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果壳(Guokr42),作者:DNA。
最近,一篇题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引起了极大关注。文章中称,阿里员工王先生因急性髓系白血病去世后,妻子检测出他生前租住的房子甲醛超标。联想到近年不断耳闻的甲醛房白血病案例,大家对甲醛的恐惧又多了几分。
图 | 新浪微博
甲醛超标真的会导致白血病吗?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还不能确定。但是,甲醛以及其他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于健康确实存在影响,而不管是住宅还是办公室,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并不容乐观。
太长不看版:
1. 甲醛浓度过高,人体可能会感到不适;但靠嗅觉判断甲醛是否超标是不靠谱的。
2. 我国新装修的住宅室内,甲醛浓度普遍超标,而且办公室可能比住宅更严重。
3. 甲醛可能致癌,但与白血病的关系还不能确定。
4. 其他挥发性物质,例如苯,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
5. 选择甲醛含量低的材料、开窗通风是降低甲醛浓度最好的办法,水洗可去除纺织品中的甲醛。
6. 不推荐使用甲醛简易试剂盒,最好找专业机构检测。
甲醛无色但有味 浓度过高有强烈刺激性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大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森林火灾)、火山释放、工业排放和交通燃料燃烧等。但是大气中的甲醛浓度通常较低,人们更关注的是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
因为甲醛是制作胶水的重要原料,所以制造行业内会有“无醛不成胶”的说法。我们日常家居生活中的家具、板材、涂料、纺织品等,在制作过程中都不同程度添加了胶水,因而成为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重要来源。
胶合板是甲醛重灾区 | Bystander/Wikimedia Commons
人对甲醛感受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眼睛对甲醛最敏感,甲醛刺激眼部的症状多为眼干、眼痒、刺痛、流泪等,嗅觉次之。
经常有人说甲醛是无色无味的,事实上,甲醛无色,但是有刺激性气味。人是否能闻到甲醛的气味取决于甲醛的浓度。当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0.1~2.0毫克/立方米时,50%的正常人可嗅到。也就是说,即使甲醛浓度达到国家标准(0.1毫克/立方米)的1~20倍,仍有一半的人是闻不到的。因此,我们靠自己的嗅觉判断甲醛是否超标、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安全,显然是不可靠的。
室内甲醛浓度不同程度超标后,人体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超标20~50倍以上(2.0~5.0毫克/立方米)
我们的眼睛、气管会感受到强烈刺激
超标100倍以上(10毫克/立方米)
可发生呼吸困难
超标500倍以上(50毫克/立方米)
会引起肺炎等危重疾病,甚至死亡
我国新装修住宅室内甲醛浓度普遍超标
因为甲醛是有毒有害气体,早在1995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住宅室内甲醛浓度标准,当时定为0.08毫克/立方米。2002年,这一标准调整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0.1毫克/立方米,并将标准范围扩大到办公建筑(也就是说,在2002年之前,我国办公建筑的室内甲醛浓度是没有限制标准的)。日本、英国等许多其他国家也采用0.1毫克/立方米作为非职业性甲醛室内限制标准。
办公室可能比住宅更危险 | Pixabay
根据1999年至2006年间的调查数据,我国城市地区约6000套装修一年以内的住宅,室内甲醛平均浓度为0.238毫克/立方米,全国351个办公室的平均甲醛浓度为0.256毫克/立方米。可见,10年前,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室,室内甲醛浓度都普遍超出国家标准,而且办公室的空气甲醛超标可能比住宅更为严重。
而2011—201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装修住宅甲醛平均浓度一直是0.2毫克/立方米左右,与10年前相比并未有很大改观,仍然是国标的2倍左右。
甲醛确实可能致癌:但与白血病的关系需要更多证据
人们印象中甲醛会致癌,这也并非毫无根据。
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评估了甲醛致癌效应的相关研究报告后,将原先列为2A类致癌物的甲醛确定为l级致癌物。这个中心是WHO下属机构,是评估识别癌症致病因素的科研机构。根据致癌程度的不同,该中心将致癌因素分为4级,其中l级致癌物是已经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可致癌的因素,还包括放射性物质、黄曲毒素等。
早在十多年前,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认为,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甲醛引起人类的鼻咽癌,有强有力但不充分的(strong but not sufficient)证据表明甲醛可能引发骨髓性白血病,但缺乏对甲醛引发髓性白血病机制的解释。换句话说,该中心认为甲醛引起鼻咽癌是比较确定的,但虽然在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了甲醛和白血病的强相关性,仍然需要更多证据阐释其生物学机制。
对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液进行染色 | VashiDonsk/Wikimedia Commons
