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9月26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官网宣布发起对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反垄断诉讼。随即,亚马逊毫不示弱地在其官网上发布首席法律顾问大卫·扎波斯基的反击文章,彻底否认FTC对其业务的定性,还指责FTC从根本上背离了保护消费者的使命。这位首席法律顾问强势回应称, “FTC今天提起的诉讼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是错误的,我们期待在法庭上说明这一点”。
这场诉讼因涉及数以亿计的美国消费者和数十万卖家,注定成为举世瞩目的一场官司。今日,《互联网法律评论》刊发特约专家、美国执业律师张宁的分析文章,作者针对长达172页起诉状中的亚马逊垄断行为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数以万计在亚马逊上做生意的中国跨境电商的影响予以分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ternet Law Review(ID:Internet-law-review),作者:张宁,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9月26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官方宣布起诉亚马逊垄断行为。
自2021年利娜•M•汗(Lina M. Khan)出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开始,美国甚至全球的学术界和商界都在等待这起诉讼的发生。因为利娜•M•汗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的成名报告,就是关注反垄断法在亚马逊成长过程中的不作为导致的严重后果。
一、FTC长达172页的起诉状中指出亚马逊存在9大违法行为
FTC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诉讼其实已经酝酿了很久。
FTC以及美国17个州对亚马逊发起的反垄断诉讼的诉状里提到,自2019年以来,FTC对亚马逊的垄断行为做了大量调查,发现亚马逊的经营存在以下违法公平竞争的行为:
1. 使用亚马逊的物流卖家每销售一美元,需要支付给亚马逊接近一半的费用。
2. 亚马逊曾经以自然查询结果为主,但是出于商业目的,蓄意让页面充斥着电商广告。这些电商广告导致好的商家没法找到客户,因此不得不向亚马逊支付费用,而消费者只能接触到无关且昂贵的查询结果。
3. 亚马逊不断监测整个网络的同样产品,以打击竞争。最早通过合同条款不允许卖家通过其他平台销售更低价格的产品,但在欧洲和美国的反垄断监管威胁下,亚马逊在2019年改变了合同要求。但是亚马逊继续使用以下手段维护最低价,打压不听话敢于卖更低价的卖家:
a. 亚马逊可以不让这些卖家上“Buy Box”,故意造成销售量剧减;
b. 亚马逊可以蓄意降低这些卖家在查询结果里的排名;
c. 亚马逊可以直接关店;
d. 对ASB卖家亚马逊仍然有最优价销售的合同规定(Amazon’s Standards for Brand);
而亚马逊内部都理解这些做法可以让卖家“生活在(对亚马逊的)恐惧中”。
4. 亚马逊一方面通过收取高昂费用提高价格,一方面不允许卖家通过其他渠道出售低价产品,从而获得全网络的价格控制权。另外,亚马逊自营产品占据了40%的销量,更加有效地控制价格。
5. 对亚马逊惩罚措施的恐惧,导致大量电商不敢在其他平台销售。
6. 亚马逊对卖家放开“Prime”销售的前提是该卖家通过亚马逊物流服务进行销售,这个做法导致大量卖家无法自行销售或者销售给第三方平台。
7. 亚马逊广告费用和物流费用已经是任何卖家在亚马逊平台取得销量的必付费用,且价格不断上涨。
8. 尽管费用不断上涨,亚马逊并不保护卖家的信息,导致卖家的信息长期被滥用或盗用。
9. 亚马逊卖家长期面对着店铺突然被关、库存被强制收走的窘迫状态,但是大量卖家只能哀悼“亚马逊知道我们无处可去”。
诉状最后要求亚马逊停止所有非法行动,并且做出结构性改变以预防未来继续违法,并且要求亚马逊做出经济赔偿。
二、对中国跨境电商影响分析
尽管中国卖家占到亚马逊卖家半数以上,但这个诉讼调查中并没有对中国卖家做出太多特别的分析。
对大量中国跨境电商而言,亚马逊是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很多卖家起步来自亚马逊。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亚马逊近几年不断增长的费用以及对中国卖家各种严苛的规定也导致了大量损失,包括去年的封店潮。封店之后账户清零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垄断地位获取利益的行为。
绝大多数的中国卖家在遭遇损失之后却敢怒而不敢言,正符合FTC起诉状中列示的卖家情形。
由于亚马逊在与卖家的合同中规定必须走仲裁的道路维权,绝大多数卖家并没有能力维权。即使一些大卖家提出仲裁,基本也无法对亚马逊取证,也无法真正长期解决亚马逊任意关店且没有好的沟通解决方案的问题。
从中国卖家视角看,美国贸易委员会(FTC)发起的这个诉讼至少将大量暴露亚马逊内部的决策情况,也给卖家看到了希望--—亚马逊毕竟还是要合法的,所以维权是有可能的。
目前一些电商正在积极组织起来,打算发起法律程序向亚马逊追偿。如果美国贸易委员会(FTC)通过这起诉讼,使亚马逊最终改变强制要求FBA或者广告的做法,可以想见的是,一批产品出色的卖家可能会得益于此,得以与广告投放占优的大卖竞争,并且开发多渠道运营。
对目前出海的中国电商平台来说,这个诉讼一定会带来机会——争取更多卖家的加入,并且更公平地与亚马逊在美国进行竞争。这起诉讼也是理解美国制度的一个契机,中国平台企业的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合规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ternet Law Review(ID:Internet-law-review),作者: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