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24 07:59
生活,要顺其自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水姐,原文标题:《五十岁,还能做什么?之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是作者通过与企业教练何巧的交谈,探索在困境中寻找新的生活可能性的故事。作者分享了何巧的转型经历和教练服务的角色,讲述了团队变革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 何巧老师作为企业教练,通过启发、引导和提供工具帮助团队和个人实现变革和成长

• 💡 中国的创业者和高管需要教练的陪伴和帮助,以面对压力和困境

• 💡 文章提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如苏轼和王阳明,以及西方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教练理论基础


上周六,上海气温骤降,冷到刺骨。我在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开园测试体验之后,花了一个半小时,去到比徐泾东还远的酒店,拜会了何巧老师。秦老师建议我去跟她聊聊,说她了解企业家和团队心理。


我这个系列,其实就是为了找到历经困境、磨难、沧桑之后的心还能干什么,想探索诸如心力、心源的东西……董宇辉最近说,人一辈子说的话是有数的,当老师是过度表达,做直播也过度表达,这样会精神内耗,所以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就一言不发,因为要找回自己的心力,因为热爱是极大的心力,也是极大的能力……看来大家都需要……


那天,娱乐、工作、采访、读书、写作五不误,天气足够冰,我足够奔波,但也安静。我提前到了一个小时,在坐车和等待的三个多小时空隙完成了我的每天读一本书的实验,那本书叫《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里面写着“外部力量通常决定着什么东西是可以被赋予意义的”,而我探索的是心力续航时间长,内核稳定,全然接纳各种“发生”。我看完书了,何老师也就到了。


我们边吃饭边聊着她的故事。很巧合的是,她今年也刚好五十岁。她说,2011年之前,她是IBM高管,后来想着转型,考了教练证,成了国内第一位ICF(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的女性MCC(大师级教练)。果然40岁左右,人们都会想着转折、进化和突围。


她开始创业,是做孩子的教练,后来商业模式没有跑通,2018年,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做企业教练,第一个案例就很成功,如今她已经做了一万个小时的教练服务,很多跨国公司和知名民企都是何巧老师的客户。接触各种各样有识之士和有趣的灵魂,还能陪伴他们探索各种新边界和解决新问题,自己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


中国入世以来,那批外企“大厂”,比如微软、IBM、google等高管,其实都有不可复制的时代历练和经验,若有很好的转化,除了变成创业者,还能成为一批新的解决方案研发者、市场智者、智囊。


我很早以前是个咨询师,做过企业咨询也做过政府咨询,我一直问她咨询、顾问跟教练的区别。她说,咨询和顾问是要回答问题,给答案给建议的,而教练更多的是启发、启迪者,是建场、护场人。因为她的资历,她的柔软和包容,她的参透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她有这个控场能力(节奏感)和修为(参与感和不带利益和钩子的抽离感)


她说中国的创业者和高管,大多压力很大,是孤独的,需要陪伴的,而团队的变革也是需要启发、促动的。教练只能帮助本身就想变革的人和团队,然后帮他们看到盲点和后脑勺,会给团队照镜子,给予团队找到力量和能量的框架、方式、方法和工具,她已经研发了三十多种场景下的各种工具组合。


教练还要提供洞见(insight),具备看问题的整体眼光,让团队具备这种“We before me”的氛围。其实教练谈的也是人性底层逻辑,面对第一性的问题,直面所有人内心的需求,一起找愿景和价值共识,从生命本质和第一性原理的认知上,找团队的力量源泉。教练不分析过去的问题,只面向未来和成果。


我在上周日当天,就读完她的新书《团队跃升地图》,里面写:需要提升的是心力,相信自己和团队本自具足,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足够能力和能量,穿越迷雾,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调动每个人内在能量,去找寻团队的共同目标。啊,本自具足,万物皆备于我,啊,跟我研究的苏东坡和王阳明好像。


她还给我讲了一个案例,从眼神里的光到做出实绩大放光彩,她见证过,引导过。比如上汽通用五菱的马卡龙系列电动车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来团队已经面临被竞争对手降维打击必然失败的困境,毫无信心,他们一起找希望找信心。


领导想要的是世界第一销量的车,说起来眼睛里都有光,而团队可能想要的只是买房买车过好日子,每个人的思维阈值怎么拉升,目标怎么对齐?就是一起做沟通,做实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练的作用让所有人无酒精而畅怀,真诚交换有效消息。后来销量第一真的做到了,还是在疫情期间做到的。


每个人看世界的维度不一样,领导已经是第四阶段“内观自变”,但另一个还是初级阶段“以我为尊”,中间地带还挤满了“规范为主”和“自主导向”这两类人。教练的作用,就是一面中和的、平静的湖,照见山顶、山腰、山底的各种人的内心,让人安全地、舒适地呈现本相。


