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造就第338位讲者 马岩松
MAD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现代城市虽然满足了很多人的居住,但它并不是很人性。
一九二几年的时候,有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设想的未来城市是这样的。
他想把巴黎全拆了,盖成这样的高楼,有很多人可以住在这里,有更多的绿地,充足的阳光。
当然,这张图在巴黎没有发生。现在的巴黎,还是一个古典、舒适、宜居的城市,但这个未来城市的图景,在如今的中国,算是实现了吧。
01 现代建筑到底代表了什么?
相对于所有古典的思想,现代的思想认为:更多的人、更民主的社会、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多的阳光、更有效率的生活,是城市追求的首要价值。
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现代城市虽然满足了很多人的居住,但我们发现它其实并不是很人性。
这是1996年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在纽约,他在曼哈顿前面放了一个烟火,造出一朵蘑菇云。
他说当时从日本刚搬到美国,没有名气,也没有那么多钱和城市资源来让他做一个作品。这个就很简单,一个人,拍一张照片,就行了。
我觉得这张照片非常有力量。曼哈顿算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城市的杰作,人类文明的结晶。在透视中,他变得很大,比自由女神像还大,而城市离得很远。他用烟花,来对城市提出了一个质疑:个人的位置、角度、情感,在城市中到底是以什么方式存在?
照片里,蔡国强和建筑物保持着距离,让城市和他之间形成一股对抗。
现代建筑它到底代表了什么?
我觉得其实这种质疑,总是让我们去考虑,现代建筑是不是最终成为了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就是在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我回到中国。
02 金鱼缸和现代城市
我当时想当建筑师,而且那时候中国也正好处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但一时间我找不到实践的机会。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溜达,看见卖金鱼的,于是买了几条,想放到办公室里。我一看金鱼的生活也挺惨,几条鱼挤在一个鱼缸里,城市里的人也是如此,大家要被管理、被规划,人与人之间还要形成一种联系。
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它能提供的是一个所谓非常大众化的,整齐划一的生活环境。它遵循了一个基本的理论:低成本、大规模制造,重复、不停地重复。
所以,你会在现代建筑中看到,很多都是“方盒子”,为什么?因为它很容易建造。
所有的住宅,不管是豪宅,还是社会住房,还是矮房子、高房子,基本都是一样的。
进去之后一间客厅、一台电视、一张沙发、一个厨房,这样的生活环境反过来会影响每个人的,思想、行为、情感。
我看着金鱼,它们老是在那个鱼缸的角落里发呆,显得很委屈。它们好像被这么一种非常廉价这种生活所限制,就跟人在城市中的生活差不多。
后来我就琢磨,要不然,给它们设计一个新的鱼缸?
我弄了几个摄像机,观察鱼在空间中的运动,我想这鱼不去的地方,说明它不喜欢,我就把它不喜欢的空间排除掉,在方鱼缸里面切掉了很多空间,形成了一个有点趣味的方鱼缸。然后做了一个图,把它给制造出来,这张图看起来其实还挺科学的。
新鱼缸做好之后,我把鱼又放回去,其实鱼在新的空间里还是有点发呆……
这是我在十几年前做的一个作品,直到五六年前我还在想,我研究了这些鱼,我用了我的方法,用了新的技术,鱼在这个新空间里肯定很高兴。
其实我并不知道,我也不可能知道,金鱼对这个空间是否有幸福感、满足感,因为这些鱼不会告诉我它对新鱼缸的情感 。
后来我就把它到处去展览,我在鱼缸前面放一个小人模型,然后说这个可能是一个建筑,我们以后设计建筑也要考虑人,要研究人的想法,不要只是一个很廉价的、复制出来的、只考虑大规模生产的建筑和鱼缸。
可是在整个过程中,其实我没有办法真正知道金鱼的感受。
03 新幼儿园里的老房子
后来我就想,人能说话,我给人设计一个房子,看看能不能让他们高兴,然后设计了这么一个房子。
它是在日本的一个幼儿园,是根据一个老房子改造的。我们保留了房子原有的木结构,在外面罩了一个像帐篷的东西。
这个幼儿园,和周边的房子看起来很不一样,如果说周边是“现实”,它就有点“超现实”。
从洞口钻进去,里面是木头的,能看到原来的房子。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除了为房子原来主人留一个念想,还有一点对小朋友也挺重要,让他们知道这个空间,不是一个很新的、很了不起的、很追求所谓未来的东西,而是有情感的。
他知道这个空间是从哪来的,它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为什么有过这样的故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设计?
建筑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情感”,情感是从远古时代、古代、现代,都不能断的东西。
我们问幼儿园小朋友喜不喜欢这个空间,喜不喜欢这个滑梯,他们都挺喜欢,周边的村民也都说喜欢。我们想盖更多这样的东西,我们不介意它看起来不一样。
哎,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大家喜欢不一样的东西?
他们平时盖的房子是跟其他都差不多,但是当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并为他们着想的时候,一种新的东西就产生了。
无论是对里边的小朋友,对这个家庭,还是对周边的邻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带着情感的东西。在整个过程中,建筑师也是表达着一种感情。
04 在北京胡同里放一个泡泡卫生间
如果说鱼缸作为我的第一个作品,算是我的一厢情愿,在这个过程里面也让我产生了对话的意识。
可是到了北京的胡同里,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我基本上对不上话。因为北京这个胡同的问题,它不是一户、一个家庭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一个政府的问题。
北京的胡同,围墙外面很干净,墙后面很破。你看后面这边是一个公共卫生间,前面是两辆车,老太太们就是在两辆车之间玩牌。
如果你去问,她对这种环境可能还是挺满意,然后你改造了很多地方再去问,他们反而可能有许多不满。我就想,对话可能在这儿也不太现实。
既然不能对话,那我们就谈未来,谈2050年。反正我们很多人有可能看得到那一天,有些人看不到,也证明不了它是不是能发生。我就想说未来这个城市会变成这样,应该变成这样。
于是,我想在老城市里做一个泡泡,它是个卫生间,可以放到院落里面。可能是2050这个数字本身太有魔力了,所以当有人看到设计图后,就说想要盖一个,放在一个四合院里面。
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改造遭到好多周边邻居反对,有一个老外说:“你们不太了解中国老建筑的美,为什么要建这么一个东西?”
