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1-17 16:33

2018 AI产品趋势(中):亚马逊谷歌打价格战,讯飞网易忙“复制”

人工智能大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底层技术的成熟发展,倒逼着应用层不断有新产品涌现。恰逢2018 CES展刚刚落下帷幕,满满的黑科技、新奇特:那些黑科技的产品究竟是噱头还是风口;同质化的语言设备,究竟几斤几两;高调发布新产品的公司,是真实力还是假自信……


本文重点探讨AI消费科技品中常见的四个品类:智能音箱、翻译机、家庭机器人和耳机。为你拨开云雾,正本清源洞察AI产品的乱象和本质。


一、现状:疯狂造物、同行涌入和价格战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人工智能时代汹涌而来。被AI赋能的硬件开始层出不穷地出现。创新者疯狂造物,竞争者迅速抄袭,巨头低价血洗,这样的现象已经了成为常态。这是资本催生的泡沫,还是发展的必然呢?


1. 形态乱象:造物者的狂欢时代


用大开脑洞来形容当下的智能硬件毫不为过。各式各样形态的产品被创造了出来,音箱加屏幕、耳机加屏幕、平板加轮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你是AI公司的产品经理,你可能会为这样的自由搭配感到兴奋,但你也会感到迷茫,究竟怎样的形态,才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每一个硬件品类,都有它该有的形态。离极点式形态越远,产品越难商业落地。


客观判断一款产品的最好标准就是产品销量。消费者会用脚投票,选择他们喜欢的产品。我们回顾过去一两年,无论是音箱、机器人、耳机还是翻译机,真正畅销的,都是极点形态的产品。大量的AI产品偏离了这个品类该有的形态极点,走上了新奇博眼球的道路。


噱头式的新奇产品只能去骗投资人,对团队而言是反向负作用的,因为资源被白白浪费了,时间成本被损失了。在下图中,有一些产品是极点式形态,其他的产品可能就跑偏了。



2. 复制模式:竞争者蜂拥而上


在消费级AI产品中,同质化竞争可以说是异常激烈。创新的产品一旦被成功验证,立刻有大量的同行模式复制。在国外,谷歌在音箱领域基本沿着亚马逊Echo的道路加速赶超。普通音箱Echo、迷你音箱Echo dot,到带屏音箱Echo spot,这三种产品都是被亚马逊验证过的成功案例,后来者复制就好。而亚马逊不太成功的便携蓝牙音箱Echo Tap,未见分晓的Echo Look,谷歌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就完全没必要去复制。


国内也是如此。巴巴腾是比较早的陪伴机器人,千元以下价位、可爱造型,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市场反响不错,被验证是成熟可行的产品模式。在2016年底,讯飞的阿尔法蛋也加入到这个市场,凭借着自身实力很快取得了市场领导权。翻译机也是一样,2017年讯飞晓翻译机引爆了市场,立刻就有更低价位的准儿翻译机、网易翻译蛋出现在市场上。


模式复制,或许也是市场欣欣向荣的一个标志。如果产品没有人复制,那十有八九是产品出问题了,比如带屏幕的耳机,人形的手机……复制也好,抄袭也罢,已是事实。产品不仅需要超越自己,更要领先同行。


3. 低价血战:总有人拿起屠刀


国内用户,想必对天猫精灵双11的99元大扫货记忆犹新。这样的做法被一些业内同行的嘲笑,站在产品艺术性的角度嘲笑低价策略的粗野。


比低价策略更可笑的,就是嘲笑低价本身了。


以美国音箱市场为例,Google Home在2017年向亚马逊Echo发起了激烈的进攻。美国的市场份额从22%提升到24%,主要归功于2017年发布的Google Home mini,平时售价是49美元,促销时29美元,和亚马逊Echo Dot赤身肉搏。


没有Google Home mini在一线拼杀,市场份额的大任能指望高端售价的Google Home Max吗,能指望第三方友商的音箱吗?都不能,音箱争夺是成熟行业的硬战,必须在商业层面上以平民低价的产品去抢夺市场。不仅是音箱品类,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品类成熟后,低价竞争迟早会来临。


