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8-13 14:30
青山周平:这20年,我们建了很多房子,也越来越失去了“家”

造就第327位讲者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把我们这些年越来越稀缺的“家”找回来。


前几年,我有机会参与对北京胡同老旧房屋的一些改造,那是我第一次去设计普通人的住宅。


我当时的一个思考是,在中国,像我们这样的建筑师设计了很多大型的标志性建筑,拿了很多国际奖项,但回头看看,我们却很少设计跟普通老百姓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和住宅。



我们的建筑,跟普通人的生活、普通老百姓的住宅、普通人的家,都没有关系。建筑师是不是需要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家呢?



这20年来我们在中国建了很多很多楼房,可我觉得,虽然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房子,我们也是越来越失去了“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如说,现在大家在上海生活,过年了回老家,那很多人回家的时候就会发现,父母现在住的房子,其实已经不是我们从小长大住的那个房子。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都搬到新房子里了。


虽然我们有房子,或许是买的,或许是租的,但我们不一定有家的概念。这20年,虽然我们有了房子,但是却越来越变得homeless(无家可归的)。而且现在中国大城市里这样的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没有家的城市”。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希望这可以通过自己的空间设计,去把我们这些年越来越稀缺的“家”的概念找回来。


我想通过四个项目,和大家分享我对未来的家和城市的思考。我把这四个项目按照大小规模来分类,分成S、M、L和XL(XS)。这些都是我在未来打算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项目。



S


第一个项目,是个120平米的合居,这个项目思考的是“新时代的家”。


在过去,我们是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孙子孙女等几代人都住在一起,这种几代同堂的生活模式是家庭的1.0版本。渐渐地,这样的家庭模式变成了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在日本则是父母和两个孩子,这就是家庭2.0版本。到了现在,在世界各大都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变成了一个人,这就是家庭3.0版本



我们的城市正在逐渐变成“一个人的城市”。在东京的核心区域,这种一个人的家庭已经是超过一半,大部分是年轻人和老年人,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传统家庭,已经没有了。虽然这是东京的数据,但相信北京的情况差不多。


在家庭1.0版本的时代,我们有四合院和土楼;在家庭2.0版本的时代,也有相应的住宅楼;那到了家庭3.0的时代,当我们的家庭已经变成一个人的时候,“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



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思考的正是家庭3.0版本的问题。该项目位于北京通州,是要在一栋普通住宅楼里设计一个120平米的房间,标准很常规、很普通。


起初,我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和户型图。但我们觉得这些户型,都是为基于婚姻关系建立的家庭及,也就是2.0版家庭设计的,并非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突破这个平面,于是就把原来的隔墙都拆掉了。



我们在房子正中间设计了一块庭院式的公共空间,再把四周的回廊做了抬高设计,人们可以直接坐在上面,从上方看,这有点像合院。如果再把屋顶拿掉,就可以看到四周的卧室、卫生间、淋浴室、厨房等等,这里的卧室并不需要很大,因为我们只是在里面睡觉。


房子中间的公共空间可以容纳很多人,一两个至七八个都可以,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看球赛,这不是一个封闭的家庭空间,而是个体时代的新家庭住宅模式。



M


第二个项目,是3000平米的阿那亚青年创客社区,它探讨的是“住宅的私密性”。我们现在了解的住宅就是家庭成员的私密空间,它跟外在的城市没有任何关系,但这种住宅模式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25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人们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导致住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之前,我们可以在家里工作,家就是生活和工作结合的地方。工业革命之后,有噪音、有污染的工作越来越多,我们只能在大工厂里上班,从而远离住宅,家渐渐变成纯粹是生活的地方。


但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会只在工厂车间上班,还会在机场里、出租车里、飞机上、公园里工作,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将工作和生活放回到一起,去设计住宅呢?这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思考。


这个项目位于秦皇岛附近,是在一片普通住宅楼中间的一块空地。我们希望,通过“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工作”的设计,将我们的家和工作再次连接起来,而不是要从家里坐火车或者地铁去上班。



该项目的建筑布局不同于以往。以往的布局更加考虑经济性和建筑规范,比如说楼间距要参照当地的采光范式:东西方向是消防通道的最小距离,南边的房子要比北边的矮以免挡光等等。


但那样的楼栋设置往往导致楼与楼之间产生一块无法让人们驻足交流的空地,它就只是一块空地而已,而我们的这个项目则希望那不仅仅是空地。


我们先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地设计成公共空间的状态,再将楼栋按照不同高度和角度进行配置,来做成一个比较丰富的公共空间,这里将会出现下层是工作,上层是生活的住宅模式。



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广场是该项目最核心的地方,因为那里会变成一个大家可以交流的空间。其中二层的通道又将各个建筑相连接。这些建筑加起来是3000平米,可容纳48户居民,这个人数是比较合理的一个社区规模。


L


第三个项目在武汉,有4.4万平米,就像个24小时的立体胡同,可容纳761户居民,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于我在北京住了10多年的胡同。



13年前我来到北京,有10年左右一直住在胡同里。胡同给我的感觉是,虽然我住的房子特别小,但我却在房子外面有很多生活拓展的空间。


比如说,我的厨房很小,但我有随时买菜的市场,那是我的第二个厨房、第二个冰箱;



