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30 09:40

武汉人的CityWalk,都逛些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NS汉声(ID:hans-tv),作者:刘小光、欧阳、王川,编辑:吴智鑫,摄影:刘小光、欧阳、王川,设计:coco,原文标题:《武汉人在武汉CityWalk专用路线》,头图来自:欧阳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武汉人在武汉CityWalk的专用路线,包括蛇山秘径、老硚口和江汉路等地的特色景点和活动。

• 蛇山秘径:从蛇山北坡到黄鹄矶码头的路线,沿途可以欣赏到火车、绷子床和古楼洞等景点。

• 老硚口:以长堤街为主要线路,可以体验当地的美食、民俗和手艺人的工作场所。

• 江汉路:早上的江汉路是锻炼和休闲的好地方,可以观赏滑板少年、扬子街的美声和前花楼的露天菜场。

每个周末,粮道街背面、昙华林后山上、老汉口里分、汉阳龟山脚下,都有不少背包客,走路拍照。这些路线在网上很火,来walk的大多还是本地人,我搭讪其中一个男生,他跟我说:好好逛一逛自己的城市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据说上海已经出现了CityWalk设计师,规划路线收费带你walk。嘲笑“上海人的钱好骗”大可不必。需求即正义,本期文章,奉献三条绝对够格收费的宝藏walk路线,免费。贵在颗粒度够细,让街上的伢带你walk他的街。



欧阳是小红书摄影博主“武汉普通人博物馆”本尊,王川、刘小光是11路图片社主理人,他们推荐的是自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过的路线。三位都是摄影师,摄影师匹敌一切gai溜子,对他们来说,路线可能重复,路上的风景却不会重复,只会常walk常新。


一、蛇山秘径,没有人比老武昌躺得更平


看点推荐:火车/绷子床/三十年前踢破的窗户/铁砂掌撼大树/武昌小京都/路边树上的橘子枇杷桃子都很甜/古楼洞练摊街坊/吹气球超厉害的婆婆/平湖门瑜伽王者


建议路线:蛇山北坡杏林苑-小东门天桥-蛇山公园-蛇山隐秘小路-鼓楼洞-粮道街-长江大桥-黄鹄矶码头


建议时间:2:00pm-5:00pm


带路人:刘小光



从中华路码头下轮渡,看大桥,去粮道街吃小吃,走走古楼洞,上蛇山看黄鹤楼,外地人来武汉,就会在老武昌的山与江之间往返。


我小时候也这么往返,走另一条隐藏路线。起点是蛇山北面的杏林苑,这是我长大的奶奶家,原先武昌卫生局分的宿舍,老房子背后是京广铁路,你现在爬上天台就能拍到火车从山谷里穿过蛇山。


我小时候半夜被火车吓到发烧,原来的蒸汽火车,车没到跟前就拉汽笛,呜呜呜,就像飞行的梦魇。



以前,想去蛇山上越过铁路就是了,没有铁丝网拦着,我和小伙伴捣蛋,总拿汽水瓶盖、分子钱放在铁轨上压成圆粑粑。这很危险,火车过来吸力很大,我和同伴趴在地上,用力撑着地,动都不敢动。


现在去蛇山要弯到小东门绕一圈。一路上,你会看到很多晒在阳光下的绷子床,绷子保存完善,还有新的。因为在下午1点,你可能会遇到一个专修绷子床的小贩,绷子床睡久了就松了,他会给你紧一紧,或者把绷子扯掉换新的,搞一下两三百块,才贵!但老武昌就是偏爱绷子床。



你在杏林苑能看到一家人的窗户破了,那是我三十年前踢球踢的,没想到他们到现在还没补。


小东门拐角就能上蛇山公园,老武昌有早起爬山锻炼的习惯,山上凉亭,每天都会遇到吹萨克斯、吹黑管、练美声、拉二胡的爹爹婆婆。他们看起来不站在一起,各演各的,但其实很默契,会根据别人的演奏去吹和声。


还会遇到练武术的爹爹,有些树一面是没有树皮的,一群爹爹在山上练气功练铁砂掌,深吸一口气,往树上一拍,啪!不怕疼。



上山走一小会儿,看到一条铁路维修专用通道,走下去,就是我说的蛇山隐藏路线。


一走进去世界就安静下来,只有树叶的沙沙声和知了叫。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条狭窄的小道,左边是山,右边是铁路,对面就是杏林苑,一排排老房子,有点像京都。


