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商业
蔚来汽车
酒企
超市
商超
演唱会
购物中心
盒马
星巴克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2-10-30 16:26
互联网时代普通人如何改变世界?读《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虎嗅
人们使用媒介的目的有三种:消费、创造与分享;从门户、搜索到社交,只是信息接触形式的变化:推送→提取→跟随。时间、工具和动机,恰好因某一合适的机会结合在一起时,认知盈余的巨大能量便能迅速爆发出来,每个人的参与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激励。
译者序: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
自由时间的利用
克莱•舍基很高产,2008年出版了《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仅隔两年,又推出一部力作《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认知盈余》可以说是《未来是湿的》一书的续篇。《未来是湿的》关注的是社会性媒介的影响;而《认知盈余》的核心主题是,随着在线工具促进了更多的协作,人们该怎样学会更加建设性地利用自由时间也即闲暇,来从事创造性活动而不仅仅是消费。用舍基自己的话来说:“本书从上一本书遗留的地方开始,观察人类的联网如何让我们将自由时间看待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及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该书进而分析了这些崭新的文化生产形式背后的路径和动机,它们无一例外地与人类的表达相关。
舍基对传统媒体在相当程度上采取了鄙夷的态度,他认为,哪怕是网上最愚蠢和疯狂的创造和分享的举措(例如汇集数千张“大笑猫”的图片),也比坐在电视机前被动消费数以千亿计小时的节目强。(根据舍基的统计,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 000亿个小时。)
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判若鸿沟的人通常也强调代际的变化。旧媒体对新媒体感到不安,很大程度上缘于上一代人对年轻人所拥有的新科技感到不安,尤其是上一代人对于已进入年轻人文化核心的新媒体感到不安。从过去媒体恐慌症的历史(如漫画、摇滚乐、电子游戏机、电视等等)来看,大人对网络内容的一切恐惧,不过是来自于对孩子自主与自行界定媒体品味需求的不安感。比如,年轻人接受游戏,而年长的人则大多拒绝它。一旦年轻人长大,年长的人逝去,游戏也会像昔日的摇滚乐成为无足争论之事。所以,反对游戏的人不仅需要面对事实,还需要面对历史。
舍基这样的新媒体鼓吹者一般坚信,历史站在自己的一边。他观察到,在电视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部分年轻人看电视的时间少于他们父辈的现象。拥有更快捷的互动媒介的年轻一代正在把他们的行为从单纯对媒介的消费中转变过来。甚至当他们观看在线视频的时候,看似和电视没什么两样,但他们却有机会针对这些素材发表评论、分享、贴上标签、评分或者排名,当然还可以和世界上其他的观众一起讨论。这个区别实际上是参与同围观的区别:参与者会给反馈,而围观者不会。对参与社区的人们来说,电影、书籍和电视剧创造的不仅是一种消费的机会,它们创造的还是一种回应、讨论、争辩甚至创造的机会。舍基把媒介消费的这种转变称为“净认知盈余”。
导致媒介消费量减少的选择可以是微小的,同时又是庞大的。微小的选择是一种个人行为;某人只是简单地决定下一个小时要用来创造一些事物,而不是单纯地看电视。然而数以百万计的微小选择的集合最终可能导致庞大的集体行为。全世界的认知盈余太多了,多到即使微小的变化都能累积为巨大的结果。
而一旦改变了认知盈余的使用方法,我们将不得不重新界定“媒介”(media)这个词能代表什么。媒介在过去意味着一种商业的集合,今天,由于我们不仅消费,也创造和分享,并且我们还有能力彼此联系,所以,媒介正从一种特殊的经济部门转变为一种有组织的廉价而又全球适用的分享工具。
舍基最爱讲的故事是一个四岁小姑娘的轶事。他在公开演讲中提过这个故事,在本书中它也出现了,甚至成为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舍基的一位朋友和他四岁的女儿一起看DVD。电影放到一半时,小姑娘毫无征兆地从沙发上跳起来跑到电视机屏幕背后去。他的这位朋友以为她想看看电影里的演员是不是真的躲在屏幕背后。但是这并不是小姑娘要找的。小姑娘围着屏幕后面的电线绕来绕去。她爸爸问:“你在做什么?”小姑娘从屏幕后方探出头来说,“找鼠标。”
这个故事可以再一次看出舍基对年轻人使用新媒体的方式寄予的厚望:年轻人足以开始吸收身处的文化,但是对其文化的前身却知之甚少,所以完全不必受过去的媒介文化的污染。
消费、创造与分享
关掉电视的人干什么呢?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用电脑、手机和其他联网设备取代电视。这并非简单的硬件转移,而是用户习惯的重大迁移:人们现在可以一起做很多更有用、更好玩的事情了。
舍基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协同行动的例子,比如维基百科的编纂就是他最爱引证的证据之一,还有些例子听上去颇有些匪夷所思:在韩国民众持续抗议进口美国牛肉的事件当中,一群某个韩国男孩乐队组合的少女粉丝通过在网上的松散联系,竟然几乎迫使政府下台。
