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8-05 18:19
“不文明但有文化”,这是一种多么可耻的标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源:视觉中国(香港)


近来频频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如他们文明,但比他们有文化”,老实说,我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时感觉颇为惊诧,但一细想,这种价值观一点也不奇怪,它与许多人的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旅行时查看旅行资料,看到一段关于某内陆城市的讨论。有旅行者吐槽当地厕所太脏,服务业人员态度太差,然后有当地网友反驳,表示“我们这地方可能确实不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文明,但我们更有文化,作为旅行者,你来到我们这里,应该体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是纠缠于这些细节。我们有这么大气的古城,那么多豪迈传奇,你就不能也跟着大气一点吗?总是在关注厕所脏不脏、服务员态度好不好,这样太小家子气了。”


之后又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经济与文明的关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有人又站出来了,表示“我们这地方确实经济没发展起来,看起来也不够文明,但我们历史悠久,更有文化,不像有些地方,经济很厉害,看似很文明,但却是文化荒漠。”


“文化荒漠”这个词,我小时候经常见到,那时多半指香港,偶尔也会用于上海、深圳和广州。后来就发现,摊上这个词的城市都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是经济最发达、文明度也最高的城市。而且到底是不是“荒漠”,这一点也很可疑。香港文化的底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可以书写一笔的,世界不同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得到兼收并蓄的发展,并呈现于文学、独立电影、独立音乐和戏剧等多个领域。即使是许多人挂在嘴边的传统文化,香港的吸纳保留也远高于许多自诩历史悠久、但实际上在有形或无形的大拆大建中毫无保留的内陆城市。


上海同样如此,对文史感兴趣的我,一直将上海视为中国文明史和城市史的富矿。即使是几乎平地而起、创造经济奇迹的深圳,对古迹和民俗的保留,文创方面的开发利用,在国内也是走在前面的。


许多人言必称传统,但我走过许多地方,敢说这么一句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存,无论是语言、民俗还是敬畏之心,珠三角都是最好的。粤语中保留着大量古汉语元素,走入珠三角乡村,遍布的祠堂仍是当地人的精神依归,各种民俗仍然有着自发的力量(龙舟就是典型例子)。相反,许多标榜自己在历史上如何光辉璀璨的城市,能拿出来给人看的只有“全国统一样式”的假古城和假古镇,街上都是统一的小吃、统一的纪念品商店……


更重要的是,真的有“不文明但更有文化”的地方存在吗?我认为并没有。许多人认为悠久历史就是文化,这当然说得通,但它值得被吸纳的东西或许已经很少。


前些日子还有一位学者的文章刷屏,文中探讨了北京和上海的区别,也用了一句“北京不如上海文明,但比上海有文化”。我不去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但这样将“文化”和“文明”割裂,我是不认同的。


一般认为,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广义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至于文明,则与蒙昧、野蛮相对,表达人类历史进化状态,见证着人类改变世界的努力。到了近代,中国人对文明的定义,更多是社会思想、科学技术、政治体制和民族法制等方面的进步程度。现代人所说的文明,除了这部分之外,还有狭义的解释,可以等同于修养。


总体来说,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将衣食住行、历史和各种艺术形式都涵盖在内。但文化也是细节化的,从各种细节中呈现地区和个体的精神。


在社会中,人们经常有这样的质疑:为什么一个那么有文化的人,却一点也不文明?比如有些学历很高的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有学识也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居然随地吐痰闯红灯。这种质疑本身就走入了误区,将文化和文明强行割裂。如果一个人没有文明素养,他的“有文化”也是不靠谱的,因为在正常教育里,文明是起点。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要有公德心,这些难道不是正常社会的孩子从小就应该学到的吗?如果连这样的基础都没有,文化又从何而来?个体如此,社会同样如此,如果缺了这部分,意味着社会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现实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文化”在他们手中不过是叩门砖,用来向权力投诚,用来为自己谋利,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不需要文明不需要修养,只需要投机和谄媚。但这种人的存在与如鱼得水,恰恰证明了身处社会存在反文明的一面。


正因为这一面,所以才会出现“文化荒漠”反而是最文明城市的状况。我一直有这样的看法:个体如果想实现更好的人生状态,那么就去更文明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被讥讽为“文化荒漠”的地方,它们肯定更能包容个体的梦想和才华。如果一个地方的人,总用“我们虽然不文明,但很有文化”来为自己的城市辩护,那千万别去,去了就踩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内容图片来源: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