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16 11:05
“认房不认贷”后,上海二手楼市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原标题《这几天中介悄悄告诉我一些市场变化》,作者:乔不丝,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暗访几家中介门店,揭示了上海二手楼市的现状。老破小市场依然没有起色,价格持续下跌;远郊次新二手成交逐渐活跃,客户被吸引离开老破小;边缘和昆山的二手市场非常冷,降价出售成为主旋律。

• 上海老破小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房东急于出手,置换购买力被远郊次新房吸走。

• 远郊次新二手成交逐渐活跃,客户通过新政的杠杆效应,选择购买更高总价的房子。

• 边缘和昆山的二手市场非常冷,降价出售成为主旋律,部分房东选择置换到上海。

9月1日起,我的朋友圈开始进入了一种鸡血状态。


从那个周末开始,认识不认识的中介们,忙不停地刷屏。



路过任何一个新房售楼处,也是肉眼可见的热,很多客户密集地看盘。


但反观二手成交,似乎却没有一下被激活。


前几天中介一直在刷屏的网签数据,700多套一下降到昨天的490套,好像朋友圈一下就冷静了。



在上海二手市场,本就是一个更加大的池子,里面的产品百花齐放。


认房不认贷政策发布到现在,真实的二手市场是怎样的?


正在走进市场的房东和房客都是谁,成交到底是在加速,还是放缓?


我选择走进几家不同的中介门店,找寻问题的答案。


01


市区老破小市场,仍然没有起色。


第一站,我选择了位于凯旋路上的一家中介门店。


选择这家门店原因是,周边的老破小,在上海具有象征性意义,可以说是老破小里的模范生了,被中介誉为全上海老破小降价了这里都很保值的那种。


虽然总价低,但是地段非常优秀,300万入手一套徐家汇旁边的房子,位置距离地铁口4号线虹桥路站只有200米距离,出门便是淮海西路,不到1公里便直达徐家汇,还有各种商业环绕。



所以如果说它们的市场出现变动,那么其他大部分老破小,正在面临的问题或许比它们更难。


第二,我不是第一次暗访这家中介门店了,因此心里对比起来更有数。


去年6月份,我也实地走访过这家中介门店周边的几个老小区,当时暗访下来,老破小的房价比较坚挺。中介说,虽然客户看得多,房价没有跌,但是成交变慢,从那时候开始,这里的老破小市场就表现平淡。


认房不认贷之后,如今情况如何呢?


这次我还是尝试着以买房者的角色暗访。


一个半小时的看盘下来,首先给我最大的感受,上海老破小价格,这半年来一直刷新底线。


就拿当天我看的一套长虹小区的二手房来说,今年挂出来后,就有过4次调价,挂牌价总共跌了26万。



同一个小区,这套才挂出三个多月,就立马往下调26万。



而且不是一个小区下调,连同着周边的老破小也不抗跌了,旁边的虹南小区虽然是老破小里少数带有电梯的,今年的挂牌价也下调了50万。



中介说目前整个小区内在链家挂牌量已经达到了近期的最高值。



最近上海老破小房东的心态,着急出手是其中一个特点,价格也是降无可降。


房东想要尽快拿到现金,进入到置换的赛道里,有的想要在周边从一房换到电梯的两房;有的是继承了父母的房子,连住都不住,直接卖掉打新。


认房不认贷的政策之后,上海老破小房东,是一群最先被激发的置换购买力。


但是让眼下成交变得更加吃力的原因是:老破小的客户正在被其它吸走。


这个现象是我和之前比较熟悉的小苏交流后得知的,原先在上海总价预算400万左右的客户,因为首付7成,本来考虑入手市区老破小。现在认房不认贷,首付可以变成3.5成后,当杠杆用足,他们本来只能考虑老破小的,现在一下够到500-600万的总价段了。



最近小苏接待以及成交的几组客户,都在抛弃老破小,去看上海远郊次新。


因此,当下老破小成交依旧没有起色的原因是:客户被远郊次新房吸走了。


而要知道,这已经是市区可以说是最核心地段且有居住价值,价格还能控制在300多万的老破小,本身就属于老破小里的六边形战士了,如果连这样的产品都不好卖,可以想象这次政策对老破小又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现在价格已经没法再降了。”


从中介的口中得知,目前的挂牌价格,已经临近房东们的心里底线。


本来属于老破小市场购买力,它们有了充分的金融杠杆后,客户可以选择去挑选更高总价的房子。


02


所以,远郊次新二手成交是真的起来了。


当知道老破小客户在被次新房抢走,


我暗访的第二家中介门店,就来到了一个远郊次新比较集中的板块,看看最近次新二手的行情如何。


次新房,一直是上海改善客户的首选,最近政策无疑又给市场带来利好消息。


所以当我去到这家位于宝山华秋路上的中介门店后,发现情况和小苏所说的,一模一样。


首先,这家中介门店位于宝山上大,周边一共有三个次新小区:滨江公园壹号、保利叶之林、大华朗香花园。


这三个小区,一个没有满五,其他两个都刚满五,是刚刚在二手市场释放出来的次新房源。


在去往门店的途中,中介就在电话中提醒我:“最近成交连连攀升,我们今天抓紧多看几套。”


