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1-29 19:18
离题

离题不是躺平,是选择有意义的题目去做,甚至是学会自己出题。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总总(ID:clairetangmedia),作者:糖总总,题图来自:《天才枪手》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做题家和离题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有意义的题目进行学习和思考。作者分享了自己在牛津读书的经历,并对做题家和出题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对比。文章还提到了人的再生产的概念以及保持锐气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 💡 在牛津学习的经历让作者学到了新的做题方式,并意识到题目的多样性和自定义题目的重要性。

• 💡 从做题家到出题家需要跨越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 💡 做题家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需要学会选择有意义的题目,并保持士气和幸福感。


最近,我在思考做题和离题的关系。


作为 80 后中青年做题家,这个时代该遇到的人生考题,基本已经都过了一遍:中考高考,升学就业,融资创业,恋爱结婚,父母养老 —— 这么多年,一路狂奔不止,刚刷完一套,新的卷子又来了。


如果为了得高分,所谓的好学生都知道,考试离题,是万万不可的。


可最近我有了新的答案。




好像是 2021 年,我第一次看到 “小镇做题家”这个梗。记得自己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呵呵笑出来了:


这不就是说的我吗?


那个时候我正在牛津焦头烂额地读第二个硕士,心境就是小镇做题家本家。


我们看下这个梗的定义: “出身小城,埋头苦读,不断刷题,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通过超强的应试能力进入一流高校,但是在大城市缺乏思维、眼界、家境和社交能力,而在升学或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和迷茫情绪”。


我跟设计同学一条大狗曾说起这个,他觉得很好笑。因为我看起来似乎已经很走运了,这么多年在履历上积累的这些个标签。 


有读者肯定要问了,糖总,你这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你有啥不爽,受挫,焦虑和迷茫的,吃饱了撑着了对不对?


我当然不是来抱怨的,我是来反思自己的。


在牛津的学习固然焦虑 —— 确实觉得自己缺乏全球视野,也不爱去参加一些聚会(老外的 pub 社交我确实不感兴趣)—— 但我其实并没有觉得受挫,读一些论文读的还挺上头。


各位教授,我的导师们和同学们都很让我佩服。虽然焦头烂额天天喊累,我真的觉得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大家分析问题的方法。



我觉得,在牛津我学到了一些新的做题方式。


最大的区别是,给的题目都不一样 —— 甚至真的鼓励大家自己出题目。


比如在学院第一学期,我们自己选择互联网用户相关研究的方向之前,会先学一个大面的,和互联网相关的基础学科和前沿研究:哲学、历史、社会学、法律法规,还有统计编程等等,自己去找其中可能的结合点。


我当时最讨厌的两门:互联网法律法规和统计 —— 因为我最不擅长。小镇做题家的“屡屡受挫,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和迷茫情绪”真的出来了。


午夜刷 paper 的时候我真的很崩溃:我想要研究 GenZ 的视频喜好,为啥要理解欧洲的公民隐私保护历史,和重新学数学啊?


后来慢慢读进去了我才理解,我们的行为很多时候来自于社会的建构。


粗浅地解释,法律和数学从一定意义上是为如何看待问题,提供了从文理不同角度的规范,特别是理想化的规范。


我们研究的是“为什么”,当然需要一些超出现实的标准来反照自身,才能发现意义的多元。


特别是有次,我在一次活动上和一位来自中东的同学交流。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典型金融男的成长经历,现在在做能源相关的研究 —— 如何能更好地让发展中国家的建筑更好地节省能源。


说他是典型的金融男,其实也不典型,他说他曾经在基金公司干着干着,突然觉得没意思了,就问自己:


“我这辈子如果光是只做钱生钱这件事情,我的存在为这个世界提供了什么价值吗?”


听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有点点小震撼的。


虽然后来我又忙着去完成作业,刷题,考试和找工作了。


像罗翔老师形容的那样,虽然我还是容易沉迷于精致利己主义无法自拔,但想法上还是有点点变化。


可能是因为整个人离开了传统的做题模式,固有的思维方式也被迫丢掉,对人家的刷题方法很是好奇:


咦,你们还做这种题目?


