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伴随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互联网的“中间页”之战由暗转明,都希望争夺“中间页”,最大价值化用户的碎片时间。
在国内,“中间页”这个概念最早是2011年时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提出的,“在搜索引擎和传统产业中间的状态来给别人提供服务”。但其实,“中间页”的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大家日常看到的比如各大B2C特卖频道、各种促销活动等都属于主题中间页。
包括新浪微博也提出过Page策略,个人理解的新浪微博Page策略,也就是基于各种维度(节点)来组织中间页(内容或服务),并最终将这些中间页以“人”(组织)为中心建立联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内容、服务和流量分发机制。如果新浪微博Page策略成功,未来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新浪微博商业化贡献力量。
事实上,中间页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大的改变,是让营销作为内容一部分植入到实际页面设计中,这和目前国际广告行业所倡导的原生营销理念不约而同。
对于这种商业化、能赚钱的模式,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自然都不会缺席,只是与现在阿里、腾讯两家还集中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相比,百度“中间页”战略更加丰富,比如视频领域的爱奇艺、旅游领域的去哪儿、知识领域的百度百科、自媒体领域的百度百家等,布局都很精彩。
不过,之前与阿里巴巴一位资深产品经理聊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对百度的“中间页”并不以为然,说阿里的产品做的至少早了百度2年。如果让他去做百度的产品,第一件事就是将广告牌点击后直接跳到广告主页面(一跳)改为跳到一个关键字中间页(二跳),在中间页做好广告信息分类和管理,通过关联推荐等算法展示更多广告信息,既能提升广告主ROI,又能提升站长收益,用户体验还更好。
结果,两年后,百度联盟果然这么做了,很多网站的广告牌都变成了Metro风格的文字链广告,点击文字链后会到达一个关键字中间页,在中间页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广告体验。虽然他们这个中间页目前的体验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广告即内容”的思路和方向还是很靠谱的。
说到电商的中间页,不得不说中间页的鼻祖阿里旗下营销平台阿里妈妈,他在淘系各条业务线在发展过程中都推出了与之匹配的中间页产品。这些中间页产品在提升卖家ROI和站长收益能力方面功不可没,但是都有共同的缺陷,对消费者体验方面做的很不够,除了使用各类算法进行的单品推荐,并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购物体验,而且品牌也不统一,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困扰。所以阿里把单品、店铺、关键字组织成各种中间页,承载淘宝推荐达人、第三方服务商等提供的导购内容和服务,让买家、卖家、站长和第三方服务商形成互动,然后再利用TANX平台和淘点金等媒体端产品负责引流,在这个导购平台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多方共生的生态圈,用来解决之前的购物产品单一的问题。
腾讯在电商广告投放也逐步跟随阿里的节奏,开始采用中间页的形式,一般都有搜索结果页、促销活动页等,腾讯拍拍在广点通上的广告投放也有类似尝试,也在使用这种方式。总的来说,中间页战略并不是某一个互联网产品或者技术,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利用数据化去帮助用户解决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的问题,顺便也实现了自己产品和技术本身的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