对旧媒体、旧机构做事方式的憎厌、对新技术的拥抱以及对下一代年轻人的期许,所有这些混合起来,导致舍基倾向于讲述从电视中解放的社会革命故事的一半:在《认知盈余》,以及在更早的著作《未来是湿的》里面,舍基笔下的几乎所有网络集体行动都是积极的,每个人似乎都在使用互联网令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对于这样的论证方式,那些反技术决定论者当然也会乐于举出成打的例子,证明数字科技在生活品质的创造上,其摧毁能力大于贡献能力。
舍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低估了文化消费的价值。在网络上创造愚蠢的东西的价值,果真高于阅读一本复杂的侦探小说的价值吗?是不是只要是创造就拥有了某种神圣性,而只要是消费就显示了低级智慧?美国的文化批评家史蒂文•约翰逊在他2005年出版的著作《坏事变好事》(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中,曾以游戏和电视剧为例,直接向下述说法发起挑战:大众文化是一种致人愚蠢的东西。
例如,约翰逊争辩说,情节简单、黑白分明的电视剧早已失去市场,今天再看《豪门恩怨》,我们会十分惊异于它的天真做作。现在的电视剧叙述线索纷繁错乱,人物暧昧难明,常常含有需要观众主动填补的隐喻空间,要靠观众自行猜测人物与事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连真人秀节目都在调动观众的预测性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也和游戏一样,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认知能力上的要求。由此,大众文化使现代人变得聪明了,而不是相反。
约翰逊的结论很难说是证据充足的,但同样应该指出,那些关于大众文化消费对大众的头脑充满损害性的责难,也并不完全站得住脚。舍基低估了创造性生产的质量问题——平庸是创造性生产的供应增加所必然带来的副作用。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确定,消费一些伟大的文化产品,要胜于创造另一只“大笑猫”?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舍基犯了其他媒介消费的批判者(比如说波兹曼)所易犯的同样毛病:我们不需要引用德里达的观点也可以知道,文本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行为,我们必须不断地向字句的模糊性之中注入意义。头脑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被浪费;我们要怀疑舍基对于创造的定义:并不是只有我们的想法结晶为物理的或者可见的剩余物才算是创造。况且,在我们真正创造出任何有意义的产物之前,我们必得经历一个消费和吸收的过程,并对我们所消费和吸收的进行思考。这也就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言,我们必须先变成啜饮一切水的骆驼,才会成为狮子。
当然,只要舍基不把他对媒介和认知盈余的观察弄得那么两极化,这些批评其实也是无的放矢的。舍基正确地指出,人们使用媒介具有三种目的:消费、创造与分享。20世纪的媒介作为一种单一事件发展着:消费。但眼下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创造和分享媒介,这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不过,消费的行为并不会全然消失,而是会继续扮演重要作用。
全书概要
整理/
枫之痕
什么是认知盈余?
因为8小时工作制,人们每天会有8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人类有消费(接受信息)、分享(传播信息)、创造(提供新信息)的需求。在以前人们只在电视机前进行消费,而如今,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程度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和创造。如此多的盈余时间如果能够被利用,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电视?
城市人口密度暴涨以及频繁迁移,导致人们对于他人产生了不信任,所以更多的人感觉到孤独。又由于看电视是一种极其轻松的缓解孤独的手段(同时没有其他可替代产品),人们就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电视上。
看电视的危害是什么?
仅仅接受信息,而不传播和创造,是浪费人类的智慧。玩游戏虽然低等,但至少比看电视要有意义。
什么是媒介、媒体?
媒介指的是传播的中间层,而非以往所认为的商业形式和素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不再是稀缺资源。媒体被重新定义为:社会的连接
一些对于以往经验的错误认知——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往往会把某一代的群体定义为“懒惰、堕落”的一代。这个观点通常是错误的。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年龄关系不大,而是与社会当前的环境关系密切。
=====美国70一代成年的时候,经济环境萧条,因此他们也变得懒惰。当经济好转以后,他们就开始奋发图强
认知盈余的现象是什么?