然而,对于上述结论,也存在不同意见。例如,美国环保署只把甲醛列为可能致癌物,认为甲醛对人类致癌证据并不充分,美国目前也尚无关于甲醛的室内空气标准(不过美国室内空气甲醛浓度普遍只有0.01~0.03毫克/立方米,远远低于WHO推荐的标准)。最近,也有科学家分析了已有的甲醛暴露与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骨髓性白血病是其中一种)的多个相关性研究,认为甲醛暴露的平均浓度并不会造成这类肿瘤风险显著增加。
还有科学家认为,WHO于2010年发布的甲醛室内空气指南是高度预防性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引起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鼻咽癌风险增加,甲醛暴露的平均浓度至少要达到0.6~1.2毫克/立方米以上,其实远远超出了目前WHO的推荐标准0.1毫克/立方米。
影响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只是甲醛
根据我国卫计委的年鉴统计数据,鼻咽癌和白血病都是我国死亡率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甲醛暴露与这两种疾病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甲醛与白血病的关系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另外,影响人类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不仅仅是甲醛,还有其他挥发性物质,例如苯也是致癌物。
关于苯暴露的职业危害告知卡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甲醛超标就一定会导致白血病,但是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准则,对室内空气质量应该严格把关,不仅仅是住宅,更要关注办公场所以及学校教室、宿舍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为甲醛可能引发骨髓性白血病,参考的“强有力的”证据来源于家具厂工人甲醛暴露与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此后也有多项研究证明,长期职业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与癌症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对相关职业暴露(例如家具、板材、涂料、纺织品等制造行业的工人),更要做好防护措施,保障从业者的健康与安全。
图 | Pixabay
如何去除家中甲醛?
至于家居环境,装修时应尽量选择甲醛含量低、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材料。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除甲醛的制剂,多是通过催化作用降解甲醛,然而由于甲醛作为胶水成分掺杂在板材中,这些方法往往只能降解板材表面的甲醛,无法真正根除板材内部的甲醛。活性炭、绿植等方法吸附甲醛极为有限,对于降低室内空气甲醛含量作用并不显著。(为什么活性炭和植物的作用不明显,请戳这里:新房被我妈堆成了植物园!绿植竹炭真能吸甲醛?)
科学家的监测显示,住宅新装修后第1年是包括甲醛等挥发性气体释放高峰期,2年之后住宅里的挥发性气体浓度大大降低,而且甲醛的主要来源变成人居活动(例如吸烟、炊烟等)。
新装修的房子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 | Pixabay
因此,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仍是开窗通风,新装修住宅最好空置通风1年以后再入住。另外,窗帘、沙发布套、床单等纺织品也是室内甲醛的来源之一,由于甲醛可溶于水,可以通过水洗的方式去除这些纺织品的甲醛。
空气甲醛自测盒 | 东方IC
如果想要知道居住环境的甲醛浓度,最好找专业机构检测。甲醛简易试剂盒通常灵敏度不够,又容易受温度、湿度等干扰,检测结果不准确,不推荐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Baan R et al. A review of human carcinogens – Part F: chemical agents and related occupations. Lancet Oncology, 2009, 10:1143–1144.
2. Nielsen GD et al. Re-evaluation of the WHO (2010) formaldehyde indoor air quality guideline for cancer risk assessment.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17, 91(1):35-61.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Formaldehyde. In: Selected pollutants. 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2010, pp103-156
4. Tang X et al. Formaldehyde in China: production, consumption, exposure levels, and health effect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9, 35(8):1210-24
5. Nielsen GD et al. Cancer effects of formaldehyde: a proposal for an indoor air guideline value.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10, 84(6):423-46
6. Chi CC et al. Law and features of TVOC and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urban indoor ai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6, 132:85-90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果壳(Guokr42),作者: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