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这篇文章让人回忆起写论文的痛苦经历,但非常值得一看,无论是写作者还是读者。作者很生动地解释了抄袭的边界在哪儿,以及“干货”是怎么来的。对我而言,这篇文章就是“干货”。其实,读者大可不必抱着“软文”“干货”“水文”的心态读文章,只要文章不是“第四手”,辩证来看,都是可以找到一定价值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人间Museum”(museumofus),作者:李子,虎嗅获授权转载。
1. 你凭什么说 A 就是 B?证据呢?
这还得从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那年开始说起。
我在 LSE 念的是国际历史下的帝国殖民和全球化历史方向。这一年于我而言,是血雨腥风的一年。虽然在 P 大四年也算是混了两个学位、搞了一个屠龙专业,但说实话,真才实学有限,夸夸其谈不少。
结果交上去的第一篇 Essay,就被 nice 而严格的教授委婉地批成了一堆垃圾。“你的这些说法有一定逻辑,但定义不明,引述太少,可靠性(Authenticity)太低。”
“还有,基本没有第一手(First Hand)的资料。”
我才恍然大悟我之前学的和那时候学的内容的根本区别。历史研究里,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以及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基本决定了该研究和研究者的学术的节操度。
第一手资料就是所谓的史料,一切原始记录和官方文件、民间记叙算是质量比较好的,而报纸媒体、回忆录和采访,也算是可以接受的。对二手资料也有严格要求,必须是已出版的严肃书籍,或者是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
写一篇历史类的 Essay,可能原始的资料缺失有限。但四处剪贴,往往会落下抄袭之名;而胡编乱造、自说自话糊弄导师的 Essay,非常有原创性没错,但基本都会死得很难看。——“你凭什么说A就是B?证据呢?有人说过么,他说过的大家同意么?拿不出原始材料,就得说话有分量才行。”
其实这一点,也可以引申到我们平日里的写作和阅读。你读到的到底是第几手的东西?它有多可信?
图文无关,只是为了可爱一点(来源: pixabay.com)
2. 一手信息是活猪,二手信息是生肉
首先是第一手的东西。在有声有影像的资料出现之前,史料史书和档案记载是最优的,是能够尽可能摆脱人的主观性(尽管不能完全摆脱)忠实记录的东西。观察笔记、访谈、自传、回忆录和日记,虽然有参与者的痕迹,但也能够作为重要的参考。
当然,旧报纸、旧刊物,放在当时的背景情景下解读,也可以作为第一手资料出现。
第一手资料无疑是可靠性最高的——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详尽描述、客观还原,从而展现事物更为完整的风貌。但想知道第一手的内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往往需要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志等研究者的频繁接触,在浩繁的信息海洋里寻找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打猎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手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包括调查记者和社会工作者。不过,他们的采集和观察往往带有目的性。不过撇开这些目的性和观点,能够切实接触到“第一手”的东西,其价值是需要肯定的。
然后是二手。在我的定义中,二手是对一手信息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加工。不是说我转述了你的话就算正儿八经的二手了,这只是对一手信息的切割和展示。就仿佛一手信息是活猪,二手信息是屠夫杀了的猪处理完好变成了生肉。
(而你站在猪旁边说我看到了一只猪,这不算。)
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逻辑性的加工,是为了更好地剖析并展现一手信息,寻得其本质和根源,并为同领域的人所用。大部分的学术论文实际上可以算作二手信息,使用理论方法对一手信息进行剖析、分析、解释和梳理。而且,一定要经过同行评议,要让别人认同你的系统和逻辑。
当然,并不是每个专业都以分析一手信息为主。比如一些分析理论的专业,使用的很多是二手信息。——当然,在这个情景下,“别人的脑洞”也可以当作一手信息理解了(吧?)。
(来源@果壳自然控)
3. 三手信息在保留逻辑框架和基本事实的同时,简略了许多论述的过程
三手信息呢?
三手信息其实是对于二手信息的加工处理。论文一般都比较难读,需要冗长的背景交代和铺垫一二三,严谨的起承转合四五六,数据证据七七八八,才能九不离十。因此,大众面对的所谓“干货”,都是对二手信息的加工。
这类信息就非常丰富了。科普文章,书评(Book Review),内容有明确来源、知识类的专栏文章等等,都算。
严肃媒体的深度报道,也应该归为此类——里面融合了对于一手信息的采集,二手信息提供的资料辅助,写作者(或者媒体)的个人意见,总结糅合而成的三手信息。
三手信息比二手信息更易读,在保留逻辑框架和基本事实的同时,简略了许多论述的过程;或者是把一个完整的研究或者事实予以拆解,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切入口着手进行论述。
刚刚那儿不是杀了一头叫二手信息的猪么,三手信息就是把这猪给做成吃的。至于是烤全猪、卤猪头还是炖蹄花,这个就全凭厨师来了。所以说,三手信息的可靠与否,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厨……哦不作者的水平,也靠二手信息的质量——你总不能让人家拿着肉鸡给你做出鲍鱼味儿吧。
由于厨子水平和状态的不同,三手信息也难免有各种局限性,比如曲解、不够全面、逻辑掉链等等,这个都只能尽力克服,而不能完全根除。
至于那些感言、鸡汤、总结、以成功学为代表的胡b扯等等,则统统都算四手以及以下信息了。(诶,或许本文也算?)
这些文章在写作时,多半是没有接触过严肃的二手信息,遑论浩繁的一手。很多时候,四手信息是出于对三手信息的启发、思考,或者是对三手信息的再消解,有的时候也有一定价值;但大部分四手信息,信息创建者的个人色彩、喜好和风味远远大过原有知识和材料的面貌,从中已难以窥得信息的本源。
换句话说,信息创建者将三手信息(也有可能是二手)消化掉,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认同,再添点自己的私货,把它生产出来。你也可以想想,从一手到二手到三手,那点鲜肉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那些仁波切们炖的鸡汤,搞不好最开始是豆腐,只是泛着鸡汤味罢了。
4. 用一个比喻做总结
一手信息就好比活物。史学者们就好比猎人,在茫茫的大草原里花去大量的时间捕猎。想整活的?这投入产出比,一般人消受不起——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难,旅行并不能使人渊博到哪儿去,徒添谈资而已。
二手信息就好比生肉。将活物弄回,搞成生鲜,庖丁解牛、切块剁碎。二手信息大部分还是做给厨子的,生食有困难,做菜需手艺。
三手信息就好比菜肴。作者当然可以添油加醋,但保留原本的味道也是必要的。有的食客看多了,或许自己也会做,但是……还是经过一下训练比较好。但这不影响别人给你做的菜的时候,追究一下究竟是鸡还是猪,油是不是地沟的。
四手信息就好比加工食品,吃着方便快捷,随处可得。但多吃无益,况且你还真不知道它原来是啥样。至于那鸡汤炖了又炖,香肠酿了又酿,里面又多了多少亚硝酸盐……客官,你可醒醒吧。(没有鄙视真·鸡汤和真·香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