之所以做一个这样的东西,是想让“自己”消失,我想改善周边的环境,让天、树、老房子都反射到里面去。它在一个角落,不太占地方,看起来跟周边不一样,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假的历史,历史是真的,我想让新的生活注入到老的城区里面。
我看到这个照片,就想到老舍先生说过:
老北京的美都在每个“空儿”里,“空儿”里面,有树有鸟有生活。
所谓的“空”就是空间,在空间里面,有自然、有树、有鸟、有家庭,他认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建筑的本质,还有城市的本质。
这个“空”在中国传统的城市里是非常明显的,我觉得应该留着这个“空”,让新朋老友都在这对话。当然它看起来会跟古典的、传统的东西不一样。
“2050”还要解决一个城市问题。
大家看这个图,右边是一个中国的城市,左边是曼哈顿的照片,看起来基本差不多,但是曼哈顿是很早之前规划的,中国现在还在照着它的模样建。
技术能改变这个吗?技术的思维改变不了这个东西,我们把这个图像当成了现代化的标志,当成了我们追求的东西。它在现代主义思维里叫“更高、更快、更强”,这是现代奥运会的一个口号。我们追求了这个东西以后,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整个周边文化,都被改变了。
前段时间,墨尔本有一个设计竞赛,邀请了一些建筑师去,我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方案。
我觉得应该把高楼建成像树一样,好像在往上长,上面还有一片云。这个云不是像很多楼的楼顶,上面有一个尖,或者是很有标志性的东西,我希望这个云有点轻、有点浪漫、有点自然,哪天飘走了也行。我希望在云的上面,还有一个空中植物园。
在这个竞赛中,主办方请了许多欧洲大师,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我突然意识所谓主流思想的强大——西方的自信,中国等东方国家,思维上的一种跟随。
在西方的城市空间里,我想表达跟自然的亲近,走不一样的路,有别于西方过去这么长时间的现代建筑文化传统。
05 我在北京建了一座黑色的“山”
我想在城市里面做一座山,山里面有很多小房子,像村庄一样的小房子,你可以在城市中心爬山,在山里也可以有城市生活,市民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当然,这个建筑可以是有市民的、开放的、绿色的等等这些标签,但最重要的,它有一种对自然的情感,这种新的文化在里面。
我真的在城市中造了一座“山”。
这张画是中国一个批评家的作品,在画的右边,就是我设计的楼,他把这个楼放在了中国山水里,看起来还挺和谐的。
画中的楼已经建好了,就在北京的朝阳公园。可是它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跟在画里的意境完全不一样,格格不入。
它面朝朝阳公园,正是我一直想要的那种跟山水对话的意境。可没想到在它后面,还有这么多这样的建筑。
然后有人就说:“你这个建筑很好,山水啊,水墨啊都在里面了。”还有人说像蝙蝠侠之类的,有未来感。
未来感,你听见没有?所有的“未来”就是我不太熟悉的意思。这个东西是现实没有的,超现实的,不熟悉和陌生的,它不一定是未来,可是我相信这还真是未来。
有人让我把楼的颜色弄浅一点,跟周边协调一下。
我怎么协调啊?我觉得周边已经犯了一个历史错误了,我们还要继续跟这些错误去协调?
我觉得那幅山水画里的意境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不是一个我们眼睛看见的环境,只是我们心中的残念——我们的文化环境不在了,所以很多文化上独特的东西,你会觉得格格不入。
很多人觉得中国园林有价值。它真正的价值是什么?我认为是人和自然的对话。北京城厉害吧?堪称城市的杰作。还有南京、杭州。在这些伟大的古典城市里,人跟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是山水城市。
整个的城市,山水和人的生活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会认为,在东方文化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情感和他的思想境界,要在自然中得到一个延伸。
06 一条连接未来的通道
最后一张图,是在日本的一个作品,一个艺术节的改造项目。它是一个天然山洞,改造以后,把下面一条隧道的江水引到上面来,人踩着水进到这么一个空间。
水非常凉,能感觉自己好像踩在自然里,仿佛一道瀑布顺流而下。
但是对我来讲,这个洞好像是连接自己与未知的通道。我觉得这条通道,应该充满想象力。所以我们把光线作为一个元素,你面对的是自然,是一个空的东西,它可以没有目标,甚至是一个看不到的东西。
在我们追求未知的过程里,我们总是要定一个目标,比如五年后、十年后,那我们有没有2050年的目标?
哪怕是,这个目标非常虚幻、超现实、不可思议,但是它又忠于我们的感觉和情感,而不是嫁接在对未来技术的空想上。
所以,我的这个演讲,其实是一场自我批判,对于先前自己对鱼缸的研究,我开始产生了怀疑。那些鱼早就已死了好几回,但是即使它们活着,我也无从去了解。
作为一个创造者,你只能去创造自己所相信的东西,然后和大家去分享,这需要你对历史,对未来有非常个人的、情感的认知,甚至是一种冲动,一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