我的客厅很小,但胡同里有可以休息的客厅;



我没有餐厅,但胡同里有各种各样的餐厅和酒吧;



我没有书房,但当我要工作时,走几分钟就能去到一家咖啡厅。



对我来说,胡同就是家的延伸。虽然我自己的房子特别小,但是胡同周围的各种各样的设施,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的家的延伸。胡同里面家的范围和房子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房子可以特别小,但是家却很大。


我在胡同里经常看到这种没穿衣服的人,刚来北京的时候根本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可以在公共空间里不穿衣服呢?因为我觉得这是“外面”嘛。



后来我才发现,对他们来讲,这里不是公共空间,而是他自己的“家里面”。他心底里觉得,他家的范围不仅仅是房产证上那十几平米的房子,周围的地方都是他的家。


一个意大利的建筑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我很喜欢这句话,这也正是我在胡同里的所见所闻。现在,我们做的这个项目希望可以将胡同立起来,将胡同做成一栋高楼,人们在里面既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又有各种可用的公共空间,整栋楼都像是自己的家。



它位于武汉市中心,现在还是一处停车场,我们要在那里建成一幢50层200米的超高层住宅楼。建成之后的状态会是,我住在20楼,平时去30楼阅读,去40楼看电影,去45楼跟朋友玩游戏,整栋楼都会变成我的“家”。



XL


第四个项目,是由“盒子”组成的共享社区,它没有具体面积,可大可小,可以复制到任何城市。


为什么我会对这种小盒子感兴趣呢?这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我生于1980年,这个图表,就是整日本经济状况和我的人生轨迹的比较。



简单来说,我出生之前日本经济特别好,有很多项目机会;自我出生之后,日本经济越来越差,我毕业后几乎没什么可以做的项目了。过去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前辈大师做出了许多我们所钦佩的大项目,但那些东西跟我们这些80后的建筑师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我们可能对更小的空间更感兴趣。


另外,我们中国大城市的房子也越来越小,过去我们可以买到150平米的房子,后面只能买90平米,然后是50平米、20平米,越来越小……



那么这次,我们能不能做出6平米的房子? 房子的面积小不等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就小。建筑师、设计师能不能在这种越来越小的空间当中,做出大的生活呢?


很多项目的灵感来源于我在胡同里看到的生活场景,比如说我经常在胡同里看到人们把自己的桌子、椅子、凳子等等私人物件摆在房子外面,那些东西他们不用的时候可以给别人用,但不能拿走。那些家具已经变成半公共、半私密的东西,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同时,人们在胡同里剪头发、打牌、喝茶、聊天等等,那些热闹的生活场景都发生在这些半公共、半私密的家具周边,这给了我做第四个项目足够的灵感。我们的家原本是一个总价三四百万,要贷款几十年才能买到的一样东西,它能不能变成一件很简单、很轻松的,像盒子或者家具那样的东西呢?



往简单说,我们希望把大的房子缩到最小,缩成一个只有6平米的盒子,里面是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面可以摆些自己需要的家具。它有各种大小的样式,有屋顶可以打开的,也有上下两层的。





这个盒子社区还可以移动。当需要充电时,我们只需要把盒子推到地面预设的无线充电模块上;当需要办演唱会时,我们只需要把盒子挪开,让中间的空地变得更大。它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后天又不一样,是个一直在变的社区。



住在这样的社区里,我们可以把很多平时不用的物品摆在盒子外面。那很多人会问,如果有人把我放在外面的衣服和书拿走了怎么办?这个不用担心,现在很多做无人超市的技术跟我们这个社区的技术很像,如果有人拿走东西,系统都会知道。当这个系统覆盖了整个社区后,我们的很多闲置物品就可以共享了。


目前我们的这个方案是想在福建泉州的一处批发市场落地,这个市场原本有三层楼,我们希望把这三层空间改造成一个个的盒子,将它变成为泉州市年轻人打造的全新生活空间。一层是对外开放的区域,有咖啡厅、商店、书店、健身房;二三层是生活住宅区。



如果是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住房改造,我们只能做成16个房间;但是按照盒子的方式,可以做出23个房间。最重要的是中间那些共享区域,每个人占用的一个个盒子,面积特别小,但是整个社区的共享空间大家都可以使用。



我们还把将来可能住在这个地方的年轻人叫过来,跟他们一起思考、讨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规划画自己的盒子和公共空间,然后这样就形成一个社区。


对于这样的共享社区,我觉得设计师能做的只有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住户自己去运营,去制定其中的生活规则。



中国的大城市里会有越来越多原来做鞋、做包的建筑空出来,这些地方都可以改造成盒子社区,所以我把这个盒子社区称作最大规模(XL)项目,因为它在将来是可以复制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讲的四个建筑的方向,当我把它们拼凑成一张城市地图后,这就是我所想传达的“家”的概念——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建筑和城市不能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房子,却少了越来越多的家。


这也是我对未来的家、未来的城市的期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用你的钱包支持优质原创内容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