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3-10-14 10:20

BC电池,光伏技术线路之争?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包校千

编辑|廖影

题图|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隆基绿能发布了光伏组件新品HPBC电池,通过BC技术优势与TOPCon、HJT展开竞争,并重点发力分布式业务。BC电池具有更高的光线吸收和转换效率,是光伏赛道的新变量。

• BC电池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 隆基的HPBC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5.5%,比其他技术更优。

• BC电池有望成为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市场一系列的热议和争论,BC电池概念不断升温。

 

10月8日,隆基绿能发布了光伏组件新品HPBC电池——Hi-MO X6。公司称将凭借BC技术优势与更为主流的TOPCon、HJT展开较量;在市场开拓和场景选择上,隆基将重点发力分布式业务,借助BC产品打造新的增长引擎。隆基在上个月突然宣布“All in BC”,并放言BC是光伏的未来,这究竟是营销噱头,还是真的胜券在握了?

  

用BC赌明天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已十分接近其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了追求更高的电池转换效率,BC技术成为了隆基的首选。基于这种电池结构,隆基的BC电池增加了2.27%的光线吸收,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

 

“揭开纱窗拥有更多阳光,这是BC电池的本质。”隆基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总裁吕远把带有栅线的电池比做纱窗。正面没有栅线,正负极全部挪到了电池背面,这是BC电池和普通光伏电池最显著的区别。

 


根据TÜV今年9月的评估数据,Perc的组件效率中位数是20.96%,TOPCon组件效率中位数是21.57%,HJT组件效率中位数是21.58%。BC电池组件的测试数据最高,比TOPCon高0.7%,为22.25%。

 

严格来说,BC电池不是指具体某一种电池,而是通用的平台型技术。它可以和TOPCon、HJT、PERC、叠层电池结合,例如TOPCon+BC=TBC电池,HJT+BC=HBC。隆基本次发布的Hi-MO X6,是其自研的HPBC电池(Hybrid Passivated Back Contact),全称为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是BC与PERC结合的产物。

 

按照隆基提供的数据,HPBC电池的转换效率为25.5%,最高可以冲刺到29.1%,折算到组件的话,其转化效率是23.3%,高于TÜV公布的中位数。还有一组数据来自客户牧原股份,他们对PERC、TOPCon和HPBC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 HPBC的发电量比单纯的PERC高10%以上,比TOPCon发电量多30%。


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隆基虽然在扩产TOPCon,但在其产品投资逻辑下,TOPCon并不是他们要选择的主力方向。在他们看来,BC已经是凌驾于所有晶硅电池基础之上的电池技术。今天是PREC+BC的HPBC,明天推出的产品或许就是TOPCon+BC的TBC。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隆基将在2024年底推出HPBC的Pro版本,其性能会比现有的580W和590W这两档功率的HPBC产品进一步提升,拉大和TOPCon发电效率的差距。

 

降本是关键

 

BC电池技术并非创新,早在1975年,背接触式光伏电池的概念就被首次提出,之后由斯坦福教授Swanson成功研发出了第一代IBC电池。不过,因成本和制造工艺没有办法达到非常稳定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掣肘BC技术最大的问题是,电池结构所用的光刻工艺成本非常高,导致普及应用受限。“隆基力推的BC技术,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国内产业链配套企业用激光图形化取代传统的光刻工艺,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门槛。”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教授告诉虎嗅。

 

隆基自称,BC技术是他们用了5年时间,投入了10亿元的资金成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才慢慢搞定的。

 

由于BC电池的制程工艺和技术困难,起初投产的良率并不乐观。客观来看,HPBC目前的良率虽然已经提升至95%,但与理想情况还存在差距。不过通常来说,良率在92%-93%之间,意味着产品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

 

隆基HPBC的产能虽然还在布局和爬坡的过程中,但是已经拿到了国内和欧洲等多个国家的订单。其中来自巴基斯坦的订单已达数百兆瓦级。如果今年底35GW的产能如期建成,预计年内HPBC的总产量会达到10GW到12GW之间。在良率提升和功率收窄的情况下,HPBC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截至目前,向市场推广BC产品的不只有隆基,爱旭新能源的产品也已经远销欧洲。

 

从成本角度,目前BC类产品的制造工序和背部集成相对复杂,短期内无法快速降本是既定的事实,因此定价相对偏贵也在情理之中。对于HPBC具体的制造成本,隆基并没有予以透露,不过他们预估HPBC将在今年内和TOPCon同价,两三年内和Perc同价。具体的方式,则是通过提高转化效率、提高产能、提高良率的方式,促使成本逐步下降。

 

随着35GW的BC电池产能在年底达产,答案或将很快揭晓。


“一招鲜”的时代过去了

 

当下BC电池的制造商,切入的主要是分布式市场。

 

2022年,分布式在全球总体的市场份额正式超过集中式。而在国内,今年上半年光伏新增总装机为78.42GW,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40.96GW,同样超过了集中式光伏容量,占上半年总装机容量的52.23%,成为拉动光伏产业和光伏经济的新引擎。

 

今年初,隆基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把光伏业务从统一的整体拆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个BU单元。之所以这么做,是公司决策层发现,由于土地限制和区域输电等问题,大型集中式电站越来越少。而国内分布式光伏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分布式和集中式的业务场景差别越来越显著,不同场景对产品的需求也就不同。

 

光伏赛道的上半场是集中式产品的天下,纯靠技术来驱动增长。“只要技术水平越高,度电成本越低,客户就愿意买单。”吕远说,当产品作为工业品来对待时,往往不需要考虑客户需求,但是随着分布式的业务逐渐深入,组件厂商就需要主动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

 

“现在的光伏产品质量过硬到不怕雨雪、不怕冰雹,也不怕台风,但唯独就怕积灰。”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群中国区总裁牛燕燕表示,通过对大量的屋顶光伏产品测试后发现,当组件边缘积灰达到9cm时,发电损失就高达23.39%。但这一用户痛点,过去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对比实证数据,具有防积灰功能的组件,平价发电增益达到2.04%,最高增益可达6%。以一万平米的屋顶估算,隆基Hi-MO X6防积灰组件,较其他PERC产品在25年间累计多发电300万度,如果大范围运用在工商业分布式的场景中,预计能给行业新增54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BC技术能在中国发展起来,头部效应不可忽视。从行业现在产能的预投情况来看,TOPCon的比例更高。不过,目前主流的厂家都在做BC的中试线。隆基预测到2025年,BC产品的整体市场份额会从目前的1-3%,增长至10-15%。

 

当然吕远坦言,BC电池并没有在业内形成广泛的共识。在推出BC产品之后,围绕技术之间的争论,再度打响。

 

过去,光伏行业只允许有一种主流产品存在,是因为当初产品很贵,为了实现平价上网,因此哪种产品性价比最高,就会备受推崇。而现在,不管BC还是TOPCon、HJT,都已经低于平价,因此推动产品迭代升级的逻辑变了之后,市场基于各种应用场景就会出现不同的选择。在沈文忠看来,一种产品通吃天下的时代过去了,市场未来的主流产品可能会有2-3种,最终形成几分天下的局面。

 

确实,无论是技术之争、尺寸之争,还是不同厚度支撑、玻璃厚度支撑、背板支撑,光伏行业似乎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争论。而阻止人类科技文明进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同质化。当单一的技术占据市场主流,必然会陷入无休止的内卷和价格战。这是当下,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的。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