当题目可以自定义,离题本身都不是一个问题。



扪心自问,我觉得我这辈子都是个小镇做题家了,真的。


从小培养出的“做题模式”,没这么容易可以重启。


我的做题动力,可能正来自于“小镇”的特点。我大概的成长故事,不少读者都知道。


我觉得小镇不一定符合传统意义上对于社会经济实力背景的定义 —— 当然,我家里因为出现一些变故,从家庭发展意义角度看是后劲不足的。


只能靠自己。


于是我有了“做题”的心智 —— 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懂的不够多,时间分配人生选择上永远实用主义第一,且一路狂奔不止,实在跑不动了,感觉自己就算有了休息的借口,也是在小步快跑。


所以你看我现在的人生状态:从小镇到全球,跨专业跨语言跨国,一直在跨着什么,一直累得慌。突然有一天停下来呼呼喘气,自己觉得有点好笑。


然后,我还是觉得我懂的不够多,开始寻找一些理论解释,来理解所谓的为什么。


《特权:圣保罗中学的精英教育》( Privilege: The Making of an Adolescent Elite at St. Paul's School)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印象深刻的解释。社会学家 Shamus Rahman Khan 回到他曾经就读的中学,采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出身精英阶层的孩子们如何形成。


很有意思的一个发现是,圣保罗中学这样一个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球化视野拓展和精英网络建立的环境中,特权阶层的孩子们被教育得要表现的非常“淡定”。


面对超乎一般人的社交和文化教育环境,他们往往表现得优雅、自信、毫不费力,因为这种轻松和自然是他们身份的关键标志。


这种“淡定”心智,恰恰正是“做题”心智的反面。


这里我并不想讨论社会的不公,社会不公的宏观问题全球都有,在我的层面如果无法解决,我们可以先把自己做好。


更不想讨论缺乏“淡定”的话,如何看起来更淡定。这种淡定是内生的,跟多少“松弛感”的穿搭和“selfcare”的买买买没有太大关系。如果靠双十一能搞出真正的幸福感,我国的幸福指数早就全球领先了。


这里要提到,硅谷王川老师对“做题家”v.s.“出题家”的分析,我觉得很精彩。


做题家最大的问题是线性思维:习惯在别人既有的框架(题目)里,跟一大堆人竞争单一维度的强和弱,去追求既有的 KPI 和及时反馈。因为不淡定,容易一味追求短平快, 换了题(框架)就容易遇见瓶颈。往往“缺乏构建自己独特体系的勇气、自信和耐心”,很难沉下来去做真正的价值创造。


我特别喜欢王川老师写的一段分析:作为高分做题家的他,曾经最讨厌的是,本来自己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做题驾轻就熟,但是突然被逼着重新掌握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体系。


因为在陌生体系内打基础的初期,是一个极为吃力和见效慢的过程,因此和其它智力平庸,但是已经在现有体系内有相当积累的人相比,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像个狼狈的傻X。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情愿在夕阳产业苟延残喘也不愿直面现实的一个原因。


出题家往往注重系统思维:在自己的独特体系里获得突破,不纠结于解决当下某个具体问题。创造或参与一个全新的还不被挖掘的体系的构建,往往会有指数级别的增长和复利机会。


TA 们往往不盲目竞争,不参与虚张声势的花架子,而是寻找容易有积累的事情去做。起步期间风险大因为看不到明显收益,但是长期回报天花板很高。


特别是,如果能找到一些临界点:新的框架内对某些稀缺资源和关键节点的控制,成为自己系统不断升级的关键。


着眼蓝海,而不是纠结于红海 —— 如果你在学新的东西却觉得吃力,因为你在陌生体系打基础啊。


这才是淡定得下来的前提。



我觉得做题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容易幸福。


如今社会卷的很厉害,不容易看到短平快的效果之后,副作用就都来了。我们最近总听到年轻人和中青年提到“躺平”的说法,我觉得是大多数做题家(包括我)集体慢性副作用爆发 —— 提不起劲学新的东西,可是必须参与这个和那个竞争,一切好像发展太快却……实在觉得没意思。


