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 (ID:DsstCapital),作者:蒲凡,原文标题:《“室温超导的盛况堪比当年新能源啊”》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知名学术诚信监督平台“For Better Science”(FBS)上有篇著名的报道《超导欺诈:续集》,细致地描绘了纽约罗切斯特大学教授Ranga Dias的课题组,如何通过一系列微操,在2020年和2023年先后两次成为室温超导领军人物,进而“险些”完成一轮规模达到2.5亿美元融资的故事。
这两天大火的LK-99有点“《超导欺诈:番外篇》”的意思。7月25日,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出现了两篇来自韩国研究机构Qcenter的论文,声称团队成功找到了一种常压室温超导材料,名为LK-99。
几天之后,全球各大实验室根据论文公布的原理及数据对LK-99完成了初步复现,发现该材料确实存在类似迈斯纳效应的抗磁性,可以呈现半磁悬浮状态,证实“假如‘超导’确实存在,那么LK-99的发现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但暂时还没观测到传闻中的“零电阻特性”。
结果传到社交网络上,“试验结果发布+尝试复现”这个常规的学术研讨过程,直接被定义为了“常温常压超导已经被证明”,到处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声音,并涌现出大量支撑这个论点的实例:
有传闻称复现试验华科“要开始拉团队了”;有投资人在群聊里开玩笑“连夜叮嘱项目创始人在BP加上相关概念”;小红书上流传起一张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截图,上面是堆满了头像的腾讯会议,按照配文系某以“室温超导”为主题的分享会热闹到“一个线上会议室的容量已经不够用了,又开了个会议转播专家进行交流”“盛状堪比当年新能源…...大家都在犄角旮旯里找标的”。发布者基于此做出了一个判断:“二级市场没有室温超导标的,那就应该是高温超导买买买,大宗商品买起!”
判断似乎在8月1日得到了验证。当天,美国泰吉量子公司据称为了争夺室温超导材料的“首发”,也公布了一组室温超导材料路透照片,成功帮助美国超导当日在股市开盘前出现最高达到150%的暴涨。刺激得在知乎上有人痛心疾首地发问“韩国超导大概率为真,中国高铁/特高压等基建废了吗?”
以至于最近两天超导概念股们集体回落之后,看乐了的网友结合ChatGPT、元宇宙风口时期的真实体验,编出了未来一个月的科技媒体头条预测:
“科技巨头高管宣布国产自研超导遥遥领先”;“几十家A股企业宣布进军室温超导领域,股价拉升后,实际控制人夫妻离婚,分割股票套现”;“某搜索引擎企业宣布自家公司早在五年前就已研发超导”;“某科技圈大佬宣布融资5千亿,组建团队誓要三个月内做出全球第一超导”;“某私域大佬官宣《全民适用的个人超导变现课》,9.9元上车”。
再考虑到越来越多披露的信息显示,LK-99的发布更像是Qcenter团队内部为了摘“学术果子”而引发的“宫斗”,很多人已经选择主动在信息流里屏蔽这场“超导热”,认定其就是一场“典型的社交网络时代闹剧”。
但我总觉得,用“闹剧”来一笔带过LK-99事件未免有些太可惜了。尤其是在技术之外,LK-99能引发这样的事件发展链条,背后所传递出来的信号其实挺微妙的。
这里的基础逻辑是,“室温超导”虽然是公认的“物理学圣杯”,在“室温超导”上的突破必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也理解在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将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新范式”的出现。
我甚至在很多篇文章里明确表达过一个观点是:由于底层技术革命天然地需要大量的创业尝试来探索可能性,同时技术类项目又因为有更多的“量化环节”能够更好地实现“边际成本的控制”,风险投资往小往早参与“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几乎是责无旁贷的。
但所谓“新兴技术产业”,显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新技术产生”。所谓的“周期”,也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被市场捧成风口——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市场过于饱和进入出清”。
更重要的是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迭代推动产业的结构性变化,而不是仅仅满足短期内的供需变化。最最重要的在找到产业结构性机会之后,建设完整且合理的上下游,而不是单纯地扩充产能。
换句大白话来说,技术产业只能是熬出来的,并且大部分的产业建设是在“水下”完成的,风险投资所能够参与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拓金资本的合伙人李超提供给我的说法是,一款新材料从发现、合成到量产工业化的周期是以“十年”计,这“十年”的周期又大致可以分为9个环节,具体包括实验室发现;实验室合成;科研为目的的配方优化迭代;公斤级以上的合成;小规模商业试用;优化制备和生产流程;商业使用;工业化的设备、生产和工艺流程;广泛应用。
从他的个人经验出发,相当一部分新材料在第四阶段“小规模商业试用”就已经宣告失败,而新材料具备“真正的商业价值”则通常到第八阶段“工业化生产”才能实现。
