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08 09:33

白人至上:漠视废奴运动的美国工人阶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柳展雄,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白人至上主义和废奴运动对美国工人阶级的影响。作者指出,废奴运动在北方并未得到广泛支持,许多工人阶级对废奴运动持冷漠态度甚至支持南方奴隶主。文章还探讨了宗教派系之争对排外运动和废奴运动的影响,以及共和党的兴起与本土主义和反移民的关系。

• 🚩 北方工人阶级对废奴运动的冷漠态度及支持南方奴隶主的现象

• 🌐 宗教派系之争对排外运动和废奴运动的影响

• 🐘 共和党的兴起与本土主义和反移民的关系

近年来,美国政治的极化现象愈发严重。“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期间,左翼激进分子在夏洛茨维尔市推倒了罗伯特·李的雕像。一百多年来,罗伯特·李凭借其绅士风度、忠诚勇武,获得南北双方群众的共同尊敬。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也一再赞美“南北战争是兄弟阋墙”,美国政治里有着妥协、和解传统,胜利者宽宏大量,不搞报复。


而今天,美国的极左派要斩草除根,号称要彻底清算种族主义的根子。特朗普说出了温和的、老派的美国人的心声:“乔治·华盛顿是位奴隶主没错吧?那我们是不是还得拆除华盛顿的雕像?我们也要拆除托马斯·杰弗逊的雕像吗?”结果,激进分子后来真的去拆了华盛顿雕像。


长期以来,美国南方被公认为是白人至上主义的大本营,《危机将至:内战前的美国1848—1861》从党派斗争入手,高屋建瓴,分析南北战争的由来,这本书突破了“北方废奴、进步;南部蓄奴、反动”的脸谱化叙事。而《白人的工资:种族与美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则是典型的新左派微观史,描述了白种工人的市井百态。


一、雇佣奴隶制理论


《危机将至》指出“南北战争是兄弟阋墙”是宣传包装的产物,这种论调的大前提就错了,仿佛北方各集团、各阶层大团结。其实,北部不是铁板一块的北部,从地域上讲,宾夕法尼亚和纽约两个州,与废奴派大本营新英格兰(合众国的东北部沿海几个州)存在分歧。宾夕法尼亚的纺织工厂需要南方的棉花,纽约华尔街的商人向南方庄园主,发放贷款融资,运送生活所需物资,北方很多人跟奴隶制种植园利益深度绑定。


内战期间,纽约多次阻挠林肯政府的战时举措,还出现一场暴动。1863年7月13日,纽约市暴民烧毁非洲裔美国人的社区、商店和孤儿院,砸了《纽约论坛报》(当时反对奴隶制最积极的传媒之一)的报社,骚乱持续了4天,这是美国开国以来最严重的城市暴乱。


更大的裂痕出现在阶级上,北方白人劳动者长期漠视废奴运动。全国工会第一任主席伊莱·摩尔1839年在众议院,明确表明立场,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蓝领不支持解放奴隶。美国最早提八小时工作日的西奥菲勒斯·菲斯克,热心致力于劳工维权,但在奴隶制议题上比较冷淡,他曾嘲讽说,北方社会名流有空关心遥远的棉花地黑奴,还不如关心身边的白种工人同胞。蓝领报纸更进一步,提出了“雇佣奴隶制”的概念,大意为,在自由雇佣制和自由市场里的底层草根,又苦又累,雇佣制资本主义的恶劣程度不亚于奴隶制。


于是,形成了一个颇为诡吊的局面,北部各州的工人对北部的废奴运动(通常由体面的殷实的中产阶级发起)距离疏远,反倒对南部的统治阶级奴隶主感到亲近。内战开打之前,“雇佣奴隶制”成为南方集团最犀利的理论武器。曾任南卡罗来纳州长的詹姆斯·哈蒙德,在一次政党演讲里,宣扬“雇佣奴隶制”,北方工厂如何剥削压榨,北方贫民窟如何脏乱差。演讲后,北部工人发来了潮水般的贺信。


