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8-22 16:02

当爱明码标价:地下偶像,一场亲密关系的模拟游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 (ID:BooksAndFun),作者:沈心悦(实习记者),编辑:黄月、徐鲁青,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1. 2023年的春天,中国的地下偶像产业迅速增长,数量翻倍。

2. 地下偶像的演出逐渐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3. 地下偶像游戏中的规则使粉丝成为纯粹的玩家,偶像失去了主动权。

2023年的春天,中国的地下偶像产业(后文简称“地偶”)随着东北味浓重的长春地偶团体BLOSSOM一度进入大众视野。地下偶像通常指活跃于规模较小的演出中、粉丝量和媒体曝光都极为有限的偶像团体。疫情之后,地下偶像产业经历了飞速增长:根据微博“地下偶像相关揭示板”的统计,从2022年9月到2023年7月,中国的地偶团体数量从53支增加到99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几乎翻了一倍。


地偶演出也逐渐蔓延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曾几何时,偶像们仅仅能在漫展或是商场里临时搭建起简陋的舞台、与动漫社团和coser们同台演出,从2023年夏天开始,越来越多的地偶专场出现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音乐空间。在灯光黑暗的livehouse里,舞台上的偶像随着日系动漫歌曲奋力起舞,台下粉丝则重复着经典的日式应援动作,彩色应援棒在高速舞动中幻化成一片光影。演出之后的特典会上,粉丝们排着队购买几十元一张的合签券,与偶像热切地合影聊天。


应援中的粉丝(沈心悦 摄)


相比于更为人所熟知的“养成系偶像”偶像团体SNH48、AKB48 Team SH,中国地下偶像产业仍旧是小众中的小众:截至2023年7月,大多中国地偶的微博关注人数不过成百上千,最多也就一至两万。相较于靠一场总决选就能斩获过亿收入、成员均有固定底薪的SNH48,中国地偶团体不仅开不出稳定的薪水,一些团体甚至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经济条件可以支持排练、舞台的开销”。


这是一份对于怀抱着舞台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入不敷出的职业,大多数偶像会在一两年的偶像活动后由于生活压力、人生规划等原因离开地偶圈。没有成熟的粉丝应援会、没有丰富的二次创作、没有影视音乐等周边产业,相比于成熟的偶像产业,地下偶像更像一种偶像产业的“初始状态”——仅凭业余的舞台与简单的互动空间,地下偶像何以吸引我们?


超越“观看”的地偶:一场规则内的亲密游戏  


对走入一场地偶演出的局外人来说,无论是舞台上的偶像,还是舞台下的粉丝,看起来似乎全都荒诞不经。大多数人都能在以Kpop为代表的地上偶像产业中收获颇多的视觉快感,舞台表演整齐专业,MV制作精良。相比之下,地偶们的舞蹈简单如中学生社团,歌唱表演有时声嘶力竭至破音,对许多人来说几乎不具观赏性。台下披着汗巾、嘴里叼着荧光棒热烈应援(专业术语为“wota艺”,来源自日语中的“御宅族”otaku)的粉丝们,甚至可能让初来者感受到一丝恐惧——这些人全然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完全投入在高强度的应援动作中,似乎并不那么在乎舞台上正发生什么。


对于一名内行的粉丝而言,整个地偶游戏有着清楚的“玩法”,演出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你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外表、气质、经历、舞台风格等等)对某一名偶像产生兴趣,来到特典会与她进行线下的互动,并常与其微博互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偶像则会给予很“甜”的回应——用粉丝们的话来说,“甜”意味着偶像能够迅速地记住你的名字、正确地开展话题、在合影时靠得很近等等。在这里,“甜”泛指使人感到幸福的、心跳加速的亲密互动,这是地偶游戏的短期目标,粉丝与偶像之间更长期的关系也建立其上——无论是“爱”也好,“梦想与支持”也好。


如果说这场游戏的规则在地偶的演出现场仍略显晦涩,那么演出后为偶像和粉丝提供见面交谈机会的“特典会”已将规则明晰地印在了纸面上。偶像的座位前往往张贴着绚丽的海报,写明每一件周边的价钱、每张合影券附赠的对话时间和互动的详细规则:“购买通行证后请选择任一成员并按排队顺序等待和成员合影,使用时请将通行证交给staff做剪角处理……合影可指定动作,但禁止与成员有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或成员本人不愿意做出的动作。”在特典会上,作为规则执行者的staff(工作人员)总会在粉丝与偶像的互动时,若即若离地站在附近,用手机记录聊天的时间、观察互动的动作是否有所出格。


图片来源:地下偶像团体“未命名nameless-”官方微博


即便如此,粉丝们绝非处于一种“幻觉”之中:他们清楚和偶像的互动是一种没有实际回报的消费行为,也清楚偶像的甜美回应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偶像私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粉丝关心的只是偶像面对粉丝时的表演状态——或者用粉丝们的话来说,“业务能力”与“营业状态”是否良好。同时,他们也知道,在游戏内建立起的感情和关系无法被移置入地偶产业外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也有意识地避免与偶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私下的联系(“私联”),或是发展进一步的关系。就像一名粉丝在面对“是否可以与偶像私联”的贴文时清醒地评论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即使可以(私联),也是一件很没有性价比的事情,还会戳破偶像的泡影使之乏味。”


游戏规则的吸引力:地偶是亲密关系的乌托邦  


或许,游戏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是地偶世界的魅力所在:清晰的规则使人感到安全,在现代性的自由所带来的手足无措中,充满规则的、虚构的、难以真正伤害到我们的游戏往往具备独特的吸引力。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规则的悖论》中对比了玩耍(play)与游戏(game)的区别,“玩耍”(play)是自由的,规则并不清晰,而“游戏”(game)规则明确,所有参与者都自发地遵守规则。可预测的游戏意味着消除不确定性的恐惧,似乎只要依循规则就有几率取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重重约束反而成为了体验自由的安全保障,“游戏让我们得以切身体验这种模糊性被一扫而空的情境……游戏是一种规则的乌托邦。”


用格雷伯的这一视角看待当代亲密关系,似乎也可以发现人们对于“规则”的依恋。由于性、爱情、婚姻不再具有结构上的绑定性,人们感到无法确定应当采用怎样的标准去评价他人、按照怎样的责任与义务去开始一段关系。规则的不确定性使得亲密关系不再稳定和安全,“自由”与“失范”的边界十分模糊:我们如何算是在dating(约会)?怎样算是正式确定了关系?什么时候应该谈婚论嫁?


