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07-27 15:46

戳破移动互联网泡沫论的阴谋

最近一个月,总会看到不少关于移动互联网投资遇冷的报告或者文章,不可否认,上半年的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总是难看到有大的投资和动作。一方面,很多大方向的市场都被占据,另一方面,国内确实也鲜有好的投资项目吸引眼球。同时,部分泡沫显形都让投资者攥紧了手里的人民币,一直采取观望的姿势。那么,是不是移动互联网就该停止下脚步,冷冷先呢?

先看看去年的移动互联网投资数据吧:据清科研究中心数字统计,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共发生22起,总投资额为2.07亿美元,平均投资额为1293万美元。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在不断放大,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条的不断拉长和衍生,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进入投资人的视线,这个由手机发力、未来具备无限可能的新行业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各个领域。
似乎,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真的有熄火的趋势,连风投都不再把目光放在这里。但是且看看国外的状况吧!刚刚风投公司NEA融资26亿美元,将会VC史上最大一笔金额,而几乎每天就有数亿美元的资产投入到国外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去。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你们有什么理由说遇冷!有什么资格给自己泼凉水!激情而理智的发展,才是现在的国内从业者该走的路!
也许这样众多的信息会让人更加对行业产生无奈的感觉,但是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更可能有所发展,只有在逆境中前进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一切顺利则更难获得融资。这就是去年的投资热带来的教训。下面给各位不看好行业的从业者们分析下移动互联网的几个阶段吧!

首先是2005年。移动互联网公司叫SP阶段(SP指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当时的华友世纪第一年就实现了不亏损,第二年盈利一千万美金,第三年去纳斯达克上市。SP是躺着把钱赚的,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并且SP的很多消费是属于用户的冲动消费,不可持续。
接下来是2006-2010年,最基本特点是把互联网上服务移植到手机上,例如UC手机浏览器、手机大头,做手机上的一个客户端,用户在手机上方便打开互联网上新闻、小说、图片、音乐。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公司很容易有收益,但是由于产品不成熟,又复制互联网上的应用,因此这部分软件虽然占据了大部分江山,但是却在实现盈利上难以找到新的模式。
再接下来的时间段则是2011年后了,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公司有机会做出来只有在手机上才能完整独特展现应用和服务的,而互联网端的PC只能作为这项服务的延伸。而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超过PC端用户了(移动互联网用户3.88亿,PC用户3.80亿),也就是说现在从业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移动设备上的功能发扬广大。

这样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很激情的时间段内,投资者创业者都要抓住机会,虽然昙花一现的公司太多,投资方风险也很高,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目前有超过三家的机构分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20家企业以上。同时,7、8月最多的是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对于行业而言更是一日之晨。
另外一点需要说的是,互联网人且懂技术,产品经理优先,学历名校无所谓,对新事物有高敏感度,勤思考会沟通,纯粹的拼命三郎。这部分人往往才是行业的领头羊,而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也会在他们的影响下快速的发展,断不能因为短暂的宁静而认定行业趋冷。