1.美国人每年2000亿小时看电视,而维基百科总花费时间只有大约1亿小时
====编写维基百科的人的时间成本更高
2.肯尼亚的Ushahidi平台(公共地域信息传播平台)用于政治事件跟踪、监督和救灾。这个平台可以自动收集用户上传的信息、提供事件地点信息、并且便于用户用手机发布信息。
3.由于拥有相机的人足够多,所以任何事件都有可能被人们所发现
4.韩国疯牛病抗议
5.PickupPal汽车资源租赁平台
6.葛洛班的粉丝们建立的募捐组织,0%的善款用于运营!
7.召集人手捡垃圾——正向偏差——面对同样的限制、挑战、机会、资源,表现得更加出色的人——负责人的市民背后的驱动,是拥有共享文化、结构松散、相互协调的小组,比个人执行任务、使用价格信号的市场以及使用管理之道的政府都更有效
8.同病相怜网站:PatientsLikeMe.com,病人们不但在情感上相互支持,还分享彼此的医疗数据(以往因为隐私条例和专有策略,而无法获得这些数据),以帮助医疗技术更好地发展。
9.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怎么样耗完这些时间
为什么现在会存在认知盈余?认知盈余的条件是什么?
手段(如何做):
1.在以前没有相应技术的环境中,人们把大量时间投入与电视中。
2.人们不愿意记录电话号码,只是以前非得这么做。现在可以把号码保存在手机上,这节约了人们的大量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3.全球受教育的人口累积每年有超过一万亿的自由时间,以及公共媒介的发明和扩散。导致了人类的盈余时间成为一种共享型的全球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和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
4.工具赋予了我们更大的可能性
动机(为什么要做)
人们天生喜欢互动、分享与合作(哪怕为此作出贡献、付出时间或金钱)
一项工作,外部动机将驱逐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往往出自“自治”和“胜任感”,通常工作的难度处于自己能力范围的边缘时最容易产生胜任感。另外,人们也喜欢创造一些事物,这要比单纯消费更有意义。
除了个人动机以外,人们还拥有社会动机:联系成员和分享、慷慨。而社会动机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导致分享和发现同伴的成本降低而持续增加。
人们会为了正义感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只有当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匹配关系为1VN的时候,占据优势的那一方才会分配出9:1的比例,而在其他时候,通常都接近5:5——惩罚对手的不公正行为,将会获得快感,而这足以超过因为得到少量钱而接受不公平待遇的快感(个人承当成本、却给社会带来利益——确保社会公平公正)
该如何应用动机理论?
1.人型纸板的提醒
2.托儿所的罚款给人们的迟到找到了一个理由,因此迟到的行为得到了原谅,所以迟到的行为更多了。
3.宗教,只要以捐款的形式来换取赎罪,那么罪恶就会永远存在。
机会(时间地点、同伴)
1.分享一本书=竞争分享,共享一个文件=拷贝分享
认知盈余(合作)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1.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对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效率要优于市场和国家——避免了公地悲剧的出现——得益于成员之间不断的沟通和协调——参与者相互可见的行为、对共同目标的可靠承诺、成员对不轨行为的惩罚的能力——人们在社会环境中会有所节制,不那么自私
2.化学替代了炼金术的原因是因为建立起了一套实验标准和沟通准则,将众人的力量联合起来
3.当大众的评论纷纷出现后,美食家的评论不再像从前一样有用(虽然仍然需要美食家阐释主厨的用意、某道菜的历史渊源)——我们不需要一位在维基百科上学习的脑外科医生,但是我们并非也不需要一位业务的食评家。因为在需求方中:做手术的人很少,而吃饭的人很多。
4.业余未必不好——我们有时与人合作或者为他人做某事的时候,虽然很业余并有可能做砸,但是效果却比请专业人士并且圆满玩完成任务更好——唱生日快乐歌或看一部同人小说——人们需要获得内在群体的归属感或慷慨感。
5.如果某个人冒出了一个需要数十人或上千人的参与才能实现的点子,那么现在他就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尝试,并且无须事先得到任何人的允许
6.公民的价值不会因为社会的突然转型而凸显,而是从群体工作中衍生出来——协作圈、社区、实践的方式
7.多达20亿的新参与者加入到媒体格局中,而这些领域之前是被一小撮专业人士所经营的。寻找绝佳点子的机会,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群体去尝试尽可能多的事物。未来并没有展现出任何上天注定的轨迹。事情之所以变得不同,是因为有人发现了如今有些事情能够成为现实,并且助力将它变成现实