既然双方都作为独立的契约个体在一份条款模糊、随时可以结束的契约中挣扎,似乎对自己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不在情感中投入太多、随时为分手做好准备,而这便造成了社会学家易洛斯所说的“爱的终结”(the end of love):我们处处设防,似乎失去了全然投入于爱情之中的能力。于是,当代人的亲密关系也变得像其他的市场关系一样,人们通过衡量彼此的各项指标(相貌、性格、品味、阶级)来评价一纸契约的优劣,并且能够自由地做出进入或是退出一段关系的选择。


《爱,为什么痛?》     [法] 伊娃·易洛思 著  叶嵘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


相应地,地偶产业似乎通过游戏规则构造了当代亲密关系的模拟游戏:一种选项丰富、条款明确、标准清晰,且仅有一方可以毫无负担地退出的市场契约。目前已经达到九十多支队伍、几百名成员的国内地下偶像规模提供了充沛的选择容量,作为消费者的粉丝不仅可以任意选择互动的对象,也可以毫无负担地进行多选;其次,演出和特典会为互动提供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几十元一张的门票与附赠对话时间的合影券,则为互动提供了较低的准入门槛。如果说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常常涉及性、情感、婚姻的纠葛,粉丝与地偶在游戏规则约束下的关系更像是一场永恒的约会——彼此间不能私下见面、不能有过度亲密的接触等条款使得性与婚姻的选项被排除,剩下的仅是每次甜蜜的互动,以及建立其上的长期浪漫感情。


地偶游戏所能够提供的仅仅是亲密的体验与幻想,而非本真性(authenticity)的亲密。一方面,只有真正投身于游戏之中、将回应当作偶像真心的表露,才能享受这样的体验;另一方面,粉丝也认识到这种亲密性具备强烈的表演性质,否则就会冒着将游戏信以为真、投入过大的风险。


粉丝被抬起向舞台移动(沈心悦 摄)


“既要认真、又不能真的太认真”使得粉丝时刻对自己的情感进行严格的核查,以确认自己是否还具备安全的“游戏心态”:在地偶相关贴文的评论区,常常能看到粉丝们通过调侃自己“又gachi了”(来自于日语“がち”,原意为“认真的”)来表达把与偶像之间的关系看得太认真、以及对偶像产生情感依恋时的辛酸。一段在“地下偶像相关揭示板”微博投稿下的评论,说明了地偶与粉丝关系的矛盾性质:“时刻谨记特典会也是偶像演出的一部分,如果你真的成了小偶像的朋友,那意味着你可能就不想和她做朋友了,所以你越想和她做朋友,你就越不想和她做朋友。”


尾声:“规则的乌托邦”的危险与不公 


地偶世界制造的情感模拟游戏并非是公平的,“规则的乌托邦”建基于不公的社会规则之上,以女性从业者为主的地偶产业,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的方式恰恰是通过限制女性的主体性,使女性再次成为亲密关系中的主要情感劳动提供者。地偶作为一份职业工作使得偶像总是感到有义务学习如何聊天、互动来给予粉丝正面愉快的体验,“甜”是偶像的职业素养,即使许多时候粉丝的举动越轨、发言令人不快,偶像也并无权利做出同等的回应。


偶像在场馆后的小巷子里排练(沈心悦 摄)


在地偶与粉丝的契约之中,只有粉丝才是纯粹的玩家,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并在其中受到保护。尽管引起关注的往往是偶像破坏游戏规则造成的“塌房”事件,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偶像并没有结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的主动权。相反,关系的结束往往来自于粉丝的生活变动,例如在现实中恋爱、结婚,或是离开了偶像所在的城市——也可能仅仅是粉丝的兴趣消失了、选择离开,而这也属于一开始就为双方所认可的合法的契约结束条款。


从这场亲密游戏的开始到结束,对偶像的主体性的部分剥夺始终是地偶游戏拥有魅力的前提。但正如一名退役地偶在专访中所说,报酬微薄、充斥着无休无止情感劳动的偶像工作对许多人来说,“真正快乐时间就只有在舞台上几十分钟,而其他的时间都是无尽的折磨。”


参考材料:

《为什么不爱了》,[法]伊娃·易洛斯 著,翁尚均 译,联经,2021-12

《规则的悖论》,[美]大卫·格雷伯 著,倪谦谦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4

《偶像失格》,[日]宇佐见铃 著,千早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7

Rules of Play: Game Design Fundamentals, Katie Salen and Eric Zimmerman, The MIT Press, 2004

“地下偶像制作人北辰专访:永远的神遍地都有,于是我也亲手造了一个”,BIE别的,https://mp.weixin.qq.com/s/46cKtcCK3_NztjnqOhuIbw,2023-5

“兼职“地下偶像”不到50天,女博士决定退团丨对话另一种生活”,深度训练营,https://mp.weixin.qq.com/s/dqfSF_mVdgreKlkCPbjfVA,2023-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 (ID:BooksAndFun),作者:沈心悦(实习记者),编辑:黄月、徐鲁青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