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12 08:52

隐居山林的开放式关系:是返璞归真还是挑战底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克西莉亚,原文标题:《隐居山林的开放式关系男女:别扭的返璞归真,矛盾的两性关系》,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一则关于隐居山林的开放式关系的视频,探讨了这种关系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文章指出,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并且可能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 视频展示了一种极端的人生实验,揭示了开放式关系的困境和挑战。

• 男女双方对于开放式关系的理解存在认知差距,导致关系的不稳定和矛盾。

• 这种开放式关系更像是一种逃避和将就,而非解决现代婚姻问题的进化。

9月5日,b站up主@峰哥亡命天涯发布了一则长达一小时零七分的视频,初始标题为《男女开放式关系山林隐居,孩子靠自己接生,月消费400元》,后更名为《男女生活在山林,种菜带娃,享受低欲望生活》。发布至今,视频播放量已累计227.4万,全站排行最高第6名,连续多天吸引1000+人数同时在线观看。


(原视频截图)


作为一部非常规的纪录影像,全程用到的拍摄装置只有一台手机。拍摄者以跟拍的方式记录下两位逃离都市的青年男女,在云南大山深处回归原始的务农生活搭伙隐居的故事。


不同于某些平台上千篇一律的隐居生活帖,视频揭露的是一场更为极端的人生实验。隐居之地没有岁月静好的小院民宿,只有废弃土屋中开辟出的粗糙陋室,缺乏务农经验的二人需要在高昂的果园租金和不稳定的收入中艰苦寻求收支平衡。


(隐居之地的厨房和果园)


尽管发布者将视频命名为《隐居》,修改后的标题中也删去了两性话题的关键词,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对于视频中所谓“开放式关系”的审判:逃离现代社会的庇护,开放式关系的童话能持续多久?鲜明的认知差距下,男女双方能从关系中享受到自由和尊重吗?不被计划包容的孩子,能在这场“逃离现代”的山野跋涉中安然成长吗?


(网友评论)


当一则故事糅合了婚姻、两性关系、女性主义、教育、就业等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作为看客的人们除了在弹幕上敲打出“逆天”二字外,仿佛也跟随着两位主人公经历一番“龙场悟道”,现代知识青年对“自由”“独立”“虚伪”“真实”等理想高地悬而未决的求索,冥冥中已浮现出答案。


不接地气的鱼鸟之恋


首先,当一段活生生的开放式关系摊开在人们面前时,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发问,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爱情吗?而当人们翻出故事主人公的过往,拼凑出两人相知相识的全貌时,会惊觉这段关系似乎比想象中更难定义。


(男主人公自我定位)


男方是影片上半部分的主要讲述者,通过他的自述,人们发现他几乎完全符合互联网对于底层弱势男性的刻板印象。生活在大都市的边缘,学历较低,生活的主要构成是从事辛劳的体力工作换取生存空间。因此视频开头,他口中的寻求清净、在自给自足中接触真实的自然,更多是出于对社会竞争消极逃避的心理。


即使逃离纷杂的都市环境,来到碧波环抱的苍山洱海,他一刻也未曾真正脱离内心的压抑,情感经历的挫败、父母期望的压迫、男性价值的自证都是积压在内心的桎梏。


(女主人公对关系的剖析)


所以视频中女方会用“附和”二字形容他在这一场前途未卜的隐居之旅中的状态,他附和着隐居深山,附和着认同开放式关系。因为他找寻的伴侣,不是精神上的知音,而是一个传统家庭观念中必不可少的“妻子”。


他只是以一种另类的妥协达成世俗的目标:绑定一位女性释放来自父母的“催婚”压迫和长期以来性需求的压抑。


(男方的父母压力)


相较而言,女方完全是来自另一个世界强势的主导者。网友根据她曾经的网络采访,发现赋予女方的标签是截然不同的“都市精英”。


她出身于江西的中产家庭,学生时期做过台湾的交换生,还去荷兰留学读研,背负着家族中“学历最高者”的厚望。毕业后女主选择落户上海,曾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积攒了光鲜的履历。


浮华的城市生活,让她穷尽了物质欲望的体验,也让她患上了与空虚为伴的城市病。因此女方隐居的契机更多是达成精神需求,通过维持低物欲和社会半脱节的状态,治愈都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焦虑。


对女方而言,这一选择也并非全然是心血来潮。早在云南隐居之前,她早已是反现代性的先驱,是出走城市的虔诚的悟道者。她曾在崇明郊区租下一块地,做过一段时间“半农半x”的新农人,也曾在纳西族的营地露宿,从原始部落的生活中找寻人与人情感的深度链接。而此刻的隐居也更像是她充盈生命体验的旅途中又一短暂的栖息。


(女主在麦田舞蹈)


