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洋,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东南沿海正在构筑一条全新的客运大通道。
2月4日,漳州至汕头高铁开工活动在广东汕头和福建漳州同步举行,粤闽两省党政“一把手”同时出席: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宣布项目正式开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推杆启动项目建设。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出席活动并讲话。
规格之高,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从线路来看,漳汕铁路北起福厦漳高铁漳州站,途经漳州市、潮州市、汕头市,引入在建汕头至汕尾铁路汕头站,正线长约175公里,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投资约400亿元。
进一步延伸,漳汕高铁也是国家沿海高铁网甬广高铁上的关键节点。翻开中国铁路发展规划,甬广高铁主要包括6个路段:甬台温、温福、福厦、漳汕、汕汕和广汕,这条沿海高铁大动脉贯通南北,勾连浙、闽、粤三个经济大省的一众城市。
早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这一提法首次出现。这个南北长达1000公里,东西纵深却不足100公里的带状城市组团,与城市群理想的“多中心网络型结构”相比,似乎天然少了些凝聚力,如今一条动脉趋向贯通,能否让它们抱得更紧?
一、打通“黄金动脉”
去年开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漳汕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为当年首条获批的国家高铁项目。
往前回溯,从2017年启动勘察设计招标,到2023年可研报告获批,前后历时6年。为何耗时许久,设计单位曾回应,是由于沿线城镇化水平高、环境敏感区密集、地质复杂、软土深厚,前期经历了大量方案的比选。
去年以来,闽粤两地多次传出消息,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到今年广东、福建两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漳汕高铁”开建也均有着墨。眼下项目顺利开工,从地形条件来看,漳汕高铁穿山越海,最大的难题还是跨海大桥和隧道建设,仅福建境内线路桥隧占比就达到85%,整个项目计划工期4.5年。
将视角拉大,漳汕高铁并不止步于漳州和汕头,其在北边将一直延伸到宁波,在南边延伸至广州。去年2月铁路部门相关报道显示,这条东南沿海走向的高铁正式被命名为“甬广高铁”。
甬广高铁也被称为“黄金动脉”,横跨东南沿海浙闽粤三个经济强省,这其中既有宁波、厦门、广州等重要的外贸城市,也有温州、惠州等著名的侨乡,集聚了众多浙商、闽商、潮商群体。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甬广高铁把中国“最会做生意的城市”全都连了起来。
在这之前,宁波到深圳并非没有铁路贯通,不过时速在200公里到250公里,从宁波到深圳和广州需要9个小时左右。甬广高铁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未来全线开通后,宁波到广州预计只需5个小时左右,厦门到广州预计只需2个多小时。
这条大动脉的建设进度在过去一年不断加快:
去年9月,广汕高铁、福厦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前者途经广州、惠州、深汕合作区、汕尾,是粤东与粤港澳大湾区提速的重要纽带;
后者北起福州,南至漳州,作为全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补上沿海通道中的一块关键拼图;
到去年底,汕汕高铁开通,汕头迈入“350高铁时代”。
至此,粤闽两省境内高铁线路已万事俱备,只待一条高标准的省际连接线就能连贯起来,这便是漳汕高铁的由来。进展相对较慢的则是北向通往浙江的两个路段——甬台温、温福高铁,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串联两大圈层
粤东汕头和闽南漳州,向来有“地有闽广之分,俗无漳潮之异”的说法,不仅地理相近、文化相近,方言也都以闽南语系为主,同属大闽南文化圈。
不过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差异不小。2023年漳州GDP实现5728.43亿元,排在福州、泉州、厦门之后,居省内第四位。
而跟漳州地缘相近的广东潮州、汕头、梅州和揭阳四市,汕头达到3158.32亿元,揭阳达到2445.03亿元,其余潮州、梅州均为1000亿元量级。
相关学者2013年在南方日报撰文就曾指出,粤东西北振兴,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特征,制定不同发展战略。粤东发展不但要靠自身和珠三角力量,还要加强同闽东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借助东南沿海城市带作用,推动潮汕地区快速发展。
早在十多年前,厦漳泉、汕潮揭经济圈交汇节点——闽粤经济合作区成立,是东部沿海第一个跨省合作的经济合作区。这期间,闽粤经济合作区在利用两地产业资源优势上已有成效,但由于涉及两省、两市等问题,很多工作在推进上仍较为缓慢。
就在今年福建省“两会”期间,漳州多位代表、委员提出,要建设加快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一种说法认为,两地间的交通阻碍,是影响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一大困扰。在漳州“十四五”规划中曾指出,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借助漳汕高铁建设,实现闽粤经济合作区升级版。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港口。从线路图来看,漳汕铁路沿线拥有厦门、粤东两大港口群,港口资源优势突出、地位显著。然而,由于既有厦深铁路迟迟未开通货运,港口后方运输通道不畅,严重制约了东南沿海港口群和制造业的发展。
广东当地媒体报道称,漳汕铁路的开工建设,将释放和恢复既有厦深铁路货运功能,满足区域货运输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沿海铁路通道货运功能,利用既有铁路货运设施,有效解决沿海铁路货运和港口后方通道等问题。
三、激活“散装”城市群
这条沿海大动脉也将成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便捷联系的铁路通道。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就是此前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升级版”。早在2009年,《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成功获批,成为继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又一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然而,横跨粤闽浙赣四省,过度分散的区域格局,令海西城市群一直缺乏凝聚力。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公布,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亮相,覆盖范围缩小,强调“沿海”概念,一度被解读为“国家将从区域协调发展层面来规划东南沿海城市发展”。不过时至今日,城市群尚未出台相关部署和规划,发展步伐依然缓慢。
此前有分析认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南北长达1000公里,东西纵深却不足100公里,这种条带状空间格局与城市群理想的“多中心网络型结构”相比存在天然不足,不利于城市群内部南北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群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成员之间形成的同城化合力,其本质就是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活力与效率。
而眼下高铁的逐步贯通将极大地缩短城市群内成员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加快提升双向开放水平,产生新的枢纽中心城市。
汕头已经做足了准备。在当地看来,漳汕高铁开工建设,有助于实现汕头向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向东连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形成“广汕漳+厦深”沿海高速铁路双通道,全面融入国家高铁沿海大通道,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甬广高铁还可能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联动发展。有专家指出,随着甬广高铁的建成以及与北方沿海高铁的贯通,可能会形成两大城市群的互取所长、互补所短,实现“上海模式”与“广东模式”的融通汇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