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文 / 宁宇,作者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CMCC-ningyu)
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智能管道",曾经是运营商的梦想。
如果回溯根本,讨论运营商的业务本质,那么首先一定是管道,是信息的传送者,或者说是为信息服务铺路打基础。
很久以前就有人预言:通信将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为此,当国企改革做分类时,到底把运营商划为商业类还是公益类,甚至一度引发过争论。
或许因为运营商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或许看到一步步走来的数字化时代心有不甘,因此运营商虽遭遇各种OTT,但仍在试图积极主动出击,向更多业务领域发起扩张,并不情愿只做管道,或者说做哑管道。
运营商这么想,合作伙伴也在施展了各种解数,帮助运营商实现这样的梦想。于是"智能管道"的概念以及技术应运而生,这些年也确实做了不少尝试。
1
一说到智能管道,首先想到的是策略控制与计费(Policy Control & Charging,以下简称PCC)。
如果你不是一个技术派,可以跳过下面这段话,直接看后面的通俗解释内容。
PCC是3GPP组织在R7版本发布的架构体系,将策略控制和基于流的计费进行了融合,由PCRF(Policy & Charging Rulers Function)和PCEF(Policy &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共同组成。PCRF一般是独立建设,而PCEF则可以集成在GGSN、P-GW等网元里,实现对用户和业务态的QoS服务质量的控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简单来说,PCC可以让运营商对指定的客户和业务,进行加速或者限速。
起初,PCC设计和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收拾谁,而是因为无线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需要对网络进行操控。就像一条拥堵的路上有慢车挡路,如果能有技术手段把慢车挪开,或者开通公交专用车道,都能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这项技术已经走出了实验室,设备供应商已经实现了不少场景和案例,证明管道是可控的,可以实现智能化的。
但这样的技术手段研制出来之后,就有运营商人想: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小心眼),就可以对网络通信资源,随意进行分配,这多好啊!比如,让你在刷微信朋友圈时的网速快一点,刷微博时的网速慢一点,或者反过来。
甭管什么OTT,也不管你是谁,运营商想让你快就快,想让你慢就慢,哼!运营商重新回到产业链价值中心位置,能够掌控更大话语权,"通信管道智能化"让运营商维持垄断,继续躺着挣钱。如果再把PCC和后向流量结合在一起,那运营商就可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指谁打谁。
所以很多运营商人士对智能管道望眼欲穿,憧憬着手握PCC这一大杀器统领互联网江湖的那一天。
2
等把PCC设备买回来,运营商才明白:PCC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首先,每一个实施场景都必须预先设计好,相关的指令操作模式先行测试和验证,才可能实现某种能力,因此周期长、成本高。
在实际操作中,最有效的还是对用户和业务限速,牺牲部分客户体验,来保障整体网络可用,这样的应用场景,自然不是运营商所期盼的。
第二,如何实现PCC的复杂应用场景呢?
假设有这样的业务场景:在某个体育场要开某歌星演唱会,运营商内部开会讨论,如何通过PCC支撑智能管道。
业务部门负责大客户的甲说,今天要来的重要客户,对这些客户的上网速度要优先保障;
业务部门负责新业务的乙说,要优先为使用直播业务的客户提供资源,保障客户感知;
网络部门的丙说,今天体育场人太多,必要时需对网络实行限速,网速慢一些,总比部分客户完全上不去强。
这些策略,每一个都有足够的理由,单独任何一个需求,也都能实现。
但是,当这些策略全部放在一起,该如何进行优先级排序?如何利用PCC做好智能管道运营?应对预案又该设计多少种?
这些技术方案,都是对资源的重新分配,考虑的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价值。而这样的经营,对增收和增值其实意义并不大。
有多少用户,会愿意为了高带宽而支付额外的费用?而这其中又会有多少情况,运营商无法兑现承诺,变成未来可能导致客户服务问题的地雷呢?
