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脚“车市不能指望年轻人”,后脚行业顶流就来整活儿了。
这两天一档CBS电视台关于马斯克的节目,在谈及特斯拉设计总监Franz von Holzhausen的画面中,意外露出了一辆纸板搭出的新车模型,背景左边缘依稀可见设计草图。
几个月前马斯克就曾透露,有两款新车正在研发中心,暂时被称为Model Next Gen。过去几年,特斯拉将推出一款定位低于Model 3、售价低至2.5万美元的新入门车,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开局一张图,接下来请看我编(不是)。
Robotaxi?悬
“特斯拉全新车型泄密”这样的大新闻,自然瞬间引起讨论。大致的猜测方向无非两个:一,这是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原型;二,这是传闻已久的更廉价的特斯拉Model 2。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两方面兼具。
对于Robotaxi,过去人们习惯的是Waymo、极氪M-Vision那样憨头憨脑的MPV造型。即便常规一些,也应该类似于比亚迪D1和吉利TX伦敦出租车。
支持特斯拉新车为Robotaxi原型,或者至少有为Robotaxi考虑可能的理由是存在的。原型车虽说只有单排座,却反常地采用了左右贯通的座椅,也就是说理论上能坐三人。
我们没法确定这究竟是因为模型过于简陋、仅为示意而随便选用的而已,还是说当真有目的性地选择了单排三座布局来做验证。
不支持Robotaxi猜想的理由也很简单,尽管模型已经尽可能展示可容纳两个拉杆箱的行李空间(没有藏着掖着),但对于一辆公共出行工具而言,这个容积其实小得不像话。
开过滴滴的朋友都知道,宇宙间万物有五种存在形态:固、液、气、等离子态,以及乘客千奇百怪的随身物品。
同时,模型对于后车身的处理方式,也强化了这一原型结构可能并没有多少为Robotaxi用途考虑的结论。
模型的车底显然示意了电池包,而十分低矮的车头应该没打算布置驱动单元,也很难作为大的行李空间,那么行李厢下方的一坨,最可能代表着电驱、电控、充电等必要设备。
于是在纸板模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行李厢的地板高度因此而偏高,这当然不符合Robotaxi的需求。哪怕全自动驾驶干掉了司机,也需要乘客把箱子搬上车吧。
左上:设计草图中明显的窄轮距内藏式后轮
另外,单凭模型这张侧身照已经能看出后轮疑似采用了窄轮距,辅以左侧模糊设计草图进一步确认。这种特殊布局又在宽度方向压缩了后备厢,于是更加不大可能是为Robotaxi设计。
所以整体来看,这一新车模型所希望论证的产品形态,“Robotaxi含量”并不高,它预言和验证的更像是一款正常用途但造型新颖的小尺寸私家车。
也就是Model Next Gen之一,尤其是传说中2.5万美元的“Model 2”。
老刀法,新解法
在全球互联网无穷无尽良莠不齐的关于“特斯拉入门新车”的讨论中,都要面对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新车——我们姑且也称它为Model 2——要卖到2.5万美元,那么特斯拉的“刀法”该砍向何处呢?
眼下并不能断定新曝光的纸板模型就是Model 2,不过它所体现的基本形态确实可以完美回答这一问题:单排座,小体型,实用性。
其实,这是汽车行业百年来“久经考验”的套路了。
曾经BBA最早的入门级小车,大多就只提供双门/三门版。至于后来四门/五门版出现并流行甚至取缔三门版,再后来到今天这些小车纷纷被砍掉,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空间(比如轴距)是无论用任何手段都无法填补、将就的硬性壁垒,而越年长的人越可能需要为家庭考虑——也就越对车内空间有着刚需。
一个20岁买得起A3的年轻人,可以和一个50岁购置A8的中年人,共同被豪华品牌认可为目标人群,但一个50岁时财力也只能负担A3价格作为家庭唯一用车的消费者就不在其中了。
更低廉的价格,可以有;但只能是小家伙,不再可能包打全场。于是摘出了年轻人中消费力较强的那茬,也可以作为富庶家庭的第二、第三辆车,既保留了品牌的格调和地位,又向下拓宽了价格范围,还赢得一个年轻化的美名。
当然代价也是有的,拿空间开刀,自然就要失去预算较低但注重空间的用户,很多时候这部分用户要多于注重品质品牌多于空间的用户。
但豪华品牌就是要以此建立、保证自己的形象与壁垒,一家渴望得到市场上每一个用户的品牌,一定成为不了豪华品牌。
这里必须再次明确一下,今天市面上对于所谓“高端车”“豪华车”的定义大多纯以价格或级别为划分标准,比如“30万以上”“35万以上”……这是对汽车市场观察时间不足而导致的经典误解。