二、极点策略:非极点不能存活


回顾2017年,被媒体报道的AI科技产品数以百计,但真正触及到用户层面且为人熟知的甚少。AI创业有没有泡沫?肯定有。但在泡沫破灭前,所有创业者都得冷静地思考要怎样在销量困境中突围。这个出路,就是寻找极点。这里说的极点,就是AI赋能硬件产品的最佳形态。


市场的狂热,让大量科技产品偏离了它本来的形态和价值。只有找准产品的形态和价值极点,才是产品设计最本源的方法。


点策略有三条准则,分别是极点形态、极点价值和合理价位。


1. 极点形态:回归产品的本来面目


我们在第一部分中,讲述了现在AI产品的乱象,形态新奇各异。无论是带屏幕的耳机还是带轮子的平板,都偏离了品类的本来形态。如果你从互联网转型做AI产品经理,那关于形态的选择设计,就是你应该小心谨慎把握的第一步。形态一旦错误,体验再好的软件,也是无济于事。


下图是四个品类中各产品的形态的分布。判断标准是客观的销量。同品类中,销量越好,越靠近极点态。


Echo Tap销量不及Echo,小鱼在家销量不及阿尔法小蛋和好儿优(天猫数据),Vinci等其他AI智能耳机销量远不及附带语音助手的传统大牌耳机,Google Buds的翻译功能被国外主流媒体批评鸡肋多余。



智能音箱的极点形态,就是常规音箱的形态。无论是亚马逊、谷歌、苹果,还是数以百计的第三方厂商音箱,如果决心想卖出销量,没有谁会做无意义的形态变种。大众消费者不会为艺术形态背后的额外成本买单 。值得一提的,以Echo Tap为代表的便携式的蓝牙音箱,也被证明不是一种彻底的智能音箱形态。


这里不是说Echo Tap是失败品,而是说Echo Tap不会是语音助手的主流载体。这一点从亚马逊和谷歌在2017年的发布新品中也看出来。亚马逊没有推出Tap 2代,谷歌也没有跟进推出同类的便携式音箱。智能音箱在家中的远场交互最合适,联着网插着电,你不用考虑WiFi和续航问题。但是便携音箱就不一样了,你如果打算在室外用语音操控播放音乐,需要让音箱连WiFi或者手机热点。你或许会说,那我不用语音交互,直接蓝牙连接不就行了吗?那你应该单独买一个JBL Clip户外音箱。


刨除掉语音模块的成本和时刻唤醒背后的电量损耗,同等成本下传统音箱可以做到续航更长,音质更好,便携蓝牙音箱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正是基于这个逻辑,亚马逊不会指望Echo Tap冲在一线去抢夺市场份额,搭载Google Assistant的出门问问mini也有不错的销量。但总的来看,它们都是过度态,不是极点态。


在四个品类中,形态差异最疯狂的就要属机器人了。机器人这个词,本身就激发了大众无限的科幻想象。桌面的、轮式的、人形的、有屏幕的、没有屏幕的、千元价位的、万元价位的……这样的造物狂欢,在2018年CES上同样延续着,索尼机器狗、端可乐机器人等等,消费大众都在拍手叫好。


但有多少人会买呢?产品形态要服务于用户需求,而用户底层需求可能几十年都不会变。


消费机器人的极点形态,在2018年初就已经比较清楚了。千元以内,是锚定于早教机的智能玩具,如科大讯飞Alpha蛋、巴巴腾。千元以上,锚定于儿童平板的智能玩具,如腾讯的Qrobot,好儿优机器人。至于那些自我定位成未来时代的AI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售价好几千的高价机器人,在2017年销量惨淡,在2018将会持续惨淡。