根据现代计量史学最新研究,哈蒙德那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中西部的自耕农一年下来,平均要比奴隶们多工作400小时。城市里产业工人的工时更长,通常一周工作6天,一个工作日的干活长达14个小时。“雇佣奴隶制”理论一度广受青睐,还登堂入室,进入国会。1837年秋众议院开会时,南部政治家弗朗西斯·W·皮肯斯,宣布与北方的劳工阶级站在一个立场,反对大资本家,全国工会主席伊莱·摩尔当场赞同。


二、内战前的两党格局


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大卫·R·罗迪格(David R.Roediger)提出,白人身份本身带来优越感,可以当作一种隐性的“工资”,这也是其著作“白人的工资”书名的由来。西方老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有着“为尊者讳”的心态,为白人无产阶级的反黑人立场找理由,“统治阶级转移阶级矛盾”“淳朴的劳动人民被种族主义思想所蒙蔽”。而新一代则用了新的范式,论证白人至上主义内化于白人劳工阶层。


然而,这也仍然无法解释,为何北方蓝领WASP,在南北战争爆发后,立即支持林肯共和党政府。如果底层群众的种族意识这么强烈,那么他们应该响应南方集团,调转枪口跟着罗伯特·李的南军打下白宫、活捉林肯。其缘由在于,白人也有内部分歧,不同族裔背景、不同宗教派系的白人之间的差距,跟黑白种族之间的差距一样大。政治学家李·本森曾统计过,19世纪中期威斯康星州北部矿业的投票数据,其数字令人意外,同样属于工人阶级,德意志天主教矿工和德意志路德宗的矿工,党派倾向南辕北辙。在传统美国史叙事里,辉格党是富人的党,城市化的党,推行中央集权,亲财阀亲大资本家。民主党更左,更民粹激进,反对华尔街金融霸权。


1830年代,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当政,支持者称他是真正的人民领袖,中小企业主和农场主的朋友,权贵和财阀的死敌;反对者视其为独裁者,称杰克逊假借民意来行专制,把他唤作Andrew King(“国王安德鲁一世”,意思是他独断专行,蛮横无理,活像个专制君主)。杰克逊时代的在野党,效仿英国光荣革命里限制王权的辉格党,特意取了相同的名字。总体来说,合众国的两党格局里,辉格党人气质偏高雅,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和科学俱乐部通常在辉格党手里,文学圈的高大上的杂志季刊也属于辉格党,废奴运动在辉格党的声势要比在民主党的声势要大数倍。民主党人偏向好战粗鲁,对黑人和印第安人态度较为强硬,刨除掉南方奴隶主集团,民主党的基本盘为穷人低收入群体。


即便是民主党把持的广袤的南方腹地,辉格党的势力在城区,铁路运河交通要道,还有商品粮化的农业区,也能扎根,亚拉巴马州的第一大城市是辉格党的稳固据点。一些重视金融和工商业,讲究名流风范的南方人也往往会加入辉格党,比如后来出任南方同盟国副总统的亚历山大·斯蒂芬、出任国务卿的图姆斯,原为辉格党领袖。按照左右派二分法,威斯康星州的矿工蓝领阶层应该都投民主党,李·本森却统计发现,信天主教的德裔普遍支持民主党,新教徒德裔则几乎完全是辉格党的票仓。


李·本森又研究了纽约州各族裔的投票数据,从马萨诸塞等东北数州移居到纽约的人,投辉格党的比例为6:4,从英国迁徙到北美的新移民,该比例是3:1,苏格兰、乌尔斯特(加尔文宗的两个重镇)的新移民,比例高达9:1。《危机将至》引用了这项数据,并给出阐释:两党格局里,辉格党的清教(又称加尔文宗)正统属性更强,而民主党偏多元化。