蛇山小路。摄影:minshawkwan


这条小路直通古楼洞。在这一片长大的老武昌偶尔来散步,有的带着孩子,在腐木里找天牛。沿着走,会看到一片橘子树、柚子树、枇杷树、桃子树,二十多年前,我和小伙伴每年都期待秋天,果子熟了就来摘着吃,柚子不能吃,又酸又涩,其他的都甜。


果树林边上,有一小片空地,我们会带来红薯,在空地上挖坑烤,烤熟了挖出来,半山腰都是香气。那时候60后70后还年轻,他们在这里“谈朋友”,在他们即将亲嘴的时候,我们刻意抱着红薯冲过去,“制止”这一刻。


果树


空地



沿路走会看见一块大石头,石头上边原来有个佛像,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有的,街坊有时来拜一拜。后来佛像被偷了。


走到古楼洞沿着小路下山,这里是个很经典的打卡点,行人和车一起钻进山洞,上边的绿皮火车穿过山上的树林。让我感兴趣的,是古楼洞门前卖日杂的老武昌,他们似乎从来不愁卖东西,桌子椅子门前一摆,泡茶喝茶,一晃一天,悠闲得很。有人说这里像成都不像武汉,甚至以为摊主是为了营造氛围请来的群演。但其实,这就是老武昌本来的样子。


算命的有的是附近街坊,碰到你就讲武汉话,“我觉得你面相可以,来来来,我送你一卦。”




沿着蛇山走到黄鹄路,长江大桥的桥墩下,是武昌街坊展现武艺的戏台。周末或许会遇见打气球的摊子,婆婆自称有神功,别人打气球要机器,她不要,嘴更快,一口一个,爹爹就只帮她把气球挂上去。我之前跟她说,把拍的照片送给她,她摆手,“找过来跟我拍照的,太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沾了武音的光,这一块搞乐器的特别多。


中华路码头边上,是一群跳水的爹爹,他们是凌波门跳水队的。曾经,队里独臂大爷凌波一跃,随着《游者多无惧》的短片震撼人心,凌波门成了网红景点后,他们在码头边扎堆,腾空、转体,优雅地拥抱长江。




曾有个小孩在江边游泳,累了抱住一只狗,狗挣脱不掉,只好背着小孩上了岸。



我的父亲、我和我的女儿分别和长江大桥合影。这是老武昌的经典打卡方位。


长江大桥下每天扎堆拍照的游客,沿江往大成路走,来到黄鹄矶码头,这一片临近平湖门,长江被一块尖角引出平缓回流,相对安全,是武昌街坊玩水的地方。水性好的街坊组成一支救援队,各个肌肉扎实,他们分批在江边巡逻,他们不断重复哪些地方有暗流不能去,下午会看到他们划着浆板巡逻。前些时,他们救起过一个跳桥轻生的姑娘。




下午三点,或许你会遇见一个神奇爹爹。游泳的人下江之前会热身,他的热身不一样,身体对折,做高难度瑜伽。他说他在江边长大,长江练就了他柔韧的身躯。


二、跟你关系好就请你去洗澡?见怪不怪老硚口


看点推荐:一米巷/老澡堂招牌/赤膊扁担晚餐店/热干面舞王/趴着小板凳露天做作业的硚口伢/武汉公交传奇起源地/桂萍牛杂背街电器修理匠人/传统过早皮子街


建议路线:利济路长堤街口-长堤街-武胜路-居仁门-长堤街-月湖桥下-皮子街


建议时间:6:00pm-8:00pm


带路人:欧阳



我出生在长堤街边的红燕巷,后来搬到月湖桥边。长堤街沿线路过的老硚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下班没事,我就一路骑车走一遍。


起点南阳村小学,利济路和长堤街的交汇处。走进长堤街就是一排排平房,红瓦的、瓷砖的、带天井的……造型天差地别,贴得特别紧,有的巷子不足一米宽。


有的房子一百多年了,老硚口就是这样无数的老房子窄巷子。


居仁门


长堤街副食店


巷子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其实变了很多。你会看到好些澡堂的招牌,如今澡堂不再运营。在原来,硚口街坊和你关系好,会约你全家去洗澡,平房没有下水,冬天去公共澡堂,锅炉烧一池子水,一走进去就是白花花的身体弥漫在水汽里。啊,暖和了。


