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特别策划
2023-11-26 20:03你说,买车到底是为了什么?
要我说,就是自由。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购车,无论是图上下班方便,还是喜欢自驾旅行,无论是享受驾驶乐趣,还是单纯喜欢汽车,甚至是拉货为了生计,最核心的诉求,都是自由。
不过如果这份自由被带上了“枷锁”——充电慢、低温性能差、电池安全担忧、续航焦虑……很明显就自相矛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纯电动车有着诸多变革的体验升级,但依然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电动车,首先作为一辆车,起码要先给予用户自由出行的能力,然后才是其他附加的能力;但纵观现在的趋势,大部分车企都在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疯狂发力,却似乎没有几家在深耕如何打破“枷锁”的技术。
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自由,需要自己争取
很明显,限制着电动车通往自由的核心难题,就是电池。
在燃油车时代,人们买车最看重的技术指标是发动机,因为马力大、油耗低、耐用等优点都与发动机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哪家车企拥有着领先于市场的发动机技术,谁就有市场话语权,谁就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电动车时代,这个核心技术指标就是电池,因为电池技术不仅关乎着续航能力,也关乎着充电速度,甚至还涉及到安全性、寿命、环境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电动车时代,电池技术对于汽车厂商而言,就像当年的发动机技术,决定着产品根本性的竞争力。
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
就是哪怕燃油车时代似乎已经在网络上“被结束”了,很多厂商依靠发动机技术实力,仍然在获取称赞和订单。而在这个人人宣称的电动车时代,似乎只有个别厂家在自研自产电池,其余敢说自研的都几乎没有,也就更谈不上长远的规划和布局,即便有,也最多是“将用上某家的最新技术电池”。
作为电动车最核心技术都没有掌握在手中,为什么他们都不慌呢,还是说别有原因。
简言之,其原因就跟一些全球传统汽车巨头做不好电动化和智能化一样,就一句话:“费力不讨好。”因为研究电池技术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而且其回报周期可能相当长;换句话说,对于大部分厂商而言,与其选择海量投入电池研发的长期主义,不如直接采购市面上的产品,省时省力的同时,还能把省下的资源投入到其他更立竿见影的部分。
短期来看,似乎并无问题,但如此的横向整合,放在燃油车时代可行,因为核心技术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从商业经营的角度考虑,横向整合是能产生更多价值的方式。然而目前的电动车时代,远远没有发展了百年的燃油车时代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从电池的角度而言,它甚至限制汽车这个产品最基本的诉求——自由。
长期来看,谁想要在将来的电动车时代占据稳稳的一席之地,电池技术,甚至是电池生产,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谁给电动车消费者自由,消费者就会给谁发展的自由。
不过,道理谁都懂,但在如今疯狂“内卷”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能有实力和资源去做长期主义投资的车企,并不多,其中长安汽车算一个。
长安汽车近些年营业额、利润业绩持续增长,厂商销量排名从十几名提升到第四名,市场份额也从1%-2%提升至5%。种种成绩都在印证着“科技长安”的战略正确和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但同时他们也很清楚,在电动车时代,电池作为重中之重影响着整个用户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和价值认知,并且因为良好的盈利能力是发展基础,他们不仅对电池技术进行钻研突破,还要把握生产端在手中,以确保长久的市场竞争力。
前一阵11月17日在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自研的“金钟罩”电池品牌发布,不仅展现了现阶段的电池实力,并且还公布了一系列提升液态电池性能、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领域突破、探索新型电池技术等方面的长期规划,全面解决用户在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低温性能等方面的焦虑,让消费者“自由”享受电动车带来的全新体验升级。
自由,需要底气
从长安汽车公布的信息来看,关于电池的布局他们不仅准备已久,且动作迅速。
仅在车展发布电池品牌“金钟罩”后7天,11月25日,其首款标准电芯在时代长安宜宾工厂正式量产下线,首款标准电芯使用了“快离子环石墨”、“超高导电解液”等多个全球领先前沿技术;而这座总投资额高达60亿元、占地1000亩的时代长安电池工厂,仅用285天的时间便完成了从筹备到建设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这座工厂将采用全球尖端技术,实现标准电芯“一秒一颗”的地表最强生产速度。同时,长安汽车成立的先进电池研究院,目前已经拥有1200多人的电池研发人员,计划将增加至3000名相关研发人员。
长安汽车在其规划中,仅液体电池,也就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采用的锂电池类型,就要做到充电速度普及5C。甚至即将就要实现融合4C超快充,20%到80%也仅需10分钟就能完成,这是什么概念呢,以一辆500公里续航的车辆为例,10分钟即可充入300公里左右的续航,真正做到了充电几分钟,高速几小时的续航。
不仅如此,长安汽车将对液体电池进行材料改性、体系优化等技术攻关,预研7C充电速率,实现最快充电7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电动车用户不仅无需担心充电慢的问题,甚至也不会再有里程焦虑。逻辑很简单,之所以在充电站已经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但仍然存在续航焦虑的原因,就是因为充电慢。比如高速服务区都有充电站,但是一遇到节假日就会出现排队的情况,正在充电的用户因为担心后面路途充电也会遇到排队,就索性多充一些,但同时也导致了其他人排队时间就会加长,充电慢的问题就产生了连锁反应。而仅需几分钟即可充入大量续航,则会让用户随充随走,毫无担忧,这就像“存款多”是有限的,“挣钱快”才能实现自由。
当然,充电快能够很大程度上打破限制电动车自由的“枷锁“,但是安全更是自由的大前提。
长安汽车在电池系统中通过“定向排气、全时预警、超压密封、绝缘阻隔、航天隔热、醇冷散热、瞬态泄压”7项极致措施来实现层层周密防护;其中隔热部分采用军工标准新型隔热材料,隔热性能较行业水平提升30%,100%实现热抑制,使用温度比常规材料提升200℃以上;哪怕电池遇到极特殊情况,也能确保乘员的安全。
此外,电池系统还装配有云端大数据实时计算的监测系统,实现毫秒级安全风险感知,100%防范安全风险,全方位守护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
不仅如此,电池系统中采用的全温域热管理系统,还能够在极端温度环境下,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调整温度来保护电池的安全;因为电池在极端温度下,充放电都有可能造成对电池不可逆的损伤,时刻确保电池的适宜温度,不仅能够让用户时刻享受到性能、充电快的优势,还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和保障其安全。
此外,全温域热管理系统不仅仅是确保了电池的寿命和安全;长安汽车创造性地发明了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有效解决低温条件下的电池升温难题,确保了极寒温度下电池的性能表现,让车辆走遍大江南北,无惧严寒高原,让地理、温度环境不再成为电动车用户的难言之隐,而是随时谁地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
这些都是长安汽车的底气,是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的底气,同时也是能提供给电动车用户自由的底气。
自由,是骨子里的东西
在长安汽车的这场“金钟罩”发布会中,提到了这么一个概念:“新能源消费者获得价值指数(CVI)”,即空间*续航/价格*重量。
从这个计算方法中,可见长安汽车对技术的理解和品牌的性格。说白了,就是既要让车辆的空间更大,续航里程更长,又要重量和价格降低。这里面体现的正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通过钻研电池、电机等技术,提升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让车辆集成度提高,既保障乘坐空间又实现降低车辆重量;同时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壁垒和工程量产实力,从而打造更加具性价比的产品,进而降低价格。
长安汽车,不仅在努力尝试打破电动车的“枷锁”,改变市场对电动车的担忧,还消费者出行的自由;同时还要给予消费者购车的自由,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电动车的体验升级。
这,是长安汽车刻在骨子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