中创科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同样把一款新材料从理论突破到进行实验、到做出样品、再到打磨成具备商业化可能性产品的周期预估在5到10年之间,总结出来的规律是越新型、越前沿的材料,产业化的周期就越长,“具体到超导材料,可能会超过十年”。
新材料投资人耿斌干脆直接向我表达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至少在三年之内,投资策略不会变”。我好奇地反问“如果真的在BP里加概念有价值吗”。他几乎是秒回:
“我们的评价是,这么做是搞娱乐圈的不是搞投资的……因为这个东西大概率加进去对你真实的融资来讲没有任何好处,而且把不能转化的东西放进去,反而会觉得有大问题,真不知道加上去概念有什么意义”。
可你看在LK-99这波“超导热”里,无论是迷信的一方还是嘲讽的一方,所隐含的前提恰恰是风险投资在新技术出现之后迅速跟进才是有效的、技术得到风险投资的迅速跟进之后才有发展潜力——然后再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分别双方认为提前布局是荒谬的、跟进是恐慌的、在新技术出现之后思考商业化逻辑是可笑的、短期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是可耻的——这至少说明创投市场的供需两端,已经产生了值得警惕的分歧,需要我们做出必要的反应。
而且需要明确的是,这个分歧已经在创投市场带来实际改变。
滴灌通联合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在某期《拾日谈》曾经用了一个很粗糙的比喻来概括自己离开交易所的原因:“传统金融模式的基础逻辑,不是底层出了什么事,而是顶层的钱互相怎么看,是一群非常sophisticated、教育很好的人在做‘大妈的事’,互相跟风——但你不能怪它,任何一位参与者再牛都斗不过潮流”。
前经纬VP庄明浩老师曾经向我聊起过一个的担忧,他发现“一级市场的孵化周期在极度缩短”,原来人们默认一个细分领域“从没有什么人看,发展到开始有一些人看,再发展涌现出明星公司”需要3年到5年或者更长,但目前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按半年、按季度计算的成长周期,这让投资人没办法再追求对一个领域“有多么深的理解,做出多么好的决策”,而是坍缩到“投进去,等它变大”的简单逻辑里。
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吴磊在5月投中举办的温州创投大会上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的观察是一级市场越来越容易出现因为市场的热点爆发会导致短期估值飙升,导致在二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情况下,一二级市场开始频繁地出现估值倒挂。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穿越周期”变成了一门探索“投资者如何容忍一级市场价格波动和泡沫化产能过剩”的心学。
这种改变延伸出去的结果,或许可以套用《风险投资史》里记录的YC创始人Paul Graham关于互联网泡沫时代的一个总结,大意是当风投以高频且集中的形式出现,至少会给创投圈带来三个直观的难题:
“估值虚高,增加了投资人盈利退出的难度”“分散了创始人的最高使命,即编写代码或者创造产品”“(因为退出压力而感到紧张的风投们)会加速消解掉初创公司的独特之处”——也可以用一句非常中二(或者说非常俗)的说法总结:“在耗散结构理论奏效之前,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当然,你也反过来说,这些由“室温超导”“ChatGPT”“元宇宙”引发的分歧倒是很适合当一个“行业过滤器”用。米磊就认为“对于超导材料突破,怎么关注都不为过”,但更重要的事实是“一项技术在进入产业化阶段之前,往往会有大量的论文和专利出现”,如果投资人能做到“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新自己的认知”,那么当面对短期热点爆发的状态应该是“在变化发生之前及时做出反应”。
李超建议“因为一个目前连是否真实具有超导性能的材料的出现,就认为自己可能错过整个投资机会,甚至影响到情绪”的投资人,可以尽早思考自己是否适合做硬科技方向的投资。
“尤其是新材料的投资,本身面对的行业宽度非常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以自己的研究自己的观察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纪律,也随时面对错过投资机会和投资周期的风险。”
我还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设,推测可能会也有企业出于估值或者业务想象力的考虑,主动向投资人提出布局“超导”的想法,但遭到了耿斌的直接否定:“目前没有这种企业”。我不甘心地追问:“我说假如,假如会有这种想要追热点的企业。”耿斌说:“那我们肯定会避开……特别是在一个东西还不明朗的时候追热点,我觉得他的定力太差了。”
只不过这个思路包含这一个隐藏条件,那就是拥有“主动选择权”。在当下这个以出清为母题的阶段,这实在是太奢侈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 (ID:DsstCapital),作者: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