这里,我想到的是人类学家项飙和记者吴琦在《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对话集里提到的“人的再生产”的概念。



吴琦的问题提的好,项飙从自己家到北京再到牛津读书,这个小镇到全球的的经历,被他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解读的,觉得让我相当有启发 —— 这本书在豆瓣的热门程度大概也能看出来,估计不止是留学生,每个自己选择离开小镇的人,都会有一些感触。


“人的再生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人的生产”和“人的再生产”不一样,前者是说人怎么被培养成一个要素,后者是人怎么再生产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目标。


简单来说,目前全球化的时代,这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现代生活的种种让我们的目标和意义建构逐渐离开人本身。


‍从人类历史上来讲,我们绝大部分时间的劳动,都是为了人的再生产。采集野果,打猎,农耕,种植都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积累,不是追求超额利润,而只是维持自己……这个再生产的循环被现代性打破了,现代性跟资本主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的活动并不是维持自己,而是要追求超额的利润,所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有了结构性的转型。


人本身越来越不成为中心,经济活动主要就是资本的运行。这就是所谓的脱嵌(disembedding)……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再生产被忽视了。


所以,经济崛起,收入提高,做题刷题并不代表人本身作为目标的议题被解决了。


此外,人工智能更加发达的时代,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范式的迭代:


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变的越来越不重要。


那人的生活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就会变成越来越重要。


我对哲学家康德的理论有一点粗浅的理解。这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工具 v.s 目的框架理论是他经典道德哲学理论很重要的核心,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他所称的“普遍法则”:


人们每一个行为之前都可以问自己,是把人当成了目的(尊重人的尊严),还是把人当成了工具(人成为实现目的的手段)


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意义建构,仅仅是为了不断在别人出的题目下一路狂奔,而逐渐离开自己本身,那我们就是一直在把自己当做工具。


并没有好好尊重自己。


“重要的是一定回到人本身”。


我想,这些思考可能是“做题”心智进行再生产的出发点。


能不能实现淡定不知道,至少从现在开始,可以按下重启键。



王川老师点出,从出题家到做题家,是线性到系统的过程:


从做题到出题的跨越,需要不断低成本试错,增加自己的网络和体系复杂度,寻找可以产生正反馈循环的切入点。


我觉得呢,成为系统的出题家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因为需要从点,到面,再到体,这真的需要很久的积累。


这就涉及到对题目的判断。


什么题目该做,什么题目不该做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太不一样了。


我只能从自己角度聊聊感受,不一定对,给大家参考。


实际情况是,做题家出身的我,目前看不上完全实用主义的题目,但是也没有淡定自若到放下一切追逐,去扛起解决人类社会问题大旗的程度。


虽然我倒是希望,自己有一天有能力能够帮助解决一些社会不公。


大概率上,我想通了一个原则,目前给自己用来筛选一些人和事:


一个好的题目,应该是开放,而不是闭塞的。


Y Combinator的创始人 Paul Graham 的《黑客与画家》我今年重看了一遍,我觉得他对于创造者 “Maker”的一些定义在这里非常适用,甚至本身他的思考就非常开放。



题外话,互联网圈的同学最近吃瓜 OpenAI Sam Altman 估计很饱,但是大多数人可能不太注意,Paul 其实当年是在 YC 破格让很年轻的 Sam 来当 President,我觉得相当于他的伯乐,有眼光。


今年再重读这本书,觉得他写的真的好(大家尽量读原版),相当犀利。记得当年李老师和好友 CY 很早就喊我好好读 Paul Graham,可那个时候心气太高,觉得自己啥都懂了,没记得多少。今年遇到困惑,重读才真的读进去,汗颜。