现在巷子里扎堆的是麻辣烫、盒饭、小炒店,一到傍晚就有一帮打赤膊的扁担走进去,一盘菜配两瓶冰啤酒。这些店十多年前多是早点摊,从热干面到油香,十几种早点把一帮老硚口照顾得服服帖帖,有一家三毛热干面我总是去,老板是舞王,烫面捞起来,就优雅地转个圈,撒葱花也是pose。这家现在搬到凯德对面了。



这些年,这一块原住民几乎都搬走了,平房里租住着汉正街的扁担与商贩。人变了,但老硚口的“精气神”传下来了:沿路都是搬凳子在家门口做作业的小孩。


我在江汉、江岸长大的朋友小时候不这样。老硚口房子太密,屋里太闷,坐不住,巷子正好是个一线天,有穿堂风,阳光被房子遮了大半,变成柔光了。


南阳村小学附近


从长堤街的第一段迷宫里钻出来,会看到武胜路与中山大道的路口。这个十字路口有四个广场,一个是广场舞婆婆用的,一个爹爹抽烟聊天用的,一个广场有商贩弄来十几台小车,是小孩子的游乐场。


不要小看这个晚高峰都不堵车的普通路口,它曾是武汉三镇人民的公交换乘中心,超级大转盘,1路电车超3路电车,电车辫子搅在一起的故事在这里;5辆公交并驾齐驱,比赛谁先到站,结果撞在一起,也在这里。


以前,公交一停,提各种行李的大学生、上班族、游客抢着往车上爬。武汉最大的日历市集、旧书市集都在这里,硚口唯一KFC也在这里,电影院门口是一排卖衣服的,郭敬明来新华书店签售,整个路口都堵住了。



那会儿,居仁门往宗关高头走的老硚口来这个路口,会跟街坊说“我今天进城一趟”。这个路口让硚口多了蛮多“晃晃”,一辆推车走江湖、今天卖这明天卖那的人。硚口读过书的80后90后都知道婆婆铁板烧,铁板韭菜香啊。我从居仁门晃到凯德门口,从幸福村晃到十一高门口,吃一次就像在武侠游戏里偶遇行脚商。


现在,沿着居仁门,可以再次走回长堤街,这一段是长堤街如今最热闹的地方,桂萍牛杂、何平大排档……网红美食扎堆,傍晚最热闹,排队的人沿着路边坐,但我推荐你往背后的巷子钻钻。



巷子里现在仍有很多手艺人,你会遇见一个男的专门修老电器,方头电视、吊扇、窗机空调……在新小区边,他会失业,但在这里,老人把电器修到包浆也不会甩。他有一条狗,傍晚,狗都吃上饭了,他还在抽着烟给工作收尾,双手全是机油,但身上的衬衣是干净的,晃悠身子,哼着歌,成就感溢出来。




还有弹棉花的、补衣服的、剃头的,多是本地爹爹婆婆在做,他们有严格生物钟,晚七点十分准时要回家吃饭,一周只有周一周三周五工作,其他时间,咵天跳舞。一下班,婆婆们会相约一家副食店买冰棍,坐在巷子边慢慢吃。


隔壁吃牛杂的划拳吹牛,他们闹他们的,这边一抬头,月亮已经爬上了花被单了。





过了月湖桥走进皮子街,这一块原先就是硚口工人住家的,附近都是厂,国棉三厂、锅厂……1990年代下岗潮,他们就变成小手艺人,炒菜、编草鞋、开理发店、修鞋子、做蛋糕、烤烧烤……形成一个小气候。前些时我跟着一个路边转糖的走,最后果然就来到皮子街,如今走进去还是原来的感觉,能找到很传统的武汉早点。


我就觉得,比起寻找老汉口、老武昌,寻找老硚口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三、早上的江汉路比农村还休闲


看点推荐:美术馆滑板少年/扬子街露台美声/江汉路晨练快闪/前花楼通宵剧本杀下钟青年/后花楼露天菜场休闲/一字长眉棋王/留守儿童帮派


建议路线:武汉美术馆-南京路-扬子街-江汉路-民生路-花楼街-统一街-保成路


建议时间:9:00am-12:00am


带路人:王川



我从2020年到2022年租住大陆坊,中山大道南京路交汇的里分。租的房子有一个雕花小阳台,能俯瞰中山大道的行人,这很吸引我。


武汉美术馆早上还没开门时,门前三角形广场有点像欧洲。经常有四五个大孩子来玩滑板,排着队,加速,腾空,从阶梯上飞下来,啪嗒一声降落在街边买西点的爹爹旁边。小孩子爬上大石头看热闹——滑板少年经常失误,一摔就是个底朝天,看着揪心,买西点的爹爹来扶,他们红着脸摆手,“不用不用,我这是在卸力!”




