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邢妍妍,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里,电影市场依然热度不减。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27.34亿元,观影人次达6510万。不过,在一片观影热潮中,有关影院分区售票的行为也再度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北京部分电影院中开始流行“分区售票”,一些影院内的“黄金区域”与普通座位票价间的差距呈逐渐拉大的态势。
记者打开售票平台看到,有电影院影厅价格分为“默认分区29.9元”和“优享区43.9元”,两档价差14元。也有影厅划分“特价位”“优惠区”“默认区”“黄金区”4个区域,价格分别为43元、44.9元、50.9元、55.9元,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距为12.9元。
电影院实行分区售票确有其合理性,不同的位置在音响、画面方面确实有着不同的观影体验。即便整体差距没那么大,但中间几排的中央位置还是观众公认的“黄金观影区”。影院对于票价的界定有自主决定权,因此将黄金位置涨价,让观众以更高的价钱买更好的服务,是有着一定的市场合理性的。只要影院事先对票价做了充分、透明的公示,且票价在合理范围内,就不存在违规的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可以理解。
诸如高铁、飞机座位以及演唱会、剧院座位也都有着不同的价格区间,这是消费者早就知晓且接受的市场规则了。影院分区售票显然秉承相同的市场逻辑,但消费者却对此举有争议,还是因为个人体验的差距似乎不太能消弭电影票价间的差距。
相比演唱会、剧院等场地席位离舞台距离不同所明显造成的观感体验不同,如今的电影放映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影厅任意位置都能获得较好的观影效果。因此在一个本就不大的影厅内,将座位划分为不同价格,观众难免不买账。
此前几年,就有不少影院在尝试分区售票,只不过五元内的差价,消费者尚且能接受。而面对如今十几元的价格差距,观众真的收获了与此相对等的更优体验了吗?这个问号似乎还未被拉直。观众对价格高不高的判断,不过还是源于他们值不值的感受。
需要明确的是,当前我们的电影市场并非是供不应求的局面,而是优质电影稀缺、部分票价偏高。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分区售票虽然合理,但不见得是最优解。一个蓬勃稳定发展的电影市场,优化消费结构、丰富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下我们的电影产业还正处于成长阶段,它的市场发展需要一些相对自由的空间,影院分区售票便是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市场尝试。但票价设置如何更为合理,如何让消费者认为买有所得,还依然要仔细听听消费者的心声。电影院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转到改善观影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上来,去寻求影院盈利与消费者体验品质之间的平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邢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