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4-17 15:32
喝鸿茅药酒,缴智商税

正在被全民讨伐的鸿茅药酒,最终还是得到了药监局的关注。


国家药监局4月16日发出通知,要求鸿茅药酒就虚假广告的问题作出解释,并称“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同时,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还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将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



鸿茅药酒事件


很长一段时间里,鸿茅药酒的生命力一直很“顽强”。


《健康时报》曾报道,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曾被江苏、辽宁、浙江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而这样的一款产品,这几年是越卖越火。


直到2017年12月,广州一名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表文章《中国神酒“鸿毛(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通过科普提醒大家注意它的毒性,尤其是老年人要谨慎服用。但没过两天,内蒙古鸿茅国药(鸿茅公司)委托员工报案,称谭秦东恶意抹黑鸿茅药酒,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总金额达827,712元,严重损害公司商业信誉。


2018年1月10日,谭秦东被来自内蒙古的数名便衣警察从广州家中带走,被内蒙古凉城县公安局刑事拘留。而根据界面今天(4月17日)的报道,谭秦东向自己的辩护律师确认,在整个抓捕过程中,鸿茅公司一名高管、一名司机全程陪同。


这件事瞬间引发了公众的关注,鸿茅药酒的“宣传”也一度达到了“传播巅峰”。网上还出现了“犯鸿茅药酒者,虽远必诛”的调侃。


身处舆论漩涡中的鸿茅药酒还不忘起诉一位律师。据了解,该律师(程远)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撰写了一篇分析鸿茅药酒广告实例的文章,3月8日,鸿茅公司就发布了《对于一些自媒体严重诽谤我公司商誉的严正声明》。鸿茅公司用同样的口吻,称程远采用了侮辱性语言和大量道听途说的不实数据,恶意攻击鸿茅药酒,“恶意抹黑我公司形象”。


随后,程远被鸿茅药酒公司送上了法庭,成为被告。此案件于4月9日已经开庭,但并未宣判。


目前,关于鸿茅药酒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鸿茅药酒到底是药还是酒?虚假广告存不存在?监管方面又是怎样一种情况?


鸿茅药酒,是酒,更是药


在谭医生和其他业内人士的分析中,打着“国药准字”招牌的鸿茅药酒不但是药,还是一味猛药:鸿茅药酒的配方里包括了67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并且含有多种已知有严重毒副作用的药材。


方舟子在文章《“鸿茅药酒”就是毒酒 》中也质疑道:


这些药材中,有的是能够致命的。其中的附子含有致命的乌头碱,桃仁、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能够在消化道里产生致命的氢氰酸,经常有人因为吃附子、桃仁、苦杏仁丧命。有的药材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也能引起急性中毒,例如何首乌,临床上有很多人吃了它得了药物性肝炎,严重的能导致肝衰竭。还有的药材,毒性比较缓慢,长期服用能够导致癌症,例如款冬花、槟榔,都是致癌物,能够导致癌症。还有的药材,具有类似激素的活性,例如当归、甘草。“鸿茅药酒”中的药材已知具有严重毒副作用的不止这些,粗粗一看至少有十几种。


而在宣传中,鸿茅药酒有着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等等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等几十种常见病症。



鸿茅药酒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离不开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宣传。


涉嫌虚假宣传


鸿茅药酒在广告宣传的投入上,一向高调并且十分舍得。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CTR MI)的数据,2016年,鸿茅品牌(包括酒精饮品、活动、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等)在电视广告中的投放额为150亿元,同比增长96.4%;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也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鸿茅药酒取代宝洁,位列投放广告企业第一,投放总额同比增长55.9%。


不止电视广告与明星代言,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里,也从来都不乏鸿茅药酒的植入,比如《中国式关系》《老爸当家》《我的岳父会武术》《美好生活》等等。在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宣传中,鸿茅药酒是馈赠亲友、孝敬老人之必备“良品”。



就这样,在鸿茅药酒的宣传广告里,本身是“中药合集”的鸿茅药酒摇身一变成了保健品。


如今,外界对鸿茅药酒宣传的质疑正是,“每天早晚喝鸿茅,补肾强身喝鸿茅”“每天两口,把病喝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等广告语有着并不精确的表述,弱化了“药”的成分和特点,过分强调了保健效果、可作馈赠礼品等引导内容。而《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中有着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中必须标明忠告语等信息,而非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是“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鸿茅药酒明显没有遵循药品广告的要求投放广告。


而且,鸿茅药酒的成分与宣传本身也存在着矛盾点。比如鸿茅公司说药酒可以护肝补肾,但是里面含有的何首乌等成分是国家食药监明确认定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的物质。


针对鸿茅药酒的虚假宣传现象,《人民日报》4月16日也发文称:“首先要明确,鸿茅药酒是药品,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用保健品的广告模式来宣传药品,既违背了法律规定,更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不负责任。”


宣传存在着种种违规现象的鸿茅药酒,能将广告做的如此成功,无疑很大程度上都靠着手里那个“国药准字”的批文,而鸿茅药酒拿到的“国药”批号恐怕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国药准字”鸿茅药酒


关于鸿茅药酒的批文,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给出了官方的介绍:


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15020795”。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20年3月18日。鸿茅药酒药品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


而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在2000年以前,药品紧缺,药监部门需要优先解决药品有无的问题,导致了药品审评标准过低,结果大批本来不具备生产仿制药能力和资质的企业也轻易拿到了药品批号。在药品审批最疯狂的2005年,超过1万个药品获批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原国家食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因受贿被执行死刑,而“纵容手下滥批药品”正是其中一大量刑因素。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在接受界面的采访时,明确表示内蒙古食药监在鸿茅药酒的问题上需要负责任。“在鸿茅药酒大量违规广告问题上,内蒙古食药监部门有着责任,在监管上没做到位,按照《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规定,所有广告无论是平面还是多媒体的,广告的内容都要由监管部门审查。”刘鑫说,“违规的广告只要一审查就可以看出来,除非审查只是走形式。”


而在跨省追捕谭秦东、起诉律师程远之余,鸿茅药酒品牌“推手”、内蒙古政协委员、鸿茅公司董事长鲍洪升还在享受着荣誉加身。4月13日,鲍洪升在“2017·第十一届内蒙古年度经济榜”发布表彰会上,获得“2017内蒙古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的嘉奖。



而外界无比关心的谭秦东被捕事件,也有了更新。


就在本文发稿前,内蒙古检察院通报了“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进展,称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而后没多久,被关押三个月的谭医生被取保候审,已从凉城县看守所走出。


公安部也回应称高度重视“鸿茅药酒案”,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理,相关工作正在抓紧依法推进中。


而针对鸿茅药酒事件的处理,《人民日报》有指出,要让鸿茅药酒回归药品定位,不再用虚假的保健品广告赚取利益。如今药监局也已经发话,只能看后续的监管结果。


但愿以后类似的产品能让消费者们少缴点智商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