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8-06 14:49
央企外迁路:地方政府忙求娶,市场因素首考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1. 中国央企开始外迁,选择地区主要考虑市场因素,如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带等。

2. 央企外迁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各地政府争相争取央企的落户。

3. 央企外迁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可以带来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

4. 央企外迁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和转型成本等。

5. 央企外迁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情况、政策支持和人才留住等因素。

一名央企子企业的员工,放弃了北京户口,办理了长沙户口,并在长沙买房安家。因为其所在的原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离开了注册地北京,远赴长沙发展,公司名称也改成了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自己便跟随新成立的中交中南局,落户长沙。


8月2日,中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集团现在鼓励子企业这样做(外迁)。”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由此,聚集于北京的央企开启了外迁之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多家央企将总部落户于雄安新区,此外还有部分央企的子公司先行一步,开始摸索外迁离京之路。


一些子公司从市场角度,开始借外迁之机,进一步深耕经济发达区域。从选择区域上看,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等南方热门经济圈,都是目前推行子企业外迁的央企,逐鹿的重点地域。“我们要跟着市场导向走。”上述中交中南局相关负责人说。


地方亦闻风而动,开始“抢”央企。2023年7月上旬,河北省四位副省长分别赴京,一口气密集拜访了36家央企。


8月1日,一家仓储类央企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经过河北省副省长的全力争取,该央企刚刚开完闭门会,专门讨论了将旗下二级子企业迁出北京的事宜。但由于处于初步商议阶段,具体将迁移哪家二级企业,该负责人并未进一步透露。


央企外迁的步伐正在加快,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新一批央企总部搬迁的名单,目前正在讨论制订中。


不过截至发稿,国务院国资委并未对此消息作出正式回复。


一、中交子公司外迁之路


中交中南局隶属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局,由原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从北京迁出后与湖南当地的另一家中交二级企业改革重组而成。


重组之后,中交中南局调整了原有的市场目标,从原来的湖南、湖北、京津冀区域等,调整为现在的“坚定不移就要做湘赣黔(湖南、江西和贵州三省份的区域发展)”。


中交中南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表示:“其实属地化外迁,是跟着市场导向走的,以长沙为例,现在当地就中交中南局这一家中交独立字号的企业,我们还给当地政府提供了新的税收收入,肯定会相对更有市场竞争力。”


中交中南局该负责人表示,迁移之前,企业就面临同质化竞争与资源整体饱和的问题,加上现在国内整体基建行业大环境都在提质升级,包括中交集团、中铁、中建在内的建筑类央企,都纷纷将触角伸向地方区域。


他说:“和原来在北京的同质化竞争不同,现在我们在长沙区域布局后,成为了中交品牌代言人,还有北京总部的资源,我们还可以继续共享。总之,我们现在是中交集团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触角。”


中交中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迁之后,甚至有员工放弃北京户口,直接落户长沙并定居买房的。这得益于当地政府为留住央企人才,提供的解决户口与子女上学教育绿灯政策,也包括与之相匹配的城镇居民城市医疗资源。


该负责人认为,想要在外迁时留住人才,就要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员工也是普通老百姓,他最终还是要归结到生活和孩子身上去。所以企业人才的去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中交中南局的开发额,已经从原来的一年100多亿元,变成今年上半年仅半年时间,就达到了100多亿元。


中交集团一公局旗下的第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九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同属地化发展的利好,他向经济观察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22年8月份两家公司(中交集团一公局旗下的九公司与华南公司)重组以来,截至2022年底,新九公司新签合同额超过160亿元,生产值接近80个亿。


早在2018年前,中交集团就已经在全国布局上做功课,长沙之后,还有其他子企业分别迁往了郑州、广东、山东等地。


二、央企的考量


上述九公司,正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在粤港澳大湾区之前,九公司还考虑过长三角经济带。


迁往广州之前,九公司已经在杭州深耕数年,例如与杭州当地的富阳区对接已经较为深入,在当地承接的项目达到20多亿元,所以,以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带,一度也是九公司的考量选项。


九公司相关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事关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此布局为中交一公局集团的首选之一。


一位外迁央企子公司负责人认为,市场仍然是外迁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要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关键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决定你的企业未来要往哪个方向走。”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与九公司类似,新兴际华旗下的应急产业有限公司(简称“应急公司”)外迁时,同样面临过多重抉择。


武汉、铁岭、天津这三个地方,都曾被列入应急公司外迁时的考虑之列。应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外迁选址,首先要考虑,是否跟我们的产业有比较大的关联度才行。”


上述三个地方,其实和应急公司都有一定的关联度,以铁岭为例,建有应急公司的一个制造基地。武汉的优势也是制造业的集成地,同时还有区位优势,此外,应急公司还有一家子企业在武汉。


不过,上述负责人认为,武汉子企业产品,主要集中于应急消防领域的产品,但是新兴际华旗下的新兴移山(天津)重工有限公司(简称“天津移山”)属于工程机械,与应急公司旗下的北京三兴企业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三兴”)的产品基本类同,结构差异性相对较小,构成互补性。


更重要的是,应急公司当时的市场定位是要“在军品和民品上共同发展”,并扩大民品占比,从这点上来说,天津的优势更为明显。几番权衡,2021年,应急公司最终落地天津滨海,成为新兴际华旗下外迁的第二家子企业。


来到天津后,应急公司和天津移山一起搬到天津滨海的园区中,一方面根据产业疏解的要求推进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机械制造这块,敲定了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方向的转型思路。


三、央地博弈


目前,各大央企外迁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家建筑央企表示,该企业正在响应当前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将涉及重工业、污染企业、一般制造业的子企业陆续退出北京。但是,由于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北京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提升造成影响,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在一家外迁的央企子企业负责人眼中,企业搬迁不是那么容易,每一次搬迁,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随着社会发展,谁也不敢说绝对,企业就一直在某个城市发展,主要还是看未来,看市场。


他举例表示,并非所有的央企子企业外迁时都活下来了,不止一家企业搬迁时陷入困境从而破产清算。整体来说,搬迁是个很有风险的行为。


该企业负责人给出的建议是,关键是要弄清楚你企业未来的定位是什么。随着市场的变化,如果行业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市场都很疲软,企业就要向其他领域转型,转型过程中,尤其要考虑转型的成本,哪个城市的转型成本低,企业和资源,未来就会容易往哪个城市流动。


央企外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并不总是融洽的,一些双方都未曾预料的麻烦已经出现。


8月4日,一位央企子企业相关负责人在结束和地方政府的会议后,判断公司外迁之路可能需要重新寻找落脚点。


此前,这家央企通过对南方一省份的上市公司收购,试图将一个业务板块外迁至该省份,但目前在与地方政府的对接中出了问题。


该企业希望地方政府能提供扶持政策与项目资金,共同攻克项目,但是地方政府的想法却是,央企应该带着雄厚的资金、人才、资源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南方提振地方经济,这也是央企的优势所在。


由于一些问题尚未达成共识,该央企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排除会物色新的迁移区域,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发达经济圈,可能都将被纳入未来的考虑。


中交中南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搬迁之前,还要对地方财政充分调研,摸清目标地能给予企业哪些相关政策,要先做一些框架的东西,还有要重视企业人员的维稳稳定,多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


上述九公司相关人士则建议,央企搬迁之前,应做足功课,与属地政府深入对接,明确相关政策。除了对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以外,还应考虑如职工落户、子女教育等配套性政策,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