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原本没有想过要在11月11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上映的第一天,就去刷120帧的场次,因为根本没有想过能买到当天的票……事实的确如此,说是“一票难求”毫不夸张。
11月9日上午11点,北京博纳国际影城朝阳门旗舰店(悠唐店)前台开始预售影票,据说现场火爆程度堪比春运,有人排队四小时都买不到票。11月10日18点,博纳影城APP开启影票预售,淘票票和微博电影同步开售,在前半个小时里,购票页面基本处于崩溃状态,锁定不了座位,进不了付款页面……好不容易成功付款,20分钟后才等来了购票成功的短信。
是的,就有这么夸张,无论口碑怎样,争议几何,安叔的这部新作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作品。
在开始聊120帧《比利林恩》的观影感受之前,先给迫不及待想亲刷电影的朋友们一个购票指南。目前电影有120帧、60帧和24帧三种规格。内地支持3D/4K/120帧放映的只有北京博纳影城朝阳门店和SFC上海影城,别嫌少,全球总共也就五家影院支持而已。另外,万达有6家影城支持放映3D/2K/120帧的版本,分别在大连、重庆、济南、长春、南京和长沙。4K和2K的区别是,前者的分辨率是后者的4倍。支持60帧放映的影院则相对较多,基本各主要城市都有。
北京博纳影城朝阳门店的2号厅支持最高规格放映,定价有三档,非会员价每日最早和最晚场次230元/张,周一至周五18:00(含)前场次为288元/张,其他时段场次320元/张。从淘票票和微博电影入口购买,要再加3元服务费,即分别为233元、291元和323元。目前影票预售的日期到10月17日。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围绕120帧的《比利林恩》,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画面太清晰反倒难“入戏”?
大约一个月前,《比利林恩》在美国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评论褒贬不一,而且差评居多,其中最多的质疑,是认为影片对尖端技术的使用削弱了画面本身的情感力量。
事实上,在实际观影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这个问题,面对比以往3D电影清晰得多的画面,观众的注意力会分散到演员脸上的小雀斑、脖子皮肤上的红斑、宝石蓝或宝石绿色的眼睛等画面细节上,从而削弱了对剧情和角色感受力。
但娱乐独角兽认为,这种注意力的分散并不应归罪于画面清晰度的提升。所谓120帧的效果,形象点说,就是能比以往的低帧数更大限度地营造出近似人眼效果的视觉体验。
我们在看传统的24帧电影的时候能够“入戏”,在现实中看到发生在眼前的事物时也不会觉得“出戏”,那为什么我们看到这部空前接近现实世界画面的电影时会觉得入不了戏呢?
答案就是:我们不习惯。必须承认一点,作为花了几倍于普通电影的票价走进影厅的观众,我们对于新技术的期待和好奇心,显然多过于对电影内容本身。也就是说,我们最想知道的是120帧和24帧到底有多不一样,所以观影时注意力被画面细节分散,更多是我们的一种主动行为,而非新技术带来的不自觉行为。所以“难入戏”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根本原因不在于画面清晰度。
而就新技术带来的感官体验来说,这300来块钱花得还是很值的。你能看到餐桌上细节丰富的食物,能看到演员脸上的一颗小痣,能看到乱飞的每一枚弹壳,能看到炮弹炸起的细微灰尘,能看到战场上你死我活的肉搏场面,就好像生生在你的眼前……这样的画面流畅感和清晰度,前所未有!
没有机会看120帧版本的观众,60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要知道,当年《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尝试48帧,就有人吐槽画面太清晰,像看BBC的高清电视节目……
2、故事本身吸引力不够?