美术馆前练瑜伽的。


买了西点爹爹在南京路一拐,就消失在路边里分。平日晚上,逛江汉路的人会来这两边宵夜,早上,更多是送孩子的家长,还有搬运石膏模特的人,在为店铺开门忙活。



拐向江汉路,街区再次变成三角形,三角尖上的房子有个露台,早上你会听到一个爹爹唱美声,顺着歌声,就来到了扬子街。


整个扬子街都是做婚庆生意的,早上为武汉新人忙碌,婆婆晾晒婚纱和衬衣。街上有一栋老建筑,广东银行汉口分行旧址,早上9点,阳光正好斜照在石阶梯上,一对对新人排着队,坐在光的缝隙里,不同公司的婚纱摄影师拍下同一个画面。


“笑一下,手托着脸,对~很好。”




早10点前的江汉路特别空旷,你会看见爹爹骑着车在街上遛弯、慢跑,住在附近的婆婆在商店门前舞剑、太极。江汉路早上是完美锻炼场,不走车,安全。等到10点半,店铺逐渐开张,他们会默契地收好东西离开,消失在背街。






走过江汉路地铁站C出口,新佳丽背面,是曾经夜夜笙歌的前花楼,如今扎堆KTV、民宿、剧本杀、酒吧、小吃店,一大早就有很多年轻人,一波是玩了一整夜刚出来的,睡眼惺忪地站在路边不愿意回家,边喝冰可乐边聊天;一波是到得太早的,有的从外地来,坐在箱子上,等待店铺开张。




穿过民生路的后花楼是另一种气质,一片露天菜场,你能再次碰到江汉路早锻炼的那群人。


吸吸鼻子,空气中是海鲜的味道,鱼的味道,蔬菜的味道,还有家禽的味道。酿酒的不小心洒了一些在地上,整条街都是米酒香,让我想起童年,农村里的集市。这里比农村集市悠闲,有的菜贩压根不叫卖,就睡在椅子上打盹,你爱买不买。





花楼街面临改造,钻进菜场两边的巷子,居民已经不多了。你会遇见下棋的老人,一字长眉,有时候吵得很凶,甚至让人感到害怕,但你多看一会儿,就知道他对棋不对人,一局终了,给对家发烟,大家还是兄弟。


玩耍的小孩自发组成一支军团,大孩子领导小孩子,有时玩游戏,有时抱团做作业,有时组队去前进二路的拆迁区捡盒子卖钱。他们有很强的纪律性,大孩子有绝对领导权,还有二把手、三把手,对外来人很敏感,一整队行动走过来,“你来这里是干什么的。”眼睛一瞪,扮出一副凶狠的样子。




有一次我跟他们聊天,拍下他们,说把照片送给他们,他们一下子变得很友善,邀请我一起打羽毛球。原来他们大多是租客与菜贩的孩子,父母很忙,很期待有人走进来一起玩。


某个男孩喊:“看美女。”随后所有小孩一起回头。


黎黄陂路。摄影:徐仁杰


CityWalk会让我想起十多年前,荷包最不暖和的大学时期,和豆瓣网友相识,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我去别的城市,或者别人来武汉,相互带对方去最熟悉的地方走走,分享些旅行社不知道的事。


比如,我会告诉他,从上海路到鄱阳街小学,路边卖水饺的婆婆曾是芙蓉酒楼的,她的酸汤水饺习惯用大蒜泡醋。有个卖卤菜的河南人,他家卤菜不干净,但口味神奇,让街坊明知拉肚子,还要去吃。洞庭村有个老头是留洋归来的钢琴老师,下午过去,会听到一段歌剧《魔笛》的配乐……


把自己暂时抛入别人的街道、别人的生活,大概就是walk来walk去的那点意思。武汉那么大,大家互相带带路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NS汉声(ID:hans-tv),作者:刘小光、欧阳、王川,编辑:吴智鑫,摄影:刘小光、欧阳、王川,设计:coco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