耳机是2017年底开始逐渐在国内变得热门的语音新载体。语音助手对于耳机来说,只是一个二级的附加功能。一旦走出家庭场景,手机手表不离身,Siri+屏幕的体验会远优于耳机唤醒。哪怕是在跑步不带手机的极端场景,也马上要被具有蜂窝数据的智能手表覆盖。所谓的智能耳机创业项目,只是昙花一现。当下的传统耳机厂商,如Bose、Sony、Beats,产品都已经逐步迭代加入智能语音助手。创业者,或者科技巨头根本没办法通过这个二级功能来入局耳机市场。类似智能音箱的行业革命不会在耳机领域上演。


最后一个品类是翻译机,是2017年开始爆红的AI产品。这个新兴品类很快会在2018年向二元极点化演变发展。


2、价值极点:围绕核心价值打造产品


为什么说极点式形态才是AI产品的终极形态?因为极点形态,最大程度呈现了极点价值。


音箱的价值是什么,聆听音乐;智能音箱在传统音箱的基础上,解放了双手,提供了海量内容服务,对产品底层价值做了重构,才造成了音箱市场的大变革。家庭机器人的价值是什么,娱乐、教育和效率。越接近这三个底层价值,产品越纯粹,越能实现商业化。耳机的价值就是听音乐,语音助手是附属价值。如上三点基本都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在这部分要重点讲解翻译机的价值。


2017年,讯飞翻译机的爆红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售价2999元的产品在天猫上月销近700余台。同类的准儿翻译机、网易翻译蛋,售价分别在1000元上下,销量远不及讯飞晓,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或许有人会说,讯飞在语音上有技术积累,品牌优势。那讯飞旗下的1000元低价版译呗是咋回事,月销量都只有晓的三分之一。



有翻译APP何必要翻译机?有低价版,何必要买高价版?我们以当下翻译机器的主流五种产品为例做研究,思考两个极端:


一个是极端高价高销量的讯飞晓译,具备离线翻译、可插SIM卡。这让它可以完完全全脱离手机,在出国旅游时畅快使用。手机没电、WiFi连不上、爸妈出国旅游等等,这些场景下翻译机都是必需品,而且市场上没有同档次竞争者。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者的规模达到1.22亿,目前AI翻译机覆盖的人群在千分之一数量级,这个比例还有增长空间。那讯飞晓译就是翻译机是最终形态吗?并不是,高价位翻译机,屏幕化是必然。讯飞不做屏幕化,竞争者就会涌上争夺高极点。


了解了讯飞晓译的成功,我们往下思考,就容易看出译呗、准儿和网易翻译蛋的尴尬。千元以下的产品,销量还不如旗舰晓译。因为功能递减,而且还会受到手机翻译APP的影响。低价市场的极端发展,就是500元以下的手机配件。以手机为屏幕载体,辅助收音、播报和离线翻译。


3、合理的价格区间


忽视价格的威力,是很多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设计软件时,把功能做到极致,只是时间和人力问题。但在硬件领域完全不一样,超越价格区间,一味追求功能极致,失败风险极高。硬件产品要人们实实在在地掏腰包,可价格越贵,消费者做购买决策的时候越慎重。


如果你的产品是对销量和业绩负责的(战略性、艺术性产品不在考虑范围),那价格区间就是产品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的。


什么价位,能出什么样的销量,这是客观事实。曾经有个公司问我,如果我要研发一款消费机器人,年销售目标10万台,售价3000元,要怎么设计产品。我说,这个目标是不现实的。如果产品没有屏幕,以阿尔法蛋的定价和销量做参考,千元以下才有希望年销量十万。多余的摄像头、传感器、运动关节,孩子对于这些感知度很弱,这部分成本造成的购买障碍远甚于其所带来的价值。


AI领域充满变数,不断有新的机遇,也不断有新的竞争。很多时候,走得对,比跑得快更重要。硬件产品一旦方向出错,耽误的就是半年一年,这是多少个熬夜加班也挽回不了的。所以,AI硬件产品,更需要选择合理的价格区间,围绕极点价值,去打造极点的形态和功能,让产品真正商业化落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