信奉加尔文宗的WASP,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乡下农村,都选择辉格党,刚坐船到美洲新大陆,一穷二白的瑞典移民与世居新英格兰的大资本家,身居同一个党,辉格党。新英格兰的马萨诸塞州,佛蒙特州和康涅狄格州属于辉格党的三个铁杆州。马萨诸塞州自辉格党1836年成立到林肯之前,历次总统竞选,只投了一次民主党。而新英格兰正是清教徒的大本营,也就是1636年五月花号抵达美洲新大陆的落脚点。


美国的左右派斗争异常复杂,分为族群/地域/宗教多个维度,不能用阶级斗争简单概括。南北战争前后,新英格兰能够维系内部团结,正是靠清教主义纽带。无论是穷还是富,新英格兰的WASP都是五月花号那批人的子孙后代,都奉行勤俭工作,节制禁欲,却略带偏执狂热的加尔文宗新教伦理。


而南部庄园主集团,不认五月花号和清教传统,他们的祖先也确实不是坐五月花号过来的。南方人喜好休闲享乐,不注重积蓄,他们信奉的圣公会与宗教改革后的派系非常疏远,像杰斐逊等精英阶层在思想哲学上更是偏向启蒙主义,没有清教那种偏激色彩。


新英格兰地区禁酒,禁赌,甚至连跳舞也禁。按照加尔文的祖训,用身体获得享乐都是罪行,跳舞和音乐是邪恶的消遣,以肉感的嬉戏的方式舞动身体,是仅次于通奸的罪恶。合众国第二任总统的亚当斯夫人艾比盖尔,访问巴黎第一次看芭蕾舞时,流露出典型的新英格兰人纲常伦理:“法国女人不检点,衣纱薄、裙子很短,跳起舞来,大腿乱晃。”而开国元勋里,华盛顿杰斐逊等南部出身的绅士,跳舞是自小就练习的课程,属于上流社会的必备修养。


南北战争前夜,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威廉·拉塞尔去美国报道局势,到了南卡罗来纳州后,当地人告诉他,“我们南卡罗来纳州是士绅们建立的,跟审判塞勒姆女巫案(殖民地时期一个案件,猎巫狂热在今天的西方世界成为迫害异己的代名词)的清教徒没任何关系,北方那群人是凶残、嗜血、狂暴的宗教狂热分子。”还有南卡罗来纳人说,如果当初五月花号沉到海里,那我们的国家后面就不会出那么多乱子。


北部不是铁板一块的北部,很大程度也因为复杂的宗派博弈。一方面,宾夕法尼亚以贵格会为主体,纽约州由荷兰加尔文宗创建,他们跟新英格兰同属新教阵营,在厌恶奴隶制,重视文化教育,发展工业等议题上有共识。另一方面,宾夕法尼亚和纽约又恐惧极端的清教信条,新英格兰人实行禁酒等清规戒律,在道德保守主义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历次总统选举中,宾夕法尼亚和纽约都是摇摆州,时而支持民主党(1836年,1844年,1852年),时而支持辉格党(1840年,1848年)


三、同根同源的排外运动与废奴运动


宗教派系之争不仅割裂了联邦内部,还影响了外来移民,19世纪中期,美国繁荣的经济产业吸引外来人口,南北战争前的20年里,有300多万外国人涌进北美,其中以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居多。清教徒不乐意其他教派玷污“山巅之城”,他们自小听着“血腥玛丽”(镇压新教运动,重新投靠罗马教廷的英国女王)的故事长大,每年庆祝“盖伊·福克斯日”(1605年11月5日,不列颠的盖伊·福克斯等天主教落魄分子企图爆毁伦敦的国会大厦,杀死国王,阴谋败露,这一天成为新教徒最重大的纪念日)