因此评论区有一种浪漫的比喻,说两人的相爱就像是鱼鸟之恋,鱼想透透气,鸟想歇歇脚,于是它们在海天相接的地方相遇。


这番比喻同时也是一段悲观的判词,鱼和鸟终究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隔着海平面的相遇注定短暂。当飞鸟回归天空,落单的鱼也只能潜回海底。


开放的关系,错位的认知


事实上,没有人能描摹出正确的开放式关系是何种模样。但都有一种模糊的共识,它不是对感情的消极处理,而是结成更强的羁绊,两个人基于对婚姻和爱情相似的认知理解,做出开放式的选择,尊重伴侣婚姻之外的情感和生理需求。


因此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违背人性的实验,考验着人们战胜私欲的底线,也颠覆了人们对爱和信任的界定。


而在实际的践行中,人们很少见到如开放式关系描绘得那般双方都沉浸在丰富的情感探索中甘之如饴的理想状态,更多的是一方在占有欲和理性的撕扯下隐忍迁就。比如在萨特和波伏娃的契约婚姻中,人们普遍认为波伏娃并不十分快乐,她很爱萨特,无法像萨特那般坦然地同时处理多段感情。


从这些前人的探索中,我们隐约可以总结出两条开放式关系的成立前提,一是富庶的社会条件的庇荫,人们不再对婚姻结合下财产资源的整合产生强依赖,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下也能确保子女后代的健康成长;二是双方高度一致的思想认同,二者对于“开放式”定义有相近的理解,不会被传统伦理观束缚。


而视频中的情况与上述条件完全相反。两人在荒芜人烟的深山践行开放式关系,实际上全无开放的可能。


当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人都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的情况下,男女双方都很难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找到第三种情感体验的可能。“开放”和“封闭”婚姻的对比,本就是工业文明语境下的产物,离开了滋养现代婚姻的土壤,再谈论“开放”的意义岂非荒谬?


(女主鼓励的“开放”)


网友们也发现,在二人现实的生活状态下,物质资源的匮乏反而将两者的关系捆绑得更加紧密。女性面对一无所有的荒地意识到自己需要有一个男性提供体力支持,而男性也承认没有伴侣的陪伴很难熬过隐居的孤独。


在认知层面,两人也对“开放式关系”持有截然不同的理解,甚至对自己的情感诉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


女方追求的是一种无关世俗功利和生理欲望的柏拉图式爱情,但她又想保持生活状态上的独立,所以她理解的开放式关系,是类似同居室友一般,不存在空间干扰,只有情感交流的陪伴关系,听来充满了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网友评论)


而男方从一开始便不在意“开放式关系”的具体界定,他只想与心爱的人结成固定关系。他遵循交往和付出驱使下传统的恋爱行为逻辑,所以他不能容忍女方要求完全独立互不干扰的诉求,也没有寻找其他伴侣的想法。


女主在接受采访时,也向镜头坦诚了这段关系的纠结,起初她以为两人是因为对真实和自由的共同向往走到一处,但相处过程中她察觉到两人对“真实”和“自由”的理解全然不同。


(网友评论)


他们就像两条并行的直线,只是从某角度看去会给人一种完美重合的错觉,实际上从未相交过。


总而言之,这段关系剥离下“开放自由”的话语包装,更像是过去小农社会中男女通过相亲组建的家庭。你有摆脱单身的饥渴,我有养育后代的需求,于是各取所需,不需要深厚的感情基础也能彼此搭伙度日。


但它成立的条件也十分苛刻,似乎只适用于当下徘徊在温饱边缘的隐居状态,简陋的生存条件,极低的物质欲望,少量的资源共用,都有助于规避掉传统婚姻中的财产捆绑,琐碎的家务活动过也可以转移因认知错位产生的矛盾。


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开放关系,不像是解决现代婚姻制弊端的进化,而更像是一种将就和逃避,躲藏在“开放式关系”的概念壳内,把自己扔到深山,就不用面对世俗环境下婚姻和家庭责任的折磨。


如果说跨越社会环境的相遇给这段关系蒙上一层鱼鸟之恋的童话滤镜,对“开放式关系”概念的执着,让两者的行为就像一场空想主义者的游戏,先置身一无所有的荒岛,去思索现代性合理之处或是人生未来的出路,一旦有所领悟随时可以抽身。


(视频中的一家三口)


只是意义的解构和建构始终是思想层面的扭转,不会惊扰到现实世界的一草一木,但啼哭不止的婴儿则让这场闹剧有了更加沉重的意味。


两人摇摆的规划,孩子不可预测的未来,都像是一种警醒,给众多摇摆不定的空想家下了一剂祛魅的猛药:追求真正的进步,不应该一腔孤勇脱离社会、倒行逆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克西莉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