8.在各种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的认知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不再拥有以往单一的信仰——社会将变得更加多元
9.从慈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医疗研究实践,我们集中分享的机会,远远比一本书里所举的例子要广阔的多。书中的例子只是特例。
为什么说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1.印刷机刚刚问世时被用于印刷赎罪机——巩固原有阶级的统治——然而同样用于印刷马丁·路德的批判《九十五条论纲》——起到了颠覆的作用。新科技仅仅是给现存社会提供了解决正在解决的事情的快速而廉价的手段。——圣经的泛滥打破了神职人员对于圣经解释的垄断。
2.新工具所提供的机会越多,任何人可以从之前社会形态推断未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在某种新工具扩散初期,就试图弄明白它的使用会如何(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社会,尚为时过早:巨大的变化会滞后。
4.1990年代,所有调查问人们:你如果能上网会做什么?当时最普遍的答案集中在”查信息、做功课“等。而如今,答案集中在”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照片、和兴趣相投的人聊天“。
5.用户从来不会完全按照系统设计者期待或希望的那样去行动;观察家们总有让这些复杂的事务都就范(成为一个系统)的欲望——遗憾的事,社会系统很复杂(软件特点、社会互动、文化语境),不可能彻底理解它
6.心智模式的不适应:在1996年,大多数人对于网络上进行社交活动还感到不自在。
如何应对认知盈余?
挖掘认知盈余的长处:
1.我们要合理设计认知盈余的使用方式,让人们通过合作,充分挖掘其间的价值
2.由产品最活跃的用户进行创新,而非产品设计者——因为贡献仍然呈现出幂律分布(长尾理论)
3.关于如何联合协作的知识,是所有知识之母——托克维尔
4.社群利用知识的效果:社群规模大、分享成本低、知识明晰易懂、协调与合作的文化
5.要从一个工具中获得最大价值,靠的不仅仅是总体规划或跨越式发展,而是连续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在这样一种转变中,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果充分利用这个过程
6.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新能力,而是我们如何在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层面上,将这些能力转化为机会。对所有能接近新型分享模式的人而言,我们如今面对的问题,是我们能利用这些机会来做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我们为彼此创造什么样的机会,以及我们形成什么样的群体文化,而不是某项特殊的技术
回避认知盈余的危害:
1.创造也不全是好事。类似大笑猫这样的创造毫无疑义,但是却十分流行。
2.即便是在最简单的共同努力或自愿参与中,各个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团体之间也会存在紧张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很多方面一样,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这个困境只能用各种妥协来化解,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妥协会令人完全满意。其中一种帮助团队参与者增进合作能力的办法,就是共享文化的创建和维护。
3.教育不能禁止交流、但也不能鼓励完全交流(答案)。在新的工具中,需要制定新的规则。确保个人与团体之间要求的平衡。
4.建立监督和惩罚系统:
====沙发旅行和eBay都建立了一套惩罚机制以降低风险,而遇害的旅游艺术家则误以为人心本善。
====成本的下降创造了更大的尝试空间,尝试可以带来价值,并创造出更多盈利动机——但是也有很多想要不劳而获的人加入。
5.对一个社会而言,充足是比稀缺更难解决的问题。
价值的分类:
个人分享(无特定对象的分享,暂时可能没人注意,但是未来也许会有用)
公用分享(针对一个群体进行分享):(大笑猫)
公共分享(相互协作进行创造,然后面向所有可能接触到这些产品的公众)
公民分享(相互协作进行创造,尝试改变社会,改善那些未参与者的生活):(Ushahidi)
群体的特征:
群体规模:
如果群体足够大,则不可预知的可以变得可以预知。
一个群体该被当做个体的集合还是单一的群体来认识?——都是。
群体行动能力减弱的特征:配对、对某物过度赞美或崇拜、过分关注外界威胁(很可能是臆想的威胁)。
在外界威胁较大的时候,群体内部倾向于推崇比较偏执的领导人(擅长识别外在威胁),从而在群体内部形成一种令人愉悦的团结感,无论所谓的威胁是否真实存在。
如何打造卓越的社群或团队?
