌症的可怕程度。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会在皮肤或眼内的黑色素细胞中发生,初期的黑色素瘤致死率并不高,但它有几点非常惹人“嫌”:


首先,黑色素瘤极擅长“伪装”。


许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痣”,一般来说痣是良性的,可能是由遗传、日晒、激素水平变化等多因素造成。


但如果恶化下去,原本良性的痣可能就会发展成黑色素瘤。令人头大的就是,痣的恶化通常会被大众所忽视。不仅如此,黑色素瘤的癌变可能发生在一些寻常人根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说眼睛、直肠里,让人防不胜防。


其次,黑色素瘤转移率很高。


很多幸运的患者或许能早早发现黑色素瘤,但发现的黑色素瘤可能不是源头。如果不排查清源头,割了一次瘤还需要再割第二次、第三次,而且黑色素瘤的转移不仅仅停留在表皮上,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转移到血管、淋巴上来。


不过,对于黑色素瘤也不必过于恐慌。事实上,黑色素瘤多发于欧美人群,在亚洲和非洲国家中都较为罕见。


亚洲国家当中,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基本低于1/10万。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在1/30万,每年新增黑色素瘤患者不超过两万人,2019年,我国因黑色素瘤死亡人数为5162人。



上图为美国黑色素瘤与年龄相关,下图为从1972至2000年间,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变化趋势


欧美国家的黑色素瘤发生率,要比亚洲人高许多。


三、黑色素瘤治疗有什么药物?如何自查?


虽说发病率低,但很多小伙伴可能还是想问,临床上有什么药物可以控制黑色素瘤吗?


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应对黑色素瘤的手段也多了起来。手术只是最基础的一种,此外最新的疗法,如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LAG-3抑制剂都能够有效应对黑色素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欧美一些国家在研发PD-1抑制剂的时候,都会把黑色素瘤当作抑制剂主攻的方向。无论是Merck公司研发的Keytruda,还是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的Opdivo、Sanofi公司的Libtayo,都在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不俗的治疗效果。


不过虽说已经有药物可以治疗,日常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多加防范。有两个小贴士需要大伙多加注意:


第一,部分黑色素瘤与原发痣有关。


我们可以自查一下身上的痣有无癌变成黑色素瘤的迹象。根据@协和医生DO先生的一些建议,我们可以从ABCDE五个方面自查:



A(asymmetry):不对称。如果对称的痣突然变得不对称,要警惕恶性黑色素瘤;


B(border):边界。如果痣的边缘短期内呈锯齿状改变,也要警惕;


C(color):颜色。比如,从黑色变成黑色与肤色相间,或在棕黄色、棕褐色的基础上掺杂粉红色、白色、蓝黑色,颜色不均匀;


D(diameter):直径。痣的大小超6毫米,需要由皮肤科医生仔细检查;


E(elevation):隆起。黑色素瘤的位置通常有所升高,表面不均匀,这些不规则性和尺寸的变化都是警告信号。



第二,黑色素瘤多见于肢端部位,经过摩擦容易产生病变。


像手掌、足底、腰带区等部位的痣,大家切记不要用手抠,也需注意不要过度暴晒。


如果我们实在对身上的痣不放心,建议可以去医院检查,让医生来进行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 (ID:deepscience),作者:周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