当我马不停蹄前往门店后,发现和老破小不同。


上海次新小区的挂牌量,本身体量就不多,之前做过一个数据统计,上海次新房占所有二手房源比例,有的板块甚至连1%都不到。


而这个板块的滨江公园壹号,目前只有7套房源在挂牌。


另一个小区,六七百万总价挂出来的房源,两房也只有16套,而整个小区从一期到五期,总房源超过了1500套。


极低的挂牌比例,映衬出房东们的惜售,而看房的过程中,也发现次新房房东们的心态很稳。


我先看了一套二手房,据说这个滨江在上海做的独苗产品,同样面积挂牌价要比周边高50-80万。


即便如此,房东心态也不着急卖,挂牌到现在一次都没有调过价格。


议价空间,还要看买家付款周期来谈,付款快比如一个月内可以筹齐首付的,或许可以谈。


客多房少,一直是次新二手房的特点,这次新政之后,毫无疑问又再次放大了这个特质。


很多客户的杠杆可以放大之后,他们一直略过老破小,直接奔着远郊次新而去。


而本就非常稀缺的次新房,一下涌进来客户,所以最近二手的成交中,有很多次新小区成交的案例。



不过,次新房房东也在考虑置换,因此眼下性价比更高的房源,据中介说很快就出掉了。


宝山上大的这家中介门店就在最近成交了4套,而小苏成交的案例里,也有3个是购买了共康、周康、南翔等板块的次新小区。


而我在宝山上大板块看的那套滨江二手房,近期带看次数蹭蹭往上涨,一周带看了15次,这些中介告诉我的数据,都能反映出这个细分市场的热度。


而客户画像都是新政放开后才涌出来的购买力,一种是外地有房刚卖掉的客户,另外一种是本来想买老破小的客户。


同样是九月的二手市场,不同产品呈现出来不同的冷热状态。


03


但是,上海边缘和昆山的二手,不能更冷了。


这是我在进入上海昆山交界处安亭某家中介门店,看到的画面:



这是一家也卖上海,同时也卖一河之隔的花桥的门店。


据中介所说,去年以来昆山的市场都不太好,之前价格涨幅很夸张的花桥二手天花板,成交已经从巅峰的3万/平,降到2.5万/平,现在买还可以谈价格,预计2.3万/平是可以成交的价位,降价出售已经成为了昆山二手的主旋律,因为这里的市场已经冷了太久了。


新政之后,又加速了其中一些房东的置换到上海的步伐。


哪些呢?是早期买在花桥的房东,有购房资格的他们,早早吃了一波上涨的福利,又看到窗口期出现的时候,所以选择挂牌出售。


当卖掉房子可以买到上海,且还是35%的首付,看着眼下越来越往下掉的二手房价,都想着早点出手,以价换量,早点置换。



因为现在就是从花桥,置换到上海的最好机会。


而对于那些在前两年,2021年左右买在花桥的客户,就比较难过了,据我的同事说,现在如果卖掉花桥,自己反而是亏的。


所以,新政让他降低了自己首套进入上海的首付的可能,却并没有让他动了置换到上海的想法。



因为现在卖,这套房子就是亏,自己心里过不去,再等等以后的情况。


但无论怎样,在不同房东的纠结中,我感受到了这个市场眼下无比的冷。


04


这趟暗访,我还获取到一些其他信息:


1. 现在二手中介们,更愿意推新盘。


这次踩盘我还发现一个现象,二手中介们推新盘的积极度反而更高。


不管是在看房的过程中,他们会在我犹豫的时候,时不时暗戳戳的把我引导到某个新盘,或者直接在门店里就介绍新盘的信息。



或者也会在后续的聊天过程中,直接跳过二手推荐的部分,推一些郊区新盘给我。



这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二手市场的偏冷,中介们普遍发现客户正在被新房抢走。


而门店本身也同时代理新盘,这部分的佣金比卖二手来的更快,易成交。


因此现在中介门店,也变成了半个“售楼处”的存在,就差把沙盘摆上去了。


2. 大部分二手核验价和市场价已经持平,可以贷足。


置换的首要考虑是首付,认房不认贷后,首付比例按道理来说降低了。


但是在上海的二手市场,还有三价合一,也决定了贷款能否贷足。


这次踩盘我也趁机了解了下,目前上海的三价合一依然存在。



但是大部分房源的实际成交价格和核验价,接近持平的常态,甚至更高,可以贷足。



等于说,核验价悄悄消失于二手市场,不影响贷款成数,除了那些成交价格比较高的次新房。


3. 目前上海二手市场热度,真不算高。


除了次新房,其他所有中介的反馈都是:上海二手房成交真的不热,以价换量的成交是主要动力。


新政后,虽然刺激了不少外地客户上车,和本地客户置换的需求,但是他们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都是新房。


对于9月的二手成交,大家都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不存在什么二手价格跳价,成交暴涨的情况。


大部分人在此时此刻的心态更像是,终于在冷淡的时候等到了时机,希望趁政策房子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出手。


这是我暗访了几家中介门店后,希望带大家看到眼下更真实的市场和客户情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