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1-08 11:45
记者节无需渲染理想,码字人最好的评价者是自家孩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题图来源:《聚焦》


今天是记者节,聊几句闲话。


投身媒体这个行业,以一份记者工作养家糊口,只要不偷不抢靠自己努力,都值得尊重。这与行业无关,在我眼中,社会上每个抱着“混碗饭吃”的态度,合法努力赚钱以养家糊口的人都值得尊重。


但也正因为这样,过多渲染理想就没有太大必要。毕竟,调查记者几近绝迹,行业人员整体流失率严重,悲情与无奈往往压倒自我认同,这些糟糕状况才是媒体行业的真相。更糟糕的是,当下的大多数从业者,实际上所做的工作与真正的“记者”定义无关,不少人更像一个直接输出的喇叭。


不管有没有编制,媒体人都是传统意义上体制内的一份子,而且是受压抑程度相当之深的群体。压抑主要来自于信息源与输出严重不对称甚至相反,说到这里,倒是可以为记者辩护几句:现实中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事情求助记者,记者帮不上忙,一是没事时骂记者“唯恐天下不乱”。


其实这两种思维都很傻,记者帮不上忙是正常的,人家也要养家糊口保工作,就像你平时不敢得罪村长和科长一样;至于“唯恐天下不乱”,也是高估了记者,你以为记者可以随便写稿,写完了就一键发出吗?能经过层层审稿发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唯恐天下不乱”。


不过这两种情况确实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媒体人的空间很狭窄,能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少。


但在空间狭窄的同时,这个行当又往往会带来一些虚幻感。作为体制内工作,它除了能带来相对稳定收入外,还有很多平台上的便利,也正是这些便利,很容易迷惑人的心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跑会议新闻特别厉害的记者,当地主要领导的稿子由你包办,单位里人人都夸你是大笔手,你会不会飘飘然?当然会,谁不爱听夸奖呢。但这种职业成就感是不是虚无的呢?拉长到整个人生来看,当然是。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写东西的人其实很艰难,毕竟白纸黑字留着,随时都能翻出来。在历史上,写作者面对的一头是因言获罪,另一头则是一头是因言做舔狗。如果两样都不想,那就只能战战兢兢走中间。但两头往往很宽,中间却只有一根钢丝,走着走着可能就掉下来。在这种逼仄空间下,对写作者提太多道德要求,往往会是苛求。


但抛开这些,仍有一个浅显的标准可供参考:你留下的白纸黑字,过十年还能不能站住脚,过二十年还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看?


我相信大多数从业者都做不到。“过十年能不能站住脚”,对于记者来说要求太高了,可能换个县市领导,很多说法就推翻了。至于孩子,二十年后告诉孩子“当年某某历史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就是你爹采访完成的”,固然是记者荣光,但拿出一叠泛黄报纸,告诉孩子“看,这是你爸当年写的各种会议报道,我当年跟过八任市委书记呢”,你觉得能拿得出手不?


纸媒有个很好玩的现象,领导往往会批评采编人员不看自家报纸。之所以批评,是因为这种现象很普遍,昨晚写的稿子,第二天报纸出来了自己都不想看,这才是行业常态,何况二十年后?


当然,这样其实也不丢脸,混碗饭吃而已。只是既然如此,就不必谈太多理想,因为理想是可以留给后人看的。


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时政和社会记者,也适用于其他码字者。比如文化线记者,看似人畜无害还风雅,但你在稿子里过度吹捧的“大师”,真的经得起考验?万一他塌房了,你的稿子被翻出来陪骂,你觉得丢人不?又比如历史写作是如今出版行业的风口,老老实实记录历史,普及常识,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你非要尬吹,比如把宋朝跟现代文明宪政扯上关系,固然迎合了现在的某种需求,但丢人也是迟早的事情。


写作者如果能将自家孩子当成第一读者,将文本的受考验时间拉长到二十年后,那么想不要脸都很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