南北战争前,出版界畅销书第一名为废奴主义读物《汤姆叔叔的小屋》,第二畅销的小说《玛丽亚修女对蒙特利尔圣灵修道院的可怕揭露》,正是反天主教的宣传读物,共卖了30万册。该小说绘声绘色地描述天主教修道院暗无天日,男盗女娼。公正地说,天主教修道院肯定有点肮脏丑事,但地摊文学明显把这方面放大了,文人添油加醋,迎合清教徒大众根深蒂固的偏见。1835年印刷市场出现技术革新,新型印刷机每小时印出5500份纸,揭露南方庄园和天主教罪恶的地摊读物,爆发式增长。


废奴运动和反天主教运动,两种大众运动,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那个斯托夫人,地地道道的清教徒家庭出身。她的父亲莱曼·比彻(1775—1863年)是一个热烈的排外反移民活动家。莱曼是加尔文宗长老会成员,当过辛辛那提神学院的校长,他在中西部生活期间,目睹国土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爱尔兰移民。他歇斯底里地宣称,移民会占地建国,割据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天主教政权,本土白人一定要警惕起来。


斯托夫人有个兄弟亨利·沃德·比彻,他职业为牧师,一面热情地呼吁美国赋予黑奴自由,另一面又鼓吹“爱尔兰人是劣等民族”。亨利结交军火商,给信徒批发来复枪,去杀戮天主教徒和南方蓄奴派。1854年至1856年期间,废奴派和蓄奴派争夺堪萨斯州的控制权,双方大打出手,一伙奴隶贩子烧掉了市政府官邸,废奴派以牙还牙,武装反击,这场内乱号称堪萨斯大流血(Bleeding Kansas)


亨利·沃德·比彻第一时间就加入到战局,运来枪支,攻打奴隶贩子。民间管他的来复枪为比彻圣经,意思是,我们废奴派大可以讲《圣经》,讲上帝仁爱、奴隶制不道德、黑人的灵魂也值得拯救(此处涉及到神学辩论,按照原始的加尔文预定论,谁获得拯救,谁生来有罪,早已注定,1830年以后,一些牧师抛弃了预定论,提出新教义,人人都可选择正确的道路,蒙受神恩)等大道理,但蓄奴派们不听,那我们只能用步枪跟蓄奴派讲道理。


南北战争期间,亨利·沃德·比彻属于最激烈的鹰派,主张对南部同盟国执行焦土战术,毁掉庄稼,烧掉民房,不要手下留情。1865年3月,林肯胜局已定,宴请一批废奴主义者到首都华盛顿,比彻就在其中之列。


在选举政治里,取缔奴隶制、打倒南方反动庄园主阶层的基本盘选民,跟排外反移民的基本盘,重合面很大。看似先进的反南方蓄奴制运动和看似顽固的反移民运动,表面上似乎截然不同的两支运动,来自同一种根源——“清教”伦理。尤其能反映这点的是,北美本土主义者对移民的区别对待。同属新教阵营的长老会苏格兰人和路德宗瑞典人,几乎很少受到排外运动冲击,而尊奉罗马教皇的爱尔兰裔意大利裔,受到冲击最大。不仅如此,苏格兰长老会信徒迁徙到美国后,很快成为主体白人的一份子,反过来跟WASP联手排斥天主教移民。


四、共和党的兴起


白人身份本身带来优越感,可以当作一种隐性的“工资”,这种论调,并不是什么新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而是老得不能再老的陈词滥调。当初,奴隶制的辩护者就声称,对黑人进行奴役,等于为白人内部争取“完美的平等”。一个底层白人,他再怎么贫穷,再怎么低三下四,也比黑奴来的优越。然而,白人内部也存在三六九等,WASP鄙视、排斥乃至殴打天主教徒。1840年代冒出一股强劲的本土主义力量,他们以美国伦理传统的卫道士自居,打砸抢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的社区和商店。其中势力最大的是1849年成立于纽约的“美国星条旗团”。