对,她无数次强调,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的基础,是安全感,安全感,安全感。明线是为了让团队找到愿景和做好行动计划,暗线其实是让人安全及觉醒。人要找到自己的meta,只有了解自己的底层,元程序,才能够超越它。跟我说的苏轼有自己的元程序,有自己的底层逻辑和app系统,竟也是一样的。


放松、松弛,让眼里真的有光的那个瞬间被捕捉,被记忆,成为集体共鸣。不断强调它,簇拥它。团队也需要有非常好的情绪释放,走进共同心流,护场人的作用,就是提供安全感,在这个场域里说的话都不会有影响,大家会感觉有暖流在流淌、回转。不需要酒后吐真言,安全场域里都可以说真话和真实感想,我想如果董宇辉小作文事件,内部有完善安全沟通交流,就不会外溢成这样绵绵不绝的哗然舆论。


何巧老师跟我说,企业教练的理论基础和前期实践,有积极心理学、NLP疗法(神经语言程序),还有MIT的彼得·圣吉提出《第五项修炼》和他的合作者奥托·夏莫的《U型理论:用心灵的力量改变学习的本质》。很巧合的是,我发现,奥托·夏莫是南怀瑾的学生,把《大学》的“知、止、定、静、安、虑、得”,根据西方理论研究的演化变成了意识下载、观察、感知、在当下、晶透化、建立原型和执行。


U的底端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基本门槛,也可称之为“穿过针眼”,静,在当下——与沉静的根源以及涌现的未来建立连接。


《大学》真的影响了很多人,王阳明也是通过《大学》的古本研究而非朱子注解过的《大学》,才把正心诚意的整个底层逻辑想明白,为他的心学研究服务的。


中国高速发展期,西方学者也是很希望跟中国学习的,彼得·圣吉和奥托·夏莫,1999年左右,跟南怀瑾都有对话和启发。随后,他们会定期组织游学、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在山水之间亲近自然,有时候历时一年半,跟王阳明教学方法一样,随处指点,内在启发和内在秩序追寻的那套古老的积淀,东方文明更加深沉有力量。



BANI时代(脆弱、焦虑、非线形、无法理解),超出我们分析的框架、无法理解的事情太多了。复杂性包括动态复杂性、社会复杂性、涌现复杂性。


前几天,一位我十几年没见,在大学的时候得过他一次无私帮助的老师,因为一个普通的胆囊炎手术,感染叠加新冠和甲流等等,导致了急性肝衰竭,本来等到了换肝的机会……我的师弟说,他非常提携后辈,总是无私帮人,这样的好人,就这么走了,五十都不到。朱令刚过50岁,也走了,最近好多英年早逝的人。


我难过了很久,然后看着新闻里甘肃的地震……生命是无常的,活着真的只是一呼一吸之间。袁老师跟我说过,无常是自然,正视它就好了,不要把自己逼到死角。好好珍惜每一天,就是珍惜每一天的特质。


陶渊明写过《荣木》: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非道曷依?非善奚敦?嗟予小子,禀兹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还有“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这几句,真戳人。我喜欢他的一个非常可爱的形象。九月九日没有酒喝,他就在宅边采了把菊花,静静地坐着,久久地等着,白衣人来了,是王弘送酒使给他送酒来了,于是他大醉。很多人喜欢他的诗和酒,我喜欢他的持花等待,那是生命特质本身,场景的美就是美的本身,本自具足,不必再添其他。


上海下雪的那天,我开始读张岱。他的曾祖张元忭是状元,是王阳明的弟子。张岱非常热爱王阳明——“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认得本心,一生更无余事。”


他在《自为墓志铭》里说: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你看也是明显的“五十”节点,1647年,五十岁的张岱在剡中避兵灾,写了《和挽歌辞三首》,他谈到国破家亡,本欲殉节,但因《石匮书》未完工而作罢。兵荒马乱之中,最需要的还是内心有未竟之理想。他后来活到了92岁,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一个史学家。


他留下了他的本心中的优雅。


夜里,一个人,披着毛皮衣、捧着小火炉,撑着一叶小舟,去湖心亭看雪;


他还去龙山看雪,雪山巅喝酒,喝高了,从山顶滚到山脚,居然没摔死;


他写到踏雪寻梅的孟浩然,“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他写到王子猷雪夜棹小舟往剡溪访戴安道,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我最近特别喜欢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冬心先生),70岁的时候在扬州四方寺的灯光下,在墙壁上写下“此时何所想,池上鹤窥冰”。他说,雪比精神略瘦些,喜欢冰天雪地,冰清玉洁,喜欢冷和孤独,也是一种对现实束缚的超越,将一切难过、躁动、挣扎,也能冷却冰封,可以跟天地之间,形成一种空灵的对话。


人啊,在天地间就是很孤独很漂泊的,被无常侵袭,但是有一天他/她知道自己是谁,要走向哪里,她就获得了在天地之间吸收能量和力量的身心。天地到处都有摆处,人能灵,是因为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吸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于是,这才叫顺其自然。


更多笔记和感悟,就只能以后新书里见了。之十,祝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水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