因此,通过PCC进行网络和业务控制的实际案例很少发生, 刚才假象的那种复杂应用场景,在现实中并未出现。
更何况,如今的竞争格局之下,如果某一家运营商没有善待客户和合作伙伴,不就等于把客户往竞争对手那边赶?运营商心里明白,在通信网络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还是应该好自为之。
3
除了PCC,运营商为了实现智能管道目标,还有其他的武器。
比如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以下简称 DPI)。
普通的常规的包检测是分析IP包四层以下的内容,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类型。靠这些信息,通信网络才知道该把这个IP包送到哪里去。而DPI 除了对前面的层次分析外,还增加了对网络上层的分析,尤其是识别应用层内容。
我们可以把运营商和物流运输公司,做一个简单的类比。
一般来说,物流运输只需要知道对方地址,但为了安全,或是其他原因,运输经常也需要检查一下包裹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运营商做DPI,就类似于快递公司检查货物,把内容信息都提取甚至保留下来,可以用于大数据分析。
用大家能简单理解的话来讲,通过DPI,运营商能对客户在网上的行为和动作了如指掌。
不仅是你上了哪个网站、什么时候上的、上了多久,而且你在网站上看了什么内容,传送了什么东西,回复了什么贴子,只要运营商愿意,全部可以知道得一清二楚。
根据这些,可以进一步分析客户的行为属性、消费能力、兴趣特点、生活状态,进而可以了解到客户的购物、出行、教育、医疗、投资的行为以及未来的需求。
要知道,这些信息都是客户隐私,谁能拥有这些信息,那真可以手握生杀大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界与运营商开展大数据合作的意愿那么强烈。
4
但这个如意算盘,现在出了点小问题:运营商DPI得到的数据即将大大缩水和贬值。为什么呢?因为HTTPS。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传统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为了保护卡号、密码等保密信息,通过两端(客户端和网站端)的加密解密处理,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迅速取代HTTP,成为众多互联网企业的新"标配"。
比如今年6月,在WWDC 2016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就宣布:自2017年1月1日起,苹果App Store中的所有App都必须启用 App Transport Security(ATS)安全功能。ATS会屏蔽明文HTTP资源加载,强制App通过HTTPS连接网络服务,通过传输加密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那么,HTTPS又是个什么鬼?
它会先把你的信息加密,通过网络传输到对方后,再进行解密。简单来说,就是给你在网上传递的信息上了一把锁。
从HTTP升级到HTTPS,对运营商意味着什么?
还拿物流运输公司做类比对象:如今客户在寄包裹前自己封了一个箱子,这样物流公司就无法知道包裹里装的是什么了。当然,国家安全部门仍有权对包裹内容进行检查,但运输公司就不用琢磨这件事了,因为打开用户包裹这个行为是违法的。
现在运营商还在大规模采购DPI设备,希望能够提升数据的分析和解析能力,为管道智能化积累资源。可当全网大规模采用HTTPS的时候,面对一大堆加了密又不能打开的数据,运营商该怎么办呢?
5
上面所说的都是技术问题,只要花钱想办法,终归会有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但最新出台的网络中立(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则是彻底掀翻了棋盘,让运营商的智能管道梦碎了一地。
1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其中的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网络技术或者应用服务实施下列影响用户选择、干扰其他经营者正常经营的行为,包括:
(一)未经用户同意,通过技术手段阻止用户正常使用其他经营者的网络应用服务;
(二)未经许可或者授权,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三)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或者不能正常使用他人合法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
(四)未经许可或者授权,干扰或者破坏他人合法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的正常运行。
这些条款不敢说刀刀见血,但毫无疑问:运营商在网络中很多"商机",尤其是智能管道的案例,比如导流限速、广告嵌入等等,未来都将成为违法行为。
于是乎,有人仰天长叹:为什么这部草案体现的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利益,运营商的律师团都去哪儿了!
6
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网络中立的话题,都是运营商和OTT们争吵的焦点。
运营商希望拥有网络资源调控的主导权,并不单单是因为心狠手黑,也是考虑到自身网络的安全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OTT则希望底层管道又宽又快,让应用能够百花齐放无所顾忌,而对于运营商采取的管控调控手段,更是心怀深深忌惮。
这就苦了监管部门,既要促进发展,又要照顾各方积极性和利益,因此,各国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导向和结论都不尽相同。比如美国当年FCC就曾经明确"网络中立"原则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以此来推动行业发展以及市场竞争与开放。
客观来说,运营商希望基于智能管道实现数字化转型,无论是在速度、成本还是成效方面,都远不及OTT企业,因此即使没有法律限制,就让运营商和OTT企业开展公平竞争,最终也未必能胜出。
更何况,因为发展速度和变革成效滞后于时代要求,再加上受僵化保守的思维模式桎梏,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正在逐渐走向信息发展的对立面,自身的利益诉求与数字化时代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因此在市场、舆论、政府关系等方面,更已处于劣势。
如今,已到"智能管道"的梦醒时分,运营商该正视自己的成长甚至生存问题了。而这些问题,也是设备商们也必须深入思考的——通信行业该何去何从。
转型之路,大家都不容易。运营商的垄断时代即将结束,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