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今天一篇关于H1Z1的文章火了。内容大意是,在这款不分服务器的射击生存沙盒游戏中各个国家的玩家都可以自由相遇,大多数玩家选择单独行动,直到中国玩家开始入侵——他们成群结队、穿着统一的红上衣白内裤,看到与自己衣着不一样的玩家就大肆杀戮、抢夺物资还会高喊“sao ni ma”。
从没见过这种阵势的国外玩家被吓坏了,他们开始以为“sao ni ma”是汉语中呐喊助威的词语,也有人换上了同样红上衣白内裤,“潜伏”进了中国人的队伍,在得到物资和武器后奋起复仇。
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自从steam上的中国玩家越来越多,CSGO、H1Z1、DayZ、GTAOnline、RUST这类游戏里中外玩家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其实,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更多的是冲突。
2015年4月,因为大量中国玩家进入steam的GTA5社区板块并使用中文发言造成了很多国外玩家的不满并要求中国玩家用英文发言,双方发生了骂战,中国玩家大量刷屏,还提到中国是美国债主等等言论,国外玩家只能用Google翻译看懂什么意思再骂回去。
不得不说,国外友人骂人的水平和我国玩家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外国人只会重复使用“small d*ck”、“ching chong”这一类词,而我国玩家为了抵抗Google翻译则用上了文言文…
在这款游戏中,中外玩家的冲突不仅仅存在于社区板块中。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有玩家说了中文,很容易看到其他玩家用英文抱怨。如果在一个战局(指需要玩家协作完成的游戏任务)中有玩家可以捣乱,让其他玩家无法完成任务,就会看到其他玩家讨论这个人一定是个中国人。
作为一位GTAOnline的玩家,坦诚的说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很多时候人们会怀疑某位没有素质的玩家是不是中国人,仔细查看资料就会发现居然真是中国人。不光外国人无法忍受,很多中国玩家也不堪其扰。
其实中国玩家在国外玩家严重的形象,也并非一贯如此,很多时候是跟着不同游戏而变化的。
比如在以魔兽世界为代表的MMORPG游戏中,因为存在着金币交易系统,很多人对中国玩家的印象是“Gold Farmer”——金农。既通过游戏中一些bug点,或者脚本操作多个角色大量采集资源通过交易系统买卖,高端一点的则会通过倾销、囤货等方式控制整个服务器的物价。最终这些金币都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收入了工作室的口袋。国服玩家已经习惯了生活在工作室的统治之下,可美帝人民哪里见过这些?自从工作室入侵美服、欧服后,就一直有不断的驱逐声,直到后来暴雪自己推出了点卡换金币的机制,才让这些人慢慢退出市场。
到了Dota2这类MOBA游戏中,由于黄种人在电竞上的优异表现,中国玩家,包括韩国以至于所有的亚洲人都成了技术流的代表。甚至有国外玩家在Dota2的新手攻略中写过,4 Chinese=Auto win(一局四个中国人=躺赢)。
而在H1Z1、DayZ、GTAOnline、RUST这类游戏中,恐怕中国玩家的形象是最差的。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游戏类型。这几款游戏无一例外都属于自由度极高的沙盒游戏,其中夹杂了个体玩家间的资源争夺甚至杀戮等因素。沙盒游戏与一般射击类游戏最大的区别就是其自由度,游戏不会规定你一定要在什么场地、什么时间干掉多少敌人,甚至游戏不会为你设置敌人/身份这一身份,是否选择攻击全凭个人意愿。在GTAOnline中,有人选择去游乐园发一天的呆、有人选择加入战局和队友一起完成任务、有人选择改装各种豪车,当然也有人去选择做一个真正的恶棍,干掉一切偶遇的人。
这时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尴尬的答案——在一个自由的游戏世界中,一些中国玩家选择阻碍外国人游戏的乐趣,甚至通过这样的方式“弘扬国威”。按理说,steam上的很多游戏都需要买断制付费,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这些愿意为游戏买断付费的玩家本应有更高的素质,最起码比那些玩一刀满级页游的玩家要高一些吧?
或许是中国玩家更习惯于规则和组织。在一个有明确目标、阵营和敌对方的机制中和伙伴一起进行游戏,从而得到对照——分数的高低、团队对抗的输赢、甚至伤害输出的高低。从而在其中得到胜利的快感。可沙盒游戏,缺失的恰恰的就是这种对照。游戏不会设置输赢机制,也不会引导你认为人头数的多少、金钱的多少能意味着什么,更多的是通过单纯的自由体验而获得乐趣。
突然将中国玩家放到一个想做什么都可以、可以破坏任何人与物品、可以随时偶遇外国人甚至不需对方同意就进行语音对话时的自由沙盒中,对照、目标、纪律和组织的缺失让一些人变成了几岁的熊孩子。
最后,只能用《西部世界》中的一句台词来结束本文: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作者系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王冠雄频道】、微博@互联网信徒王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