1.公开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人
2.社会感染——传播正向偏差
3.一个追求共同目标的群体必须保证自己的高效,也要保证内部成员的满足
4.大多数群体的威胁其实来自内部——陷入仅仅满足于个人情绪需求但效率低下的行为模式中——总是回避目标。因此,必须进行自我监管。群体内化标准以后,当某群体成员偏离了这个标准,其他成员就会把该成员拉回到这个标准中——相互监督和鼓励
5.最大化个人自由与最大化社会价值之间产生了矛盾。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完全的社会控制都不是最优选择。我们需要管理并化解这个矛盾
6.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需要核心参与团队的承诺和辛勤努力,还要求团体进行自我治理并致力于接受那些防止他们受到无关及娱乐元素干扰的限制措施,专注于处理复杂的任务
7.群体需要营造出一种奖励努力工作的员工的文化。而我们需要这样的群体创造出我们需要的价值,而不仅是我们想要的价值
8.粉红内衣的成功来自于他们的目的并非为了所有成员,而是为了改善所有印度女性的自由。如果一个组织仅仅为自己的成员创造价值,那么早就失败了
9.使用那些教训来掂量对你有利的机会,而不是将它们作为一套保证成功的宝典。这些教训是:创造新机会、应对早期的成长、根据用户不断带来的意外做出调整
如何在认知盈余的时候创业?
起步:
从小做起:
======如果只有少数人用,很难创造出价值——一开始需要在最合适的地点推广
======只有在做出值得一看的成果时,团队的规模才加倍。又只有在这些人做出让其他人值得一看的成果时,团队的规模才继续加倍。
======大规模下才能运行起来的工程一般无法发展壮大。只注意创造未来大规模成功的人,在现实中往往忽略小规模的、此时此刻的成功的重要性,而这些点滴的小成功却是通往大成就的必经之路。为了拥有一个大型而优秀的系统,最好从一个小型而优秀的系统做起,并努力使它变大变强,这样做远远好过从一个大型却平淡无奇的系统做起并努力改进。——和基因突变一样
问问为什么:思考设计者的动机、思考使用者的动机
以用户能够理解和关心的方式把机会提供给用户。
提供一个能够让用户的内在动机得到回报的特别机会,最好既是个人的(自主性、竞争性),又是社会的(成员资格和慷慨心)——因为用户只会去利用那些能够被理解,并且看起来有趣又有价值的机会。
默认的胜利:对默认值的小心使用可以塑造用户的行为——用户相互交流了一些期望(这些期望必须是用户愿意去跟随的)。Backflip(网页标签)的失败在于把用户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人价值,而认为社会价值是可选项。相反,Delicious将社会价值设为默认值,假设用户会非常乐于为彼此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成长:
社会制度有2种模式:充满活力和死气沉沉。对制度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管理成长的动机。
100个用户比12个或1000个用户棘手。因为十几个人相互了解并拥有决定权,能够依赖小而精的团体规模来防止最恶劣的公共争端发生——小团体可以通过人情来进行管理。1000名用户的社区会被提供各种让他们满意的服务,有高度活跃的用户、完全消极的用户、推动者和批评家、争论者和调节者、以及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出承诺的连贯性——呈现出一种文化(大样本在统计学上趋于稳定)。
===然而100人的群体作为单个团体太大,作为社会化自给自足的团体太小。
===中型团体中的一员往往感觉很糟糕,既感受不到亲密感所带来的快乐,又得不到都市规模和多样性带来的好处
===中型团体是文化沉淀的地方(依靠协调成员之间的行为和观点),文化一旦建立,不论它是有帮助的还是可疑的,包容的还是多疑的,都很难再改变,
===团队成功的关键,是最初吸纳的十几名用户能够体现正确的文化规范——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文化规范,不同团体间存在着差异性,像Apache这样的技术性项目,需要前期的用户具备技术技能和争论的意愿,像”负责人的市民“需要积极的离经叛道者。没有任何一种用户,也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从100人到1000人们原先的文化都很有可能依然发挥作用。
人各不同,人越多,差异越大。小团体里,每个人几乎可以平等地参与,而大团体里会有核心团队和边缘团队——协作圈模式。系统越大,核心与边缘团队之间的差异就越大——在互联网上,人们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之广,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将参与贡献的单位最小化,并且将贡献的门槛降到最低,维基百科通过非常广大的参与范围使它的贡献达到了最大化。
当群体规模扩大——要么原来的参与者变成观众,要么人们各自形成了小型的、相互重叠但依然很亲密的团体——facebook让用户形成了相互重叠的社会时空你可以用户大量的用户、活跃的用户群、志同道合的用户群,但是只能3选2……
将惩罚权力下放:当有人违反规则时,用户愿意亲自去处罚这些违反者——赋予用户这个权力——一旦发生争吵,乘务员会接管权力,并强制执行——可见的执行规则的意愿实际上降低了列车管理员的执行成本。