排外主义运动深刻改变了两党格局,民主党包容接纳了天主教各民族,而新教阵营为主体的辉格党却摇摆不定。后者在移民议题上犹豫不决,导致自身解体,到1855年底党组织已经名存实亡。大批退党的辉格党人拿出纵横捭阖的手腕,跟本土主义者,废奴主义者洽谈,多支派系改组,最终形成共和党。


有着文雅、温和改良底色的辉格党,在原则上谴责民粹打砸抢行为。一些讲究体面的辉格党人公开跟星条旗团切割,羞于与暴民为伍,后来成为林肯国务卿的威廉·西沃德,曾多次保护弱小的爱尔兰人,林肯本人也是主张包容的前辉格党人,他在奥尔顿县(该县有50%的居民出生于外国)讲演中伸出橄榄枝,新开发的西部地区“对全世界各地自由白人开放,让汉斯们(德意志人常见的姓氏)、巴蒂斯特们(法国人西班牙人等拉丁语系民族常见的姓氏)和帕特里克们(爱尔兰人常见的姓氏)以及全世界的人们在这里建立新家园,并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共和党诞生后,第一次参加总统选举,高层特意推了个天主教背景的约翰·C·弗里蒙特作为候选人,表明自己不排外,宽容开明。选举结果却异常惨淡,弗里蒙特仅拿到114票选举人票,大幅度落后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174张票,这是美国历史上差距最大的大选之一。共和党的基本盘,清教正统主义过于强大,党的群众不满意党高层的决定。约翰·C·弗里蒙特,还是非婚生的私生子,这点更不利于他赢得虔诚清教徒的民意。


作为一个年轻的、实力尚小的政党,共和党必须务实。“星条旗团”有着强大的动员力,它拿下新英格兰4个州,其中马萨诸塞州,赢得了63%的选票,包揽了全部国会席位和除二个之外的全部州议会席位。芝加哥波士顿等重要大城市,也在他们手里。


共和党通过新教共同信仰,跟“星条旗团”维系起来,中下层党员普遍跟星条旗团合作,背靠对方的人脉资源,不断长大。1854年国会改选,正值堪萨斯大流血,有100人因遏制南方奴隶制扩张而当选,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为共和党,这些人在竞选过程又大多得到过“星条旗团”的奥援。该年,议长职位空缺,共和党与民主党进行马拉松式拉锯,也是靠“星条旗团”才赢。共和党人纳撒尼尔·班克斯在第133次投票中获胜,当上议长,他赢得的103票里有30票来自“星条旗团”北方分部。


林肯这样既反对蓄奴,又主张跟外族天主教徒友善相处的政治家,在共和党内的处境并不稳固,然而1860年南北战争及时爆发,爱国主义的旗帜掩盖了其他矛盾,本土主义WASP和爱尔兰人等移民达成短暂的休战,一切让位于维护联邦统一。


内战结束后,共和党又恢复了对天主教的敌意,1884年大选中,牧师塞缪尔·伯查德简明扼要地把共和党的纲领概括为,反对3R(Rum Romanism Rebellion,即朗姆酒、罗马天主教与反叛者,南方白人曾经在南北战争叛离联邦,因此被北方称为反叛者)。换而言之,如果共和党一开始没安抚稳住本土主义者,很可能自身崩盘,南北战争打不起来。


政坛另一侧,南方WASP跟北方最穷苦最底层的劳工(而制造业大部分低端岗位由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等移民充任),正式结成联盟,支持民主党,这个联盟一直持续到冷战前期。美国出现了虽然诡吊,但也合理的一幕:民主党在南方腹地是白人至上主义、实行种族隔离的党,在北方大城市却是宽容少数族裔的党。


令人遗憾的是,学界的新左派们对此视而不见,《白人的工资》用了一个章节来探讨了爱尔兰移民,却一笔略过,共和党人的反爱尔兰、反天主教的排外情绪。此书大力渲染黑人和白人的种族矛盾,对白种人内部的分化却语焉不详,虽然跳出了老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俗套,但只不过是进入了另一个以种族斗争为纲的新的框架俗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柳展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