下面我们来看看现在行业的状况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1、行业泡沫。所谓泡沫就是扎堆,投资也会有蜂拥而至的时候,上一年过热的投资和许多创业者来者不拒的态度使得现在不少公司缺少优质产品,刚开始的辛苦工作迅速被融资冲淡头脑,创意渐少,软件的推陈出新也无法跟得上行业的发展。入口至上的时代,不能做第一个就被甩到最后。同时,投资者对行业过度的热捧,使不少亮点产品缺乏资金支持而流产。直到今年,投资渐入佳境,在冷静中分析融资,可以说投资的谨慎是行业理智的代表。
2、盈利模式不明显。安卓平台的开源,国内软件的抄袭、同质化、免费泛滥、广告盈利等等,都造成了盈利模式的淡化,延续着PC端的广告模式注定不是终点,在确定盈利方案之前,我想投资者是不会贸然出手了。在此,我说说个人的观点,软件收费是一个途径,另外的一个趋势则是以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收费,用户有权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达到与众不同的体验并为此永久性付费,当然如何实现还有待探索。
3、收益微利。谁不喜欢暴利的产业?投资者更是。但是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它需要积累和发展,大笔资金的注入只会导致创业者无法一口气将这笔财务消化掉,其结局就是花了很多钱,做了很多没用的事,荒废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牺牲了好的产品。因此,投资者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4、市场占有率靠资本说话。做搜索,你做得赢百度吗?对于移动互联网,我们不难看出群雄争霸,很多企业都为在这个领域中分到一杯羹。而想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金矿”中获益,大多数用户会选择手机浏览器进入这座“金矿”。于是,包括互联网巨头、系统厂商、终端厂商在内的多方力量纷纷投入其中。还有熟知的浏览器之争等等,都说明行业被互联网大头占据着,而多数创业者直到失败才舍得放弃,要知道腾讯百度这些龙头不是你个性化就能干的赢的,这不是说丧气话,而是理智分析行业。
5、定位不准。LBS?还是社交类?你啥都想做,最后啥都做不了,这是很多开发者面临的境地。在展现给投资者时,似乎占据了八方势力,结果是冗杂。正所谓专攻,意思就是某领域内的老大,仅此而已。

上述这些并非是移动互联网走到低谷了,而是我们需要冷静地思索这个行业的泡沫在哪里,以及现状的突破口在哪里。以下谈谈我眼中投资者和开发者需要关注的几个方向:
1、用户黏度高的产品。正如天气预报类的软件一样,我们因为需要所以成为它长久的用户,因此挖掘人在生活中的习惯并从中发掘商机,或者利用人的习惯而改变人的习惯,都是可行的。这是行业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方面。而对于这类软件的开发者,投资者,请不要放过。
2、线上线下结合率高的产品。如果说一款软件能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们,那么才能说明这款软件是真的值得使用的。例如公交类软件等,还有教育类、房产类、健康类等,移动互联网的终极目标是用手中的设备带给我们生活便利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使之更好。因此,一款能提高孩子学习兴趣,或者能及时告知买房者房市状态的软件也是值得关注的。(同时,还有一点,很多官方的大企业做APP,咱就不跟着搀和了。)
3、大数据掌握产品。在数据时代,谁掌握的数据更精准,就能掌握更精准的市场。谁家的孩子到了要上学的年纪,谁的孩子需要做哪方面的辅导,又或者那个用户最近需要添置些什么。数据分析有着不可忽视的魔力,而能够做数据分析的也必不是小人物,数据会说话的产品以后的影响力会有多大暂时无法预知,但是在这个时代必然是发光发热的。因此这很适合对数据分析有独到经验的团队,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赶紧试试吧,人家国外都起步了。
4、集成新技术产品。现阶段来看,代表就是移动支付。尽管这其中跨越了银行、商户以及自身三个平台,但是要是建立起这样的一个终端,主要需要摆平的就是银行,因为商户会自己找上门来,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支付安全的保证。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果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试试也可,但是还是需要谨慎。不过,集成新技术的产品不止这一个,很多新的设计都在出来,仔细找找总会有你擅长的。
5、长尾效应产品。这一部分相信是很多人会涉及的,例如有针对淘宝的口袋淘宝,改变手机桌面的点心系列等等,这些基于其他平台的产品也获得很多人的喜欢,抓住这部分的用户虽然不会做到很大,但是如果利用这些长尾效应占据每个版块而形成系列就不是一项小工程了。取胜靠的是个性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加载在产品本身的用户文化。但是往往能做好第二个第三个产品的不多,因为第一个的成功往往会引出一条套路,只有摆脱这个套路才能使新产品脱胎换骨。

以上几点是我的几个观点,可见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还有极好的方向和机会,找准定位想要获得投资并不算困难,重点是一颗不浮躁的心和冷静做产品的状态。趁着现在所谓的“遇冷”,酝酿出好的产品占领市场是开发者现在最该做的事情。我想,今天给移动互联网泼冷水的人,明天的新闻稿将会是“某某新贵获得白千万融资”,所以,移动互联网,加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