没有人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对。维基百科的前身失败了,而Twitter直到智能手机普及才爆发能量。所以我们要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断学习。学习速度要很快,每半小时就更新一次。甚至安排观察者每天观察是否有用户主动使用。需要改变、创造出一种观察用户的新方式,来替代”焦点小组“和”民意调查“。
成功也会比失败带来更多问题,因为会有敌人暗中破坏——但是计划总会漏洞百出,用户也不会按照设计者的初衷行事——虽然要提前做计划(未雨绸缪),但是限制用户的某些行为,也就限制了更多的可能性——就算对所有可想象的问题做出预防,依然要面对想象之外的问题,一般来说,用于尝新、迎接相继出现的困难,比没有遇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闭门造车更有效。文化不是靠命令产生的。任务的关键并不是要完成某件事,而是创造一种让人们愿意去做事的环境。只有出现问题以后,规则和限制才显得有价值。
明确的规则无法在一开始就建立……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团体,没有任何一套规则或指南可以描述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唯一最伟大的有关我们能从认知盈余里得到多少价值的预测就是:这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和鼓励彼此去试验,因为唯一能去尝试每一种可能的群体只会是每一个人。
新的沟通技术——重大的新机遇总是会造成对社会的重构。结缔组织随着这种连接着的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连接着的社会也随着它的结缔组织的变化而变化。
展望未来:
1.我们尽可能承受的混乱和无序的上限就是社会扩散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当新观念已经普及,社会性工具被接受,那么原来的混乱无序就不复存在。最重要的协商是社会中市民的协商,在全新的可能性下,他们是唯一能够合理决定自己想过什么样生活的人群。
2.大人们已思维定势,而通过孩子们的眼睛,也许才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潜力!孩子在电视旁边找鼠标,并且认为”如果以你为对象的媒体没有把你包含进去,那么就不值得在它面前待太久“。孩子们不必删除大人们在童年获得的只消费的经验,而他们只会假设媒介同时并排包含了消费、生产、分享这几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
3.我们四处寻找被禁锢在创造和分享之外的人,他们有的还享受着消极的或被禁锢的经验——如果我们开凿出一点点认知盈余加以利用,给予彼此参与的机会、对彼此的尝试做出奖励,那么我们一定会让世界更加美好。
知乎周源:认知盈余时代的知识实践
文/周源(知乎CEO)
时间、工具和动机,恰好因某一合适的机会结合在一起时,认知盈余的巨大能量便能迅速爆发出来,每个人的参与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激励。
《认知盈余》这本书我看的很晚,在做知乎的过程中,有用户反复问我对《认知盈余》的看法。在看这本书之前,认知盈余所释放的价值在知乎非常明显的在发生了,所以我带着一份理论结合实践的狂喜去翻这本书的。
如何概括的把这本书的内容理清楚,我归纳为四点:时间、工具、动机和机会。
1万亿小时的时间
第一是时间。书中讲的时间资源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即全世界有一万亿小时的时间。大部分人其实有很多空闲时间,如果能把这部分闲的时间拿出来做一些有产出的事情(即那些不是为消磨时间而做,能参与社会价值交换,对他人有用的事情),便能释放出很大的价值,比如律师业余做普法,财务业余教大家记账理财,大夫普及健康常识。
知乎是什么情况?从上线的第一天,就反复有用户提出能不能做一个防沉迷系统,因为很多的用户在知乎上回答、提问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另外阅读的用户也花很长时间看,以至于停不下来。知乎上这些认识的或者陌生的人,在进行提问和回答时,会有一种“爽”的感觉,他们对知识有天然好奇,很关心大家都在问什么,在回答什么。这好比是一个更完整的大脑,每个人的头脑是这个更完整大脑中的某一个神经元,一旦通过某种机会连接起来,就会产生兴奋的刺激感。时间这个东西,无疑是第一个条件。
随处可得的工具
第二是工具。克莱·舍基反复提及电视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电视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特点是很难分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对于电视的使用目的只是被动消费而已。有很多的行为没有在过去看电视的活动中体现出来,一个是创作,一个是分享。创作和分享要靠新工具去解决。克莱·舍基用了一个例子,比如买一台电视,电视台增加了一个消费者,但是并没有增加一个生产者。但是买一台电脑就不一样了,在增加一个消费者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个内容生产者,内容的生产者通过互联网会很容易实现广泛的连接,还会把创作和分享这两个重要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同样一个例子就是在知乎上,每个人不可能去掌握别人知道的知识和经验,但拥有你想知道的经验和知识的人就分散在身边,以前没有这种可能去向这些有真知灼见的人发问,对这样的人来说,知乎就是很好的工具,你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大量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提问,工具赋予了你这种可能性。
