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支付宝的“相互保”最近大火,8天就有超过1000万人参保,好多人激动得认为第二个余额宝又要诞生了,也有好多人各种吹毛求疵,恨不得将它定义成“骗局”。
P2P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金融产品可以引起这么多普通人关注了。这是好事,但金融行业真的没有什么新鲜事,大惊小怪是不正常的现象,让我们回到下面这个五个保险常识,冷静一下:
一、“相互保”不是新东西
“相互保”是合法合规的金融产品,它背后的“新美相互”是2017年就成立的正规寿险公司,蚂蚁金服还是股东之一。这类“相互保险”也不是新东西,国外的历史很长,国内在此之前也有人已经做了好多年。
如果把它当成开天辟地的创新去吹捧,另外一家挂着“腾讯投资”旗号的相互保险,自称用户都已经4400万了,姗姗来迟的一千万有啥可吹的?
如果把它当成高风险坑人保险去分析,一个月一毛钱总共才能有多少,跟改革开放四十年保险业捅出的那些大篓子相比,最坏能坏到哪里去?又不是这些面向个人客户的保险创新把保监会整没的。
讲真,中国的金融体系监管这么严格,绝少出现没见过的全新玩意,总能在金融教科书或者金融史上找到类似案例。
作为码字的媒体,大惊小怪只能说明不懂金融见识少;作为掏钱的人,少大惊小怪才能守好自己的钱袋。
二、保险这个东西,跟彩票有点像
保险和彩票,都是每个人出一点钱,然后好多人在一起凑了个“大池子”。
只不过谁能从池子里拿钱的规则有区别。彩票是谁运气好,谁能一次把池子里的钱拿完;保险是谁运气不好,谁能从池子里多拿回来点钱作为补偿。
所以,永远不要试图占保险的便宜,不倒大霉占不上的。
三、人数再多也不能消灭风险
比如这次“相互保”宣传是“一毛钱的关系”。那这个每月最多赔付一毛钱,是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是靠人多把风险消灭了。
如果“相互保”只有1000人参加,理论上也是每月最多赔付一毛,但是波动会很大。增加到1000万人参加,可以无限接近理论计算的结果,人数多是消灭波动,不是消灭风险。
这么说吧,如果“相互保”的保险内容是感冒一次就赔100块,那么参加保险的人数加到1亿人也没用——需要赔钱的概率只和感冒发生的概率相关,人多并不能降低感冒发生的概率。
因此,不要对“相互保”的保障范围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出钱少除了说明便宜,更意味着保障少。
你在60岁之前拿到保险赔偿的概率并不高。如果想让这个概率变高,那就不能每个月只有“一毛钱的关系”。
四、“相互保”是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
可能有人觉得,以前是保险公司太黑心赚得多,所以保险价格才那么高;现在这1000万人自己掏钱给自己赔付,保险公司只拿10%作为核查成本,自然良心太多。
要知道,刚入世那会,中国这些寿险公司是曾经出现巨大亏损的。幸好后来中国经济发展神速,当年那些亏损现在看也就不算什么了。
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以往的保险公司自己要承担责任,如果赔的钱多、收的钱少,那就保险公司自己的老本往里面贴。
之所以说“相互保”是个优秀的商业模式,是它完美解决了上面这个难题。保险公司原来是需要承担责任那一方,变成了流水钱抽成的中间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这1000万人需要赔多少钱,那就从这1000万人里收多少钱。
我认为在“相互保”大火之后,“相互保险”这个大类也会跟着火起来。你作为消费者受不受益倒在其次,主要是对保险公司真的很有价值,这是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
五、保险永远是越多越好
从需要不需要的角度看,保险永远是越多越好。
假设以后遇到重大疾病,是没保险好,还是有保险赔30万好?当然是后者好,生病之后怎么会不需要钱呢。
继续假设以后遇到重大疾病,是保险赔30万好,还是有保险赔1000万好?当然还是后者好,钱多当然比钱少好。
问题是买得起能赔1000万的保险么?如果买不起,那你怎么确定赔30万的保险就一定买得起呢?
这就是保险推销中最让我感到讨厌的套路,他们总会用各种没有保险的悲惨故事来吓唬你,让你感觉不买不行。
实际上,重疾险这么遥远的未来投资,更像是现在的消费。你现在的消费能力,才是买保险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
不管保险是便宜还是贵,都不要冲动,保险这东西永远是越多越好,永远买不够的。好好规划自己的现在的消费,才能平衡自己的“收”和“支”
最后,需要提醒参加了“相互保”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看一下自己每年的体检报告。“相互保”的条款里,对不能参保的情况有非常详细的描述。80后中年人的身体情况,很可能已经不能购买类似的重疾险。
这样的检查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不会做,你点一下确定就相信你没有,但生病的时候再查出来,可就没有赔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