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随着灵活用工、零工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都希望成为“斜杠青年”,把自己的爱好或技能发展成副业,来实现自我价值。副业对员工个人和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企业是否要干预员工从事副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关浩光对此现象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个人从事副业前需要先衡量利弊,综合考虑时间、金钱和职业身份等综合因素,再决定副业是否适合自己。员工从事副业对于主业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也取决于企业是否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ID:CEIBS6688),作者:关浩光,编辑:潜彬思,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副业,顾名思义是在从事主业的同时,将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他事业中。副业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和现象。随着零工经济的崛起,副业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摆摊、家教、促销员这类传统认知中的副业类型,新的副业选择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也延伸到了自媒体、网络店铺、兼职主播等丰富的在线形式。
今年初,“后浪研究所”统计了约2000位年轻人做副业的现状。数据显示,44.7%的年轻人都有过副业经验;有超过五成的年轻人,尽管没有做过副业,但有想做副业的念头。年轻人的副业选择虽然繁多,最受欢迎的三大副业主要是自媒体、电商和摆摊。
当谈到副业的时候,大家总是容易先联想到是为了钱。过去有句老话——“农业损失副业补”,其实说的就是通过副业来补充主业的收入。事实上,有些大家熟悉的商界大佬,也曾有过副业经历。
在创办阿里前,马云曾经和朋友们一起合伙开过一家翻译社,但是公司在初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于是,马云就通过晚上摆地摊来渡过难关。当然,马云搞副业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主业。但是大部分为了钱搞副业的个人都是用来补贴家用的。虽然钱是个人从事副业的一大动机,但是个人从事的副业选择还交织着兴趣爱好、创业需求、安全感、人际关系拓展等多样化的需求。
兴趣爱好
很多年轻人在升学和就业时,为了赶时髦和迎合社会需要,在学校学的专业和毕业后从事的主业都不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为了弥补这个缺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年轻人可能投身副业,以寻找“真爱”。
创业需求
年轻人明白创业风险高,放弃一份原本满意的全职工作可能会带来金钱和职业满足感的丧失。为了减少创业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年轻人可能会偏向更保守的选择——维持全职工作现状不变,以待创业成功之后才选择离职。
安全感
多一份副业也就意味着多一种谋生的手段。如果个人失去主业的工作,副业的收入也许能够帮助个人暂时渡过难关。因此,拥有一份副业也能为个人增加一些安全感,能更从容轻松地面对工作变化。
人际关系拓展
从事副业可以帮助个人拓展不同行业和工作性质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可以带来资金、知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友谊和情感支持,甚至在这些关系中找到一生的伴侣。
随着当下全球经济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叠加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取代部分工作岗位,很多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生存压力。伴随着这样的社会现状,选择从事副业的人数可能会增多。事实上,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五部门在去年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来更好地支持个人多渠道灵活就业。
今年,上海已经率先在闵行区推出了首个零工市场。在零工经济越发普遍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岗位不断诞生。在个人选择从事多份工作的情况下,主业和副业的界定也会变得越发模糊。对于个人而言,这需要具备很好地平衡多个不同工作的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能够管理好那些拥有其他副业的员工将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问题。
一、个人是否准备好了从事副业?
从事副业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是个人也会需要面对一些可以预期的问题。个人从事副业前需要先衡量利弊,综合考虑时间、金钱和职业身份等综合因素,再决定副业是否适合自己。
时间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场人副业调研报告》显示,48%的人平均每天花在副业上的时间为1~2小时;20%的人每天花在副业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32%的人利用周末做副业。
有些副业可能会相当耗费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之所以称之为是副业,就是个人是花业余的时间来进行的。如果个人的主业本来就非常忙碌,而从事的副业又挤占了原本应该娱乐休息的时间,久而久之,个人的整体工作压力就会增加。
此外,当副业和主业工作时间有冲突时候,年轻人可能会利用原本应该投入主业的工作时间来做自己的副业,从而降低了主业的工作表现,影响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过长的工作时间不仅对于个人健康不利,同时可能也会影响家庭的和睦,产生工作家庭冲突。
金钱
副业做得好自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尤其对于那些主业收入不稳定的个人而言,拥有一份赚钱的副业,可以贴补家用并且提高抗风险能力。但是副业要获得成功十分不容易。根据“后浪研究所”针对年轻人的调查数据,15.4%的副业都不赚钱,而30.6%的副业每个月收入只有不到1000元。所以,真正能靠副业赚大钱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如果个人投资副业失败,反而会加重自己的金钱负担,并且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情绪,将消极情绪带入正式工作和家庭生活中。
职业身份
早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在他的《双重职业》一书中提到了一群“斜杠青年”(Slash),他们是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多元化生活的人群。但是,从容切换角色并非易事。
一方面,主业和副业所从事的工种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个人做副业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说了算,但是在主业中却是寄人篱下。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区分副业和主业中自己的不同身份,不能在两者之间很好地转换身份,这两种身份的混淆很容易引起个人在主业中职业身份的不适应,例如,误以老大的口气对待上级和同事,引发与上级和同事的工作冲突。
二、企业是否要干预员工从事副业
员工从事副业对于主业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也取决于企业是否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企业是否要干预员工从事副业,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权衡员工所从事的副业是否和企业具有竞争性或利益冲突,是否影响员工的个人工作绩效,以及是否影响员工对于主业的工作投入。
是否和企业具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劳动合同法并未禁止劳动者从事副业,但是否允许员工从事副业主要还是依据所在的用人单位规定,这也是劳动合同法授予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考虑到个人的副业和主业做的工作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很多雇主在签署的劳动合同中可能就已经明确指出,员工不能从事和本工作有竞争关系的副业工作,甚至规定员工如果从事副业需要提前和公司申请。
此外,衡量员工从事副业是否和企业存在利益冲突,还需要考虑个人所从事的副业是否会涉及个人利用工作时间或者职务便利来为自己的副业谋取个人利益。与企业具有竞争性和利益冲突的个人从事副业会给企业自身带来危害和风险,这是企业需要通过合同、政策和监管等多种手段极力避免的。
是否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
企业在权衡是否要干预员工从事副业时,需要考虑员工从事副业是会降低还是会提升主业的工作绩效。拥有副业的员工,通常思维灵活,更善于多维度拓展自身的人脉圈。企业如果能够善用好这些资源,可能对企业和个人是双赢。
员工个人从事的副业有时候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人脉和网络流量,例如:有些员工在工作之余可能还是某些网络平台的网红,如果企业能用好这些员工的网络平台,可能会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有所助力。
是否会影响工作投入
企业需要考量个人所从事的副业是否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投入、体力投入和情感投入。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员工需要有足够的个人资源储备,才能在工作中投入所需要的资源。因为忙碌的工作本身已经需要消耗个人相当多的资源,如果员工因为晚上和周末从事副业占据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影响自身的资源恢复,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是员工工作绩效和创新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但是,如果员工能够很好地平衡主业和副业之间的关系,并且以饱满的精神和体能很好地完成主业的工作任务,则企业可以考虑不要过多干预。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工作投入,例如:对于一线服务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问卷来了解员工的工作投入;对于销售岗位的员工,销售目标的完成情况是非常直接的考核指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ID:CEIBS6688),作者:关浩光,编辑:潜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