因此,我们在知乎看到两点,一个是时间。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知乎的所有的用户在内容和生产上,一共花了200万个小时;二是,邀请人和被邀请人都非常积极,社区中形成了一个相互尊重的气氛,让提问、回答和邀请成为一个社交行为。时间和工具结合在一起,舍基一共花了四章内容在解释,而在知乎,这个事情每天都在真实的发生。
更加强大的动机
第三是动机。知乎上线第一天就有人问,“知乎上有很多的牛人,他们每天都很忙,为什么要去回答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有非常多的答案,我本人最喜欢的一个答案是:“我不是专家,但是我记得约翰·杜尔(风险投资基金KPCB创始人)年轻的时候说的一段话,‘我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拥有的知识都是我的导师教给我的,此生我无以回报,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所学去教授给其他人。’这个事情,这些话我虽然非常认同,但是它很感性。”
《认知盈余》从心理学映射分析认为,每个人的动机可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通常,问上述问题的人都会带着一个假设,谁付了他钱——这个动机是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他的回报,按照克莱·舍基的话就是“热爱大于金钱”,这将产生很大的不同。我们过去门户级的内容创作,都是靠外部激励来成形,但在优酷和土豆上传视频的人,在豆瓣(微博)上写影评的人,大部分是没回报的。他们真正的原因是内部动机——我非常热爱这个事,我就去做了。
有时间,工具随处可得,“有钱难买我喜欢”的动机这3个条件普遍存在,但为什么在知乎上产生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用户行为?这就牵扯到第4个重要问题,机会。
每个人的机会
机会,往往是一系列偶然事件。1998年,网页的数量爆炸性增长,人们需要把网页信息组织起来的工具,谷歌(微博)、维基百科这种抓住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的产品受益于这件事,成为人人都用到的互联网产品;2003年,个人开始把越来越多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并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Facebook、QQ等抓住人与人之间关系链的产品受益于这件事,成为数亿网民离不开的互联网产品。这其中有偶然性,也有网络发展的必然性。
知乎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人和人,信息和信息,都在网络上建立起了关系,那么在人和信息之间建立关系,是否成为接下来一系列伟大事情出现的机会呢?我们相信是的。互联网过去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些专门的产品能将人和知识的关系更好地连接起来,让每个个体的动机能够有效的借助时间、工具汇聚放大成群体的力量,实现知识的创造,并且彼此享受这一成长和愉悦的过程。当一个群体在上述3大条件具备、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你会发现这和独立个体的行为规律完全不同,它会形成一个大家互相帮助群落。知乎就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群落,有些可能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但未来一定能让这些知识群落浮现出来。有点可惜的是,我们在谈论这个机会的时候,克莱·舍基并没有给出特别清晰的实例。如果他当时在知乎上与我们聊聊的话,应该会有更生动的例子。
读点:马化腾推荐序
文/马化腾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最近有幸读了两本克莱·舍基的书。第一本是《未来是湿的》,相信大家都知道。
《认知盈余》是第二本。作者不愧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举止以及文化的变迁洞若观火。这两本著作一脉相承,它们所探讨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随着全球用户接触互联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互联网用户数量变得更加庞大,它们将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型态?我们又该如何顺应这种变化?而作为互联网的从业者们,该如何从中寻找自己的机会?
