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2-23 14:15

秦朗事件:我们为何困于“新黄色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作者:智妍,责编:若林,原文标题:《“秦朗事件”:你在迷恋“新黄色新闻”?》,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许多“小事”,看似很小,但却能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说明这个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就好比最近超火的,小学生秦朗把寒假作业落在巴黎,被网红捡到的事件。


一、秦朗丢作业算什么新闻?


“秦朗丢作业”这部闹剧,已经引发如此之大的舆情,让央视也站了出来。


就在16日,网红博主猫一杯在巴黎一家饭店内发了一个视频,称服务员给了她两本在厕所拾到的寒假作业。


至此,女博主开始全网寻找秦朗。


不仅如此,女博主还表示已经把寒假作业带回了国,而且她熬通宵替秦朗写完了寒假作业。


此视频热度超高,于是评论区中出现了一位自称是秦朗舅舅的网友,该网友表示外甥就读于西场小学,年级和名字都对上了,要给大家拍后续。



各大新闻栏目争相报道“秦朗丢作业”事件,甚至连香港TVB也在报道这件事。


正当大家讨论激烈时,央媒发声了。


央视网就此事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部分自媒体来说,真相从来都不重要,不管是原博主还是后来蹭流量的网友,其实都醉翁之意不在酒。”


央视网还称:“秦朗是谁”不重要,但“新黄色新闻”泛滥很危险。



网友又不懂了,只听过黄色新闻,什么是“新黄色新闻”?


根据央视网的解释,所谓的“新黄色新闻”,不同于我们常规理解的充斥着大尺度艳情的“黄色新闻”,它是指一种具有煽动性的、格调不高的新闻类型,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纯粹是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


批评无谓的新黄色新闻,央视网说得在理,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


例如有人认为不管什么新闻,只要不违反,不违背道德,让人们笑了,哪怕一秒钟,就有它的价值。


二、为什么“新黄色新闻”如此厉害?


“新黄色新闻”产出,其实就是“唯流量论”。


当今时代,你的注意力就是最值钱的资源。


首先,这一类新闻视觉上通常以黄色大标题为主,结合炸裂语句发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



这类短视频具有一些共性特点:几十秒的视频,内容基本毫无营养,往往播放量上百万,点赞和评论量也非常惊人。


当你认真去审视这则短视频时,会发现这是一件“三无新闻”,没有时间,没有地点,也没有记者。


或者说,黄色新闻与短视频之所以能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人性最底层的需求:娱乐的需求。


其实,这些新闻乱象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就已经出现。这类新闻之所以能在当时的美国流行,与两个报业大王的新闻之争分不开。


当时纽约《世界报》的掌管人普利策,在星期日版上开辟了一个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主角是黄孩子。《世界报》借助这个黄孩子之口讲述社会新闻事件,图文并茂、诙谐幽默,大受读者欢迎。



而《新闻报》老板赫斯特非常嫉妒,直接照抄黄孩子。


两位报业大亨为了推广自家“黄孩子”的人气,开始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煽动性的大标题、刺激性和娱乐性的内容,从而引发了“黄色新闻”的概念。



然而,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类新闻都通常缺乏社会价值,纯粹是为了迎合大众趣味,无底线地迎合情感。


发展到如今,显然互联网成了新黄色新闻的“帮凶”。说白了,一切都是利益惹的祸。


三、“梗”为什么和新黄色新闻如此适配?


《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提到过,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


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牢笼;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尤其短视频平台,一个视频结合各种梗,一场场滑稽戏就产出了。比如之前成都太古里“国企领导牵手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恨不得一天八百个热搜。后来便有人照葫芦画瓢,编造出了“中铁三局局长和女子逛街”的假新闻。


不难发现,网络短视频的丰富,让大众开始依赖慵懒的思考方式,享受标签化的“推流”,更容易,也只愿意记住具有显著标签的人或事。 


而“梗”就是“新黄色新闻”最好的标签。它不需要铺天盖地的“软文”去宣传铺垫。梗就是优质内容载体,大众就是最佳传播群体。


显然,公众的社会知情权被算法操控,平台要根据用户口味去推送新闻。所以对如今的新闻来说,算法才是王道。


网上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理论叫做“tittytainment‘”,被译为“奶头乐”。这什么意思呢?


据说这一理论由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提出,大意是:20%的社会精英为80%的大众提供大量娱乐和游戏,像给他们塞上奶嘴,让他们丧失思考能力,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以缓和社会矛盾。


通俗地说,“奶头乐”是一种愚民政策,迫使大众吸食精神鸦片。所以,“新黄色新闻”红了,未必是好事,这是流量密码,却更是饮鸩止渴。


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我们的头颅,吞噬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在这娱乐时代的腐蚀中,我们该如何拔腿抽身,自我救赎呢?


参考资料:

陈力丹. 美国“黄色新闻”潮的中国启示. 人民网,2010-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作者:智妍,责编:若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