话说回来,Paul Graham 在梳理关于好的设计“good design”提出过两个点,我觉得很适用于我们对于“题目”的思考。


他讨论 design 的背景来源于他找到的两类人群——黑客和画家——的共同点,都是创造者“Maker”。创造者需要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创造价值的方式,即好的设计“good design”。Paul Graham 认为:


第一,好的设计首先是启发式的——“Good design is suggestive” 。比如,简·奥斯汀的小说几乎不含任何描述;她并不直接告诉你一切的样子,而是通过精彩的叙述让你自己想象场景。


一个富有暗示性的绘画通常比直接叙述的作品更吸引人 —— 每个人都对蒙娜丽莎有自己的故事。


好的建筑设计应该让人们想要的方式生活,而不是让他们过得像是执行建筑师编写的程序。


在软件中,这意味着你应该给用户一些基本元素,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组合,就像乐高一样去玩。如果写死了互动方式,大家很快是会无聊的。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一个题目如果相当死板,只有一种正确答案,往往可能有问题。


第二,自己的士气在设计中很关键——“Morale is key in design”。大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保持兴趣是很难的。如果一个人做事的时候感到很无聊,那么这件事情的成果也会很无聊,无论是绘画,还是创造软件,还是工作。


最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去设计,并且不要完美主义,而是保持持续投入和反馈,创造正循环给自己以激励。在互联网产品设计里就是让原型尽快上线,小步快跑得到用户反馈。我觉得这里和王川老师说的不断小成本试错是类似的。


Paul Graham 提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如果你认为创造价值的对象和伙伴不懂行,你是很难保持兴趣的。他在书里提过,好的画家,好的创作者,和好的产品设计师往往在一个地方成堆出现 —— 因为创造价值的本身就是孤独的事情,必须要互相理解的同伴在一起。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题目的同伴,或者题目的阅卷对象和你不太匹配,这个题目往往可能有问题。


这样的题目再做下去可能也做不好。



到这里,我觉得文章终于可以结尾了。年更今年第三篇文章,洋洋洒洒竟然又写了快一万字。


我觉得我的写作方式估计也筛选了不少读者 —— 短不下来。用 Paul Graham 的理论来解释,我实在提不起士气做快餐内容,或者做傻乎乎的内容 —— 这点早就和自己和解了。


秉承着开放性的原则,收尾之前,我给自己的这个题目再来写一写例外。


有时候我们觉得遇到困境,其实不一定是题目的问题。可能题没有问题,是一起做题的人有问题。


有的时候的离题是被迫,其实不代表自己想通了,硬着头皮上而已。回头一看,可能是自己走了狗屎运。


有的时候以为自己在离题,却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躺平”。我觉得个人认为做题家的躺平是容易走极端的。


做题家其实很容易突然躺平 —— 特别是遇到重大变故的时候,或者自身靠做题的优越感导致什么都看不上的时候。


罗翔老师最近提到他的同事赵宏对他的影响。有一段时间,罗翔老师觉得自己看透了学术界的浮华不堪,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拒绝一切学术工作。赵老师告诉他:


看的太重与看的太淡其实都是看不开的一种体现,如果自负与自卑同为自恋的两翼,愤世嫉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求而不得的自欺而已。


犬儒心态不能要。容易早上爬不起来床,我试过。


离题不是躺平,是选择有意义的题目去做,甚至是学会自己出题。


有的时候,一些题目我们没办法不做,而且还有没法不做而且就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家里的问题。


这个真的没办法,我们都在学习如何当一个成年人。其实,这篇文章的起因其实就是我又碰到了这样的题。


这里展开能说很多,但其实又很简单。就是一个选择而已,愿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不愿意其实也可以,但是总要承担后果。所以责任和后果,总得要选一个。


大部分的时候,其实还是题有问题。人生很多被别人定义的问题其实不值得做,我们要学会丢掉他们。


我曾经也聊过,大多数的事都不重要,想明白的话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是一个不搞明白就吃亏一辈子的问题》这篇里面有对烂题断舍离的具体方法。