克莱·舍基应该是一个坚定的“分享主义”倡导者。如果说,《未来是湿的》告诉我们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分享的世界,人人都在享受分享所带来的“红利”,那么《认知盈余》便是在进一步阐述,我们得以分享的资源禀赋。
任何时候,人们都不缺乏分享的欲望,为什么克莱·舍基会把它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时。互联网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让每个从业者得以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意味着,每个人可以享受更多工作之外的时间;
其次是地利。通讯成本的下降、带宽的增加,让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它像水和电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最后是人和。接触成本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使得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网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二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如克莱·舍基所言,“对网络的传统看法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虚拟信息空间的整个概念都在退化。”
网络世界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意味着基于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要重新架构。
我曾经说过,不管已经出现了多少大公司,人类依然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在这个行当里,不管一家公司的赢利状况有多么喜人,也随时面临被甩出发展潮流的风险。
发展潮流的漩涡正在席卷我们,网络正在发生演变。过去,我们可以把网络解读为一种精英享用的新兴工具,它向用户提供的是接触传统精英文化一个更加便捷的通道,也就是说互联网是内容的传递者而不是生产者;现在则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型态的元素,正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的内容、制造新的话题。
“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什么是“认知盈余”,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可以说,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在中国,微博的兴起,同样有赖于它。
参与分享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强大,互联网产业也随之迎来“核聚变”,原来我们所熟知的商业模式,随时可能成为泡影。每一个从业者必须认识到,如果你不能学会主动迎接,不对这种网民自由参与分享的精神保持敬畏之心,你就会被炸得粉碎。
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不再吃香。在新的时代,如果还背着这些包袱,那就等于给波音787装了一个拖拉机的马达,想飞也飞不起来。如何铸造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才是互联网新时代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个新时代,不再信奉传统的弱肉强食般的“丛林法则”,它更从崇尚的是“天空法则”。所谓“天高任鸟飞“,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但生存的维度并不完全重合,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鹰也有老鹰的天空。决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发现需求、主动创造分享平台的能力。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将是内容的主导者、分享的提供者。每个用户的知识贡献、内容分享,是这个平台赖以成功、赖以繁荣的重要保障,“少数人使用廉价的工具,投入很少的时间和金钱,就能在社会中开拓出足够的集体善意,创造出五年前没人能够想像的资源”。任何有意打破这种保障的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腾讯打造成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自由创业、供更多用户自由分享的开放平台。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它需要腾讯内外都改变心态,用更加开放的大脑去迎接变革。这段时间来,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些经验,也总结了很多教训。无论如何,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也相信,坚持走下去,互联网新时代的晨光就在不远的前方。
最后想说的一点感慨是:互联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最近在一部科幻小说中,看到了一段对于“四维世界”的描写。仅仅在熟知的三维世界上叠加了一个维度,整个宇宙立即变得无比寥廓、无比美妙。克莱·舍基的每一次发现,其实都是在提示我们,未来人类世界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维度。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整个人类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实验室。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试验的设计师和参与者。这个试验,值得我们屏气凝神、心怀敬畏、全情投入。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3
最新评论
A 郭继宏 Evan
恩。。。。。。。。
2020-09-04
大 家 都 在 看
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性群体行为透视,读《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虎嗅
34:19
#语出惊人的大佬
施展:元宇宙到底是未来,还是虚无缥缈的泡沫?
腾讯研究院
编辑力量的轮回
魏武挥
利用认知盈余创业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云瑞
在“工作”与“消费”的物化中,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
青年志Youthology
算法世界给不了你真实温暖的生活
幕味儿©
未来大模型如何撑起几十万亿美元的市场?
袁峻峰
外卖骑手研究,困在批判性理论里
信睿FM©
文科生,如何在AI时代找到价值
真故研究室
对话前OpenAI科学家:AI会让我们远离人性吗?
财经十一人
调研10年发现:不怕大风大浪的人,有12项永久技能
混沌学园
37:31
#风口浪尖
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二)
潘乱
17:44
共克时艰?寒冬将至?那只是你缺乏常识
造就Talk
12:52
#元宇宙是个筐
元宇宙的尽头,是新的韭菜地
北冥乘海生
25:10
#敲黑板划重点
《三体》经济学:三体小孩也会上补习班吗?
二向巨擘
23:16
#AI有多智能
AI会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吗?
适道
11:22
#高新技术流
科技巨头该为算法推荐注入价值观吗?
差评君
11:59
#5分钟科普
算法的真相:为什么算法不是创作者的万能钥匙
人间自习室
24:30
科技是向“善”的还是向“内卷”的?
虎嗅直播
14:45
#小行业大作为
这是年轻人最有可能抓住的财富密码
北冥乘海生
大 家 都 在 搜
商业
蔚来汽车
酒企
超市
商超
演唱会
购物中心
盒马
星巴克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