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花20万买一辆MINI和20万买雅阁的用户,经济实力与个人追求大概率是不同的;但20万买MINI和40万买5系的用户,消费能力的相似性可能比前一对关系高得多。
“豪华品牌的车”可不一定能算“(字面上理解的)豪华车”。(《豪车的阶级优越是一种原罪吗?》)
抛开车型的大小、形态、实用价值,而纯以价格论“高端豪华”是耍流氓,否则几十万的中巴车也应该和入门级奔驰宝马算是同级别的豪华车。
扯远了搂回来。这次曝光的模型如果真是Model 2的原型,那么“以单排座作为入门级区分,既借道年轻化不损伤品牌形象,也和Model 3拉开根本性差距,从而避免影响后者市场”,实在合理。
那么曝光原型车里的单排三座,就可能是特斯拉在论证是否可以用贯通座椅、准载多一人的方式,来尽可能消减新车的“不实用性”,在不影响Model 3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目标人群(三口之家勉强能用)。
窄后轮距,宽度缩窄的后车身,低矮(而不适合容纳前电机或作为补充行李舱)的车头,后置电机和溜背车顶(于是后备厢空间被压缩、地板被抬高)……
这些独特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肯定能减小风阻,从而在电池容量(因车身小、定价低)注定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续航;另一方面也“有理有据”地缩减了载物能力,让砍向实用性的刀更加理直气壮。
要知道消费者的脾气是很微妙的,他们并不是不能接受对低价车“动刀”,但要砍得有(可以包装为非纯经济原因的)说法、有(除了成本更低以外的)道理。
结果确实是一辆更便宜的特斯拉,但它并不是一辆专为“穷人”而生、高举砍刀的廉价货,而是“我们”为年轻自由用户打造的,追求个性、时尚、节能、环保的小众孤品。
事实上每一轮豪华品牌推出入门级车,核心思想都可以总结成上面这段话。从最早的A3、A级/B级、1系,到更小的A1、MINI。哪怕后面还有纷纷转型五门车的破事,今天也已经开始被逆转(砍掉)。
《虚假的Model 2》
《真正的Model 2》?
不过这个原型车也确实有很强的新颖感:虽然是一辆“双排砍单排、家庭变年轻”的经典豪华品牌入门车思路,却并没有无趣地演变成一辆“砍掉尾巴的Model 3两厢版”。
当然,对于消费者的代价是这样子的Model 2显然实用性远不及“两厢版Model 3”(对于特斯拉而言则是救赎了Model 3以及整体均价),不过好处也是有的。
一来这种低风阻窄尾造型,尤其再配合传闻中+曝光草图中所透露的“类Cybertruck”线条,对于一款入门车而言大大增强了除价格以外的吸引力。二来小尺寸电动车电池容量天生受限,也确实需要在风阻上斤斤计较。
做好重新拥抱年轻人的准备
一辆更便宜的特斯拉,但并不是一辆更便宜的家用特斯拉。你需要够年轻、够自由,才是这辆入门新车的目标客户——目标客户的意思是它缺乏的东西(空间&实用)你也正好没有需求,不然你难受它还冤。
当然编了一大堆还是要讲明,我们并不能肯定这一原型就会是特斯拉新入门车的形态,甚至不能肯定这一原型最终真的会量产,车企手中可能有无数永远不会落地的试验性项目。
只是,至少哪怕就按目前曝光的产品形态,也完全支撑得起推进到市场的价值:各种新颖的设计有其合理性,与现有产品线的差异得当,“船新的汽车形态”也符合Cybertruck以来特斯拉的造车脑回路。
唯一可能阻拦或者延缓它成为现实的,可能并不在于产品本身。
不久前,乘联会秘书长感叹“年轻人撑不起中国车市”,其实即便是全球市场,小众个性车的空间也已经濒临湮灭,连欧洲市场都不再是三门车的天堂。从高价到低价,全世界都是越家庭、越吃香。
并不是说年轻人就一定会选小空间的个性车,但反过来小空间车型一定更依赖年轻消费者才能维持。小空间的个性车型从小众走向绝迹,体现出的是年轻群体整体消费力急剧缩减,而家庭用户明显占了上风。
奶爸车、三胎车、宝妈车、母婴车,唯独没有“00后车”——要知道十几年前,“专门针对年轻一代”可是每家车企最为热衷的概念车主题,也是最具潜力的流量密码。
得家庭者得天下,独身年轻人不如狗,不光是国内车市的现实,也是全球当下的总体趋势。
但是话说回来,眼下家庭车最吃香,车企就该一窝蜂去做“宝妈车”“奶爸车”,而放弃对于(真正的)年轻人群的思考和产品构想吗?家庭用户消费能力的旺盛可以持续多久?年轻用户相对家庭用户的消费价值会永远偏低吗?
人们总是更习惯于依照过去的经验做线性外推去设想未来的发展,而不是思考过去到现在发展历程的逻辑归因再借此演绎类似原理影响下的可能走向。
当然“跳早了”肯定还是有风险的,但正如五年前押注家庭车的新势力最终赢得今天,找到一个准确时点在年轻用户中建立起强认知的品牌将会赢得下个时代的门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