最后,我想说,一个做题家如果能意识到,很多人生的重要问题,其实没有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实习医生格蕾 Gray's Anatomy》是本科时候喜欢看的医科剧了,写到这里想起来第二季里面 Cristina 的一段话。


Cristina 是五个实习生里面最做题家本家,亚裔,两个博士学位,凡事争第一,啥啥要比其他人优秀,目标是成为一流的外科医生。


背景大概是,第二季结尾的时候,几个实习生为了救一个病人,犯了违反医院规定的大错。主要犯错的是 Izzie,因为这个病人是她的未婚夫,她实在没办法冷静,当时好像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


主任知道之后大发雷霆,找实习生几轮谈话,他的责任是要找出到底是谁,并且给以处罚。



五个实习生之间的感情,其实在这件大事之前,也没有怎样。但是这次他们决定要团结,怎么都不说到底是谁,这样就没有人会受到过重的处罚。


主任于是决定一个个攻破,一个个谈话,扬言如果他们不说真话,就别想进外科手术室了(OR)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Cristina。


主任对她说,我知道你非常迷恋外科手术(surgical junkie),就告诉我我想知道的答案吧,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不你就别想再手术了。”



做题家 Christina 竟然离题了。开始反问主任:


“How do you keep your edge? ”您是怎么一直都能保持锐气,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呢?


这里我们看一下 Cristina 的独白:


You are right. It’s not easy for me to be away from the OR. It’s not easy for me to sit in front of you or the other authority figure for that matter and not be able to give you the exact answer you want to hear. 你是对的。对我来说,离开手术室并非易事。坐在你或其他权威人士面前,不能给出你想听到的确切答案,这对我来说也很困难。


I am the one with the answers. I’ve always been the one with the answers. But right now Sir, I don’t have any. 我总是那个有答案的人。一直以来,我都是那个能给出答案的人。但是现在,主任,我却一无所知。



How do you keep your edge Sir? 您是如何保持头脑清醒的,主任?


Because I watch you and you’ve been doing this a long time and you’re clean. You are focused, you are on the job and nothing gets to you and the thing is Sir, I was like that. Until I got here. 因为我观察您,您做这个工作已经很久了,而且您做得很出色。您专注、投入,在工作中毫无杂念。事实上,主任,我曾经也是那样的。直到我来到这里。


Until I actually started doing this job and now everything is fuzzy. 直到我真正开始做这项工作,现在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主任说:That’s beside the point. 你离题了。



This is the point because I can’t tell you what happened in that room. I can’t tell you. And before I could have. No guilt, no loyalties, no problem. Before I wouldn’t have been in that room. I wouldn’t have got involved. I would never have frozen in surgery and I would have told him what I thought he should do.  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我做不到。而以前我可以。没有罪恶感,没有忠诚问题,毫无障碍。以前我根本不会出现在那个房间里。我不会卷入其中。我绝不会在手术中手足无措,我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我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


I had an edge Sir. I had an edge and I have lost it. And I need it. I need it back. So if you could just tell me. How you keep yours. 我曾经有过锐气,主任。我曾经有过锐气,但我失去了它。我需要它。我需要找回它。所以,如果您能告诉我,您是如何保持您的锐气的,我将不胜感激。



How not to be affected?I know I could be a great surgeon so if you could just give me the answers.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如何做到不受影响?我知道我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所以如果您能给我答案,我将非常感激。


主任说,我没法给你答案。I'm not gonna be responsible for you becoming less human. 我不想因为我让你变得不那么人性。



我觉得主任其实也没有那个答案。Cristina 开始困惑,其实就是她发现自己在重视成绩之上,竟然开始重视自己和朋友的关系。


身而为人,成人后的一切都模糊不清(everything is fuzzy)


所谓的意义,定义也一定是多元的。


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就是一点进步。


希望我们都可以找到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题目。


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总总(ID:clairetangmedia),作者:糖总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