早前就有媒体预言,《比利林恩》上映后口碑一定会两极化。关注这部电影的影迷一定也看到不少负面评论,说电影的“故事平庸”“叙事太烂”,完全靠顶级技术做噱头。但是对这部电影来说,先期的评论好坏可能并没有那么能说明问题。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是一个第一次看120帧电影,并且只看了一个场次的观众,对《比利林恩》故事本身的感受多少是会受到技术的一些影响的。而且《比利林恩》不是一部商业娱乐片,每个人对电影的喜好不一样,比如抱着去看大制作动作场面的想法的观众,就一定会失望。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根据本·芳汀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一位年轻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奋勇救下了自己的班长(但班长最后还是伤重牺牲),这段画面被摄像机偶然拍下并传到了网络上,比利·林恩因此成为大红大紫的授勋英雄,他所在的小队也被召回美国进行宣传,并受邀参加一场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
在电影中,战场上和回国后的两条时间线交叉叙事。对于这个年轻士兵来说,他经历了战争的伤痛,回国后却要接受所有人的赞扬,以及人们各种各样的好奇,就像他自己说的,“这感觉其实蛮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影片讲的不是战争,而是一个从战争回到现实生活的军人,内心所面临的困惑、压抑、矛盾和挣扎。
在娱乐独角兽看来,这个故事题材可能并不那么适合用新技术来呈现,因为里面不会出现太多观众期待中的那种很“炫”的场景,所以容易让人觉得导演是用“炫酷”的技术来包装一个“平淡”的故事。
对此,李安自己的解释是:“把这个故事用现在这样平淡写实的镜头表现出来我是不得已的,机器太笨了,我们也太笨了,因为是第一次,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操作可以拍得更加华丽,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这样,这是一次新的学习。也许等观众适应了这样的清晰度和真实感,我相信一定可以拍出更具想象力的画面来,这是一个过程。”
所以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观众,不妨把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放到一边,无论是120帧、60帧还是24帧,轻轻松松地坐到影院里去亲身体验就好。
3、120帧是不是电影的未来?
近几年来,3D电影大行其道,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看3D,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时候,3D电影的观影体验都太糟糕,尤其是那些为圈钱而生的“伪3D”。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戴上一副3D眼镜坐在那里,大屏幕变得黯淡,画面常常感觉模糊,时间长一点,眼睛就发晕发胀……
而在观看120帧的《比利林恩》时,虽然那副据说价值800块的Dolby3D眼镜比一般的3D眼镜要沉很多,但两个小时的电影看下来,眼睛基本没有不适的感觉,观影舒适度可以打五颗星,瞬间让人对3D电影的好感度大增。
《比利林恩》放映后,很多人在讨论120帧是不是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娱乐独角兽认为这个问题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高帧数是不是未来3D电影的发展方向”?从提升3D电影观影体验的角度来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很简单,既然更高的帧数能很好地解决电影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为什么非要用24帧?
至于说高帧数使得电影画面太真实,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性,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早下结论。当世界上第一批汽车出现在马路上的时候,人们还愤怒地投诉它妨碍了马车行道呢。同样的,电影也不是天然就必须是24格,为什么不能去尝试技术变革?
当然,也并不是说电影就必须“唯技术是瞻”,电影其实是分很多的类型和题材,有的影片用高帧数3D呈现会更精彩,有的影片也许更适合做成2D,有的影片也许还可以尝试用传统的胶片拍摄……
电影艺术本身不是一个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去尝试的。就像李安自己说的,他之所以用新技术去拍摄《比利林恩》,是因为想挑战一个新鲜的事物,而“不是有一个技术上的野心”。
《比利林恩》上映两天,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其首日票房为2524.9万元,截至11月12日21时30分,累计票房5358.2万元,相比《奇异博士》首日票房8145.1万元,《比利林恩》的票房成绩不算特别理想。同时,《比利林恩》的上座率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从北京博纳影城朝阳门店的售票情况来看,120帧的场次几乎座无虚席,但电影整体的上座率目前却只有10%左右。
不过,想必导演李安对这样的情形一定也是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变革者总是难免争议。安叔今年已经62岁,在平常的生活里就是个科技小白,但一到拍电影的时候,却像个年轻孩子一样,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愿意去试一试。对于《比利林恩》这样一部尝试技术革新的先锋作品,我们虽不必报以盛誉,但可以多给它一些空间。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