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如何解读城市,我们已经见识了太多方法:人口增长、经济指数、政策红利……等等。但这些庞杂的数据资料,却往往把城市间的比较,变成繁琐的算术题。不仅增加了普通人的理解门槛,更难以迅速切中本质问题——我该不该选择这个城市?
从这个角度而言,此前大部分关于“北上广”的讨论都缺乏对实际生活选择的借鉴价值。之所以容易水化,就是论者们屡屡把“北上广”默认为一类城市。其实,且不论上海,就北京和广州而言,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城市。要不是文字货币相通,说是两个世界恐怕亦不为过。这就是由于缺乏对城市内核的把握所造成的误解。
地域鄙视的根源
大概从去年开始,东北就成了微信公号们的流量担当,只要是缅怀、反思、痛斥东三省现状的文章,都具备高几率十万加的潜质。前段时间,另外一个具备类似效应的流量新贵登场,就是与东北隔海相望的山东。
东北和山东有什么共同点呢?一、在中国社会当前的功利序列中,这两个地区丧失了历史优势,不仅在下滑,甚至很可能难挽颓势;二、在当前把握互联网话语权的“新社会阶层”眼中,东北和山东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上升通道,无法解决“追求美好生活”的首要任务。(新社会阶层的专业定义: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
当然,有类似问题的地区不止东北山东,只是它们表现更突出,其文化内核更容易被媒体换取流量罢了。
将上述两点再概括一下,就是:一、这两个地域发展太慢了,在这里“上车”不划算;二、不在这两个地域当上公职人员,是很难过上好日子的。
换种说法就是:一、内外部社会阶层差距感均极为强烈;二、缺乏阶层跃升通道。
这就正应了所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不甘于当前阶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阶层跃升通道不足。这对矛盾强烈的地方,就肯定不受欢迎。
所以要不怎么有人说“心理上觉得可以逾越的贫富差距,可能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像东北山东这种只能感知到内外部的强烈差距,但不觉得可以逾越的地区,自然就会失去发展动力。人们就跑到别的可以逾越的地方发展去了。
这就是社交媒体上屡屡鄙视、消费这两个地区的根源。
三个世界
东北山东,要不是和北京文字货币相通,现在还有谁觉得它们和北京是“一个世界”呢?因此,以大部分北中国省份,少数南中国省份为代表的地区,都属于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特点是“阶层差距明显,阶层难以逾越”。
而北京,自然就是另一个世界,北京的特点是“阶层差距非常明显,逾越机会也多”。这很好理解:北京不仅陈列着全国最雄伟通天的社会金字塔,也给了一文不名者空手套白狼的机会。不像同处富庶地区的江浙沪,在北京取得世俗成功对家境、学历和人脉的要求堪称最低。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80后富豪榜》和《2018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统计,北京不仅是中国80后白手起家富豪最多的城市,占中国80后白手起家富豪的38%。同时,北京还是“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之都”,占中国白手起家女富豪的37%。
如果你想逐梦各种圈,无论是去骗投资人还是割韭菜,是拿青春赌明天还是为梦想窒息,从成功几率和准入门槛而言,恐怕没有比北京更合适的城市了。
再说广州,却又是和北京、东北截然不同的另一世界。广州的特点是“阶层差距不太明显,想逾越也有机会”。
直观感受就是,无论你常住北京、上海还是深圳,从广州机场、车站、码头下来后的第一感觉,都以为进了村。在广州,无论是七万一平的社区居民、商圈写字楼里的白领,还是做生意身家近亿的小老板,往往都透露出浓烈的优衣库风格。你很难从绝大多数人的穿着打扮代步工具上,体会到那种在北京街头强烈的感受——每个人都不想被别人看成Loser。
其实从一个数据就能看出中国一线城市的内核区别。下图是我自制的“ABB指数”,即取2017年奥迪、宝马、奔驰在华销量最好车型于该城市的保有量之和,来进行比较(2017年ABB的爆款分别为A6L、3系、C级)。由于ABB代表着我国广大中产及准富豪阶层的代步梦想,因此颇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消费倾向。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保有量,该数据包含2017年及之前的销量数据。
不难发现,北京以压倒性优势占据中国五大城市豪车消费的近半壁江山,敬陪末座的广州仅占9%份额。走在哪个城市的街头,更容易对自己的社会阶层产生怀疑,不言而喻。
那么广州人是真的穷吗?
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人士密度最高的城市有七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佛山。广佛一体化,佛山现在就相当于广州的一个区。按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广州仅次于上北杭,位列全国第四。按年度个人所得税收入比较,广州仅次于上北深,位列全国第四。按年末居民存款总量比较,广州仅次于北上,位列全国第三。
广州人既然不穷,难道是铁公鸡?也不是,广州人的人均消费支出额,力压上深杭北,是全国最高的。全中国哪个城市的人,花钱都没广州人多。(广州人很多支出都用在吃上了)
无论广州及珠三角这种低调务实的氛围形成何因(有气候说、天高皇帝远说、资源禀赋说等),然而最终形成的城市风格,就是“阶层差距不太明显”。广州几乎是中国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无论什么阶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舒适感的城市。
此外,由于珠三角的重商气息,广州倒是从不缺发财途径的。和东北等地完全相反的是,在珠三角做公职人员绝不是获得更高社会阶层的天梯,人们往往还是靠做生意改变命运。
当然,由于缺乏阶层差异的刺激,“小富即安”类心态在珠三角并不鲜见,人们也容易失去“走出来看看”的意愿。
北京也在打量你
其实,城市这种人类容器发展到今天,与人类的关系已经不止是被人类挑选,很多时候,城市也在挑人。
比如,2016年时,北上广深已经全部推出了自己的积分落户体系,这就是城市“挑人”的具体细则。北京的真实内核也就暴露无遗——北京几乎是所有一线城市中,落户预期最不明确的城市。广州、深圳都给了明确的分值,及格便满足落户条件;上海只要满120分,即便其它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在子女入学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只有北京,既给出了浮动分数线(自由裁量权),又给出了“连续缴纳社保7年”的严苛条件,且在落户前几乎不让渡任何市民待遇。鉴于北京是央企、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新兴巨头最集中的城市,让普通市民与这些社会精英共同展开积分比赛,竞争每年可能也就万余人左右的落户名额,无异于是贩卖虚假希望。
所以“逃离北上广”的确是个伪命题,因为北京原本也没打算留下喊口号的这些人,北京毫不掩饰对于普通市民的不挽留甚至拒之门外感。
要知道,2015年北京的人口出生率只有7.96‰,除了东三省和内蒙外,和上海并列全国倒数。而一项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于二胎的生育意愿下降了12%。即便如此,北京依然为未来设立了几无实际增长空间的常住人口红线。
不难想象,这个街头跑着13万辆奥迪A6L的城市,将愈发倾向于接纳精英阶层、暴发户和追梦者,普通市民群体将越来越浓烈地感受到“二等公民感”。
以下是“三个世界”各自适合的生存策略,不妨参考下,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里生活——
本文题图:电影《看上去很美》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